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0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海南省海洋油气资源勘探开发现状与产业发展对策 被引量:3
1
作者 仝长亮 汪贵锋 +1 位作者 易春燕 苟鹏飞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70-74,共5页
海南省辖海域油气资源丰富,开发前景巨大,其中位于北部海域的珠三坳陷、琼东南盆地和莺歌海盆地是海南省开发程度最高的海域,也是我国海上油气的主产区之一,并带动了以油气化工为主的油气产业的发展。借助于资源、区位、政策、市场等优... 海南省辖海域油气资源丰富,开发前景巨大,其中位于北部海域的珠三坳陷、琼东南盆地和莺歌海盆地是海南省开发程度最高的海域,也是我国海上油气的主产区之一,并带动了以油气化工为主的油气产业的发展。借助于资源、区位、政策、市场等优势,海南省油气产业发展较快,形成了一定的产业规模,但还存在着基础薄弱和配套不完善的问题,海南省在油气产业的参与度也有待提高。因此,海南省应该主动作为、加强沟通、争取权益,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推动油气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南省 海洋油气资源 勘探开发 发展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废弃露天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方法研究:以海南某废弃露天矿山为例 被引量:37
2
作者 覃茂刚 黄仕锐 王子雯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20年第S02期85-87,116,共4页
保护生态环境,秉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本文通过采用台阶式降坡卸荷的方式治理海南某废弃露天矿山,并设置防护网、安全警示牌等防护措施,以消除安全隐患,利用矿山的特点,植树种草,设置鱼塘,美化环境,达到山水林田湖草为一体的... 保护生态环境,秉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本文通过采用台阶式降坡卸荷的方式治理海南某废弃露天矿山,并设置防护网、安全警示牌等防护措施,以消除安全隐患,利用矿山的特点,植树种草,设置鱼塘,美化环境,达到山水林田湖草为一体的综合治理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弃露天矿山 地质环境治理 台阶式降坡卸荷 土地复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省陵水县岭门钼矿地质特征及成因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邓开章 黄仕锐 +1 位作者 林明智 汪贵峰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20年第S02期211-214,共4页
海南省陵水县岭门钼矿是近年来新发现的一处矿点,位于九所-陵水断裂带东侧,成矿地质条件优越。本文结合区内地质找矿工作成果,在系统分析区域成矿地质背景、矿区地质特征、矿床地质特征的基础上,对矿床成因、找矿前景进行了研究。研究表... 海南省陵水县岭门钼矿是近年来新发现的一处矿点,位于九所-陵水断裂带东侧,成矿地质条件优越。本文结合区内地质找矿工作成果,在系统分析区域成矿地质背景、矿区地质特征、矿床地质特征的基础上,对矿床成因、找矿前景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岭门钼矿成矿作用与早三叠世中粗粒角闪黑云正长花岗岩关系密切。早三叠世岩浆活动为矿床的形成提供了成矿元素活化、迁移和富集的热源条件和驱动力;断裂构造及其次级裂隙系统控制了矿体的产状、形态和矿化强度,提供了成矿流体的聚集空间和沉淀场所,矿点具有高温热液脉型钼矿的成矿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岭门钼矿 九所-陵水断裂带 矿床成因 找矿前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省昌江县马鞍山矿区金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 被引量:2
4
作者 孙龙飞 《中国矿业》 2021年第S02期206-209,共4页
昌江县马鞍山矿区金矿受北东走向戈枕断裂所制约,金矿体主要赋存于抱板群混合岩中,本文从区域及矿区地质、矿床地质等方面,系统分析了矿床地质特征,成矿地质条件及找矿标志。
关键词 马鞍山矿区 昌江县 金矿 地质特征 成矿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省牛岭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分析
5
作者 林明智 邓开章 孙龙飞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20年第S02期208-210,233,共4页
牛岭金矿位于海南岛西部戈枕韧性剪切带北东段,属碎裂蚀变岩型金矿。结合牛岭地区地质找矿工作成果,在系统分析区域成矿地质背景和矿床地质特征的基础上,对含矿层特征、找矿前景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区内断裂控矿明显,构造线主体为NEE... 牛岭金矿位于海南岛西部戈枕韧性剪切带北东段,属碎裂蚀变岩型金矿。结合牛岭地区地质找矿工作成果,在系统分析区域成矿地质背景和矿床地质特征的基础上,对含矿层特征、找矿前景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区内断裂控矿明显,构造线主体为NEE向;硅化蚀变带为该区最直接的找矿标志之一;成矿条件优越,深部还存在盲矿体,具有寻找金矿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戈枕断裂带 金矿 矿床地质特征 成矿带 找矿方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省滨海锆钛砂矿动态工业指标的概念模型 被引量:2
6
作者 仝长亮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18年第B06期55-58,共4页
海南岛滨海锆钛砂矿资源量位居全国前列,制定科学合理的工业指标对于矿床的开发和保护具有积极的意义。现行的滨海锆钛砂矿工业指标,评价方式比较单一,对市场和环境敏感度较低,属于相对静态的指标体系。为了更好地对资源进行可持续的开... 海南岛滨海锆钛砂矿资源量位居全国前列,制定科学合理的工业指标对于矿床的开发和保护具有积极的意义。现行的滨海锆钛砂矿工业指标,评价方式比较单一,对市场和环境敏感度较低,属于相对静态的指标体系。为了更好地对资源进行可持续的开发,应建立动态工业指标体系。海南省滨海锆钛砂矿工业指标体系主要受到矿床的赋存条件、开采技术条件、市场因素以及环境地质因素等四个方面的影响。本文分析了各个因素的相互关系,初步提出了海南省滨海锆钛砂矿动态工业指标的概念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锆钛砂矿 动态工业指标 概念模型 海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道疏浚体地质调查方法与河砂资源利用
7
作者 陈文 吴育章 张文彬 《中国矿业》 2021年第S01期105-108,共4页
河道疏浚是一种加强防洪排涝能力,现代农业灌溉供水,改善区域内水环境及保护水资源,提高水质的工作。河道疏浚体是河道疏浚工程实施前需要查明的一项关键工作,关系到往后政府投资决策、资源利用等关键问题。本文以儋州市山鸡江三段河道... 河道疏浚是一种加强防洪排涝能力,现代农业灌溉供水,改善区域内水环境及保护水资源,提高水质的工作。河道疏浚体是河道疏浚工程实施前需要查明的一项关键工作,关系到往后政府投资决策、资源利用等关键问题。本文以儋州市山鸡江三段河道疏浚工程地质调查为例,论述对河道疏浚体进行地质调查工作中采取疏浚河道段地形测量、岩芯钻探、样品分析试验等方法,查明疏浚体规模、形态、主要成分(中砂)、规格类别及开采条件,明确疏浚体资源用途类型,通过地质理论计算出疏浚体量,分析探讨在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用砂资源短缺情况下,重视河道疏浚工程中疏浚体的价值和资源利用,短期内可解决海南局部地区建设用砂紧张等问题。同时也带动河道疏浚地区经济发展和增加地方政府的收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鸡江三段 河道疏浚体 地质调查 河砂资源 利用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小型露天采石场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方法探讨:以日富石场为例 被引量:15
8
作者 覃茂刚 伍德明 +3 位作者 孙龙飞 龙根元 黄仕锐 林明智 《中国矿业》 2021年第S01期89-93,共5页
海南小型露天采石场矿山数量多且呈遍地开花式分布,且不规范的开采对环境造成较大的破坏,与绿色矿山之路背道而行,相对大型矿山规范化的治理,小型矿山治理比较滞后,本文以日富采石场地质环境治理为例,通过摸清当地的地质环境条件,结合... 海南小型露天采石场矿山数量多且呈遍地开花式分布,且不规范的开采对环境造成较大的破坏,与绿色矿山之路背道而行,相对大型矿山规范化的治理,小型矿山治理比较滞后,本文以日富采石场地质环境治理为例,通过摸清当地的地质环境条件,结合矿山现状,因地制宜地制定出日富采石场地质环境治理的具体措施,通过治理可获得林地2.6hm2,矿山安全隐患及地貌景观等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得到有效地防治,有效解决农业灌溉及周边虾塘养殖用水缺乏问题,实现较好的社会经济效益,为今后治理类似矿山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露天采石场 地质环境治理 土地复垦 植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岛周邻新生代沉积盆地构造与差异性演化特征 被引量:3
9
作者 吴时国 鲁向阳 +1 位作者 李刚 龙根元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6-30,共15页
海南岛周邻发育有4个重要的新生代沉积盆地,即莺歌海盆地、北部湾盆地、琼东南盆地和珠江口盆地珠三凹陷。根据最新的地球物理数据,重新厘定这些盆地的构造与沉积演化及其与海南岛陆上构造的关联。这些盆地发育NE和NW向断裂构造,但存在... 海南岛周邻发育有4个重要的新生代沉积盆地,即莺歌海盆地、北部湾盆地、琼东南盆地和珠江口盆地珠三凹陷。根据最新的地球物理数据,重新厘定这些盆地的构造与沉积演化及其与海南岛陆上构造的关联。这些盆地发育NE和NW向断裂构造,但存在极大差异性。前者受红河哀牢山断裂构造影响,表现为张扭性的拉分盆地。而后三个盆地则总体表现为裂陷盆地,夹于江绍-博白断裂与丽水-南澳断裂南段之间。伸展始于古新世,具有四次裂陷作用,并发育NW向走滑伸展断层。晚期岩浆对沉积盆地具有一定改造作用,表现岩浆喷发、热流值高。我们厘定了这些NE向断裂在海南岛延伸,滨海断裂可能延至海南岛东南缘,并表现出明显的地震活动性,推断海南岛新生代构造演化与南海北部陆缘演化具有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演化 拉分盆地 裂陷盆地 地层层序 南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岛北部海湾表层沉积物粒度特征及输运趋势 被引量:1
10
作者 曾维特 张东强 +4 位作者 刘兵 杨永鹏 张航飞 吴多誉 王晓林 《海洋地质前沿》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18,共9页
对海南岛北部海湾(海口湾、铺前湾、木兰湾和东寨港)192站位的表层沉积物样品进行粒度分析,基于粒级组分划分沉积物类型,利用Flemming三角图式法进行沉积动力分区,采用二维粒径趋势分析模型(GSTA)分析沉积物输运趋势。结果表明:研究区... 对海南岛北部海湾(海口湾、铺前湾、木兰湾和东寨港)192站位的表层沉积物样品进行粒度分析,基于粒级组分划分沉积物类型,利用Flemming三角图式法进行沉积动力分区,采用二维粒径趋势分析模型(GSTA)分析沉积物输运趋势。结果表明:研究区表层沉积物类型包括砾、砂质砾、砂、粉砂质砂、砂质粉砂和粉砂,其中,砂分布面积最广,其次为粉砂质砂,沉积物粒度由南往北依次呈“细—粗”旋回式变化,近岸和口门外砂体分选性较好,东寨港内湾和琼州海峡中部沉积物分选性差。研究区整体以偏高能环境为主,物质输运方式包括河流输沙、海岸侵蚀、沿岸输沙和底床剥蚀,其中,北部海峡潮余流作用强劲,表层沉积物存在EW向输运趋势;海湾中部受波浪和潮流的共同影响,于白沙浅滩处(如意人工岛)形成一个沉积汇聚中心;河口区受波浪、径流和潮流季节交替性作用控制,洪季时口门形成的堆积沙体,在NE向浪和W向沿岸流的侵蚀搬运作用下,向西输运至海口湾;近岸区主要受波浪改造作用影响,其中,铺前湾和木兰湾海域沉积物由海向岸搬运,趋势与波浪和涨潮流作用方向一致;东寨港水动力条件较弱,沉积物无明显输运趋势。研究结果揭示了本区海湾现代沉积特征及陆海交互作用,可为海岸侵蚀防护、航道安全保障和海洋环境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南岛 北部海湾 沉积物 粒度特征 输运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省昌江县马鞍山矿区地球化学特征及找矿前景 被引量:4
11
作者 孙龙飞 喻茂峰 张从伟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19年第A01期111-114,共4页
通过前期的地质详查工作,海南省昌江县马鞍山矿区已经取得了令人鼓舞的结果,但矿区还有很多尚未开展工作的区域,为研究该区域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找矿前景,开展了地质填图及土壤地球化学测量等工作,发现了研究区内主要成矿元素的地... 通过前期的地质详查工作,海南省昌江县马鞍山矿区已经取得了令人鼓舞的结果,但矿区还有很多尚未开展工作的区域,为研究该区域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找矿前景,开展了地质填图及土壤地球化学测量等工作,发现了研究区内主要成矿元素的地球化学异常特征,圈定了5个综合异常区,均为矿致异常,具有一定的找矿前景,为下一步开展勘查工作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化学 异常带 综合异常 海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省东方市红泉十八队金矿区地球化学特征及找矿前景 被引量:1
12
作者 伍德明 邓开章 +1 位作者 宋家伟 张匡华 《中国矿业》 2021年第S02期210-213,220,共5页
为了查明海南省东方市红泉十八队金矿区成矿地球化学特征,在该矿区开展了1∶1万土壤地球化学测量工作,初步查明本矿区元素地球化学异常的分布、富集分散情况,根据地球化学异常特征圈定6个综合异常区,其中有些异常区浓度中心较为明显,找... 为了查明海南省东方市红泉十八队金矿区成矿地球化学特征,在该矿区开展了1∶1万土壤地球化学测量工作,初步查明本矿区元素地球化学异常的分布、富集分散情况,根据地球化学异常特征圈定6个综合异常区,其中有些异常区浓度中心较为明显,找矿潜力大,为下一步勘查工作提供必要的地质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化学 综合异常区 异常特征 海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岛乐东县熬硬岭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找矿前景
13
作者 王康国 韩孝辉 陈卫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18年第B06期107-111,共5页
为研究海南岛乐东县熬硬岭钼多金属矿区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找矿前景,开展了地质填图及土壤地球化学测量等工作,通过1∶1万比例尺土壤地球化学测量,发现了研究区内主要成矿元素的地球化学异常特征,圈定了地球化学异常区域,厘定了异... 为研究海南岛乐东县熬硬岭钼多金属矿区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找矿前景,开展了地质填图及土壤地球化学测量等工作,通过1∶1万比例尺土壤地球化学测量,发现了研究区内主要成矿元素的地球化学异常特征,圈定了地球化学异常区域,厘定了异常与成矿的关系;通过1∶1万地质填图工作,查明研究区域地层、构造、岩浆岩及矿化蚀变等的分布特点,并通过岩样化学分析,确定了矿化蚀变与地质体及构造的关系,为确定找矿靶区提供地质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金属矿 地球化学 地质填图 熬硬岭 海南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单道地震反射数据预测海南岛东部近海砂层分布 被引量:10
14
作者 罗昆 刘刚 +2 位作者 薛玉龙 潘燕俊 陈文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25-130,共6页
海南岛东部滨海砂矿含有丰富的稀有元素和贵重金属,是一种潜在的矿产资源。根据不同矿物组分的沉积物存在地震波阻抗差异的特点,采用高分辨率单道地震反射勘探方法可以快速、有效地刻画海洋浅部沉积中砂矿的空间分布特征。介绍了利用地... 海南岛东部滨海砂矿含有丰富的稀有元素和贵重金属,是一种潜在的矿产资源。根据不同矿物组分的沉积物存在地震波阻抗差异的特点,采用高分辨率单道地震反射勘探方法可以快速、有效地刻画海洋浅部沉积中砂矿的空间分布特征。介绍了利用地震属性聚类/分类方法对海南岛东部近海采集的单道地震数据进行地震相到沉积相的转换,实现对这一区域含砂矿沉积层的识别,然后与钻孔结果对比和综合分析,进而从空间上刻画砂层空间分布范围,为砂矿资源量估算提供准确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矿 单道地震勘探 地震属性 分布 海南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岛北部潮间带红树林对重金属的累积特征 被引量:23
15
作者 王鹏 赵志忠 +2 位作者 马荣林 李香 王军广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842-846,共5页
对海南岛北部潮间带红树林湿地7种红树植物(根、茎、叶)及其根系沉积物中重金属元素含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湿地沉积物中Ni、Cu、Zn、As和Cd的变异系数大于0.50,沉积物中重金属分布很不稳定。其中Cr、Cu、Zn、As和Cd的含量均高... 对海南岛北部潮间带红树林湿地7种红树植物(根、茎、叶)及其根系沉积物中重金属元素含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湿地沉积物中Ni、Cu、Zn、As和Cd的变异系数大于0.50,沉积物中重金属分布很不稳定。其中Cr、Cu、Zn、As和Cd的含量均高于海南水系沉积物背景值,可能存在外源的输入。仅有Pb的含量略低于海南水系沉积物背景值。总体来看,大部分植物显示了对Cd元素的较强的富集能力(BAC>1),瓶花木对重金属元素的吸收能力总体上要比其他红树植物强一些,木果楝对重金属元素的吸收能力总体上最弱。其中,瓶花木(Scyphiphora hydrophyllacea)对Cr、Zn、As和Cd的吸收能力较强,莲叶桐(Hernandia sonora)对Cr和Ni的吸收能力较强,角果木(Ceriops tagal)对Pb的富集能力较强。角果木(Ceriops tagal)和桐花树(Aegiceras corniculatum)对Cd和Pb的运输能力较强,瓶花木(Scyphiphora hydrophyllacea)对Cu、Zn和Cd的运输能力较强,尖瓣海莲(Bruguiera sexangula)对Cr、Ni、Cd和Pb的运输能力较强,木榄(Bruguiera gymnorrhiza)对Ni、Cu、Cd和Pb的运输能力较强,木果楝(Xylocarpus granatum)对Cr、Zn和Cd的运输能力较强,莲叶桐(Hernandia sonora)对Cr也有较强的运输能力。但此次所研究的红树植物对As元素的运输能力均很弱,建议适量引入适宜在研究区生长并且对As元素富集能力较强的植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元素 富集 红树林 海南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岛周边浅海砂矿资源潜力浅析 被引量:15
16
作者 潘燕俊 崔汝勇 +2 位作者 林明坤 陈飞 胡邦琦 《海洋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58-467,共10页
海南岛拥有全国最为丰富的滨海锆钛砂矿资源,然而,随着长期大规模矿产的开发,陆域滨海砂矿资源已日渐枯竭。海南岛四面环海,海岸线漫长,多为砂质海岸,沙滩宽广,特别有利于海洋砂矿的形成。本文总结了近年来海南岛周边浅海砂矿资源勘查... 海南岛拥有全国最为丰富的滨海锆钛砂矿资源,然而,随着长期大规模矿产的开发,陆域滨海砂矿资源已日渐枯竭。海南岛四面环海,海岸线漫长,多为砂质海岸,沙滩宽广,特别有利于海洋砂矿的形成。本文总结了近年来海南岛周边浅海砂矿资源勘查现状和勘查成果,分析了区内砂矿的地质特征,从物源、气候与水动力条件、海岸类型与地貌类型、第四纪沉积作用和海平面变化等5个方面综合分析砂矿的成矿条件,阐述了浅海砂矿的成矿控制因素。在此基础上,结合历史调查资料,从成矿的有利因素进行系统分析,认为万宁市东澳南后海至田头港一带、东方感城至乐东莺歌海一带、文昌铺前湾至景心角一带和临高马袅至东英一带等4个浅海区具有较好的砂矿资源潜力,它们可作为今后该区砂矿勘查的重要靶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南岛 浅海 砂矿 资源潜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岭头地区金土壤地球化学特征及找矿潜力分析 被引量:10
17
作者 汪校锋 矫东风 +1 位作者 秦雅东 肖灯意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406-413,共8页
根据1∶20万化探Au异常,在琼中岭头地区开展1∶1万土壤地球化学勘探工作。对获得的4813个有效土壤样品进行的Au、Cu、Mo、Hg、Pb等项目的分析测试表明,海南岭头地区Au异常普遍,II级和III级异常面积大,强度高。对硅化、黄铁矿化以及绢英... 根据1∶20万化探Au异常,在琼中岭头地区开展1∶1万土壤地球化学勘探工作。对获得的4813个有效土壤样品进行的Au、Cu、Mo、Hg、Pb等项目的分析测试表明,海南岭头地区Au异常普遍,II级和III级异常面积大,强度高。对硅化、黄铁矿化以及绢英岩化等蚀变岩石样品的Au等元素分析表明,区内西南部抱板群构成了海南岭头地区Au的主要赋矿岩系,230Ma左右琼中岩体的侵位及后期的NE、NW向断裂活动过程中,在岩浆热液和构造应力作用下,Au富集在岩体与抱板群的接触边界及断层带内。海南岭头地区西南部抱板群内、断裂带以及琼中岩体和抱板群的接触部位为有潜力的找矿靶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金异常 地球化学 蚀变岩石 岭头地区 海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波浪作用下弱惯性塑料颗粒的运动特征
18
作者 舒颖 冯曦 +5 位作者 白洋 李慧超 倪兴也 柳其岩 王勇铭 陈君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35-142,共8页
为了解弱惯性塑料颗粒的近岸运动特征,通过物理波浪水槽试验对比观察了漂浮态与沉底态中等尺寸球状塑料颗粒在有限水深规则波作用下的运动特征和不同波况及边界条件下的动态响应,并基于运动量谱推求了沉底塑料颗粒在随机运动过程中产生... 为了解弱惯性塑料颗粒的近岸运动特征,通过物理波浪水槽试验对比观察了漂浮态与沉底态中等尺寸球状塑料颗粒在有限水深规则波作用下的运动特征和不同波况及边界条件下的动态响应,并基于运动量谱推求了沉底塑料颗粒在随机运动过程中产生的最大可能水平位移。结果表明:漂浮塑料颗粒的运动规律基本符合二阶Lagrangian漂移理论;沉底塑料颗粒的运动轨迹多呈现不规则性,随机高频扰动占自身运动振幅的20%;最大可能位移随着入射波波周期的增大呈现先增大后收敛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弱惯性塑料颗粒 波浪水槽试验 二阶Lagrangian漂移理论 小波变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洋沉积物中黏土矿物的两种提取方法的对比 被引量:11
19
作者 赵德博 万世明 +2 位作者 沈兴艳 于兆杰 矫东风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73-181,共9页
黏土矿物作为海洋细粒陆源碎屑沉积物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海洋沉积物来源、洋流搬运、古环境演化研究中发挥了重大的作用。因此,如何正确而高效地从沉积物中分离出黏土矿物组分成为开展黏土矿物研究工作的先决条件。介绍了两种提取海... 黏土矿物作为海洋细粒陆源碎屑沉积物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海洋沉积物来源、洋流搬运、古环境演化研究中发挥了重大的作用。因此,如何正确而高效地从沉积物中分离出黏土矿物组分成为开展黏土矿物研究工作的先决条件。介绍了两种提取海洋沉积物中黏土矿物的方法——沉降法和离心法,并将两种方法所得黏土矿物分析结果进行了对比。其中,黏土矿物平均含量的配对t检验结果显示,两种方法所得黏土矿物含量相关系数为0.96,Sig.值远大于0.05,结果不具有显著差异性;ODP1146站样品两种方法所得蒙脱石含量及伊利石含量分别在0.01水平上显著相关,ZK001孔样品高岭石含量在0.01水平上显著相关;两者之间黏土矿物含量在时间序列上的总体变化趋势也非常相近;粉末样XRD扫描结果显示两种方法所提取颗粒所含矿物均主要为黏土矿物,且两者之间矿物含量非常接近;另外粒度分析表明,沉降法与离心法所提取的颗粒大小均小于2μm。分析结果表明与沉降法相比,离心法提取黏土矿物同样可以准确地获取黏土矿物中蕴含的重要信息,而且提取效率较传统沉降法更高,其在海洋沉积物黏土矿物中的研究亟待得到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沉积物 黏土矿物 离心法 沉降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岛东北部海域海砂资源特征及成因 被引量:15
20
作者 仝长亮 黎刚 +1 位作者 陈飞 张匡华 《海洋地质前沿》 CSCD 2018年第1期12-19,共8页
海南岛周边浅海海砂资源丰富,其东北部海域砂、砾质沉积物分布面积可达数百平方千米,平均厚度超过10m,均为全新世海相沉积。通过对海南岛东北部海域的水深、地层、沉积物粒度等方面的调查,研究了该区域海砂资源的分布、范围、规模、厚... 海南岛周边浅海海砂资源丰富,其东北部海域砂、砾质沉积物分布面积可达数百平方千米,平均厚度超过10m,均为全新世海相沉积。通过对海南岛东北部海域的水深、地层、沉积物粒度等方面的调查,研究了该区域海砂资源的分布、范围、规模、厚度及沉积环境,对海砂的质量和开发利用进行了初步分析。其中,位于琼州海峡东口的潮流沙脊区是海砂的主要分布区域,沉积厚度在20m以上,海砂分选好、次圆状,砂含量超过80%,海砂各项指标良好,用途广泛。研究区海砂资源主要受海底地形和潮流的共同作用而形成,属全新世陆架潮流沉积体系,近岸处亦受到陆域物质输入和浅水波浪的影响,沉积物来源主要为琼州海峡内部和粤西,海南岛的物质供给可能相对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南岛 东北部海域 海砂资源 沉积物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