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颅窝孔道的CT研究及临床评价 被引量:8
1
作者 骆成 李监松 +1 位作者 常莎 魏文洲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1999年第3期122-125,共4页
目的:探讨成人中颅窝各孔道的CT 形态和大小。方法:以50 例正常成人颅底为研究对象,采用薄层高分辨力CT 扫描和图像放大重建方法,对中颅窝孔道(包括视神经孔,眶上裂、圆孔、翼管、卵圆孔、棘孔、破裂孔、颈动脉管)的大小... 目的:探讨成人中颅窝各孔道的CT 形态和大小。方法:以50 例正常成人颅底为研究对象,采用薄层高分辨力CT 扫描和图像放大重建方法,对中颅窝孔道(包括视神经孔,眶上裂、圆孔、翼管、卵圆孔、棘孔、破裂孔、颈动脉管)的大小和形态进行研究,并对测量值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各孔道显示良好,与解剖测量值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线计算机体层摄影术 CT 颅骨 颅骨测量法 中颅窝孔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膝半月板及交叉韧带撕裂的磁共振扫描程序优化 被引量:10
2
作者 陈旭 谭利华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27-334,共8页
目的:研究膝关节半月板及交叉韧带撕裂的磁共振(MRI)检查方法,优化扫描程序。方法:收集140例经关节镜证实的膝关节外伤病例,回顾性研究不同MRI扫描序列组(1个试验组和5个对照组)诊断半月板及韧带撕裂的准确性。结果:试验组诊断半月板和... 目的:研究膝关节半月板及交叉韧带撕裂的磁共振(MRI)检查方法,优化扫描程序。方法:收集140例经关节镜证实的膝关节外伤病例,回顾性研究不同MRI扫描序列组(1个试验组和5个对照组)诊断半月板及韧带撕裂的准确性。结果:试验组诊断半月板和交叉韧带撕裂的准确性均大于其他对照组(P<0.05)。Osag-PDWIfs的诊断准确性较OsagT2WIfs好(N=192,P=0.000),CorPDWIfs明显优于CorT1WI(N=192,P=0.000)。试验组诊断内侧半月板撕裂准确性较外侧半月板好(N=192,P=0.000),诊断后交叉韧带撕裂准确性较前交叉韧带好(N=192,P=0.000)。结论:对于半月板及交叉韧带撕裂,本研究中试验组较其他试验组准确性好,为较优化的MRI序列组合,推荐其作为膝关节外伤的常规扫描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月板撕裂 交叉韧带撕裂 磁共振成像 检查平面 扫描序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桥脑出血的CT分型、CT改变与预后 被引量:1
3
作者 骆成 常莎 +2 位作者 李监松 李茂进 甘万崇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2年第12期1268-1269,共2页
目的 研究原发性桥脑出血 (PPH)的CT分型、CT改变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按Chung’s分型方法 ,将 2 8例PPH分型归类。结果  2 8例PPH病人中 ,大量出血型 9例 ,死亡 8例 ;基底被盖型 8例 ,死亡 7例 ;双侧被盖型 11例 ,死亡4例 ;无 1例单... 目的 研究原发性桥脑出血 (PPH)的CT分型、CT改变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按Chung’s分型方法 ,将 2 8例PPH分型归类。结果  2 8例PPH病人中 ,大量出血型 9例 ,死亡 8例 ;基底被盖型 8例 ,死亡 7例 ;双侧被盖型 11例 ,死亡4例 ;无 1例单侧被盖型 ;总死亡率 67.86%。其中大量出血型和基底被盖型与双侧被盖型的死亡率存在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当PPH表现为大量出血型或基底被盖型或血肿量 >4ml时 ,死亡率增高 ,预后不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分型 CT改变 原发性桥脑出血 预后 PPH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综述
4
作者 徐惠 林则彬 +3 位作者 张月华 陈英 王长龙 王延昱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1998年第2期83-88,共6页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综述徐惠林则彬张月华陈英王长龙*王延昱*(海南省海口市人民医院儿科)海口5702081概论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HypoxicIschemicEncephalopathy)仍然是造成新生儿死...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综述徐惠林则彬张月华陈英王长龙*王延昱*(海南省海口市人民医院儿科)海口5702081概论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HypoxicIschemicEncephalopathy)仍然是造成新生儿死亡和不同程度的智力低下、脑瘫等神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缺氧缺血性脑病 病因 病理学 诊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钼靶立体摄像活组织检查仪取活检的护理 被引量:1
5
作者 林丽琼 《护理学杂志(综合版)》 1997年第2期93-93,共1页
关键词 乳腺肿瘤 活组织检查 钼靶立体摄像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列腺囊腺瘤1例
6
作者 符小花 符海秋 +1 位作者 陈晶 陈志晔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77-278,共2页
1病例简介男,33岁,主诉:盆腔占位1周余。患者45 d前曾发作排尿困难,经抗炎治疗后好转。1周前因尿潴留至外院急诊留置导尿管。直肠指诊:前列腺体积轻度增大,无结节,质地韧;肛门括约肌肌力正常,指套无血染。血常规: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ro... 1病例简介男,33岁,主诉:盆腔占位1周余。患者45 d前曾发作排尿困难,经抗炎治疗后好转。1周前因尿潴留至外院急诊留置导尿管。直肠指诊:前列腺体积轻度增大,无结节,质地韧;肛门括约肌肌力正常,指套无血染。血常规: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rostate specific antigen,PSA)1.690 ng/ml,游离PSA 0.126 ng/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肿瘤 囊腺瘤 磁共振成像 病例报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