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海南省典型水土流失区不同混交林枯落物持水能力恢复过程研究
1
作者 黄艳萍 洪德伟 +4 位作者 韩宇杰 王康 余燕 陈夙怡 涂志华 《中国水土保持》 2025年第4期75-79,共5页
为研究海南省典型水土流失区不同混交林枯落物持水能力恢复特征,采用室内浸泡法及模拟失水试验定量分析了海南省蚂蝗岭小流域3种混交林的枯落物持水能力和水源涵养能力,结果表明:①不同混交林枯落物厚度为4.67~5.87 cm,储量为8.01~12.30... 为研究海南省典型水土流失区不同混交林枯落物持水能力恢复特征,采用室内浸泡法及模拟失水试验定量分析了海南省蚂蝗岭小流域3种混交林的枯落物持水能力和水源涵养能力,结果表明:①不同混交林枯落物厚度为4.67~5.87 cm,储量为8.01~12.30 t/hm^(2),表现为马占相思×桉树×竹混交林大于其他混交林。②不同混交林枯落物最大持水量为17.16~29.32 t/hm^(2),有效持水量为13.07~22.68 t/hm^(2),均表现为马占相思×桉树×竹混交林>马占相思×桉树混交林>马占相思×橡胶树混交林。③不同混交林枯落物持水量动态过程表现为2 h内增幅较大,2~8 h内增幅减缓,8 h后趋于平稳,至24 h趋于稳定;不同混交林枯落物吸水速率动态过程表现为1 h内迅速下降,1~4 h内降幅减缓,4 h后趋于平稳,至24 h趋于稳定。④不同混交林枯落物水分含水量在0.25 h内急剧下降,随后逐渐减缓,到72 h时基本恢复到自然状态。⑤不同混交林枯落物失水速率随失水时间的延长而减小,在1 h之内急剧下降,6 h后下降趋势变缓,至72 h下降趋势基本停止。⑥不同混交林枯落物持水能力随时间增加而逐渐恢复,在12 h时大约恢复到50%,在48 h时恢复到84%以上。研究认为,马占相思×桉树×竹混交林的枯落物持水能力较优,建议该区域营造水土保持林时选用多树种组成的混交林,以促进区域水土保持林发挥更强的涵养水源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持水能力 恢复过程 枯落物 混交林 水土流失区 蚂蝗岭小流域 海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岛生态清洁小流域功能分区与治理措施功能匹配性研究
2
作者 陈家东 张鹏 +5 位作者 郭建超 齐实 卢旭东 左琴 吴慧 陈益壮 《生态环境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743-753,共11页
为探究小流域治理措施与国土空间管控主导下流域水土保持功能的匹配性,以海南岛为研究对象,提出基于地方国土空间管控和水土保持规划等政策的小流域功能分区方法,将海南岛小流域进行水土保持功能分区,并以近年来建设的42条小流域为研究... 为探究小流域治理措施与国土空间管控主导下流域水土保持功能的匹配性,以海南岛为研究对象,提出基于地方国土空间管控和水土保持规划等政策的小流域功能分区方法,将海南岛小流域进行水土保持功能分区,并以近年来建设的42条小流域为研究对象,基于投资建立措施与功能的匹配性评价模型,评估小流域的治理措施与其所在功能分区的匹配性。结果表明,1)在绿色农产、水源涵养、生态保护、和谐宜居、休闲康养五类功能分区中,绿色农产分区面积最大,占海南岛总面积的37.2%,功能定位是改善农业基础设施条件,主要措施是生产道路建设、保土耕作等。2)绿色农产分区是近年来小流域建设的主要分区,但措施布设、投资与其功能定位存在偏差。20条小流域中有16条匹配性等级为“中等”以下,其他分区功能匹配性较高。3)总体上,匹配性等级为“中等”及以上的占59.5%;“中等”以下的占40.5%,且主要集中在绿色农产分区。未来在绿色农产分区内建设生态清洁小流域时应增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等重要措施的投资比重,提高措施投资与流域功能的匹配性。该研究为海南岛及类似地区的小流域功能分类及建设方向提供了理论参考和实用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保持功能分区 投资评价法 功能匹配性 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 海南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田水利水闸除险加固工程设计要点分析
3
作者 袁琪敏 《江西农业》 2025年第14期131-133,共3页
农田水利水闸是保障农业灌溉与防洪排涝的关键基础设施,但一些水闸面临结构老化、渗漏风险加剧等安全隐患。本研究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剖析了水闸除险加固工程的战略价值,重点探讨了工程设计中的核心要点,包括结构稳定性优化、... 农田水利水闸是保障农业灌溉与防洪排涝的关键基础设施,但一些水闸面临结构老化、渗漏风险加剧等安全隐患。本研究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剖析了水闸除险加固工程的战略价值,重点探讨了工程设计中的核心要点,包括结构稳定性优化、防渗排水体系构建、闸室金属结构改造、消能防冲措施配置等方面。同时,提出了工程设计需重点关注的关键事项,如前期调研诊断规范、施工质量控制标准、动态调整应急预案、运维监测体系建立等。以期为农田水利水闸除险加固工程提供科学指导,助力农田水利高质量发展,为粮食安全和乡村振兴提供坚实的基础设施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田水利 水闸 除险加固 工程设计 粮食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大广坝灌区功能提升总体规划研究
4
作者 张仁东 严俊 +2 位作者 黄峰 卢裕景 李志澳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2期787-792,共6页
大广坝灌区建筑物新旧交叉、建设标准低、完整度不全,存在结构性问题、建筑物节点隐患问题、防洪安全问题。本文简述海南大广坝灌区功能提升总体规划,此规划符合国家与水利部整体战略发展要求和海南省社会经济发展要求,将极大改变灌区面... 大广坝灌区建筑物新旧交叉、建设标准低、完整度不全,存在结构性问题、建筑物节点隐患问题、防洪安全问题。本文简述海南大广坝灌区功能提升总体规划,此规划符合国家与水利部整体战略发展要求和海南省社会经济发展要求,将极大改变灌区面貌,改善人民生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灌区改造 水土资源分析 智慧水管理 水生态保护 效益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省水资源演变情势分析评价
5
作者 张仁东 严俊 +2 位作者 符秋菊 邢侨芬 张唯一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2期285-289,共5页
水资源是事关国计民生的基础性自然资源和支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性经济资源,受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等影响,我国水资源情势呈现出新的变化。本文主要开展海南省水资源评价工作,对水资源量包括地表水、地下水、水资源总量等的演变... 水资源是事关国计民生的基础性自然资源和支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性经济资源,受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等影响,我国水资源情势呈现出新的变化。本文主要开展海南省水资源评价工作,对水资源量包括地表水、地下水、水资源总量等的演变情势分析;通过季节性Kendall检验和流量调节浓度检验对海南省地表水进行地表水资源质量分析;采用评价指标监测值的年均变化率,分析了地下水资源质量演变情势。研究成果可以为区域地表水和地下水水资源质量演变情势预测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 演变情势 分析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EE平台的海南岛植被覆盖度时空变化和影响因子探测
6
作者 郭建超 张林 +3 位作者 齐实 陈家东 李鹏 王懋源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503-512,共10页
植被是陆地生态系统重要的一部分,研究植被覆盖度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子对于区域生态保护和治理具有重要意义。该文采用GEE(Google Earth Engine)平台,借助像元二分模型计算了2000—2020年海南岛植被覆盖度(FVC),通过Theil-Sen Med... 植被是陆地生态系统重要的一部分,研究植被覆盖度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子对于区域生态保护和治理具有重要意义。该文采用GEE(Google Earth Engine)平台,借助像元二分模型计算了2000—2020年海南岛植被覆盖度(FVC),通过Theil-Sen Median趋势分析、Mann-Kendall检验和Hurst指数等方法分析了FVC的时空变化特征,最后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和地理探测器分析气候、地形和人类活动等因子对植被空间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海南岛近21 a的FVC呈显著增加趋势,增速为0.025/10 a。植被变化以不显著改善和极显著改善为主,占研究区的35.34%和29.38%。未来植被变化以弱反持续性增加和弱持续性增加为主。土地利用类型、海拔、坡度和人口密度是影响FVC空间分布的主要驱动因子。各影响因子对FVC以双因子增强或者非线性增强为主,其中,土地利用类型∩人口密度和土地利用类型∩海拔的交互作用较强,q值为49.56%和48.38%。这可为海南岛植被恢复策略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被覆盖度 Google Earth Engine 时空变化 影响因子 地理探测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省水土保持率远期目标值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涂志华 王海旺 +5 位作者 周柱栋 戴矜君 陈夙怡 黄艳萍 周凌峰 陈金辉 《水土保持应用技术》 2022年第6期1-4,共4页
水土保持率目标值确定对新时代新阶段水土保持高质量发展和提质增效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为科学确定海南省水土保持率远期目标值,参照《水土保持率目标确定方法指南》,开展海南省水土保持率远期目标值(阈值)研究工作,结果表明:海南省不需... 水土保持率目标值确定对新时代新阶段水土保持高质量发展和提质增效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为科学确定海南省水土保持率远期目标值,参照《水土保持率目标确定方法指南》,开展海南省水土保持率远期目标值(阈值)研究工作,结果表明:海南省不需治理面积由人居环境维护区自然村分布最高海拔以上地区以及侵蚀沟面积组成;不可完全治理面积由耕地、园地、林地、草地、采矿用地以及生产建设项目产生水土流失面积组成;为满足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和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的需求,综合考虑自然-经济-社会发展等因素,2050年远期仍存在的水土流失面积为1178.20 km^(2),水土保持远期目标值为96.57%,可为海南省水土保持高质量发展和水土保持管理提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保持率 远期目标值 水土流失 生态文明 海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土保持生态清洁小流域治理模式下的面源污染阻控研究
8
作者 洪德伟 《花卉》 2025年第14期166-168,共3页
聚焦水土保持生态清洁小流域治理模式下面源污染阻控措施,阐释其概念内涵、发展轨迹及核心要点,分析农业与城市面源污染的现状及成因,剖析源头控制、过程阻断、末端治理等途径的效率与机制,借助湖北安陆、海南文德小流域、武汉城市面源... 聚焦水土保持生态清洁小流域治理模式下面源污染阻控措施,阐释其概念内涵、发展轨迹及核心要点,分析农业与城市面源污染的现状及成因,剖析源头控制、过程阻断、末端治理等途径的效率与机制,借助湖北安陆、海南文德小流域、武汉城市面源污染控制和鹤庆县双龙村义务种花活动等实际案例进行分析,旨在为给小流域面源污染治理相关工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保持生态清洁小流域 面源污染 阻控措施 治理效率 治理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遥感技术的水土保持监管体系构建研究
9
作者 张庆力 《花卉》 2025年第15期181-183,共3页
水土流失是威胁我国生态安全与可持续发展的重大环境问题。面对当前生产建设项目“图斑分散、动态变化、隐蔽性强”等新特征,传统以人工巡查为主的监管模式存在“发现难、取证慢、监管效率低”等现实困境。因此,以多源遥感技术为核心,... 水土流失是威胁我国生态安全与可持续发展的重大环境问题。面对当前生产建设项目“图斑分散、动态变化、隐蔽性强”等新特征,传统以人工巡查为主的监管模式存在“发现难、取证慢、监管效率低”等现实困境。因此,以多源遥感技术为核心,结合无人机与地理信息系统,探索构建“天-空-地”一体化的水土保持现代化监管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保持 遥感技术 监管体系 技术-制度协同 人机协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高县水资源开发总体布局与实施方案研究
10
作者 张仁东 严俊 +2 位作者 符秋菊 甘丰余 张唯一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2期268-273,共6页
充分考虑临高县水资源、水环境和水生态条件及存在的问题,遵循“节水优先、分区配置、绿色发展、广辟水源、连通互济”的总体配置策略,对临高县水资源现状及总体布局进行分析。首先,对临高县水资源状况进行统计,包括降水量、蒸发量、地... 充分考虑临高县水资源、水环境和水生态条件及存在的问题,遵循“节水优先、分区配置、绿色发展、广辟水源、连通互济”的总体配置策略,对临高县水资源现状及总体布局进行分析。首先,对临高县水资源状况进行统计,包括降水量、蒸发量、地表水资源量等;其次,对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进行调查统计;最后,依据水资源配置格局、水安全保障体系格局等,提出水资源配置建设项目、水资源与水生态环境保护等的实施方案,对同类型的统计评价项目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 总体布局 实施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水利工程节水灌溉在南方山丘区灌区的应用 被引量:1
11
作者 杨陈 《农村实用技术》 2024年第9期24-25,28,共3页
随着农业机械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农民逐渐尝到了科学技术带来的红利,再加上现在智能灌溉系统的普及,打着节水灌溉的名义新建了各种微灌、喷灌等节水灌溉系统。节水灌溉系统的确为农民的农业生产带来了便利,然而南方不像北方那么缺水,所... 随着农业机械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农民逐渐尝到了科学技术带来的红利,再加上现在智能灌溉系统的普及,打着节水灌溉的名义新建了各种微灌、喷灌等节水灌溉系统。节水灌溉系统的确为农民的农业生产带来了便利,然而南方不像北方那么缺水,所以南方农民节水灌溉意识并不强,虽然在使用并没有真正做到节水灌溉。南方节水灌溉起步晚,认识不足,技术生涩,大多是盲目地照搬建设,再加上农民未对节水灌溉系统运行管理进行系统的培训和认识,最终导致系统运行一段时间之后崩溃,造成投资的浪费。结合这些发展的实际问题,南方特别是南方山丘区灌区发展节水灌溉需要科学地规划建设和运行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节水灌溉 渠道 管道 微灌 喷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带山地雨林区水土保持功能评估及提升策略
12
作者 张庆力 《花卉》 2025年第14期169-171,共3页
聚焦海南省热带山地雨林区,深入剖析其水土保持功能。通过全面评估,明确该区域在截留降雨、涵养水源、固土保肥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同时精准识别当前面临的自然与人为挑战。基于此,有针对性地提出生态修复、合理规划、监测预警体系建设以... 聚焦海南省热带山地雨林区,深入剖析其水土保持功能。通过全面评估,明确该区域在截留降雨、涵养水源、固土保肥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同时精准识别当前面临的自然与人为挑战。基于此,有针对性地提出生态修复、合理规划、监测预警体系建设以及政策支持与公众参与等提升策略,旨在为海南省热带山地雨林区水土保持工作提供科学依据与实践指导,实现区域生态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南省 热带山地雨林区 水土保持功能 提升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渡江流域降雨侵蚀力时空分布与变化趋势研究 被引量:11
13
作者 卢旭东 齐实 +3 位作者 陈家东 郭建超 张林 周飘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464-1473,共10页
降雨侵蚀力是表征降雨侵蚀强度的重要指标,对研究区域水土流失潜在风险以及土壤侵蚀模型预测具有重要意义。为分析南渡江流域降雨侵蚀力时空变化趋势,基于日降雨侵蚀力模型,利用流域及其周边13个气象站1971—2020年逐日降雨数据,采用Man... 降雨侵蚀力是表征降雨侵蚀强度的重要指标,对研究区域水土流失潜在风险以及土壤侵蚀模型预测具有重要意义。为分析南渡江流域降雨侵蚀力时空变化趋势,基于日降雨侵蚀力模型,利用流域及其周边13个气象站1971—2020年逐日降雨数据,采用Mann-Kendall非参数趋势/突变检验、小波分析和反距离加权插值等方法在不同时空尺度上对降雨侵蚀力进行研究,从而确定降雨侵蚀力的时间和空间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南渡江流域1971—2020年年均降雨侵蚀力范围为1184133~2369214 MJ·mm·hm-2·h-1,均值为1649767 MJ·mm·hm-2·h-1,年际变化整体呈现波动上升趋势,年降雨侵蚀力存在周期性变化,未发生显著性突变;降雨侵蚀力年内分布集中在7—9月,因此需加强期间水土流失防治工作。季节的年际变化除春季降雨侵蚀力呈现下降趋势外,夏季、秋季和冬季均呈上升趋势;降雨侵蚀力空间分布呈现从南向北逐渐降低的趋势,各气象站变异系数范围为024~043,由北向南逐步递减,具有较高的区域变异性;南渡江流域降雨侵蚀力与侵蚀性降雨量相关性最高,其后依次为海拔和纬度。研究成果可为南渡江流域及其典型侵蚀区水土保持和环境治理提供科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雨侵蚀力 日降雨模型 时空变化 水土流失 侵蚀性降雨 南渡江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儋州洋浦智慧水网建设规划
14
作者 张仁东 严俊 +2 位作者 甘丰余 李茂生 李志澳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2期768-773,共6页
儋州水利基础设施与自然河湖水系纵横交织,水网天然本底优势突出、构建要素齐全。立足儋州市情、水情和水利基础设施特点,以联网、补网、强链为重点,提出儋州洋浦水网建设思路和总体格局;围绕水网核心功能,明确水网五项建设任务,建设空... 儋州水利基础设施与自然河湖水系纵横交织,水网天然本底优势突出、构建要素齐全。立足儋州市情、水情和水利基础设施特点,以联网、补网、强链为重点,提出儋州洋浦水网建设思路和总体格局;围绕水网核心功能,明确水网五项建设任务,建设空间均衡的供水保障网、江河安澜的防洪排涝网、水清岸绿的水生态网、智能高效的数字孪生水网和改革创新的水网建管体制,全面推进水利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灌区改造 水土资源分析 智慧水管理 水生态保护 效益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