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海南岛6种药用植物提取物抑菌活性的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陈忠 张晓婷 +3 位作者 高唐英 刘佳 李继东 陈光英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3033-3034,3050,共3页
[目的]测定6种海南药用植物提取物的抑菌活性,为其合理开发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常规扩散法测定猪肚木(根、茎、叶)、血桐、黄皮(核、叶)、鸡屎藤(茎、叶)、毛鸡屎藤叶、苍耳的不同极性溶剂提取浸膏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杆... [目的]测定6种海南药用植物提取物的抑菌活性,为其合理开发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常规扩散法测定猪肚木(根、茎、叶)、血桐、黄皮(核、叶)、鸡屎藤(茎、叶)、毛鸡屎藤叶、苍耳的不同极性溶剂提取浸膏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杆菌、毛霉和黑曲霉的抑制活性。[结果]猪肚木茎氯仿提取物、血桐没食子酸粗提物、黄皮果核石油醚提取物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杆菌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且血桐没食子酸粗提物对毛霉、黑曲霉生长也有抑制作用。[结论]猪肚木茎氯仿提取物、血桐没食子酸粗提物和黄皮果核石油醚提取物具有抗菌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肚木 血桐 黄皮 抑菌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薄层色谱及其在药用植物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25
2
作者 罗由萍 邓鹏飞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3309-3312,共4页
综述了国内外薄层色谱研究进展,包括薄层扫描法、高效薄层色谱、制备薄层色谱、反相薄层色谱、微乳薄层色谱以及薄层色谱联用技术,并总结了近年来薄层色谱在药用植物研究中的应用。
关键词 薄层色谱 药用植物 活性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菠萝蜜挥发油的提取及成分鉴定 被引量:16
3
作者 郭飞燕 纪明慧 +2 位作者 舒火明 陈静 陈益南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68-170,共3页
以海南菠萝蜜果肉为原料,分别采用乙醚浸提法、水蒸气蒸馏法、吸附法对其挥发油进行提取,并用GC-MS联用技术对3种方法所提取的挥发油成分进行分析,分别分离出38、22、14种组分,鉴定出37、21、13种化合物,分别占总峰面积的99.47%、99.36%... 以海南菠萝蜜果肉为原料,分别采用乙醚浸提法、水蒸气蒸馏法、吸附法对其挥发油进行提取,并用GC-MS联用技术对3种方法所提取的挥发油成分进行分析,分别分离出38、22、14种组分,鉴定出37、21、13种化合物,分别占总峰面积的99.47%、99.36%、99.63%。其中共同成分为乙酸丁酯、戊酸丙酯、丁酸丁酯、3-甲基-丁酸丁酯、9-十八碳烯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菠萝蜜 挥发油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梅茎的化学成分研究(Ⅰ) 被引量:15
4
作者 莫峥嵘 陈光英 +3 位作者 韩长日 戴春燕 王世峰 吴海珠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26-128,共3页
利用硅胶柱层析和葡聚糖凝胶柱层析分离和纯化,从青梅(Vatica mangachpoi Blanco)茎的乙醇提取物的乙酸乙酯部位分离得到5个化合物。经理化数据对照和波谱分析,确定它们分别为岩白菜素(1)、邻苯二甲酸二丁酯(2)、β-谷甾醇(3)、β-胡萝... 利用硅胶柱层析和葡聚糖凝胶柱层析分离和纯化,从青梅(Vatica mangachpoi Blanco)茎的乙醇提取物的乙酸乙酯部位分离得到5个化合物。经理化数据对照和波谱分析,确定它们分别为岩白菜素(1)、邻苯二甲酸二丁酯(2)、β-谷甾醇(3)、β-胡萝卜甙(4)和熊果酸(5)。其中化合物(2)、(4)和(5)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发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梅 龙脑香科 化学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菠萝蜜果胶的提取工艺研究 被引量:11
5
作者 郭飞燕 纪明慧 +2 位作者 舒火明 陈静 陈益南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212-214,共3页
以海南菠萝蜜果皮为原料,用乙醇沉淀法分别在实验室常规条件和微波条件下提取果胶,选择料液比、温度、时间、pH、微波功率为研究对象,通过正交实验得出在常规条件下,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m(果皮)∶V(蒸馏水)=1∶40,pH为1,浸提温度为85℃... 以海南菠萝蜜果皮为原料,用乙醇沉淀法分别在实验室常规条件和微波条件下提取果胶,选择料液比、温度、时间、pH、微波功率为研究对象,通过正交实验得出在常规条件下,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m(果皮)∶V(蒸馏水)=1∶40,pH为1,浸提温度为85℃,浸提时间为1.5h,果胶收率可达35.87%。微波法最佳工艺条件为:m(果皮)∶V(蒸馏水)=1∶30,pH为1.5,浸提温度为65℃,浸提时间为20m in,微波功率为500W,果胶收率可达24.8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菠萝蜜 果胶 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草豆蔻及其主要活性组分、金属元素含量的谱学测定 被引量:5
6
作者 吴秀丽 赵志忠 +5 位作者 吴丹 陈光英 刘红 何猛雄 丁国华 何文英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191-1196,共6页
采用红外光谱、紫外光谱、荧光光谱及微波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对海南白沙和霸王岭两个产地的草豆蔻进行了分析。其乙醇提取物的红外光谱都具有1 051,1 390,2 976及3 300cm^(-1)左右表征黄酮类成分的特征吸收峰,二阶红外导数谱图... 采用红外光谱、紫外光谱、荧光光谱及微波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对海南白沙和霸王岭两个产地的草豆蔻进行了分析。其乙醇提取物的红外光谱都具有1 051,1 390,2 976及3 300cm^(-1)左右表征黄酮类成分的特征吸收峰,二阶红外导数谱图显示了在2 977.72及2 899.94有相似吸收峰,在1 922.36及1 650.87cm^(-1)有显著差异吸收峰,可以鉴定区分海南不同产地的草豆蔻。利用紫外光谱法表征了两个不同产地草豆蔻的特征谱图,并根据有关的吸收原理,建立了测定草豆蔻植物中主要组分山姜素与豆蔻明含量的方法,获得了良好的分析精密度(0.42%~0.29%)和回收率(84.28%~117.41%)。测得白沙草豆蔻中山姜素和豆蔻明的含量分别为4.23%和3.83%,而霸王岭的分别为3.72%和3.34%。荧光测定结果表明,不同产地的草豆蔻乙醇提取物具有相似的荧光发射及激发光谱谱图,荧光强度的差别也再次证明白沙草豆蔻乙醇提取物的浓度大于霸王岭的。利用微波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分析了草豆蔻中的K,Ca,Mg,Na,Al,Fe,Mn,Cu,Zn等十七种金属元素及其含量。该研究为定性、定量地鉴定区别不同产地或不同种植批次的草豆蔻及测定其中主要活性组分的含量建立了简单可行的方法;根据实验测得的金属元素种类及含量的结果,可为进一步开发利用草豆蔻及提高食品安全意识提供更好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南草豆蔻 山姜素 豆蔻明 红外光谱 紫外光谱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金属元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薄叶红厚壳根的化学成分研究(Ⅰ) 被引量:7
7
作者 陈光英 吴晓鹏 +4 位作者 戴春燕 赵军 韩长日 宋小平 钟琼芯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52-56,共5页
利用现代色谱分离技术对薄叶红厚壳Calophyllum membranaceum根的乙醇提取物氯仿部位进行分离纯化,得到8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木栓酮(Friedelin,Ⅰ)、海棠果醇(Canophyllol,Ⅱ)、木栓醇(Epi-friedelinol,Ⅲ)、3,4-二羟基苯甲酸(3,4-dihy... 利用现代色谱分离技术对薄叶红厚壳Calophyllum membranaceum根的乙醇提取物氯仿部位进行分离纯化,得到8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木栓酮(Friedelin,Ⅰ)、海棠果醇(Canophyllol,Ⅱ)、木栓醇(Epi-friedelinol,Ⅲ)、3,4-二羟基苯甲酸(3,4-dihydroxybenzoic acid,Ⅳ)、穗花杉双黄酮(Amentoflavone,Ⅴ)、7-羟基香豆素(7-dihydroxycoumarin,Ⅵ)、紫花前胡苷(Marmesinin,Ⅶ)、紫花前胡苷元(Nodakenetin,Ⅷ)。其中化合物Ⅵ、Ⅶ、Ⅷ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藤黄科 薄叶红厚壳 化学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叶鱼骨木茎的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陈光英 王安伟 +3 位作者 宋小平 尹文清 王吉鸿 马静雅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1024-1026,共3页
Chemical constituents of the stems of Canthium simile were studied.Seven compounds were isolated from ethyl acetate extract of the stem,and their structures were elucidated by various spectroscopic methods.They were i... Chemical constituents of the stems of Canthium simile were studied.Seven compounds were isolated from ethyl acetate extract of the stem,and their structures were elucidated by various spectroscopic methods.They were identified as syringic acid(Ⅰ),isovanillic acid(Ⅱ),Caruilignan D(Ⅲ),(3β)-28-Norlup-20(29)-ene-3,17-diol(Ⅳ),3,4-dimethoxy-2,4-hexadienedioic acid(Ⅴ),dibutyl phthalate(Ⅵ) and diisobutyl phthalate(Ⅶ).The seven compounds were isolated from this genus for the first tim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茜草科 大叶鱼骨木 化学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叶鱼骨木茎的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王安伟 陈光英 +2 位作者 尹文清 韩长日 张永强 《林产化学与工业》 EI CAS CSCD 2008年第2期124-126,共3页
对茜草科鱼骨木属大叶鱼骨木茎的化学成分进行了研究。从氯仿萃取部分分得7个化合物,经理化及光谱方法鉴定分别为:羽扇豆醇(Ⅰ),3-β-乙酰基齐墩果酸(Ⅱ),β-谷甾醇(Ⅲ),2,4-二羟基-3,6-二甲基苯甲酸甲酯(Ⅳ),2,6-二甲氧基苯醌(Ⅴ),β-... 对茜草科鱼骨木属大叶鱼骨木茎的化学成分进行了研究。从氯仿萃取部分分得7个化合物,经理化及光谱方法鉴定分别为:羽扇豆醇(Ⅰ),3-β-乙酰基齐墩果酸(Ⅱ),β-谷甾醇(Ⅲ),2,4-二羟基-3,6-二甲基苯甲酸甲酯(Ⅳ),2,6-二甲氧基苯醌(Ⅴ),β-胡萝卜苷(Ⅵ),香草酸(Ⅶ)。经文献检索,这7个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叶鱼骨木 化学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海南木莲叶·枝中总三萜酸的含量 被引量:3
10
作者 鲍长余 刘冰晶 +2 位作者 毕和平 陈光英 范超君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3期12460-12461,12466,共3页
[目的]测定海南木莲叶和枝中总三萜酸的含量。[方法]以熊果酸为对照品,以质量分数5%香草醛-冰醋酸和高氯酸系统为显色剂,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在546nm波长处测定样品的吸光度。[结果]熊果酸对照品在0.2~1.6μg/ml时呈良好线性关系,回归... [目的]测定海南木莲叶和枝中总三萜酸的含量。[方法]以熊果酸为对照品,以质量分数5%香草醛-冰醋酸和高氯酸系统为显色剂,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在546nm波长处测定样品的吸光度。[结果]熊果酸对照品在0.2~1.6μg/ml时呈良好线性关系,回归方程为A=0.1548C+0.0286,r=0.9993。海南木莲叶和枝中总三萜酸的含量分别为1.95%和0.47%。[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结果稳定,重复性好,易于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南木莲 三萜酸 紫外分光光度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绿茶籽茶皂素提取工艺及茶籽油成分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纪明慧 舒火明 +2 位作者 孙振范 郭飞燕 王娅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4期17077-17079,共3页
[目的]探讨提取海南绿茶籽茶皂素的最佳工艺条件,分析茶籽油成分。[方法]以海南绿茶籽为原料,采用加热回流法和微波辅助提取绿茶籽中的茶皂素,并将其提取结果进行比较。采用正交试验筛选最佳提取工艺条件,并用GC-MS对茶籽油成分进行分析... [目的]探讨提取海南绿茶籽茶皂素的最佳工艺条件,分析茶籽油成分。[方法]以海南绿茶籽为原料,采用加热回流法和微波辅助提取绿茶籽中的茶皂素,并将其提取结果进行比较。采用正交试验筛选最佳提取工艺条件,并用GC-MS对茶籽油成分进行分析。[结果]正交试验表明,影响茶皂素提取率的因素依次为:温度>无水乙醇>辐射时间>微波功率;微波法提取海南绿茶籽茶皂素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绿茶籽质量与无水乙醇体积比为40∶300(g/ml)微波提取功率为600W,微波提取温度为50℃,提取时间为50min,在该条件下,茶皂素得率为47.89%。海南绿茶籽油经GC-MS分析鉴定出8种化合物,以酸类化合物为主。[结论]与加热回流提取法相比,采用微波法缩短了提取茶皂素的时间,提高了茶皂素的得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皂素 绿茶籽 茶籽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树植物角果木内生真菌Cladosporium sp.JS1-2的次级代谢产物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白猛 王海洋 +4 位作者 练余兴 刘亚 刘婷 郑彩娟 陈光英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2020年第7期655-659,共5页
从红树植物角果木内生真菌枝孢霉属Cladosporium sp. JS1-2的发酵产物中共分离得到5个异香豆素类化合物(1~5),1个苯并呋喃衍生物(6),1个异色满衍生物(7),以及5个其他类化合物(8~12),通过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对化合物的结构进行了鉴定。... 从红树植物角果木内生真菌枝孢霉属Cladosporium sp. JS1-2的发酵产物中共分离得到5个异香豆素类化合物(1~5),1个苯并呋喃衍生物(6),1个异色满衍生物(7),以及5个其他类化合物(8~12),通过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对化合物的结构进行了鉴定。通过微量稀释法测定所有化合物的抗菌活性,其中化合物6~8和11对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的MIC值均为12.5μg/mL,阳性对照环丙沙星(ciprofloxacin)的MIC值为3.12μg/mL。同时对所有化合物进行棉铃虫幼虫生长抑制活性测试,结果表明化合物4、5、8、9和11对棉铃虫幼虫的IC50值均为100μg/mL,阳性对照印楝素(azadirachtin)的IC50值为50μg/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生真菌 枝孢霉属 次级代谢产物 生物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喜光花果挥发油化学成分的GC-MS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阚素琴 郭新东 +3 位作者 陈光英 王天山 韩长日 钟琼芯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3期16380-16381,共2页
[目的]对喜光花(Actephila merrilliana)果挥发油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鉴定。[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喜光花果中的挥发油,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其化学成分进行分析。[结果]共分离出52个成分,鉴定出32种化合物,占挥发油总量的74... [目的]对喜光花(Actephila merrilliana)果挥发油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鉴定。[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喜光花果中的挥发油,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其化学成分进行分析。[结果]共分离出52个成分,鉴定出32种化合物,占挥发油总量的74.97%。其主要化学成分为2,2-二甲基丙酸辛酯(8.530%)、2-甲基丙酸-2-乙基己酯(6.855%)、4-甲基-2-庚酮(4.329%)和1-乙氧基-4-甲基-2-戊酮(4.011%)等。[结论]为进一步开发利用喜光花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喜光花 挥发油 水蒸气蒸馏法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益智红外指纹图谱的研究 被引量:10
14
作者 刘红 韩长日 +2 位作者 刘红霞 刘远凤 何猛雄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2557-2560,共4页
益智产区的鉴别对于药材市场的质量控制以及提高药材的质量显得极为重要。益智为我国四大南药之一,主要药效成分是诺卡酮和益智酮。红外指纹图谱用于中药质量控制研究有着良好的发展前景,借助红外光谱的指纹特性,以八种益智精油红外指... 益智产区的鉴别对于药材市场的质量控制以及提高药材的质量显得极为重要。益智为我国四大南药之一,主要药效成分是诺卡酮和益智酮。红外指纹图谱用于中药质量控制研究有着良好的发展前景,借助红外光谱的指纹特性,以八种益智精油红外指纹图谱的共有峰率和变异峰率为指标,计算了样品相对于该标准品的共有峰率和变异峰率,并按照共有峰率、变异峰率的大小建立了不同的序列。结果表明:广东、广西和海南的益智油红外图谱比较吻合,但也存在一定的差异。益智油的红外图谱特征峰为1 710和1 666cm-1,广东和海南的益智油的红外指纹图谱(400~4 000 cm-1)共有峰率为62%,广西和海南的共有峰率为52%,海南的益智油共有峰率为66%~84%。从多维共有峰率和变异峰率双指标序列分析法可以对不同产地具有准确、精细且非常直观的鉴别能力,该方法可以准确地区别不同产地的益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智 指纹图谱 共有峰 变异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辅助提取-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花梨木挥发油成分 被引量:14
15
作者 李天略 纪明慧 +3 位作者 舒火明 陈光英 马建文 潘龙奎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907-909,共3页
以环己烷为提取剂,采用微波辅助萃取法提取花梨木挥发油。通过正交试验分析,确定了最佳的提取工艺条件为:①花梨木质量(g)与环己烷体积(mL)比20:250,②微波提取10 min,③微波提取功率600 W,④微波提取温度60℃。在此条件下测得花梨木挥... 以环己烷为提取剂,采用微波辅助萃取法提取花梨木挥发油。通过正交试验分析,确定了最佳的提取工艺条件为:①花梨木质量(g)与环己烷体积(mL)比20:250,②微波提取10 min,③微波提取功率600 W,④微波提取温度60℃。在此条件下测得花梨木挥发油收率可达1.98%。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鉴定出21种化学成分,其主要成分为2-氨基-苯酚(27.43%),橙花叔醇(24.83%),(E)-2-长松针烯-4-醇(24.65%),2-(5-甲基-呋喃)丙醛(7.38%)和1,1-二甲基-2-(2-甲基-2-丙烯基)-环丙烷(4.6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相色谱-质谱法 花梨木 挥发油 微波萃取 化学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益智挥发油的气相指纹图谱的研究 被引量:10
16
作者 刘红 邹童 +2 位作者 张连华 毕和平 杨定国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6期15961-15962,15997,共3页
[目的]建立不同产地益智挥发油的气相指纹图谱分析方法,为其质量评价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来自10个不同产地益智挥发油,并用SPSS软件对气相指纹图谱数据进行聚类分析和相似度分析,研究10种不同产地益智挥发油气相指纹图... [目的]建立不同产地益智挥发油的气相指纹图谱分析方法,为其质量评价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来自10个不同产地益智挥发油,并用SPSS软件对气相指纹图谱数据进行聚类分析和相似度分析,研究10种不同产地益智挥发油气相指纹图谱的相似性。[结果]10个产地制备的益智精油得率在0.21%-0.96%,以广东阳江产益智产油率最高。各色谱峰的相对保留时间的相对标准偏差为0.02%-1.00%,相对峰面积的为0.6%-2.5%,符合指纹图谱的要求。不同产地的益智挥发油的成分含量相似但个别存在差异。质量不尽相同,海南产益智较好,为地道药材,广东次之,广西较差。[结论]该研究建立的测定益智药材挥发油的气相指纹图谱分析方法准确可靠,可用于药材质量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智 挥发油 气相色谱指纹图谱 相似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骨脂素和异补骨脂素键合人血清白蛋白的比较 被引量:7
17
作者 何文英 姚晓军 +1 位作者 胡之德 陈光英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221-229,共9页
将互为同分异构体的两种植物药活性组分补骨脂素和异补骨脂素作为研究对象,利用荧光光谱、紫外光谱、圆二色谱及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详细比较研究了这两种香豆素类化合物与人血清白蛋白(HSA)的键合作用.不同光谱的结果定性、定量地显示了... 将互为同分异构体的两种植物药活性组分补骨脂素和异补骨脂素作为研究对象,利用荧光光谱、紫外光谱、圆二色谱及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详细比较研究了这两种香豆素类化合物与人血清白蛋白(HSA)的键合作用.不同光谱的结果定性、定量地显示了HSA二级结构变化的程度.依据荧光滴定实验及Van′t Hoff公式求出了反应的热力学参数(ΔH和ΔS)的值.根据修正后的Stern-Volmer和Scatchard方程和荧光光谱数据分别求得不同温度(296,303,310及318 K)下药物与蛋白相互作用的结合常数及结合位点数;且根据F觟rster偶极-偶极能量转移理论,求得药物与HSA间的键合距离;利用竞争实验确定了药物在HSA上的键合位点为site II.从分子水平上揭示了这两种化合物与HSA相互作用的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谱法 补骨脂素 异补骨脂素 人血清白蛋白 键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梨木挥发油的提取及其包合物研究 被引量:7
18
作者 纪明慧 舒火明 +2 位作者 陈光英 马建文 潘龙奎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526-1530,共5页
目的:对海南花梨木挥发油的提取工艺条件和挥发油包合前后的成分进行研究。方法: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花梨木挥发油,采用正交实验筛选挥发油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以β-环糊精对挥发油进行包合,通过DSC-TGA对包合物进行了热稳定性研究,并用G... 目的:对海南花梨木挥发油的提取工艺条件和挥发油包合前后的成分进行研究。方法: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花梨木挥发油,采用正交实验筛选挥发油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以β-环糊精对挥发油进行包合,通过DSC-TGA对包合物进行了热稳定性研究,并用GC-MS对包合前后挥发油成分进行分析。结果:最佳的提取工艺条件为:m(花梨木):V(水)=70∶800(g/mL),浸泡2 h,蒸馏提取5 h,挥发油收率可达2.15%。挥发油包合前通过GC-MS技术分离出27种组分,鉴定出26种化合物,占总峰面积的99.72%。包合前后挥发油主要共有成分为:(E)-2-长松针烯-4-醇、2,4-二甲基-2,4-庚二烯醛、橙花叔醇、2-(5-甲基-呋喃)丙醛、1,1-二甲基-2-(2-甲基-2-丙烯基)-环丙烷。结论:用水蒸气蒸馏法可以很好提取花梨木挥发油,挥发油包合后热稳定性增加,包合前后挥发油的主要成分没有发生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梨木 挥发油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Β-环糊精包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Keggin型铬取代磷钨杂多阴离子在D301R树脂上的吸附性质 被引量:7
19
作者 华英杰 舒火明 +2 位作者 华淑艳 王崇太 童叶翔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67-71,75,共6页
详细研究了Keggin型铬取代杂多阴离子PW11O39Cr(III)(H2O)4-(PW11Cr)在D301R弱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上的吸附行为,考察了不同pH和温度对吸附容量和吸附速率的影响,根据测定的吸附动力学曲线和吸附等温线,提出了吸附所遵从的热力学和动力... 详细研究了Keggin型铬取代杂多阴离子PW11O39Cr(III)(H2O)4-(PW11Cr)在D301R弱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上的吸附行为,考察了不同pH和温度对吸附容量和吸附速率的影响,根据测定的吸附动力学曲线和吸附等温线,提出了吸附所遵从的热力学和动力学模型,并计算了相应的吸附热力学函数和速率常数。结果表明,在PW11Cr稳定存在的pH范围内,PW11Cr的吸附量随溶液pH值的升高而增加,随溶液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吸附动力学符合表面过程控制的准二级吸附模型,吸附速率常数k2在298 K时为1.54×10-3g.mg-1.min-1,并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吸附等温线符合Freundlich吸附模型,吸附热约为-37 kJ.mol-1,为物理吸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离子交换树脂D301R 铬取代杂多阴离子 吸附动力学 吸附等温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骨脂素和异补骨脂素与人免疫球蛋白的相互作用 被引量:6
20
作者 何文英 姚小军 +1 位作者 胡之德 陈光英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911-918,共8页
将互为同分异构体的两种植物药活性组分补骨脂素和异补骨脂素作为研究对象,应用荧光光谱法、紫外光谱法以及红外光谱法并结合分子对接技术对这两种香豆素类化合物与人-γ球蛋白(Human gammago-bulin,HG)的相互作用进行了比较研究.荧... 将互为同分异构体的两种植物药活性组分补骨脂素和异补骨脂素作为研究对象,应用荧光光谱法、紫外光谱法以及红外光谱法并结合分子对接技术对这两种香豆素类化合物与人-γ球蛋白(Human gammago-bulin,HG)的相互作用进行了比较研究.荧光光谱法研究结果表明,补骨脂素和异补骨脂素与蛋白之间均有较强的结合(结合常数位于0.251×104~3.503×104之间),且对HG都表现为静态猝灭.不同温度(298,308和318 K)下两种药物与HG相互作用的结合参数均有所差别,维持药物-蛋白质体系的作用力也不相同.依据F rster能量转移理论,得到补骨脂素和异补骨脂素分子与蛋白质色氨酸残基间的结合距离r值(分别为3.65和4.21 nm)都小于7 nm,说明发生了能量转移.利用同步荧光与红外光谱法研究了药物对蛋白质二级结构的影响.分子对接研究结果表明,这两种药物与蛋白有相似的结合区域和相同的结合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骨脂素 异补骨脂素 人免疫球蛋白 相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