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榴莲成熟度的判断与保鲜技术研究进展
1
作者 侯双迪 吴广 +5 位作者 张玲 集贤 邓浩 王海波 冯学杰 朱志强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07-213,共7页
榴莲果实具有高易腐性,采收后如何保持其品质是一个重大挑战。文章系统介绍了榴莲采后品质劣变因素、成熟度判断方法以及保鲜技术研究最新进展,旨在为研究和开发榴莲保鲜新技术、延长货架期提供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 榴莲 采后品质 成熟度 保鲜技术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槟榔生长期果实形态、质构及果皮成分动态变化规律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康效宁 王世萍 +3 位作者 代佳慧 马金爽 吉建邦 王海灿 《保鲜与加工》 CAS 2021年第1期80-84,共5页
以海南槟榔果实为研究对象,对其生长期的果实形态、质构和果皮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槟榔开花后生长到117~145 d为适宜采收期;花后117 d以后,果实的形态成型;花后110~145 d槟榔果皮中果胶物质快速积聚,半纤维素和纤维素含量随着果实... 以海南槟榔果实为研究对象,对其生长期的果实形态、质构和果皮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槟榔开花后生长到117~145 d为适宜采收期;花后117 d以后,果实的形态成型;花后110~145 d槟榔果皮中果胶物质快速积聚,半纤维素和纤维素含量随着果实的生长缓慢增加;花后145 d后槟榔果皮的木质素含量快速增长,每7 d的木质素含量平均增速达17.6%,标志着果实开始老化,此时果实硬度变大,咀嚼感变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槟榔 生长期 形态 质构 果皮成分 动态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酚与膳食成分的相互作用及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
3
作者 代文婷 王世萍 +4 位作者 张晶 代佳慧 康效宁 吉建邦 陈静静 《保鲜与加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20-130,共11页
多酚具有多种生物活性,但由于其稳定性差,限制了应用。综述了多酚与膳食成分通过非共价和/或共价相互作用形成的二元和三元体系,包括膳食成分对酚类物质稳定性和生物利用度的影响,以及膳食成分的理化性质和功能性质等方面的变化,并总结... 多酚具有多种生物活性,但由于其稳定性差,限制了应用。综述了多酚与膳食成分通过非共价和/或共价相互作用形成的二元和三元体系,包括膳食成分对酚类物质稳定性和生物利用度的影响,以及膳食成分的理化性质和功能性质等方面的变化,并总结了近年来多酚-膳食成分复合物在递送系统、乳液、包装材料和食品保鲜加工方面的应用,以期为多酚膳食化合物的设计与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酚 蛋白质 脂质 碳水化合物 相互作用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氧化氯缓释剂的制备及对龙眼保鲜效果综合评价 被引量:7
4
作者 邓浩 张容鹄 +3 位作者 吴广 段宙位 谢辉 尹青春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49-155,共7页
龙眼采后易由褐变引起品质劣变,该研究研制出一种自动释放二氧化氯(ClO_(2))的新型缓释剂,并通过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s analysis,PCA)和数学模型评价了其对龙眼综合保鲜效果。结果表明,经单因素和正交试验优化,最佳ClO_(2)... 龙眼采后易由褐变引起品质劣变,该研究研制出一种自动释放二氧化氯(ClO_(2))的新型缓释剂,并通过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s analysis,PCA)和数学模型评价了其对龙眼综合保鲜效果。结果表明,经单因素和正交试验优化,最佳ClO_(2)缓释剂组成为m(亚氯酸钠)∶m(酒石酸)∶m(硅胶)∶m(硅藻土)=3∶1∶0.5∶0.5。该缓释剂在5~25℃条件下,ClO_(2)释放周期均达到240 h以上,稳定性良好。对比不同使用量(0.3、0.6、1.2 g)缓释剂发现,与对照组相比,使用1.2 g缓释剂的龙眼的色泽指标L*值在第9天显著提高了10.7%(P<0.05),而a*、b*、着色指数(color contribution index,CCI)分别下降了19.6%、17.2%、12.2%,抑制褐变效果最好;同时,硬度和可溶性固形物也分别显著降低了19.3%、11.6%(P<0.05)。PCA表明,2个主成分能代表所有品质指标(6个)71.795%的信息,通过所建立的数学模型评价保鲜效果排序为1.2 g缓释剂>0.6 g缓释剂>0.3 g缓释剂>对照组。此外,9 d贮藏期间只有1.2 g缓释剂处理的龙眼综合得分一直低于临界值(0),再次验证了其保鲜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氯 缓释剂 龙眼 保鲜 贮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储良”和“石硖”龙眼果实采后品质变化和贮藏性比较 被引量:5
5
作者 张容鹄 冯建成 +3 位作者 邓浩 吉建邦 康效宁 王世萍 《保鲜与加工》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7-13,共7页
以海南省龙眼主栽品种"储良"(CL)和"石硖"(SX)为试材,比较了两种龙眼种子的大小、果皮和果肉厚度、果皮色泽等外观品质特性。并分别在冷库(6±1)℃、相对湿度75%、内衬有孔塑料袋纸盒外包装的条件下贮藏17 d,... 以海南省龙眼主栽品种"储良"(CL)和"石硖"(SX)为试材,比较了两种龙眼种子的大小、果皮和果肉厚度、果皮色泽等外观品质特性。并分别在冷库(6±1)℃、相对湿度75%、内衬有孔塑料袋纸盒外包装的条件下贮藏17 d,测定和分析了2种龙眼的低温贮藏性能。结果表明,SX果实较小、果皮厚且粗糙、果肉清脆;CL果实较大,果皮薄且光滑,果肉绵软。采后低温贮藏期间,SX龙眼果肉可滴定酸(TA)含量变化较缓慢,贮藏17 d时,SX龙眼果实好果率、果肉可溶性固形物含量(SSC)、VC、还原糖含量显著高于CL果实(P<0.05),SX果实呼吸强度、果皮相对电导率、丙二醛(MDA)含量、果肉褐变度、多酚氧化酶(PPO)活性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均低于CL果实。综上所述,SX龙眼果实在耐低温贮藏方面明显优于CL龙眼果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眼 果实 品种 贮藏性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对槟榔干果杀菌效果及其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4
6
作者 庄光辉 邓浩 +5 位作者 冯建成 邢福能 康效宁 王世萍 吴涛 张容鹄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62-167,共6页
以槟榔干果为材料,研究微波对槟榔干果杀菌效果及其品质的影响,采用单因素法和多因素正交法优化槟榔干果微波杀菌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在微波频率2 450 MHz,微波功率为850 W,装载量为(9.5±0.01)kg/m2,微波处理75 s后,密实袋封口,... 以槟榔干果为材料,研究微波对槟榔干果杀菌效果及其品质的影响,采用单因素法和多因素正交法优化槟榔干果微波杀菌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在微波频率2 450 MHz,微波功率为850 W,装载量为(9.5±0.01)kg/m2,微波处理75 s后,密实袋封口,常温贮藏180 d,处理组槟榔干果中菌落总数、霉菌数目和大肠菌群数均未检出,理化性质无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槟榔干果 微波 杀菌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动调节O_(2)/CO_(2)保鲜剂对鲜切榴莲贮藏品质的影响
7
作者 吴广 郭莉 +1 位作者 尹青春 邓浩 《保鲜与加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8,共8页
鲜切榴莲由于呼吸作用强,容易迅速变质。主动调节O_(2)/CO_(2)保鲜剂可调节果蔬包装内的气体比例,抑制果蔬呼吸,从而延长其保质期。为探究其对鲜切榴莲的保鲜效果,使用主成分分析(PCA)法综合评价了不同用量的主动调节O_(2)/CO_(2)保鲜... 鲜切榴莲由于呼吸作用强,容易迅速变质。主动调节O_(2)/CO_(2)保鲜剂可调节果蔬包装内的气体比例,抑制果蔬呼吸,从而延长其保质期。为探究其对鲜切榴莲的保鲜效果,使用主成分分析(PCA)法综合评价了不同用量的主动调节O_(2)/CO_(2)保鲜剂对鲜切榴莲9个关键品质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0℃条件下贮藏12 d时,T1组(1 g保鲜剂)榴莲的硬度和VC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CK,未添加保鲜剂)(P<0.05),其色泽L^(*)值与0 d相比仅降低了0.51,品质最佳,T1组的呼吸速率和乙烯释放速率分别比CK组低45.83%和38.39%,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相关性分析表明,T1组榴莲的乙烯释放速率与贮藏时间呈显著负相关(P<0.05)。进一步的PCA综合评价结果表明:PC1和PC2代表了9个指标的63.042%信息量,贮藏结束时,T1组的品质与CK组第6天的品质最接近,进一步验证了其保鲜效果最佳。研究结果可为鲜切榴莲的保鲜技术开发和品质综合评价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调节O_(2)/CO_(2)保鲜剂 鲜切榴莲 贮藏 品质 主成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成熟度胡椒理化指标变化规律和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代佳慧 尹青春 +3 位作者 党政 王世萍 吉建邦 邓浩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81-85,共5页
成熟度是影响胡椒产品品质的重要因素之一,为探明成熟度对胡椒果实主要理化指标的影响及其规律,研究了胡椒果实成熟度与色差a值、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果胶、胡椒碱的质量关系。结果表明:不同成熟度胡椒果实中理化指标差异较大,且色... 成熟度是影响胡椒产品品质的重要因素之一,为探明成熟度对胡椒果实主要理化指标的影响及其规律,研究了胡椒果实成熟度与色差a值、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果胶、胡椒碱的质量关系。结果表明:不同成熟度胡椒果实中理化指标差异较大,且色差a值、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与胡椒成熟度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1和0.977;可滴定酸含量与胡椒成熟度呈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986。胡椒采收后,可将色差a值、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含量作为关键指标区别不同成熟度的果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熟度 胡椒 变化规律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贮藏温度对“保研-7号”红毛丹果皮褐变及果肉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9
9
作者 林玉钦 邓浩 +3 位作者 冯建成 万祝宁 朱文靖 张容鹄 《保鲜与加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46-51,共6页
以海南“保研-7号”红毛丹为材料,研究不同贮藏温度(2、5、8、13、21℃)对红毛丹果皮褐变及贮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红毛丹在21℃贮藏第7天果皮褐变指数高达0.87,已无商品价值;5℃贮藏能较好地保持红毛丹果皮和果肉品质,显著抑制红毛... 以海南“保研-7号”红毛丹为材料,研究不同贮藏温度(2、5、8、13、21℃)对红毛丹果皮褐变及贮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红毛丹在21℃贮藏第7天果皮褐变指数高达0.87,已无商品价值;5℃贮藏能较好地保持红毛丹果皮和果肉品质,显著抑制红毛丹果实呼吸作用及果皮褐变,保持红毛丹果皮和果毛颜色,14 d好果率达89%,较好地保持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SSC),降低可滴定酸(TA)含量,保持较高的固酸比和VC含量,抑制细胞膜相对电导率升高。说明5℃为红毛丹果实贮藏适合的温度;8℃贮藏10 d内能够保持果皮和果肉新鲜品质;2℃贮藏7 d果皮颜色迅速褐变,果毛失水严重,出现明显冷害,同时SSC和VC损失增加,固酸比降低,果皮细胞相对电导率明显增加,红毛丹外观品质急剧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毛丹 贮藏温度 褐变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PLC-MS/MS法同时测定采后莲雾果实中7种酚酸类物质含量 被引量:1
10
作者 尹青春 张容鹄 +4 位作者 吴广 王承业 段宙位 谢辉 邓浩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0期283-288,共6页
建立一种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同时测定莲雾果实中7种酚酸类物质含量。采用CORTECD~ T3色谱柱(2.1 mm×100 mm,2.7 μm),柱温30℃。流动相为流速0.3 mL/min的0.1%甲酸-乙腈。样品用乙腈提取2次,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7种酚酸... 建立一种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同时测定莲雾果实中7种酚酸类物质含量。采用CORTECD~ T3色谱柱(2.1 mm×100 mm,2.7 μm),柱温30℃。流动相为流速0.3 mL/min的0.1%甲酸-乙腈。样品用乙腈提取2次,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7种酚酸类物质在5.0~1 000 ng/mL范围呈良好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不小于0.996 1,加标回收率为93.6%~98.8%,相对标准偏差为1.9%~7.5%,检出限为0.3~2.7 μg/kg,定量限为1.0~5.0 μg/kg。使用该方法对采后莲雾果实中酚酸类物质含量进行测定,经主成分分析获得了3个主成分和相应数学评价模型。综合得分F值在贮藏第6天出现负值,说明其酚酸类物质已经开始大量分解。该方法前处理简单,灵敏度高,稳定可靠,可为采后莲雾果实品质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酚酸 莲雾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型涂膜剂对莲雾保鲜效果主成分分析综合评价 被引量:11
11
作者 尹青春 杨穗珊 +4 位作者 潘永波 肖璇 王承业 陈春泉 邓浩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3期254-260,共7页
莲雾采后易失水引发劣变,本研究以多菌种培养液和壳聚糖配制3种复合型涂膜剂,在对采后莲雾8个品质指标单独分析基础上,结合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法和数学模型综合评价3种复合型涂膜剂的保鲜效果。结果表明,由... 莲雾采后易失水引发劣变,本研究以多菌种培养液和壳聚糖配制3种复合型涂膜剂,在对采后莲雾8个品质指标单独分析基础上,结合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法和数学模型综合评价3种复合型涂膜剂的保鲜效果。结果表明,由乳酸菌培养液(V(乳酸链球菌)∶V(婴儿双歧杆菌)∶V(动物双歧杆菌)=1∶2∶2)和壳聚糖溶液按体积比3∶7配制的涂膜剂3保鲜效果最好,使用涂膜剂3的莲雾在贮藏第10天好果率达95%,比对照组高45%。涂膜剂处理能有效减少失水现象,在贮藏第10天,使用涂膜剂1、2、3莲雾的失水率分别为14.87%、13.81%、15.64%,均显著小于同期对照组(P<0.05)。涂膜剂还能更好地维持莲雾品质稳定,使用涂膜剂3处理的莲雾经过10 d贮藏后,其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滴定酸质量分数比第0天分别增长了0.08%和12.28%,增幅最小,VC、葡萄糖、果糖含量比第0天分别降低了18.87%、10.91%、5.84%,降幅最小。PCA结果表明,PC1和PC2代表了8个指标的69.814%信息,能综合反映涂膜剂对全部指标的整体影响情况。数学模型分析表明,第0天莲雾综合得分为-0.53,贮藏第4天时,对照组得分由负转正,说明品质明显发生劣变。涂膜剂3处理的莲雾贮藏期间综合得分一直在临界值0附近,再次验证了其保鲜效果最好。保鲜效果排序为涂膜剂3>涂膜剂1>涂膜剂2>对照组。本研究可为莲雾采后保鲜和品质综合评价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酸菌 涂膜剂 莲雾 保鲜 主成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维纳米材料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景敏 贾宝珠 +5 位作者 詹蓉蓉 唐飞燕 黄惠晶 邓浩 徐振林 罗林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3期353-364,共12页
二维纳米材料由于其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被应用于生物传感器中,具有提高响应速度、提高检测灵敏度、缩短检测周期、简化操作步骤等优点,近年来在食品安全检测中展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已逐渐成为研究热点。本文基于石墨烯、石墨炔和类石... 二维纳米材料由于其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被应用于生物传感器中,具有提高响应速度、提高检测灵敏度、缩短检测周期、简化操作步骤等优点,近年来在食品安全检测中展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已逐渐成为研究热点。本文基于石墨烯、石墨炔和类石墨烯等二维纳米材料在分析传感领域的应用研究,综述了近5年二维纳米材料在食品有机污染物、食品添加剂、食源性致病菌、重金属检测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展望了二维纳米材料在食品安全检测领域中的发展前景,以期为研究者提供新思路和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材料 传感器 食品安全 灵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产品中生物胺的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3
作者 周凌聿 林倩妃 +4 位作者 王鸿霖 肖璇 陈春泉 邓浩 尹青春 《肉类研究》 2022年第8期57-65,共9页
生物胺是一类具有生物活性的含氮、低分子质量有机化合物的总称,普遍存在于水产品等蛋白质和氨基酸含量较高的食品中,与腐败微生物密切相关,水产品在长时间的贮存和售卖过程中容易受到微生物的作用而腐败变质,产生超标的、对人体有害的... 生物胺是一类具有生物活性的含氮、低分子质量有机化合物的总称,普遍存在于水产品等蛋白质和氨基酸含量较高的食品中,与腐败微生物密切相关,水产品在长时间的贮存和售卖过程中容易受到微生物的作用而腐败变质,产生超标的、对人体有害的组胺等生物胺,因此,生物胺的检测技术十分必要。本文详细综述国内外测定水产品中生物胺的前处理方法、检测方法及其优缺点,并展望了生物胺检测技术的发展前景,为水产品中生物胺的检测提供技术基础和方法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产品 生物胺 前处理技术 检测技术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氧化氯缓释剂对低温贮藏荔枝品质及关键花青素的影响 被引量:7
14
作者 郭莉 吴广 +2 位作者 尹青春 罗林 邓浩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97-303,共7页
荔枝采后易由花青素降解、呼吸代谢等导致其品质劣变,而二氧化氯(ClO2)有护色和抑制呼吸的多重作用。为探明ClO2对采后荔枝的综合影响,本研究分别采用0.1 g(T1)、0.4 g(T2)和1.2 g(T3)ClO2缓释剂处理荔枝,以0 g(CK)为对照,通过品质指标... 荔枝采后易由花青素降解、呼吸代谢等导致其品质劣变,而二氧化氯(ClO2)有护色和抑制呼吸的多重作用。为探明ClO2对采后荔枝的综合影响,本研究分别采用0.1 g(T1)、0.4 g(T2)和1.2 g(T3)ClO2缓释剂处理荔枝,以0 g(CK)为对照,通过品质指标、色泽指标、花青素等评价其保鲜效果,并通过相关性分析探讨它们间的联系。结果表明,T1组荔枝贮藏品质最佳。贮藏7 d时,T1组荔枝可溶性固形物、a值分别比同期CK组显著(P<0.05)提高了2.93%和10.13%,而呼吸速率显著(P<0.05)降低了34.54%。与此相反,T3组荔枝第7 d相对电导率达最高值35.84%,a达降到最低值18.38,说明细胞结构破坏、漂白明显,贮藏品质最差。为进一步探明色泽变化与花青素的关系,筛选出荔枝中10种关键花青素,含7种原花青素,它们占总花青素达66.96%。相关性分析表明,在贮藏期内,T1、T2、T3组中色泽a值与矢车菊素半乳糖苷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80、0.548、0.360,与矢车菊素-3-O-葡萄糖苷的相关系数为0.985、0.488、0.402。T1组维持了最好的色泽,可能与其维持以上2种关键红色花青素较慢分解有关,而T3组加速了花青素的分解。本研究可为提高荔枝采后品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荔枝 CLO2 缓释剂 花青素 贮藏品质 相关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S-SPME-GC-MS法分析西州蜜25号甜瓜贮藏中的香气成分 被引量:9
15
作者 张容鹄 邓浩 +3 位作者 梁振深 李远颂 冯建成 方宗壮 《保鲜与加工》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98-105,共8页
以海南产网纹甜瓜西州蜜25号为试材,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技术(HS-SPME-GCMS)分析甜瓜在5℃低温贮藏过程中的香气成分及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西州蜜25号甜瓜样品最佳前处理条件为:萃取头为二乙烯基苯/碳分子筛/聚二甲基硅氧烷(50/3... 以海南产网纹甜瓜西州蜜25号为试材,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技术(HS-SPME-GCMS)分析甜瓜在5℃低温贮藏过程中的香气成分及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西州蜜25号甜瓜样品最佳前处理条件为:萃取头为二乙烯基苯/碳分子筛/聚二甲基硅氧烷(50/30μm DVB/CAR/PDMS),最佳富集香气的样品量6 g,萃取温度40℃,萃取时间30 min;西州蜜25号甜瓜香气中共检测到54种化合物,其中酯类38种、醇类10种、醛类4种、酮类1种和烷烃类1种;在贮藏过程中,香气成分的相对含量及种类在不断变化,酯类化合物和醇类化合物的相对含量总体升高,醛类和酮类化合物的相对含量总体降低;一直持有的香气成分有23种,贮藏0、11、31 d时,23种香气的相对含量之和占总香气成分相对含量分别是87.18%、81.41%和82.63%,初步认为23种香气成分对果实的香气贡献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厚皮甜瓜 顶空固相微萃取 GC-MS 贮藏 香气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辅助提取黄秋葵黄酮类化合物及抗氧化活性 被引量:5
16
作者 邓浩 尹青春 +2 位作者 张容鹄 冯建成 余欢欢 《福建农业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649-653,共5页
采用微波辅助提取法提取黄秋葵中的黄酮类化合物,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确定最佳条件:体积分数70%乙醇为提取溶剂,温度70℃,料液比1∶40(g·mL^(-1)),时间40min,黄酮提取率2.78%,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635%,该方法提取率较高、稳定可行... 采用微波辅助提取法提取黄秋葵中的黄酮类化合物,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确定最佳条件:体积分数70%乙醇为提取溶剂,温度70℃,料液比1∶40(g·mL^(-1)),时间40min,黄酮提取率2.78%,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635%,该方法提取率较高、稳定可行;采用DPPH和ABTS自由基法测定提取的黄酮类化合物抗氧化活性,IC50分别为1.21、1.06mg·mL^(-1),表现为较强的抗氧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 黄秋葵 黄酮 提取 抗氧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效液相色谱法(UPLC)测定猪肉中9种生物胺含量 被引量:5
17
作者 邓浩 尹青春 +4 位作者 谭高好 徐彬 谭淑君 朱琰婷 王运选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255-261,268,共8页
目的:建立了超高效液相色谱法(UPLC)测定猪肉中色胺、β-苯乙胺、腐胺、尸胺、组胺、章鱼胺、酪胺、亚精胺、精胺含量的方法,并对该检测方法进行优化。方法:样品用5%TCA提取,经丹磺酰氯衍生后,采用C_(18)(2.1 mm×100 mm,1.7μm)色... 目的:建立了超高效液相色谱法(UPLC)测定猪肉中色胺、β-苯乙胺、腐胺、尸胺、组胺、章鱼胺、酪胺、亚精胺、精胺含量的方法,并对该检测方法进行优化。方法:样品用5%TCA提取,经丹磺酰氯衍生后,采用C_(18)(2.1 mm×100 mm,1.7μm)色谱柱;以乙腈-10 mmol/L乙酸铵为流动相;流速:0.3 m L/min;检测波长为245 nm,柱温:35℃;进样量3.0μL。结果:在该色谱条件下,9种生物胺在5.0~100.0μg/m 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最低检测限为0.028~0.29 mg/kg;仪器精密度较好,RSD(n=6)≤3.72%,其平均回收率为70.70%~111.80%。结论:所建立的方法灵敏、准确、简便、重现性好,出峰时间短,对于批量快速准确检测猪肉中生物胺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压液相色谱(UPLC) 生物胺 猪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真空包装结合低温处理对鲜切菠萝贮藏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5
18
作者 方宗壮 段宙位 +2 位作者 窦志浩 何艾 谢辉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259-264,共6页
以巴厘菠萝为试材,研究真空包装结合低温处理对鲜切菠萝贮藏期内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失水率、褐变度、硬度、有机酸含量、维生素C含量以及多酚氧化酶(PPO)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和对照组相比,真空包装结合3℃低温贮藏... 以巴厘菠萝为试材,研究真空包装结合低温处理对鲜切菠萝贮藏期内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失水率、褐变度、硬度、有机酸含量、维生素C含量以及多酚氧化酶(PPO)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和对照组相比,真空包装结合3℃低温贮藏有效的保持了鲜切菠萝的品质,整个贮藏期间鲜切菠萝的失重率减少了4.31%~7.22%;褐变度降低了1.4~2.6;果实硬度提高了4.07~7.51 N;总可溶性固形物20 d时处理组比对照组高1.48;另外,经处理组处理后,相比对照组PPO活性降低了10.33~44.52 U·min^(-1)·g^(-1)FW;POD活性前8 d降低了19.36~27.25 U·min^(-1)·g^(-1)FW,有效的降低了酶活性,防止鲜切菠萝褐变的发生和维生素C的氧化,20 d时处理组维生素C的含量比对照组高8.44 mg/100 g,经处理后贮藏,鲜切菠萝的保质期从4 d延长到11 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鲜切菠萝 真空贮藏 品质 贮藏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蟠桃-葡萄-黑枸杞复合饮料的配方优化 被引量:10
19
作者 代文婷 王远 +5 位作者 邢丽杰 吴宏 康效宁 吴洪斌 王世萍 代佳慧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72-179,共8页
以黑枸杞、蟠桃和葡萄(质量比1∶3∶3)为主要原料,以感官评分为考察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法结合模糊数学综合评价法优化蟠桃-葡萄-黑枸杞复合饮料的配方。结果表明,添加木糖醇1%、三氯蔗糖0. 001 4%、罗汉果甜苷0. 001 4%、柠檬... 以黑枸杞、蟠桃和葡萄(质量比1∶3∶3)为主要原料,以感官评分为考察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法结合模糊数学综合评价法优化蟠桃-葡萄-黑枸杞复合饮料的配方。结果表明,添加木糖醇1%、三氯蔗糖0. 001 4%、罗汉果甜苷0. 001 4%、柠檬酸0. 1%(均为质量分数),复合饮料感官评分为(8. 38±0. 03),与模型理论值接近。此条件下制得的复合饮料色泽亮丽、香气宜人、酸甜可口,糖酸比4. 2∶1、花青素含量为144μg/m L、总糖11. 2 g/100 g、总酸3. 4 g/100 g,且富含13种氨基酸。此款复合饮料色泽口感较佳,组织状态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饮料 模糊数学 综合评价法 响应面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包装结合低温贮藏对‘保研7号’红毛丹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3
20
作者 林玉钦 邓浩 +3 位作者 刘建卓 王世萍 张容鹄 冯建成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4期186-191,215,共7页
比较三种包装对红毛丹(Nephelium lappaceum L.)果实在低温贮藏下品质的影响,获得实用的绿色保鲜技术。以海南红毛丹‘保研-7号’为材料,在(6±1)℃下,以不包装作为对照CK,研究聚乙烯袋(PE)、硅窗袋(SW)、复命袋(FM)3种包装及CK对... 比较三种包装对红毛丹(Nephelium lappaceum L.)果实在低温贮藏下品质的影响,获得实用的绿色保鲜技术。以海南红毛丹‘保研-7号’为材料,在(6±1)℃下,以不包装作为对照CK,研究聚乙烯袋(PE)、硅窗袋(SW)、复命袋(FM)3种包装及CK对红毛丹果实贮藏品质的影响。结果显示贮藏16 d,PE、SW、FM包装及CK果实褐变指数分别为0.67、0.62、0.64和0.92,好果率分别为45.56%、53.33%、65.56%和5.56%;PE、SW、FM包装的果肉可溶性固形物分别为17.60%、18.47%、19.80%均高于CK 16.70%,可滴定酸分别为0.47%、0.56%、0.60%也高于CK 0.40%,可溶性蛋白分别为29.29、29.53、31.92 mg·100 g^-1高于CK 27.75 mg·100 g^-1;PE、SW、FM包装的红毛丹果皮相对电导率和丙二醛增长速率小于CK,FM包装的果皮相对电导率40.88%和丙二醛10.21 mmol·g^-1·FW为最低;贮藏后期红毛丹果皮总酚含量均减少,PE、SW、FM包装的红毛丹总酚7.82、8.81、9.87 OD280·g^-1均高于CK 6.22 OD280·g^-1;果皮花青素在贮藏期间也不断下降,FM包装红毛丹果皮花青素下降速率最慢,贮藏后花青素含量0.75 U·g^-1为最高;贮藏第16 d,PE、SW、FM包装的红毛丹多酚氧化酶活性(354、313、290 U·g^-1)均小于CK(367 U·g^-1),过氧化物酶活性(13.22、13.78、12.19 U·g^-1)同样也小于CK(21.19 U·g^-1)。与CK相比,3种包装均能有效抑制红毛丹品质劣变并保持其新鲜品质,FM包装红毛丹果肉和果皮在低温贮藏中11个指标变化均最小,保持新鲜品质最好,是3种包装中保持品质最佳的包装,可为红毛丹采后包装技术的应用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包装材料 红毛丹 贮藏保鲜 褐变 促氧化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