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9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海南省抗番木瓜环斑花叶病种质资源评价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韩剑 王祥和 +1 位作者 李向宏 陈业光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25-26,共2页
在48个番木瓜种质资源中,发现琼木瓜18号、琼木瓜27号、琼木瓜28号和琼木瓜29号表现出比对照(穗中红)更强的抗番木瓜环斑花叶病特性,且在产量、长势、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果肉色泽、平均单果重和始瓜高度等方面均有明显优势,可作为鲜食... 在48个番木瓜种质资源中,发现琼木瓜18号、琼木瓜27号、琼木瓜28号和琼木瓜29号表现出比对照(穗中红)更强的抗番木瓜环斑花叶病特性,且在产量、长势、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果肉色泽、平均单果重和始瓜高度等方面均有明显优势,可作为鲜食水果型番木瓜推广。该试验为进行番木瓜种质资源筛选利用和杂交育种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木瓜 种质资源 番木瓜环斑花叶病 抗病性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丁香酚对合果芋果胶杆菌(Pectobacterium aroidearum)L6抑菌效果研究
2
作者 禄锦鹏 刘文波 +3 位作者 范鸿雁 缪卫国 林春花 秦春秀 《安徽农业科学》 2025年第4期124-128,共5页
以实验室前期分离的果胶杆菌(P.aroidearum)L6为对象,探究丁香酚对其抑菌效果。通过常量稀释法测定丁香酚对合果芋果胶杆菌(P.aroidearum)L6的抑菌活性;利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经丁香酚处理后菌液的K^(+)、AKP、ATP、核酸和蛋白质含量;... 以实验室前期分离的果胶杆菌(P.aroidearum)L6为对象,探究丁香酚对其抑菌效果。通过常量稀释法测定丁香酚对合果芋果胶杆菌(P.aroidearum)L6的抑菌活性;利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经丁香酚处理后菌液的K^(+)、AKP、ATP、核酸和蛋白质含量;测定其电导率,再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经丁香酚处理后的菌体,从细胞水平探究丁香酚抑菌效果。结果显示,丁香酚对合果芋果胶杆菌(P.aroidearum)L6的MIC为800 mg/L,EC_(50)为409.33 mg/L;通过对比丁香酚处理前后的菌体破坏特征,发现K^(+)、AKP、核酸、蛋白质和电导率上升,ATP水平下降;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显示,丁香酚处理的菌体出现裂解、黏连现象。丁香酚通过破坏果胶杆菌(P.aroidearum)L6细胞膜完整性,引起内含物泄露、能量代谢失衡,从而达到抑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香酚 果胶杆菌 抑菌作用 细胞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省西瓜炭疽病菌生物学特性及药剂毒力测定 被引量:19
3
作者 周文静 范鸿雁 +1 位作者 何凡 王运勤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2年第4期2070-2073,共4页
[目的]研究西瓜炭疽病菌的生物学特性并初步筛选其杀菌剂。[方法]从海南省大棚西瓜基地采集病样分离得到病原菌,对该病菌进行了生物学特性研究及杀菌剂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西瓜炭疽病菌菌丝在西瓜叶煎汁培养基上生长最好;菌丝生长和孢... [目的]研究西瓜炭疽病菌的生物学特性并初步筛选其杀菌剂。[方法]从海南省大棚西瓜基地采集病样分离得到病原菌,对该病菌进行了生物学特性研究及杀菌剂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西瓜炭疽病菌菌丝在西瓜叶煎汁培养基上生长最好;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的最适温度分别为28和30℃;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的最适pH分别为7~9和6~8;连续黑暗条件下菌丝生长最好;孢子致死温度为55℃水浴处理5 min;以麦芽糖、阿拉伯糖和葡萄糖作为碳源的基础培养基有利于菌丝生长;以酵母浸粉、牛肉浸膏和蛋白胨作为氮源的基础培养基有利于菌丝生长。32.5%苯甲嘧菌酯SC、50%咪鲜胺锰盐WP和10%苯醚甲环唑WG对西瓜炭疽病菌菌丝生长均有很好的抑制效果,其EC50分别为0.018 0、0.060 2和0.471 5μg/ml。[结论]为田间防治西瓜炭疽病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瓜 瓜类炭疽菌 生物学特性 杀菌剂 室内毒力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省火龙果产业发展形势及其建议 被引量:19
4
作者 韩冰 韩剑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56-158,共3页
火龙果种植是热带果树产业近年来发展的新、特、优、高项目。本文针对海南省火龙果产业发展形势和存在的问题,提出发展建议,为海南省火龙果产业发展提供指导。
关键词 火龙果 产业 海南省 形势 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省番石榴种质资源收集及评价初报 被引量:4
5
作者 韩剑 王祥和 +1 位作者 李向宏 陈业光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53-54,共2页
以珍珠番石榴为对照,对收集的17份海南本地优质番石榴种质资源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果肉质地、风味、香气及平均单果重等性状进行调查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供试的番石榴种质资源品质佳,果肉皆嫩滑可口、甜,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高,具有芳香... 以珍珠番石榴为对照,对收集的17份海南本地优质番石榴种质资源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果肉质地、风味、香气及平均单果重等性状进行调查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供试的番石榴种质资源品质佳,果肉皆嫩滑可口、甜,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高,具有芳香味;红肉种质资源芳香味更浓。尤其琼番石榴17号、5号、9号、8号和4号等5个种质资源表现更突出,不仅品质优,且平均单果重较对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石榴 种质资源 果实品质 海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早熟荔枝“科技一号”在海南陵水的引种表现
6
作者 李焕苓 王家保 +9 位作者 张蕾 周军峰 王祥和 李松刚 胡福初 钟声 王果 王树军 李芳 曹学仁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0-73,共4页
为进一步优化海南荔枝品种结构,充分发挥海南荔枝产区早熟优势,选育和推广早熟荔枝品种,2018年通过高接换种方式在海南省陵水县引种“科技一号”荔枝,以特早熟荔枝“桂早荔”为对照,比较分析两个品种在海南省陵水县的植物学性状、物候... 为进一步优化海南荔枝品种结构,充分发挥海南荔枝产区早熟优势,选育和推广早熟荔枝品种,2018年通过高接换种方式在海南省陵水县引种“科技一号”荔枝,以特早熟荔枝“桂早荔”为对照,比较分析两个品种在海南省陵水县的植物学性状、物候期、经济性状以及抗逆性等。结果表明,“科技一号”荔枝果实椭圆形,果皮暗红色,平均单果质量19.4 g,果形指数1.05,平均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6.2%,平均可食率63%,部分种子焦核,成熟期2月下旬至3月中旬,比同区域“桂早荔”早15 d左右,是适宜在海南适度种植推广的特早熟荔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一号 荔枝 特早熟 引种 海南陵水 桂早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锯叶棕果种植科学管理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张干元 何凡 +2 位作者 李向宏 李兴 蔡亲福 《农技服务》 2016年第8期61-61,67,共2页
锯叶棕属棕榈科灌木植物,多生长于北美洲气候炎热地区,棕果富含各种脂肪酸及挥发油,治疗前列腺炎症效果显著,但此原料在我国完全依赖进口。为填补此项空白,海南省科技厅"中药现代化专项"课题组对锯叶棕在国内种植管理进行了... 锯叶棕属棕榈科灌木植物,多生长于北美洲气候炎热地区,棕果富含各种脂肪酸及挥发油,治疗前列腺炎症效果显著,但此原料在我国完全依赖进口。为填补此项空白,海南省科技厅"中药现代化专项"课题组对锯叶棕在国内种植管理进行了深入性研究。本文主要对锯叶棕繁殖技术及种植过程中的科学管理技术进行简单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锯叶棕 繁殖技术 科学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妃子笑荔枝控梢催花及疏花保果技术研究初报 被引量:25
8
作者 华敏 何凡 +3 位作者 王祥和 陈业光 韩剑 李向宏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40-42,共3页
关键词 妃子笑荔枝 研究初报 保果技术 控梢催花 花芽分化期 疏花 10-12月 早中熟品种 栽培条件 迟熟品种 海南地区 种植面积 分枝级数 着果率 低温 穗长 花量 雄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台农16号等优质菠萝品种在海南引种比较试验 被引量:30
9
作者 华敏 王祥和 +2 位作者 张治礼 何凡 范鸿雁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44-46,共3页
对引进的台农16号等4个菠萝品种与目前广泛栽培的巴厘种进行性状和乙烯利催花的敏感性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台农16号菠萝植株高度、最长叶片长度、最长叶片最宽处宽度、平均单果重、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均最高,酸含量适中,果... 对引进的台农16号等4个菠萝品种与目前广泛栽培的巴厘种进行性状和乙烯利催花的敏感性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台农16号菠萝植株高度、最长叶片长度、最长叶片最宽处宽度、平均单果重、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均最高,酸含量适中,果肉纤维极少,质地嫩滑,风味清甜,果眼浅,食用方便,且叶缘无刺,是目前可替代巴厘种的最好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菠萝 优质品种 海南 引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晶果在海南的引种表现及栽培技术要点 被引量:12
10
作者 何舒 胡福初 +3 位作者 王祥和 华敏 范鸿雁 何凡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92-93,共2页
黄晶果Pouteria caimito Radlk,又名黄金果、黄星苹果、加蜜蛋黄果,山榄科胶木属多年生常绿乔木,原产亚马孙河上游,主要分布于安底斯山脉之东,自委内瑞拉、秘鲁、厄瓜多尔、特立尼达和多巴哥以及巴西均有栽培,中南美洲以外的热带地区也... 黄晶果Pouteria caimito Radlk,又名黄金果、黄星苹果、加蜜蛋黄果,山榄科胶木属多年生常绿乔木,原产亚马孙河上游,主要分布于安底斯山脉之东,自委内瑞拉、秘鲁、厄瓜多尔、特立尼达和多巴哥以及巴西均有栽培,中南美洲以外的热带地区也有少量引种栽培。近年来,台湾王德男和颜昌瑞分别从新加坡、菲律宾及夏威夷引进试种,并选育出多个黄晶果优系,使之逐步发展成为台湾新兴热带果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栽培技术要点 引种表现 黄晶 海南 常绿乔木 亚马孙河 委内瑞拉 厄瓜多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火龙果产区真菌病害种类及为害情况调查 被引量:10
11
作者 彭超 范鸿雁 +4 位作者 罗志文 郭利军 韩冰 何凡 李向宏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21-124,共4页
对海南省海口、文昌、琼海、乐东、临高、东方等市(县)的火龙果真菌病害进行了系统实地调研。结果表明,海南地区火龙果生产中发生的真菌病害主要有7种,分别为溃疡病、茎腐病、炭疽病、茎斑病、基腐病、黑斑病、果腐病;其中火龙果溃疡病... 对海南省海口、文昌、琼海、乐东、临高、东方等市(县)的火龙果真菌病害进行了系统实地调研。结果表明,海南地区火龙果生产中发生的真菌病害主要有7种,分别为溃疡病、茎腐病、炭疽病、茎斑病、基腐病、黑斑病、果腐病;其中火龙果溃疡病和茎腐病在调查地均有发生,且为害严重。海口市主要发生溃疡病和炭疽病,文昌市主要发生溃疡病、基腐病和茎腐病,琼海市主要发生茎腐病和溃疡病,临高县主要发生溃疡病和黑斑病,东方市主要发生溃疡病,乐东县主要发生溃疡病和炭疽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龙果 海南 病害 真菌 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荔枝密植园修剪技术研究 被引量:6
12
作者 华敏 何凡 +3 位作者 王祥和 陈业光 韩剑 李向宏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29-30,共2页
荔枝适当密植可以早结丰产,但果园容易密闭,不利于成花结果,导致果园低产.本试验通过比较不同修剪方法及修剪时间对妃子笑和白糖罂荔枝成花、结果的影响,摸索出适于一般管理条件下密植果园和低产树的修剪方法.
关键词 白糖罂荔枝 密植园 修剪技术 密植果园 修剪方法 早结丰产 修剪时间 管理条件 低产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DZ在番木瓜组织培养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范鸿雁 何凡 +4 位作者 林松 华敏 李向宏 何舒 彭潮南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32-33,共2页
番木瓜Carica papayaL.果实营养丰富,具有较高的食疗保健价值和工业价值,经济价值较高,是当前发展热带高效农业非常看好的重要推广项目和热带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项目之一。近年来广东、广西、福建、海南和云南等省区番木瓜的栽培面积... 番木瓜Carica papayaL.果实营养丰富,具有较高的食疗保健价值和工业价值,经济价值较高,是当前发展热带高效农业非常看好的重要推广项目和热带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项目之一。近年来广东、广西、福建、海南和云南等省区番木瓜的栽培面积大幅度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木瓜 组织培养 TDZ 木瓜Carica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热带高效农业 应用 食疗保健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熟荔枝新品种“桂早荔”在海南陵水的引种表现 被引量:6
14
作者 胡福初 周文静 +3 位作者 陈哲 周瑞云 王美香 王祥和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89-93,共5页
为了引进和培育早熟优良荔枝新品种,进一步优化海南荔枝品种结构。基于"桂早荔"早熟、优质、丰产稳产等经济性状,以当地主栽品种"妃子笑"以及特早熟品种"三月红"为对照,引进该品种在海南省陵水县进行适... 为了引进和培育早熟优良荔枝新品种,进一步优化海南荔枝品种结构。基于"桂早荔"早熟、优质、丰产稳产等经济性状,以当地主栽品种"妃子笑"以及特早熟品种"三月红"为对照,引进该品种在海南省陵水县进行适应性及生产试验。结果表明,自2005年"桂早荔"先后引入到海南省陵水县本号、文罗等乡镇种植,经过多年的引种观测,发现"桂早荔"能够很好地适应引种地的气候和环境条件,树体生长健壮,成花比较容易,开花着果正常,病虫害发生一般,果实品质性状优良,丰产稳产性较好,平均产量达到18 t/hm^2。果实成熟期在4月中旬,比当地主栽品种"妃子笑"提早成熟15 d左右,具有很好的早熟优势。引种期间,该品种于2012年6月通过广西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可在海南省陵水县等荔枝早熟产区适度推广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荔枝 早熟 桂早荔 引种表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菠萝在海南地区的引种表现 被引量:5
15
作者 彭超 李向宏 +4 位作者 罗志文 何凡 范鸿雁 胡福初 华敏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90-92,共3页
以引进的金菠萝种苗为研究材料,对其在海南地区的引种表现进行综合评价。结果显示:金菠萝在海南地区表现良好,株形紧凑、整齐、旺盛、易催花(成花率可达97%以上);叶片直立、叶色浓绿、全缘无刺;果实圆柱形,果面平整、果眼浅,果皮薄,成... 以引进的金菠萝种苗为研究材料,对其在海南地区的引种表现进行综合评价。结果显示:金菠萝在海南地区表现良好,株形紧凑、整齐、旺盛、易催花(成花率可达97%以上);叶片直立、叶色浓绿、全缘无刺;果实圆柱形,果面平整、果眼浅,果皮薄,成熟果平均单果质量1.59kg,商品果率超过90%,平均产量达3 932.60kg/667m^2。经综合评价,金菠萝适应性强,适合海南各菠萝产区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菠萝 引种 综合评价 海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幼龄橡胶园间作香蕉高效栽培模式研究 被引量:7
16
作者 范鸿雁 何舒 +5 位作者 罗志文 唐萍 胡福初 王祥和 陈业光 何凡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68-70,共3页
以幼龄橡胶和香蕉为试材,建立幼龄胶园—香蕉间作模式,并测定该模式对香蕉和橡胶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间种香蕉三造后,最佳经济间种模式为间种双行香蕉,每667m2香蕉产量2 820kg,商品果率91%,每667m2收益可达851.8元;而单作橡胶每年每66... 以幼龄橡胶和香蕉为试材,建立幼龄胶园—香蕉间作模式,并测定该模式对香蕉和橡胶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间种香蕉三造后,最佳经济间种模式为间种双行香蕉,每667m2香蕉产量2 820kg,商品果率91%,每667m2收益可达851.8元;而单作橡胶每年每667m2平均需投入管理费673.1元。间作条件下,香蕉生长和果品质量未受显著影响,也有利橡胶茎围和株高的增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幼龄橡胶园 香蕉 间作 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早熟荔枝新品系海南引种试验初报 被引量:6
17
作者 胡福初 欧阳若 +2 位作者 王祥和 范鸿雁 胡桂兵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80-83,共4页
2009年以来,先后引进十几份特早熟荔枝在海南试种。与当地主栽品种比较,研究分析物候期、枝梢生长、花芽分化、开花着果等生物学特性及果实主要经济性状。结果表明,大多数品系果实成熟期比三月红荔枝早10d以上,具有明显早熟特性;开花量... 2009年以来,先后引进十几份特早熟荔枝在海南试种。与当地主栽品种比较,研究分析物候期、枝梢生长、花芽分化、开花着果等生物学特性及果实主要经济性状。结果表明,大多数品系果实成熟期比三月红荔枝早10d以上,具有明显早熟特性;开花量中等偏大,着果能力较强,4年生单株产量可达8.2kg;果实心形、歪心形或圆形,平均单果质量17.10~23.24g,多数果实色泽鲜红均匀,果肉细嫩爽脆。这批特早熟荔枝品系在海南具有较好的栽培适应性和较高的经济价值,部分优系值得进一步扩大试验示范面积,并在早熟荔枝产区适当推广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荔枝 特早熟 品系 引种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番木瓜弯孢霉叶斑病病原菌鉴定及生物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8
18
作者 范鸿雁 罗霓 +1 位作者 陶挺燕 何凡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45-47,共3页
对番木瓜弯孢霉叶斑病叶进行组织分离、病原菌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测定。结果表明,该病原菌初步鉴定为番木瓜生弯孢Curvularia caricapapayae Sricastava et Bilgrami。菌丝生长和分生孢子萌发的适宜温度分别为20~30℃和20~35℃,适宜p... 对番木瓜弯孢霉叶斑病叶进行组织分离、病原菌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测定。结果表明,该病原菌初步鉴定为番木瓜生弯孢Curvularia caricapapayae Sricastava et Bilgrami。菌丝生长和分生孢子萌发的适宜温度分别为20~30℃和20~35℃,适宜pH值分别为6~11和6~8。供试碳源中半乳糖有利于病原菌生长,果糖和葡萄糖有利于分生孢子萌发;氮源中,酵母浸膏最有利于菌丝生长和分生孢子萌发。光暗交替有利于菌丝生长,完全黑暗有利于孢子萌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木瓜 弯孢霉叶斑病 生物学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妃子笑荔枝标准化生产技术 被引量:4
19
作者 华敏 何凡 +2 位作者 王祥和 陈业光 韩剑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58-61,共4页
关键词 海南 妃子笑荔枝 标准化生产技术 技术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番木瓜棒孢霉叶斑病病原菌鉴定及生物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10
20
作者 罗霓 何凡 范鸿雁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67-70,共4页
对番木瓜Carica papaya L.棒孢霉叶斑病叶组织进行分离、病原菌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测定。结果表明,该病原菌初步鉴定为山扁豆棒孢Corynespora cassiicola(Bert.et Curt.)Wei。它在PDA培养基上生长速度最快。菌丝生长和分生孢子萌发的适... 对番木瓜Carica papaya L.棒孢霉叶斑病叶组织进行分离、病原菌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测定。结果表明,该病原菌初步鉴定为山扁豆棒孢Corynespora cassiicola(Bert.et Curt.)Wei。它在PDA培养基上生长速度最快。菌丝生长和分生孢子萌发的适宜温度为20~30℃,适宜pH值分别为7~10和5~9。9种碳源中,蔗糖、可溶性淀粉和阿拉伯糖较有利于该菌菌丝生长,木糖较有利于孢子萌发;9种氮源中,酵母浸膏、蛋白胨和牛肉浸膏较有利于其菌丝生长,牛肉浸膏较有利于孢子萌发。完全光照与完全黑暗有利于菌丝生长,光暗交替有利于孢子萌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木瓜 棒孢霉叶斑病 山扁豆棒孢 生物学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