期刊文献+
共找到4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海南省消除病毒性肝炎公共卫生危害工作实践
1
作者 李维华 熊昌富 +10 位作者 陈太梵 何滨 殷大鹏 曾雪霞 林锋 陈碧玉 曾小妹 吴彪 江娟 钟璐 张毓辉 《临床肝胆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28-233,共6页
2022年海南省政府启动了病毒性肝炎防治项目,其目标为:到2025年底18岁以上人群乙型肝炎筛查率达到90%,诊断率达到90%,治疗率达到80%;其主要干预措施为“人群预防、病例筛查、抗病毒治疗和健康管理”。截至2024年12月31日,累计筛查乙型... 2022年海南省政府启动了病毒性肝炎防治项目,其目标为:到2025年底18岁以上人群乙型肝炎筛查率达到90%,诊断率达到90%,治疗率达到80%;其主要干预措施为“人群预防、病例筛查、抗病毒治疗和健康管理”。截至2024年12月31日,累计筛查乙型肝炎大众人群687.5万人,筛查率为95.6%;发现HBs Ag阳性者184710例,其中确诊复核检测156772例,诊断率为84.9%;发现慢性乙型肝炎患者50742例,其中建立乙型肝炎专病档案进行健康管理42921例,建档率84.6%;抗病毒治疗31553例,治疗率62.2%。累计筛查丙型肝炎重点人群250.3万人,其中抗-HCV阳性4870例,HCV RNA检测3858例,诊断率为79.2%;发现HCV RNA阳性1824例,其中接受抗病毒治疗1194例,治疗率65.5%。对HBsAg和抗-HBs阴性、年龄在20~40岁人群免费接种乙型肝炎疫苗159301人。通过病毒性肝炎防治项目的实施,海南省短期内发现、治疗和管理了一大批病毒性肝炎患者,明显加快了消除病毒性肝炎危害行动步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 病毒性 公共卫生工作 海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省腹泻患者艰难梭菌感染状况调查
2
作者 徐特龙 张亚淋 +10 位作者 白璐璐 李烈飞 姜亚军 王少玲 张文竹 李颖 王瑞 张必科 卢金星 吴媛 遇晓杰 《中国抗生素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0-77,共8页
目的了解海南地区腹泻患者中艰难梭菌感染的分子流行病学特征和耐药性特征,为有效防控艰难梭菌感染的潜在暴发流行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21—2022年在海南地区4家医院中收集腹泻患者的粪便样本进行RT-PCR检测艰难梭菌,并进行厌氧培养... 目的了解海南地区腹泻患者中艰难梭菌感染的分子流行病学特征和耐药性特征,为有效防控艰难梭菌感染的潜在暴发流行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21—2022年在海南地区4家医院中收集腹泻患者的粪便样本进行RT-PCR检测艰难梭菌,并进行厌氧培养分离艰难梭菌,对所有分离株使用PCR法检测毒素基因及MLST分型,采用E-test条法进行药物敏感性检测。结果共收集205份样本,其中核酸阳性率为10.73%(22/205),共分离17株艰难梭菌。在所有分离株中,有1株为非产毒艰难梭菌,16株为产毒株(tcdA/B+)。MLST共发现15个ST型别,其中ST3(clade 1)、ST5(clade 3)各2株,其余ST型均各一株,并发现一株新ST型别。药敏结果表明,分离艰难梭菌对克林霉素(58.8%)、红霉素(47.1%)、莫西沙星(23.5%)以及利福平(11.8%)呈现不同程度耐药。此外,所有分离菌株均对万古霉素、甲硝唑、氯霉素、美罗培南和四环素敏感。结论海南省腹泻患者中艰难梭菌的感染多为产毒株,分子分型具有高度的离散特征,优势克隆群不明显,但clade 3群菌株分离率高于既往其他地区报道,应加强开展艰难梭菌的持续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艰难梭菌 艰难梭菌感染 腹泻 耐药性 多位点序列分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0-2022年海南省诺如病毒胃肠炎暴发疫情分子流行特征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曾云婷 陈海云 +7 位作者 李丹丹 杨艳辉 靳淼 黄琼 崔蕾 潘正帆 任莉娜 遇晓杰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36-343,共8页
目的 了解海南省2020—2022年诺如病毒暴疫情分子流行特征及诺如病毒流行株基因组进化情况。方法 收集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诺如病毒暴发信息及标本,应用实时荧光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对样本进行诺如病毒检测,阳性样本通过RT-PCR扩增... 目的 了解海南省2020—2022年诺如病毒暴疫情分子流行特征及诺如病毒流行株基因组进化情况。方法 收集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诺如病毒暴发信息及标本,应用实时荧光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对样本进行诺如病毒检测,阳性样本通过RT-PCR扩增、测序和序列分析;对其中8株诺如病毒毒株进行基因组扩增和序列分析。结果 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共报告胃肠炎暴发39起,通过检测确定诺如病毒引起的暴发共25起,主要发生在托幼机构和学校(20/25,80%)。诺如病毒暴发主要集中在海口周围县(东北部),包括定安(5起)、文昌(4起)、澄迈(4起)和临高(3起);其次集中在中西部,包括白沙(2起)、乐东(2起)和东方(3起);东南部万宁1起。2~17岁诺如病毒阳性构成比男性高于女性,大于55岁年龄组诺如病毒阳性构成比女性高于男性,18~40岁阳性检出性别与职业相关。根据RT-PCR分型及测序,13起诺如病毒暴发获得分型结果,均为GⅡ组诺如病毒,检出4种基因型,GⅡ.2[P16]为主要流行株,占60%(9/13),其他3种基因型为GII.4 Sydney[P31](15.4%,2/13)和GⅡ.4 Sydney[P16](7.7%,1/13)和GII.3[P12](7.7%,1/13)。进一步对8株诺如病毒基因组分析,仍与先前毒株处于同一份分支,且均出现一定数量氨基酸变异。结论 诺如病毒是引起海南地区胃肠炎暴发的主要病原,GⅡ.2[P16]为主要流行株。持续开展及加强该项监测为海南地区诺如病毒暴发疫情的防控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诺如病毒 暴发监测 基因型 基因组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0—2022年海南省市售蔬菜农药残留调查及风险评估 被引量:2
4
作者 赖宣丞 蔡月 +1 位作者 黎承 叶海湄 《湖北农业科学》 2024年第9期185-190,共6页
为调查海南省市售蔬菜的农药残留以及评估农药残留的潜在危害,收集2020—2022年海南省18个市县214份蔬菜样品,采用液相质谱联用法对33种农药进行分析,计算风险指数(R)和食品安全指数(IFS),评估农药对人类健康的风险。结果表明,2020—202... 为调查海南省市售蔬菜的农药残留以及评估农药残留的潜在危害,收集2020—2022年海南省18个市县214份蔬菜样品,采用液相质谱联用法对33种农药进行分析,计算风险指数(R)和食品安全指数(IFS),评估农药对人类健康的风险。结果表明,2020—2022年海南省市售蔬菜的农药残留检测项目包括4类共33项,共检出23种农药,含量平均值为0.0012~0.0496 mg/kg,农药检出率大小表现为杀菌剂类>杀虫剂类>氨基甲酸酯类>有机磷类;在214份蔬菜样品中,158份样品至少检测出1种农药(73.8%),鲜豆类和叶菜类蔬菜检出6~9种农药,农药残留共存最多的是芹菜和普通白菜,均检出9种农药;采用风险系数法评估23种农药的残留风险,灭蝇胺被评估为高风险农药,克百威和3-羟基克百威被评估为中风险农药;根据食品安全指数法,除残杀威外,其他22种农药的食品安全指数(IFS)为0.00002~0.01297,均远小于1.00000,海南省蔬菜农残风险可以被消费者接受;风险评估结果表明,海南省大部分居民不会因食用海南省市售蔬菜面临健康风险,但多种农药联合使用的危害还需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售蔬菜 农药残留 食品安全指数 风险评估 海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省居民糖尿病流行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6
5
作者 符艳 刘璞瑜 +3 位作者 王小焕 符振旺 王红美 王善青 《中国健康教育》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967-971,共5页
目的了解海南省居民糖尿病流行特点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卫生政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海南省8个地区分层多阶段抽样4809名18岁及其以上常住居民进行问卷,测量身高、体重、腰围、血压,检测空腹血糖、OGTT-2h血糖、血脂4项等生化指标。结... 目的了解海南省居民糖尿病流行特点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卫生政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海南省8个地区分层多阶段抽样4809名18岁及其以上常住居民进行问卷,测量身高、体重、腰围、血压,检测空腹血糖、OGTT-2h血糖、血脂4项等生化指标。结果 18岁及其以上居民糖尿病、糖耐量减低和空腹血糖受损的患病率分别是12.0%(标化6.5%)、11.7%(标化7.0%)和8.4%(标化4.9%)。糖尿病患病男(11.7%)高于女(7.9%);DM随着年龄增长而上升,离退休最高。χ~2检验糖尿病与单因素性别、职业、年龄、血压、体质指数(BMI)、血脂异常、中心性肥胖、吸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年龄(≥50岁)、高血压、中心型肥胖、BMI、高TG血症、高LDL-C血症、技术生产工人、离退休人员、离婚/分居/丧偶,HDL-C高值是糖尿病的影响因素。结论海南省糖尿病防控现状不容乐观,年龄、高血压、中心型肥胖、BMI、血脂异常是海南省居民糖尿病的影响因素。应加大高危人群筛查和随访,倡导健康生活方式,加强控制饮食和体重,降低疾病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患病率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3—2014年海南省初复治涂阳肺结核患者耐药监测结果分析 被引量:23
6
作者 黄静静 熊昌富 +4 位作者 王春雷 符彩云 罗兴雄 陈成江 陈亚玲 《中国防痨杂志》 CAS 2017年第1期95-99,共5页
目的分析海南省2013年11月至2014年3月各市(县)门诊登记的初、复治涂阳肺结核患者的耐药状况。方法对海南省各市(县)2013年11月至2014年3月期间发现登记的345例涂阳肺结核患者痰标本进行分离培养,培养阳性菌株送至海南省疾病预防... 目的分析海南省2013年11月至2014年3月各市(县)门诊登记的初、复治涂阳肺结核患者的耐药状况。方法对海南省各市(县)2013年11月至2014年3月期间发现登记的345例涂阳肺结核患者痰标本进行分离培养,培养阳性菌株送至海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结核病参比实验室进行菌种鉴定,并进行6种抗结核药物[利福平(RFP)、异烟肼(INH)、链霉素(Sin)、乙胺丁醇(EMB)、氧氟沙星(Ofx)、卡那霉素(Kin)]的药物敏感性试验,对各种药物的初始耐药率、获得性耐药率、耐多药率、耐药顺位,以及不同性别、不同年龄组耐药率的差异进行分析。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数据的处理和分析,以P〈O.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全省登记的345例涂阳肺结核患者中,共获得结核分枝杆菌菌株268株,总耐药率为25.75%(69/268),总耐多药率为10.07%(27/268)。初始耐药率及获得性耐药率分别为19.OO%(42/221)和57.45%(27/47),获得性耐药率高于初始耐药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9.51,P〈0.01)。耐单药率顺位由高到低依次为Sm(16.42%,44/268)、INH(15.30%,41/268)、RFP(11.19%,30/268)、Ofx(8.58%,23/268)、EMB(5.60%,15/268)、Km(1.49oA,4/268)。268例患者中,18岁组患者118例,耐药41例(34.75%);40岁组患者100例,耐药35例(35.00%);≥60岁组患者50例,耐药20例(40.00oA),各年龄组耐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1,P=0.776)。患者中男207例,耐药55例(26.57%);女61例,耐药14例(22.95%),不同性别耐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2,P=0.570)。结论海南省结核病患者总体耐药水平较高,需继续加强对海南省结核病患者耐药性的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结核 抗多种药物性 人群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省2012-2013年狂犬病暴露人群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被引量:13
7
作者 陈莉 邱丽 +2 位作者 贾鹏本 冯芳莉 王毓琛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639-641,共3页
目的 分析海南省2012-2013年狂犬病暴露人群流行病学特征及暴露后预防处置状况,为狂犬病预防控制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现场调查和统计分析。结果 暴露人群流行病学特征显示:狂犬病暴露率与发病率之间呈现正相... 目的 分析海南省2012-2013年狂犬病暴露人群流行病学特征及暴露后预防处置状况,为狂犬病预防控制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现场调查和统计分析。结果 暴露人群流行病学特征显示:狂犬病暴露率与发病率之间呈现正相关变化趋势(r=0.77,P〈0.01);暴露人群男性多于女性;职业以务农人群居多,占28.55%;年龄以0~15岁组居多,占26.34%,其次是30~45岁组,占22.23%。时间分布上,围绕月平均暴露率窄幅波动,波动范围不大,7-9月较高于月平均暴露率,12月至次年1-2月较低于月平均暴露率;地区分布不平衡,保亭县、三亚市、陵水县暴露率相对较高。人群暴露及预防处置结果显示:伤人动物种类以犬伤为主,占66.60%,其次鼠伤,占17.31%;伤人动物来源以自家养动物为主,占48.41%;致伤部位以下肢、手部、脚部居多,共占84.49%;伤害程度以Ⅱ、Ⅲ级伤势为主,共占96.20%;暴露后能够经过门诊处理者居多,占65.14%;能够进行全程接种疫苗者居多,占70.87%。结论针对海南省2012-2013年狂犬病暴露人群流行病学特征及暴露后预防处置现状,应采取相应预防控制措施,降低狂犬病的发病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狂犬病 暴露人群 流行病学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省成人居民代谢综合征流行病学分析 被引量:17
8
作者 符艳 刘璞瑜 +3 位作者 王小焕 胡锡敏 马传仕 陈言 《中国健康教育》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424-427,431,共5页
目的了解海南省居民代谢综合征(MS)流行病学特征及其相关危险因素,为预防和控制MS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抽样方法抽取海南省8个市县18岁以上常住居民并进行问卷调查,测量身高、体重、血压,血脂、空腹血糖等生化指标。分析代谢综... 目的了解海南省居民代谢综合征(MS)流行病学特征及其相关危险因素,为预防和控制MS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抽样方法抽取海南省8个市县18岁以上常住居民并进行问卷调查,测量身高、体重、血压,血脂、空腹血糖等生化指标。分析代谢综合征及其危险因素的流行病学分布特点及其相关性。结果共计调查4879人,18岁及以上人群代谢综合征患病率为11.8%(标化率6.0%)。男性(13.1%)高于女性(10.8%)(P<0.05),城市(15.3%)高于农村(9.8%)(P<0.01)。患病率随着年龄增长而升高(P<0.01),不同婚姻状况和职业间MS患病率差异有统计意义(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中心性肥胖(OR=11.63.95%CI:8.82~15.34),性别(OR=1.80,95%CI:1.32~2.45),红肉摄入过量(OR=0.71,95%CI:0.57~0.89),饮酒中的有害饮酒行为(OR=1.81,95%CI:1.19~2.73)和年龄均与MS密切相关。受检者中患有1种组分占28.3%,以高血糖最高(34.8%);2种组分占18.6%,以高血压+高血糖和高血糖+血脂异常最高(21.8%);3种以上组分占10.9%,以"超重/肥胖+高血糖+血脂异常"比例最高(30.2%)。因子分析显示中心性肥胖、超重/肥胖;血脂异常(LDL-C和TC);高血压和高血糖4个因子对MS的累计方差贡献率为76.2%,其中肥胖属于首要因素(22.08%)。结论海南省居民MS是以肥胖为首要因子的多种组分综合作用结果,应加强对肥胖症,尤其是中心性肥胖为主的综合性慢性危险因素的筛查和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患病率 代谢综合征 危险因素 因子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省成年居民2型糖尿病与腰围、体质指数的相关性探讨 被引量:8
9
作者 王红美 胡锡敏 +3 位作者 符艳 王兴任 黄曼 王善青 《中国健康教育》 2014年第8期679-682,686,共5页
目的分析海南省居民2型糖尿病(简称糖尿病)与腰围、体质指数(BMI)相关联程度。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方法,于2007年和2010年对4320名18岁以上居民进行体格检查和生化检测,以空腹血糖≥7.0 mmol/L作为糖尿病诊断依据,使用率的χ2、... 目的分析海南省居民2型糖尿病(简称糖尿病)与腰围、体质指数(BMI)相关联程度。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方法,于2007年和2010年对4320名18岁以上居民进行体格检查和生化检测,以空腹血糖≥7.0 mmol/L作为糖尿病诊断依据,使用率的χ2、单因素线性相关分析在腰围和BMI水平上糖尿病变化。结果超重率、肥胖率和中心性肥胖率的高峰值在45~54岁组,分别为23.03%、5.21%、29.51%,女性的中心性肥胖率高峰值推迟10岁。糖尿病患病率从35岁开始出现成倍数上升,平均每10岁糖尿病患病率上升1.78倍,55~64岁组男、女患病率趋于等同。女性超重率、肥胖率和中心性肥胖率分别为18.19%、4.51%、26.37%,比男性(14.34%、3.35%、18.35%)分别高出26.78%、23.88%、57.71%,男性糖尿病患病率为9.53%,比女性(7.08%)高出34.60%。空腹血糖与BMI、腰围呈正相关关系(rs=0.16,0.16,P<0.01),BMI≥24 kg/m2组或中心性肥胖者,平均每增长10岁患病率分别上升2.19倍和3.65倍,患病率是同一年龄组BMI<24 kg/m2、非中心肥胖者的1.37~3.18倍,其中25~34岁组最高。结论糖尿病预防工作关口前移,应将体重、腰围和空腹血糖列为25岁以上居民的健康必检项目,尤其是男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MI 腰围 空腹血糖 糖尿病 年龄 性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省青年学生艾滋病流行特征与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6
10
作者 曾小妹 王召乾 +2 位作者 张帆 郑钰 符鹏 《中国健康教育》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492-495,共4页
目的对海南省青年学生艾滋病流行特征和危险因素进行分析,为制定青年学生艾滋病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通过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下载海南省2011—2019年青年学生艾滋病病例报告数据和哨点监测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2011—2019年全省报... 目的对海南省青年学生艾滋病流行特征和危险因素进行分析,为制定青年学生艾滋病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通过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下载海南省2011—2019年青年学生艾滋病病例报告数据和哨点监测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2011—2019年全省报告青年学生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例数分别为16例、14例、29例、29例、28例、24例、31例、28例和33例,合计232例,占各年度病例总数构成比为5.99%。人群分布以男性为主,均未婚,18~24岁年龄组占87.07%,大专及以上文化占76.72%。男男性行为(MSM)传播占91.38%,异性性传播占8.19%,各年度青年学生MSM传播构成比呈上升趋势(P <0.05),异性性传播构成比呈下降趋势(P <0.05)。青年学生发生过性行为比例为10.65%,首次性行为使用安全套比例为47.95%。结论近几年青年学生艾滋病病例报告增长相对平稳,主要为高等院校男生,以男男性行为传播为主,存在发生性行为比例较高和安全套使用比例低等不安全性行为,应加强对青年学生早期性教育和艾滋病宣传,提高防护意识,动员有高危行为学生主动寻求检测咨询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年学生 艾滋病 流行特征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省不明原因发热病人中钩端螺旋体病的实验检测结果分析 被引量:3
11
作者 吴捷 王丹 +6 位作者 王少玲 陈莉 叶浩然 杜中华 华德 李丹丹 蒋秀高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76-279,共4页
目的了解海南省不明原因发热病人中钩端螺旋体病的感染情况。方法分别用钩端螺旋体显微镜凝集试验(MAT)、酶联免疫试验(ELISA)和聚合酶链反应(PCR)法,检测海南省2015年全省不明原因发热病人的血标本。结果共检测标本179份,其中显微镜凝... 目的了解海南省不明原因发热病人中钩端螺旋体病的感染情况。方法分别用钩端螺旋体显微镜凝集试验(MAT)、酶联免疫试验(ELISA)和聚合酶链反应(PCR)法,检测海南省2015年全省不明原因发热病人的血标本。结果共检测标本179份,其中显微镜凝集试验检出阳性标本40份,感染率为22.35%,男性感染率为21.65%(21/97),女性感染率为23.17%(19/82);菌群中有7个群能检出,分别是问号钩端螺旋体黄疸出血群、拜伦群、秋季热群、波摩那群、流感伤寒群、赛罗群、塔拉索夫群;酶联免疫试验检测阳性38份,阳性率为21.23%,其中IgM阳性6份,检出率为3.35%,IgG阳性32份,检测率为17.88%;血清学检测结果一致。PCR法检测结果均为阴性。结论海南省不明原因发热病人中存在钩端螺旋体的感染,主要型别以黄疸出血群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钩端螺旋体病 血清学 聚合酶链反应 海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省儋州市农村居民和学生登革热防治健康教育效果评价 被引量:7
12
作者 陈少明 邱丽 +4 位作者 吴维学 金玉明 陈言 冯元贵 苏新元 《中国健康教育》 2014年第8期713-715,719,共4页
目的评价海南省儋州市农村居民和学生登革热健康教育干预效果,为其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抽样方法选择干预村和对照村,在干预村采取入户宣传、集中健康教育等方式对农村居民和学校学生进行健康教育干预,对照村仅调查干预前... 目的评价海南省儋州市农村居民和学生登革热健康教育干预效果,为其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抽样方法选择干预村和对照村,在干预村采取入户宣传、集中健康教育等方式对农村居民和学校学生进行健康教育干预,对照村仅调查干预前后登革热媒介变化情况。比较健康教育前后农村居民、学生登革热防治知识知晓率和健康行为持有率变化情况,及干预村和对照村登革热媒介密度变化情况。结果对儋州市18岁以上农村居民(1445名和1442名)和中小学生(2412名和2400名)进行了干预前后的调查。干预前,居民登革热各项知识知晓率均在65%以下,登革热防治相关行为中除"储水用水池、水缸加盖"外,其他各项行为持有率均在80%以下。干预后,除"储水用水池、水缸加盖"外,居民登革热防治知识知晓率和行为持有率均较干预前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健康教育干预前,除"适合蚊虫孳生的场所"外,学生其他登革热防治知识知晓率均在60%以下,登革热防治相关行为中除"储水用水池、水缸加盖"外,其他各项行为持有率均在70%以下。健康教育干预后,除"储水用水池、水缸加盖"外,学生登革热防治相关知识和行为持有率均较干预前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村和对照村媒介密度指标较干预前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干预村下降幅度大于对照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以农村居民和学生为目标的健康教育方式能较好的提高其登革热防治知识知晓率,形成良好的健康行为,从而达到降低蚊媒密度,预防和控制登革热传播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教育 登革热 效果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省消除疟疾后期间日疟原虫裂殖子表面蛋白1基因(MSP-1)多态性检测 被引量:2
13
作者 李雨春 王善青 +5 位作者 胡锡敏 王光泽 蒙锋 曾文 陈春香 童重锦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19-222,共4页
目的比对海南省在消除疟疾前期间日疟原虫裂殖子表面蛋白1的基因型。方法采用PCR扩增特异性目的片段,基因测序,序列比对及进化树构建。结果从27个本地感染间日疟样本分析来看,Sal-1型有24个,分别属于9个Sal-1亚型,为优势型。Belem型有2... 目的比对海南省在消除疟疾前期间日疟原虫裂殖子表面蛋白1的基因型。方法采用PCR扩增特异性目的片段,基因测序,序列比对及进化树构建。结果从27个本地感染间日疟样本分析来看,Sal-1型有24个,分别属于9个Sal-1亚型,为优势型。Belem型有2个,同属于1个Belem型,重组型的有1个。在各亚型中大多数仍以个别氨基酸间的替换为主,但仍发现2例新亚型以连续的氨基酸(DKKLLKEYELNADEKTKINQN)叠加个别氨基酸替换,另发现1例新型的重组型亚型。Belem型以常见19个多聚谷氨酰胺型。进化树分析可以看出,间日疟Sal-1型与Belem型及重组型可以较好的区分开,属于不同进化簇。Sal-a和Sal-b与其他亚型差距较大,独成一类,而其余亚型相对聚集性一类。Belem型本次调查中虽有2例但同属于同一亚型,为常见20个谷氨酰胺的重复,从进化树得知,该型与其他亚型同属于常见Belem型。重组型仅有一个亚型,属于为II/Q/S型重组型,但该重组型在基因库中未发现同源序列,可能属于新型的重组亚型,有待于进一步研究。结论海南消除疟疾后期(2009-2012)间日疟仍以Sal-1型为主,但仍存在该等位基因的多样性而非单一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日疟 裂殖子表面蛋白 多态性 消除疟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省黎族集居地初治涂阳肺结核病人队列分析 被引量:7
14
作者 林峰 罗兴雄 《中国防痨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302-304,共3页
目的 评价海南省黎族集居地 1992— 2 0 0 1年期间汉族、黎族初治涂阳肺结核病人直接督导化疗的转归。方法 对 1992— 2 0 0 1年登记的初治涂阳肺结核病人的发现、登记、治疗管理及转归等进行评价。结果 黎族集居地共发现初治涂阳病... 目的 评价海南省黎族集居地 1992— 2 0 0 1年期间汉族、黎族初治涂阳肺结核病人直接督导化疗的转归。方法 对 1992— 2 0 0 1年登记的初治涂阳肺结核病人的发现、登记、治疗管理及转归等进行评价。结果 黎族集居地共发现初治涂阳病人 5 0 37例 ,其中汉族 16 0 4例 ,黎族 3433例 ,汉族初治涂阳病人治愈率 97.1% ,黎族初治涂阳病人治愈率 95 .9% ,平均治愈率 96 .3%。结论 政府重视、经费到位和建立健全的三级防痨网 ,扎扎实实地推行DOTS ,是海南省黎族自治县 (市 )的肺结核病疫情明显改善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南 黎族 涂阳 肺结核 199-2001年 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陈少明 贾鹏本 +11 位作者 邱丽 冯芳莉 潘婷婷 黄雅靖 陈菁菁 崔蕾 陈言 孙初阳 曾小妹 金蕾 金玉明 何滨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372-376,共5页
目的分析和描述截至2020年3月4日海南省报告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为下一阶段的防控策略和措施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疫情的地区分布、时间分布、人群特征、聚集性疫情、病例发病就诊... 目的分析和描述截至2020年3月4日海南省报告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为下一阶段的防控策略和措施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疫情的地区分布、时间分布、人群特征、聚集性疫情、病例发病就诊情况分析、本地病例和重症病例情况分析。结果共报告168例确诊病例,其中重症36例,死亡5例。病例主要分布在海口、三亚等旅游热点市县。2020年1月13日出现首例病例,1月24日达发病高峰,2月6日后发病呈下降趋势。男女性别比为0.9∶1,年龄中位数51岁,50岁以上占54.8%。离退人员占比最高,占36.9%。2月以来本地病例所占比例呈上升趋势。本地病例发病到就诊,首诊到确诊,发病到确诊和发病到入院时间中位数均大于输入病例。重/危重病例年龄中位数、患有基础疾病的病例比例均大于轻/普通型病例。重/危重症病例发病到就诊时间大于轻/普通型病例,但就诊到确诊时间前者小于后者。结论海南省疫情呈现3个阶段,从以输入性为主,发展为以本地病例发病为主,到低水平发病阶段。应加强服务行业人群个人防护、健康监测,对所有密切接触者集中隔离,加强宣传教育,提高老百姓尤其是60岁以上老人就诊意识,医疗机构应关注60岁以上有基础疾病的病例病情变化。要加大返工后的疫情监测和入境人员的健康管理,巩固防控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流行特征 时空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省国际旅游岛建设存在的寄生虫病影响及其防治对策 被引量:2
16
作者 黄捷敏 王善青 胡锡敏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789-791,共3页
关键词 国际旅游 寄生虫病 海南省 防治 分工协作 疾病控制 身体健康 广东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省碘缺乏病健康教育效果评估 被引量:6
17
作者 魏海春 陈燕秋 韦子华 《中国健康教育》 2005年第1期33-34,共2页
关键词 碘缺乏病 健康教育 小学生 育龄妇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省2021年汉黎族6~17岁儿童青少年成长发育状况评价 被引量:3
18
作者 符艳 柏红梅 +1 位作者 邝欣欣 陈奇漂 《中国健康教育》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984-988,994,共6页
目的评价2021年海南省汉黎族6~17岁儿童青少年成长发育状况,为海南自贸港建设初期的儿童青少年健康指标评估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多阶段整群抽样的方法对汉区和黎区7个市县的小学、初中、高中/职高6~17岁学生21053名进行身高体重测量。... 目的评价2021年海南省汉黎族6~17岁儿童青少年成长发育状况,为海南自贸港建设初期的儿童青少年健康指标评估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多阶段整群抽样的方法对汉区和黎区7个市县的小学、初中、高中/职高6~17岁学生21053名进行身高体重测量。结果与全国身高、体重均值比较,男生和女生6~17岁各年龄身高经单因素t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除了6~8岁体重高于全国同龄,其他年龄体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汉族与黎族比较,6~15岁汉族男生身高均高于黎族,6~12岁汉族女生身高高于黎族,经t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汉族男生8~16岁体重高于黎族,汉族女生8~13岁、15岁、17岁体重高于黎族女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人群的超重、肥胖和消瘦分别是9.1%(1855)、6.5%(1328)和16.6%(3407),超重肥胖率为小学高于初、高中,汉族高于黎族,男生高于女生;消瘦为男生高于女生,黎族高于汉族,小学低年级最高,女生初中最低。经卡方检验,男生与女生、汉族和黎族、不同学段的BM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生长迟缓率0.6%,汉族和黎族,男和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海南省2021年6~17岁儿童青少年的成长发育状况低于2019年全国学生调研结果,超重肥胖和消瘦的营养不良状况存在双重负担。应加强各地校园尤其是黎族地区的营养健康教育和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青少年 生长发育 营养状况 少数民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省及云南西双版纳州HIV-1的分子流行病学比较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邓巍 鲍琳琳 +5 位作者 Nicole Vidal 符鹏 何启亚 方华 秦川 卢葳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2009年第6期1-8,I0001,I0002,共10页
目的调查比较HIV-1在海南省及云南西双版纳州的流行情况及分子流行病学分析高危因素传播的情况以及传播链的鉴定。方法我们与海南省CDC及西双版纳州CDC合作在其境内开展了HIV血清学调查,筛查了海南省(1991~2006)及西双版纳州(1996~20... 目的调查比较HIV-1在海南省及云南西双版纳州的流行情况及分子流行病学分析高危因素传播的情况以及传播链的鉴定。方法我们与海南省CDC及西双版纳州CDC合作在其境内开展了HIV血清学调查,筛查了海南省(1991~2006)及西双版纳州(1996~2005)高危人群志愿者血清样本。在本次两地调查中,我们通过系统进化分析方法,对已诊断的HIV感染者进行分子流行病学的追踪,来分析其中的主要流行亚群以及结合个案追踪进行传播链的鉴定。结果我们共筛查了海南省499725人,共检出HIV阳性感染者523例(0.1%),以注射器吸毒感染为主要传播途径(经共用注射器吸毒感染占69.2%、经性接触传播占19.3%、供血和使用血液/血液制品感染占3.3%、母婴传播占0.8%、不详占7.7%)。然而,在西双版纳州筛查中发现了较海南省高20倍的检出率:在25390受检人中,共检出HIV阳性感染者501例(2%)并以异性性传播为主(经异性性接触传播占77.3%、经共用注射器吸毒感染占21.1%、经同性性接触传播占0.4%、母婴传播占1.2%)。在海南省抽样的83人中,以CRF01--AE重组亚型(70人,84.3%)为主要病毒亚型,其他病毒亚型包括B’亚型(8人)、C亚型(2人)、CRF08-BC重组亚型(1人)、B亚型(1人)和1个未报道过的CRF01-AE/B’重组亚型。同样,在版纳抽样的44人中,也以CRF01-AE重组亚型(27人,61.3%)为主要病毒亚型,其他病毒亚型包括CRF08-BC重组亚型(15人)、G亚型(1人)、和1个未报道过的B/C重组亚型。在海南省抽样中有66人(79.5%)分布于4个大小不同的传播群,传播群1(59人)较大(奠基效应),属于CRF01-AE重组亚型,传播群2、3、4则较小,分别为3、2、2人,分别属于CRF01-AE重组亚型、C亚型和B’亚型。相反,在版纳抽样中有18人(40.9%)分布于8个较小的传播群(每群平均含2.25感染个体)。在海南省抽样中怀疑的6对异性性接触的传播链中,经系统进化分析方法确认了其中的4对,2对被拒绝。在版纳抽样中怀疑的8对异性性接触的传播链中,经系统进化分析方法确认了其中的5对,2对被拒绝,1对无法分析,此外还新发现了3对异性性接触传播群。结论HIV-1感染者的分子流行病学的追踪和分析对于追溯艾滋病流行的源头和地区性预防策略的制定有着重大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V-1 分子流行病学 海南 西双版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省2007~2011年狂犬病流行病学分析 被引量:2
20
作者 陈莉 冯芳莉 李臻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85-286,共2页
目的分析掌握海南省狂犬病流行特征及趋势,为制定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2007~2011年海南省狂犬病流行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五年间海南省狂犬病发病率持续居全国前3位且地区分布不平衡,保亭县、陵水县、... 目的分析掌握海南省狂犬病流行特征及趋势,为制定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2007~2011年海南省狂犬病流行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五年间海南省狂犬病发病率持续居全国前3位且地区分布不平衡,保亭县、陵水县、万宁市相对高发,年均发病率超过全省平均发病水平433.77%、275.32%和119.48%。时间上发病未见明显的季节分布特征。发病人群以农民为主,占54.24%。年龄上40~59岁组发病数居多。男性多于女性,性别比2.24:1。结论近5年海南省狂犬病疫情出现高发的态势,今后应针对高危地区以及重点人群加强疫情监测,加大防控力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狂犬病 流行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