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3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海南省自动站气温观测资料评估及气候订正研究 被引量:14
1
作者 辛吉武 许向春 +1 位作者 邢旭煌 严经敏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28-232,共5页
通过海南省16个气象台站2004~2005年自动站与人工并行观测气温资料的对比分析,根据相关标准对海南省自动站气温资料进行了评估。分析表明:海南省自动站与人工观测气温的偏差有日变化和季节差异。产生偏差原因有观测仪器的系统性偏差、... 通过海南省16个气象台站2004~2005年自动站与人工并行观测气温资料的对比分析,根据相关标准对海南省自动站气温资料进行了评估。分析表明:海南省自动站与人工观测气温的偏差有日变化和季节差异。产生偏差原因有观测仪器的系统性偏差、观测仪器对气温变化响应的灵敏度、观测时间的差异、太阳辐射对观测仪器的影响等。建立了海口自动站与人工观测气温值之间的经验换算关系,为气候资料的前后连续性使用提供了订正的思路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站 气温 评估 订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岛地基GPS遥感水汽研究及与气象要素的相关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黄彦彬 陆振宇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6期7789-7792,共4页
利用2005年11月海南岛地基GPS水汽观测资料与气象观测资料分析了GPS反演水汽与气象因子的相关关系,结果显示,GPS反演的水汽结果与探空资料计算的水汽一致性很好,与地面水汽压、相对湿度正相关,与降水量、云量、能见度等相关性不强。
关键词 GPS技术 水汽 气象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热带农业遥感研究体系框架与展望
3
作者 李海亮 李伟光 +4 位作者 田光辉 刘晓娟 黄启厅 郑倩 马艺文 《热带作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2259-2270,共12页
热带农业对全球粮食安全和乡村振兴至关重要,但复杂的地理环境、气候条件以及频发灾害共同制约其现代化进程。遥感技术凭借大范围、高时效的信息获取优势,已成为推动热带农业智慧化与精准化管理的关键工具。本文构建了中国热带农业遥感... 热带农业对全球粮食安全和乡村振兴至关重要,但复杂的地理环境、气候条件以及频发灾害共同制约其现代化进程。遥感技术凭借大范围、高时效的信息获取优势,已成为推动热带农业智慧化与精准化管理的关键工具。本文构建了中国热带农业遥感研究的体系框架,提出了“天空地”(即天-空-地)一体化观测理念,阐释了低、中、高分辨率的分层观测体系与区域资源调查、农田长势监测及地块表型诊断之间的技术适配关系;系统回顾了遥感在资源调查、作物监测、产量估测、灾害评估与生态评价等领域的应用进展;分析了数据支撑不足、模型迁移性弱、区域适应性差与成果转化效率低等现实问题;提出构建遥感协同观测、多模态融合、智能建模与数字孪生预测体系,并展望“系统集成-智能感知-全球协同”的未来发展方向。该研究结果为提升我国热带农业遥感技术的系统性与实用性提供理论基础与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带农业 遥感技术 智慧农业 天空地一体化 多模态融合 表型遥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岛天然橡胶产量和气候适宜度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佟金鹤 张卫红 +1 位作者 刘少军 甘业星 《生态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54-159,共6页
使用气候适宜度指数方法对海南岛橡胶树气候适宜性进行评价,并选择去趋势互相关分析(DCCA)方法对橡胶树单产和气候适宜度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海南岛橡胶单产在东部和西部较低,最低值出现在文昌,为657.30kg·hm^(-2);最高值为... 使用气候适宜度指数方法对海南岛橡胶树气候适宜性进行评价,并选择去趋势互相关分析(DCCA)方法对橡胶树单产和气候适宜度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海南岛橡胶单产在东部和西部较低,最低值出现在文昌,为657.30kg·hm^(-2);最高值为三亚的1376.54kg·hm^(-2)。海南岛中部单产的变化幅度较小,其余地区单产均呈明显增加趋势,线性倾向率普遍超过10 kg·hm^(-2)·a^(-1)。海南岛中部和东部综合适宜度水平较高,适宜度指数超过0.70,西部适宜度水平较低,为0.39;温度和光照适宜度指数空间差异小,整体在0.80和0.70以上;降水适宜度指数在中部和东部较高,西部南部偏低,数值在0.42—0.77之间;风速适宜度在中部和南部超过0.75,在西部和北部适宜度指数偏低,最低达到0.18。DCCA分析结果显示,气候适宜度与橡胶单产存在明显的长程相关关系,降水和产量的相关性最高,风速相关性最低;空间上,东部相关性较低,西部、北部和和南部相关性稍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CCA 天然橡胶产量 气候适宜度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体物与气象因子对海南省臭氧污染的影响 被引量:22
5
作者 符传博 徐文帅 +1 位作者 丹利 佟金鹤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45-50,共6页
文章利用2015-2018年海南省18个市县32个空气质量监测站O_(3)和前体物(NO_(2))连续观测资料及同期气象数据,统计分析了NO_(2)以及气象因子对海南省O_(3)浓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海南省最大8 h平均O_(3)浓度(O_(3)-8 h)与NO_(2)浓度存在明... 文章利用2015-2018年海南省18个市县32个空气质量监测站O_(3)和前体物(NO_(2))连续观测资料及同期气象数据,统计分析了NO_(2)以及气象因子对海南省O_(3)浓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海南省最大8 h平均O_(3)浓度(O_(3)-8 h)与NO_(2)浓度存在明显的正相关关系,其相关系数为0.607,通过了99.9%的显著性检验。秋季O_(3)-8 h浓度最高,冬季和春季次之,夏季最低。O_(3)-8 h浓度与降水量、降水日数、相对湿度、日照时数、平均气温呈负相关关系,与平均风速呈正相关关系,其中降水量、降水日数和相对湿度对O_(3)-8 h浓度影响较大。海南省区域性O_(3)污染(O_(3)-8 h浓度超标市县≥3个)发生时,O_(3)-8 h浓度与NO_(2)浓度存在一定的正相关关系。降水偏少、湿度偏低和日照时数偏长是海南省区域性O_(3)污染发生的有利条件。部分区域性O_(3)污染日发生在日照时数<4 h/d的条件下,表明外源输送也有可能造成海南省O_(3)浓度超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_(3) NO_(2) 气象因子 海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9年9月海南省持续臭氧污染天气的气象条件分析 被引量:6
6
作者 符传博 丹利 +1 位作者 徐文帅 佟金鹤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3726-3737,共12页
2019年9月海南省(三沙市除外)发生了一次持续时间长、发生范围广的臭氧(ozone,O_(3))污染事件.本文利用环境监测资料、气象观测数据和FNL再分析资料,从O_(3)污染概况、大气环流背景和O_(3)污染天气演变过程的3个方面,探讨了气象条件在... 2019年9月海南省(三沙市除外)发生了一次持续时间长、发生范围广的臭氧(ozone,O_(3))污染事件.本文利用环境监测资料、气象观测数据和FNL再分析资料,从O_(3)污染概况、大气环流背景和O_(3)污染天气演变过程的3个方面,探讨了气象条件在此次持续性O_(3)污染过程中的作用.结果表明,污染时段(21—30日)的全省平均O_(3)最大8 h平均浓度(O_(3)−8 h)为146.3μg·m^(−3),平均每天有6.3个市县的O_(3)-8 h浓度超标,其中28日超标市县达到12个,海口市O_(3)−8 h浓度超标持续的时间最长(9 d).污染时段海南省受副高内部下沉气流影响,天气形势稳定.低层水平风速辐合,气象因子的垂直分布有助于增大混合层的湍流混合作用,这些气象背景场为O_(3)污染的维持和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气象条件.9月海南省日降水量、相对湿度和平均风速在逐日减小,而气压和日照时数在逐渐增加,平均气温维持在24℃以上,关键气象因子的变化特征有利于促进光化学反应速率,致使O_(3)浓度维持较高水平.多元线性回归结果表明,关键气象因子回归的O_(3)−8 h浓度与观测得到的O_(3)−8 h浓度有较好的一致性,二者的相关系数高达0.93,通过了99.9%的信度检验,回归值对实测值的方差贡献达到0.8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臭氧 天气形势 气象因子 多元回归 海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省冬种西瓜农业气象灾害及栽培对策——以万宁市为例 被引量:2
7
作者 刘所波 《现代农业科技》 2009年第18期244-245,共2页
海南冬种西瓜种植过程中常常遇到干旱和冷空气低温阴雨天气等危害,生长发育不良,开花结果率低,以致病虫害严重而减产失收。现以海南省东部地区的万宁市为例,就海南冬种西瓜种植面临的主要农业气象灾害问题进行分析,并就其趋利避害保高... 海南冬种西瓜种植过程中常常遇到干旱和冷空气低温阴雨天气等危害,生长发育不良,开花结果率低,以致病虫害严重而减产失收。现以海南省东部地区的万宁市为例,就海南冬种西瓜种植面临的主要农业气象灾害问题进行分析,并就其趋利避害保高产提出相应栽培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种西瓜 气象灾害 栽培对策 海南万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普勒雷达数据在海南省人工增雨效果评估中的应用 被引量:18
8
作者 崔丹 黄彦彬 +2 位作者 肖辉 许向春 黄勇 《大气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87-94,共8页
采用地面降水资料、多普勒雷达数据、探空资料等,利用自主开发的系统软件对实测资料进行增雨效果统计检验,通过目标区作业前后雷达参量的演变或目标区与对比区的回波参量的差异,来完整的分析2010年8月11日海南西部多点作业情况的催化效... 采用地面降水资料、多普勒雷达数据、探空资料等,利用自主开发的系统软件对实测资料进行增雨效果统计检验,通过目标区作业前后雷达参量的演变或目标区与对比区的回波参量的差异,来完整的分析2010年8月11日海南西部多点作业情况的催化效果。物理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催化一般在作业后半小时内起到效果并达到最强,目标区的最大强度、强回波区面积、液态水含量、回波顶高的增大率大于对比区的值,催化作业确实延长了目标云的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普勒雷达数据 目标区 对比区 增雨效果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岛大气可降水量的时空分布特征研究 被引量:10
9
作者 李光伟 李春鸾 +2 位作者 敖杰 何媛 黄彦彬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29-138,共10页
利用1981-2010年ERA-I再分析资料和探空资料,分析了海南岛夏半季、冬半季平均大气可降水量(PW)的年际变化趋势、时空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海口和三亚月平均PW年变化均存在一个单峰结构,最高值(8月)与最低值(1月)的... 利用1981-2010年ERA-I再分析资料和探空资料,分析了海南岛夏半季、冬半季平均大气可降水量(PW)的年际变化趋势、时空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海口和三亚月平均PW年变化均存在一个单峰结构,最高值(8月)与最低值(1月)的比值均大于1.8。冬夏半季PW差异值为18.1~20.0mm,夏半季和冬半季平均PW与海拔高度存在负相关,季节和五指山地形因素对PW空间分布有重要影响;夏半季和冬半季平均PW距平曲线正负极值所在年份分别与EI Nino和La Nina事件年有比较明显的对应关系;EOF分析显示,夏半季和冬半季平均PW的第1模态空间分布均呈现全区域一致性负值分布,其时间系数正负值转变均发生于2003年,即大气可降水量呈现先减少后增加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可降水量 EOF 水汽 海南岛 水汽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岛农业干旱综合监测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李海亮 戴声佩 +2 位作者 胡盛红 田光辉 罗红霞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26-130,共5页
采用遥感信息与地面气象观测数据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农业干旱监测研究。选择适合高植被覆盖区旱情监测的标准化植被供水指数及适合热带气候区旱情监测的综合降水距平指数作为参数,通过与同步实测土壤含水量的数据融合构建农业干旱综合指... 采用遥感信息与地面气象观测数据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农业干旱监测研究。选择适合高植被覆盖区旱情监测的标准化植被供水指数及适合热带气候区旱情监测的综合降水距平指数作为参数,通过与同步实测土壤含水量的数据融合构建农业干旱综合指数模型。用检验样点的实测数据对模型进行精度验证与实用性评价,检验结果显示均方根误差RMSE为4.65%,相对均方根误差RMSEr为19.28%,说明该模型具有较高的精度,可以用来监测海南岛的农业干旱。利用模型对海南岛2004年10月至2005年1月旱情进行监测与分析。结果表明海南岛旱情西部重于东部、北部重于南部、四周平原重于中部山区。2004年10月上旬起旱情持续加重,12月上旬达到旱情高峰,12月中旬旱情略有缓解,但直至监测末期2005年1月下旬旱情依然严重。旱情随着海拔、坡度减小而加重的趋势明显;平地旱情比坡地重,旱情随坡向的分异不是很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DIS 农业干旱 旱情指数 综合监测 海南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产量风险的海南荔枝寒害保险费率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张京红 黄海静 +2 位作者 王春乙 蔡大鑫 车秀芬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862-868,共7页
根据海南省18个市(县)1990—2013年的荔枝产量数据和1961—2013年的气象数据,采用逐步回归、信息扩散等方法,建立了气象产量分离模型和产量风险估算模型,对海南省荔枝产量风险进行了区划划分,对不同产量风险等级的地区进行了寒害保险费... 根据海南省18个市(县)1990—2013年的荔枝产量数据和1961—2013年的气象数据,采用逐步回归、信息扩散等方法,建立了气象产量分离模型和产量风险估算模型,对海南省荔枝产量风险进行了区划划分,对不同产量风险等级的地区进行了寒害保险费率厘定。结果表明:海南荔枝寒害产量风险中部山区最高,西北部次之,南部和东部沿海地区寒害较少,风险最低,其他为中等风险地区。纯保险费率随风险降低而降低,免赔额为4%、6%、8%和10%时对应纯保险费率最高分别达到12.66%、11.19%、10.14%、9.28%,最低为1.91%、1.37%、1.14%、0.9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荔枝 寒害 减产率 产量风险 保险费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岛天然橡胶主要气象灾害风险区划 被引量:8
12
作者 刘少军 张京红 +3 位作者 蔡大鑫 田光辉 邹海平 张国峰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77-183,共7页
海南岛是中国天然橡胶的主产区之一。海南岛天然橡胶面临的主要气象灾害有寒害和风害,因此开展橡胶的气象灾害风险区划,可有效提高海南天然橡胶气象灾害的防御能力。根据海南岛1971-2010年的气象数据和1988-2012年海南橡胶种植数据及TM... 海南岛是中国天然橡胶的主产区之一。海南岛天然橡胶面临的主要气象灾害有寒害和风害,因此开展橡胶的气象灾害风险区划,可有效提高海南天然橡胶气象灾害的防御能力。根据海南岛1971-2010年的气象数据和1988-2012年海南橡胶种植数据及TM遥感图像提取的2009年海南岛橡胶分布信息,基于风险形成的机理,选择致灾因子危险性、孕灾环境暴露性、承灾体脆弱性和防灾减灾能力等4个因子,分别开展了橡胶寒害和风害的风险评价,并在此基础上得到了海南天然橡胶主要气象灾害综合风险评价结果。结果表明:高风险区域和较高风险区域分布在海南岛琼海的西部、琼中、万宁的西部、五指山、三亚等地;中等风险区域分布在屯昌、澄迈、琼海、保亭南部、白沙、乐东等的大部分地区;较低风险区域和低风险区域主要分布在昌江、东方、儋州、海口等的部分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橡胶 气象灾害 风险区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象灾害防御管理模式及防御机制研究 被引量:10
13
作者 辛吉武 许向春 陈明 《中国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S2期276-283,共8页
本文对比分析了国内外现行的气象灾害防御管理模式,提出了我国气象灾害防御机制遵循的原则和防御组织机构的基本框架,并以社区为例,分析研究了我国气象灾害防御基础单元能力建设的关键环节。分析提出了气象灾害防御四个阶段的重点环节... 本文对比分析了国内外现行的气象灾害防御管理模式,提出了我国气象灾害防御机制遵循的原则和防御组织机构的基本框架,并以社区为例,分析研究了我国气象灾害防御基础单元能力建设的关键环节。分析提出了气象灾害防御四个阶段的重点环节与相关任务,并对建立灾害高效防御机制提出了思考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象 灾害 防御 机制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云三号气象卫星在海南橡胶林遥感监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8
14
作者 张京红 张明洁 +1 位作者 刘少军 车秀芬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2059-2065,共7页
基于近4 a的FY-3晴空遥感数据,采用Savitzky-Golay滤波方法计算海南橡胶林种植区逐旬的NDVI,建立橡胶林不同年份的橡胶周年生长植被指数变化曲线。在植被指数序列的基础上,通过NDVI值的变化值与此时段橡胶NDVI值的变化值的标准方差的比... 基于近4 a的FY-3晴空遥感数据,采用Savitzky-Golay滤波方法计算海南橡胶林种植区逐旬的NDVI,建立橡胶林不同年份的橡胶周年生长植被指数变化曲线。在植被指数序列的基础上,通过NDVI值的变化值与此时段橡胶NDVI值的变化值的标准方差的比较,建立了海南橡胶气象灾害损失等级标准。实现了FY-3气象卫星数据在海南天然橡胶林遥感长势动态监测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南 橡胶林 FY-3 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ODIS数据的海南岛干旱监测研究 被引量:12
15
作者 李海亮 田光辉 刘海清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204-206,共3页
利用NASA提供的MODIS陆地产品NDVI和LST,采用植被供水指数法对海南岛2010年1~4月的地表干旱情况进行遥感监测,将监测结果与同期的综合气象干旱指数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对于植被覆盖度较高的热带岛屿海南岛,利用植被供水指数进行干旱的... 利用NASA提供的MODIS陆地产品NDVI和LST,采用植被供水指数法对海南岛2010年1~4月的地表干旱情况进行遥感监测,将监测结果与同期的综合气象干旱指数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对于植被覆盖度较高的热带岛屿海南岛,利用植被供水指数进行干旱的动态监测是可行的,MODIS数据可很好地满足大范围的实时动态监测。2010年1~4月间VSWI遥感监测分析显示海南岛地表干旱存在着明显的区域差异,西南沿海比中东部严重,在此期间干旱有持续加重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DIS VSWI 干旱监测 海南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因子分析的胡椒寒害气象等级研究 被引量:8
16
作者 王灿 杨建峰 +4 位作者 陈小敏 祖超 李志刚 鱼欢 邬华松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2171-2178,共8页
根据寒害发生年份气象数据及胡椒发生寒害临界温度,提取胡椒寒害的初始气象指标,利用因子分析进行降维等计算后,结合胡椒实地寒害调查情况,建立以寒害气象综合指标为分类标准的胡椒寒害等级。结果表明,由因子分析降维获取的两个因子可... 根据寒害发生年份气象数据及胡椒发生寒害临界温度,提取胡椒寒害的初始气象指标,利用因子分析进行降维等计算后,结合胡椒实地寒害调查情况,建立以寒害气象综合指标为分类标准的胡椒寒害等级。结果表明,由因子分析降维获取的两个因子可分别解释为低温累积因子和温度降幅因子,并可将其作为分析寒害形成原因的量化指标;寒害气象综合指数可以有效表征不同寒害程度,与寒害实地调查的结果比较,二者具有较好的一致性。本研究结果可为进一步评估胡椒寒害风险提供依据,对胡椒产业发展、布局规划等具有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椒 因子分析 寒害 等级划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岛香蕉寒害纯保险费率研究 被引量:6
17
作者 蔡大鑫 张京红 +1 位作者 邹海平 刘少军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210-216,共7页
寒害严重影响和制约了海南香蕉种植业的发展,开展香蕉寒害保险研究,对于减少农业损失、促进海南经济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利用海南岛18个市(县)1990-2010年的香蕉产量数据和1961-2010年的气象数据,计算了香蕉的寒害减产历史序列,应用极值... 寒害严重影响和制约了海南香蕉种植业的发展,开展香蕉寒害保险研究,对于减少农业损失、促进海南经济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利用海南岛18个市(县)1990-2010年的香蕉产量数据和1961-2010年的气象数据,计算了香蕉的寒害减产历史序列,应用极值理论构建了产量风险分布模型,并依此对各市(县)纯保险费率进行了厘定。结果表明:20世纪60-80年代是海南岛寒害多发的时期,90年代以后则呈现降低的趋势。中部和北部是纯保险费率的高值区,其中白沙、琼中、五指山和澄迈为最高,而低值区分布在南部和东部,费率的空间分布与寒害气象风险的空间分布基本一致。多种免赔额为不同地区选择合适的费率提供了参考,而在进行费率设定时要考虑当地寒害风险的变化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蕉寒害 减产率 产量风险分布 保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期播种的海南冬种玉米寒害和宜播期研究 被引量:7
18
作者 王斌 钟曼茜 +4 位作者 白蕤 李宁 钱昆 刘少军 陈汇林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16年第8期27-32,共6页
基于在海南万宁开展的冬种玉米(Zea mays L.)分期播种试验,通过自然条件下一次罕见低温对不同生育期玉米影响的调查,得出玉米苗期寒害发生的判定因子,以此对海南历史气温数据(1961—2015年)进行统计分析,探究低温寒害发生的时空规律以... 基于在海南万宁开展的冬种玉米(Zea mays L.)分期播种试验,通过自然条件下一次罕见低温对不同生育期玉米影响的调查,得出玉米苗期寒害发生的判定因子,以此对海南历史气温数据(1961—2015年)进行统计分析,探究低温寒害发生的时空规律以及冬种玉米适宜播期的时间选择。结果表明,日平均气温≤10℃会对玉米生长造成明显的影响,叶片出现枯黄,生育进程减缓,以苗期受害最为严重,持续2 d及以上可作为玉米苗期寒害判定因子。儋州、白沙和琼中低温寒害出现频次最高,临高、澄迈、屯昌、定安和海口次之,以上地区不推荐冬季种植玉米;五指山、昌江、琼海和文昌低温寒害较少,较适宜冬种玉米栽植,可选择10月下旬至11月下旬播种;万宁、东方和乐东低温寒害极少发生,最适宜冬种玉米栽植,但最晚播期不宜超过12月下旬。综合而言,11月中下旬可作为海南冬种玉米最适宜播期,能有效躲避苗期寒害影响,本研究结果对海南冬种玉米高产栽培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种玉米 低温 寒害 分期播种 宜播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69—2008年海南省雾的气候特征与变化趋势 被引量:8
19
作者 张春花 吴胜安 +2 位作者 林建兴 许向春 郭冬艳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CSCD 2010年第5期349-355,共7页
利用海南省1969—2008年观测资料,对海南雾的时空分布气候特征及变化趋势进行分析,并利用观测的最低气温、相对湿度资料和NCEP/NCAR再分析资料对海南雾日数变化的成因加以分析。结果表明,海南雾日数在中部山区出现最多,其次是北部地区,... 利用海南省1969—2008年观测资料,对海南雾的时空分布气候特征及变化趋势进行分析,并利用观测的最低气温、相对湿度资料和NCEP/NCAR再分析资料对海南雾日数变化的成因加以分析。结果表明,海南雾日数在中部山区出现最多,其次是北部地区,南半部沿海地区则极少有雾出现;雾主要出现在9月至翌年3月,年雾日数呈减少趋势;最低气温升高是引起雾日数减少的主要原因,雾日数的减少与相对湿度的减小也是一致的;秋冬和初春季节夜间气温低,有利于雾的形成;海拔越高的地区,气温越低,则生成的雾越多;雾日数显著偏多年份850hPa大陆高压偏弱,偏少年份偏强;雾日数显著偏多年份500hPa西太平洋副高强度偏弱,范围偏小,偏少年份则相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特征 变化趋势 成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橡胶林历史台风灾害的时空分布规律研究 被引量:5
20
作者 刘少军 张京红 +3 位作者 蔡大鑫 田光辉 张国峰 邹海平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18期132-135,I0001,I0002,共6页
海南是我国主要的橡胶产区,也是台风频发区域。了解橡胶林台风灾害的历史变化规律,对建立有效的橡胶林台风灾害预警和防御措施具有重要的意义。根据海南1977—2012年橡胶林台风灾情历史数据,选取16次对海南橡胶林造成较大影响的台风灾... 海南是我国主要的橡胶产区,也是台风频发区域。了解橡胶林台风灾害的历史变化规律,对建立有效的橡胶林台风灾害预警和防御措施具有重要的意义。根据海南1977—2012年橡胶林台风灾情历史数据,选取16次对海南橡胶林造成较大影响的台风灾情数据,结合橡胶园风害等级标准,分析海南橡胶林台风灾损的空间分布规律。结果表明:(1)1977—2012年橡胶林台风灾损情况在空间上存在明显差别,每次橡胶林灾损的严重程度分布均与台风的强度和路径密切相关。36年间,全岛绝大多数的农场发生橡胶林灾损次数在4~8次之间;橡胶灾害等级也有所不同;(2)在时间上,橡胶林风害灾损的分布随着台风影响次数减少而减少,但橡胶林受损害程度在增加;橡胶灾害损失与台风等级密切相关,当风速大于10级以后,橡胶灾情与风速大小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橡胶 台风灾害 时空分布 海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