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海南霸王岭南亚松种群结构与分布格局
被引量:13
- 1
-
-
作者
黄运峰
杨小波
党金玲
吴庆书
李东海
岳平
-
机构
海南大学热带生物研究中心
海南省环境科学院
-
出处
《福建林业科技》
2009年第2期1-5,22,共6页
-
基金
海南省自然基金重点项目(06101)
海南大学热带生物资源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资助项目
海南大学重点学科项目
-
文摘
通过采用大小结构图和存活曲线分析种群动态,应用扩散系数、Lloyd的平均拥挤度、聚块性指数和Morisita指数等研究分布格局,采用Greig-Smith方法分析空间格局,对海南岛霸王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南亚松(Pinus latteri Mason)种群结构与分布格局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南亚松种群结构属于相对稳定种群,但幼苗、幼树较少;种群存活曲线趋向于Deevey Ⅰ型,胸径小于2.5cm的幼苗成活率较低,幼树存活率开始增大,中龄期种群存活率最高,成龄树期存活率开始下降,至老龄期死亡率达到最大;种群格局整体上呈聚集型;种群格局规模介于100-400m^2。
-
关键词
南亚松
种群结构
分布格局
海南霸王岭
-
Keywords
Pinus latteri
population structure
survival curve
distribution pattern
Bawangling
-
分类号
S791.24
[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
-
题名铜鼓岭自然保护区热带常绿季雨矮林的群落结构特征
被引量:8
- 2
-
-
作者
车秀芬
岳平
杨小波
郭涛
李东海
欧芷阳
-
机构
海南大学热带生物中心
海南省环境科学院
-
出处
《福建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87-91,144,共6页
-
基金
与加拿大滑铁卢大学合作项目
教育部热带海洋与陆生生物资源研究及利用重点实验室基金
-
文摘
应用植物群落学方法,调查分析了铜鼓岭热带常绿季雨矮林的群落结构特征。结果表明,该群落优势树种为黄椿木姜(Litsea variabilis)、海南大风子(Hydnocarpus hainanensis)、滨木患(Arytera littoralis)、无患子(Sapindus mukorossi)和禾串树(Bridelia balansae)等。立木胸径及树高结构分析表明,该群落中2.5~7.5 cm胸径级的个体占有相当高的比例,树高2~8 m各级分布较均匀,整个群落处于稳定发展当中。分别运用y=aD+b和ω=aD+b对优势树种的胸径与树高和冠幅之间的关系进行拟合,显著性检验结果显示,除禾串种群外,各直线方程均存在极显著的相关性,因此今后的调查中可用胸径来估测树高和冠幅。
-
关键词
铜鼓岭自然保护区
热带常绿季雨矮林
群落结构
树高
胸径
-
Keywords
Tongguling National Nature Reserve
tropical evergreen monsoon elfin forest
community structure
tree height
DBH
-
分类号
S759.9
[农业科学—森林经理学]
-
-
题名铜鼓岭野生园林植物资源及应用评价
被引量:6
- 3
-
-
作者
张彩凤
吴庆书
杨小波
岳平
李东海
-
机构
海南大学园艺园林学院
海南省环境科学院
-
出处
《福建林业科技》
2009年第2期167-173,230,共8页
-
文摘
通过实地调查表明,铜鼓岭有野生植物984种,隶属166科618属。从中筛选出有较高园林应用价值的植物435种,隶属118科298属,包括蕨类植物35种、种子植物400种。区系分析表明,该区园林植物以热带成分占主导地位。该区有海南特有野生园林植物35种、珍稀濒危野生园林植物10种。初步评价了该区园林植物在庭院栽培或行道树、盆栽和盆景、垂直绿化、湿地植物、地被植物中的应用,并对保护区野生园林植物的保护与开发提出建议。
-
关键词
野生园林植物
区系分析
应用评价
保护与开发利用
铜鼓岭自然保护区
-
Keywords
Wild landscape plant
flora analysis
application evaluation
protection and development
Tongguling Nature Reserve
-
分类号
S688
[农业科学—观赏园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