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海南三亚鹿回头虫黄藻(Effrenium voratum)的形态学和系统发育学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龙超 罗肇河 +3 位作者 韦章良 杨芳芳 李茹 龙丽娟 《热带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35-43,共9页
本文对分离于我国海南三亚鹿回头海域的两株虫黄藻SYSC-14-11和SYSC-2-8进行了分类学研究。通过光学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和分子生物学方法描述了两株藻的形态和系统发育特征,并与世界其他地理区系的Effrenium属虫黄藻进行了差异性比... 本文对分离于我国海南三亚鹿回头海域的两株虫黄藻SYSC-14-11和SYSC-2-8进行了分类学研究。通过光学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和分子生物学方法描述了两株藻的形态和系统发育特征,并与世界其他地理区系的Effrenium属虫黄藻进行了差异性比较,发现本研究中的两株虫黄藻的形态和系统发育特征与Effrenium属虫黄藻模式种Effrenium voratum基本一致,推测本文中的两株Effrenium属虫黄藻均为E.voratum。本研究丰富了我国热带海域虫黄藻的物种多样性,为完善我国的虫黄藻种质资源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虫黄藻 共生藻科 Effrenium属 形态学 系统发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水酸化和升温对孔石藻(Porolithon onkodes)共附生细菌及其诱导珊瑚幼虫附着的影响
2
作者 肖志梁 杨芳芳 +4 位作者 韦章良 邱晨 黄怡 董俊德 龙丽娟 《海洋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691-702,共12页
珊瑚藻是珊瑚礁生态系统中一类主要的钙化生物,它不仅能够构建、稳固礁体,而且与造礁石珊瑚关系密切,其对造礁石珊瑚幼虫附着的促进作用是退化石珊瑚群落恢复的关键。但是,面对未来气候变化,珊瑚藻对珊瑚幼虫的诱导作用会如何响应,以及... 珊瑚藻是珊瑚礁生态系统中一类主要的钙化生物,它不仅能够构建、稳固礁体,而且与造礁石珊瑚关系密切,其对造礁石珊瑚幼虫附着的促进作用是退化石珊瑚群落恢复的关键。但是,面对未来气候变化,珊瑚藻对珊瑚幼虫的诱导作用会如何响应,以及该过程是否与藻体共附生细菌群落有关,目前尚不清楚。本文选取了广泛分布于我国南海珊瑚礁生态系统中的孔石藻(Porolithon onkodes)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不同pCO_(2)和温度培养孔石藻31 d,研究不同处理后孔石藻对鹿角杯形珊瑚幼虫附着的影响,并通过分析藻体共附生细菌群落的变化情况,探究细菌多样性与孔石藻对珊瑚幼虫诱导功能的关系。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酸化(1200 ppm/1800 ppm pCO_(2))和升温(30℃/32℃)均没有显著影响孔石藻诱导鹿角杯形珊瑚(Pocillopora damicornis)幼虫附着,其中温度30℃,pCO_(2)1200 ppm时,珊瑚幼虫附着率最高达100.00%。采用16s rRNA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了不同处理组孔石藻共附生细菌群落结构及多样性。结果表明,孔石藻共附生细菌主要由变形菌门、拟杆菌门和绿弯菌门等菌群构成,其中变形菌门含量达到40.34%~73.45%;与酸化相比,孔石藻共附生细菌群落对温度变化更敏感,其中32℃处理组具有更高的细菌多样性,但Kruskal-wallis秩和检验显示不同温度和CO_(2)浓度处理组,在门、纲、属水平上细菌多样性、丰度及组成均无显著性差异,说明孔石藻共附生细菌群落结构相对稳定,这可能与孔石藻诱导珊瑚幼虫附着不受温度和酸化影响密切相关。研究结果对预测未来气候变化对珊瑚礁生态系统的影响,制定珊瑚礁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策略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生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化 升温 孔石藻 鹿角杯形珊瑚 幼虫附着 细菌群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