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基于MaxEnt模型预测榴莲在中国适生区
1
作者
黄伟康
秦伟红
+4 位作者
贾静静
吉训聪
林珠凤
冯学杰
冯青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00-105,共6页
榴莲Durio zibethinus Murr.是具有重要经济价值的热带果树。为了研究榴莲在我国的适生区分布及其主要限制环境因子,为榴莲试种与扩种提供参考,利用最大熵模型(MaxEnt)对我国榴莲潜在适生区进行预测,通过分布点位去自相关、气候因子筛...
榴莲Durio zibethinus Murr.是具有重要经济价值的热带果树。为了研究榴莲在我国的适生区分布及其主要限制环境因子,为榴莲试种与扩种提供参考,利用最大熵模型(MaxEnt)对我国榴莲潜在适生区进行预测,通过分布点位去自相关、气候因子筛选优化模型,使用刀切法及环境变量响应曲线对影响榴莲分布的气候因子进行评估,确定其适生区。结果表明,在我国影响榴莲分布的主要气候因子为温度季节性变动系数,贡献率高达47.67%;其次为年降水,贡献率为19.44%;影响最小的环境变量为最热季降水量,贡献率仅为3.68%。我国99.54%地区均不适宜种植榴莲;0.40%地区低度适合榴莲生长,主要分布在海南岛中部地区、福建省沿海一带、台湾岛东面沿海地区,累计面积3.8万km^(2);0.06%地区中度适合榴莲生长,主要分布在海南岛南部地区的三亚市、陵水县、乐东县、保亭县,累计面积0.5万km^(2);仅0.001%地区高度适合榴莲生长,主要分布在海南部分岛屿,面积仅0.01万k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榴莲
MaxEnt模型
适生区
气候因子
海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芽孢杆菌Ya-1的定殖特性及其对辣椒根际细菌多样性的影响
2
作者
赵志祥
李道敏
+3 位作者
谭诗梦
严婉荣
王宝
肖彤斌
《南方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3346-3357,共12页
【目的】研究芽孢杆菌Ya-1(简称Ya-1)在辣椒根际、根和叶中的定殖特性及其对辣椒根际细菌多样性的影响,为微生态调控防治辣椒枯萎病及芽孢杆菌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自然土+蛭石(Ns)和灭菌土+蛭石(Ss)2组基质盆栽辣椒为试...
【目的】研究芽孢杆菌Ya-1(简称Ya-1)在辣椒根际、根和叶中的定殖特性及其对辣椒根际细菌多样性的影响,为微生态调控防治辣椒枯萎病及芽孢杆菌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自然土+蛭石(Ns)和灭菌土+蛭石(Ss)2组基质盆栽辣椒为试验材料,采用利福平标记法,分别对2组基质设接种无菌水(A)、接种抗200μg/mL利福平的Ya-1突变株(Ya-1-200)发酵液(B)、接种辣椒枯萎病菌SMPLJLD-1孢子悬浮液(C)和接种Ya-1-200发酵液+辣椒枯萎病菌SMPLJLD-1孢子悬浮液(D)4个处理,接种后0、1、2、3、7、10和20 d,测定Ya-1在根际、根和叶片的定殖量的,并结合绝对定量PCR验证Ya-1的定殖规律。同时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接种0、10、20 d根际细菌多样性及其群落结构差异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稀释分离法检测Ya-1在辣椒植株及根际中的定殖情况结果显示,接种3 d后,B、D处理下根际和叶中Ya-1的定殖量逐渐下降,20 d后趋于稳定,定殖量均大于1×10^(4) CFU/g。绝对定量PCR检测结果显示,B、D处理后,辣椒根际、根和叶中Ya-1单位样本拷贝数呈先增加后减少的变化趋势,接种3 d后达到峰值,并在20 d后稳定在1.0×10^(5) copies/g以上。基于高通量测序分析结果显示,Ns组接种10 d与接种20 d相比,B处理ACE指数和Chao1指数显著降低(P<0.05,下同),而C和D处理2个指数显著升高。辣椒根际细菌群落中相对丰度大于4%的优势菌门包括放线菌门、酸杆菌门、拟杆菌门、绿弯菌门、芽单胞菌门和变形菌门。接种10 d时,C处理辣椒根际细菌群落中芽单胞菌门相对丰度最低(4.07%),B处理该菌门的相对丰度最高(6.77%)。与A处理相比,B处理在接种10和20 d时贪铜菌属、Aquicella、Trinickia、Crenobacter、产碱杆菌属、戴氏菌属、假单胞菌属、Pseudogulbenkiania、芽孢杆菌属、罗河杆菌属和Vogesella均明显富集;接种10 d后,与A处理相比,B处理鞘氨醇单胞菌属的相对丰度明显升高,Gp6、假甲基杆菌属的相对丰度明显降低。【结论】Ya-1可在辣椒根际、根和叶中有效定殖,接种该菌后能改变辣椒根际细菌Alpha多样性指数,提高辣椒根际中具有抗病促生和改善辣椒品质等相关功能细菌的相对丰度。推测Ya-1具有开发应用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芽孢杆菌
利福平标记
绝对定量PCR
定殖
根际细菌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百香果茎基腐病病原鉴定及室内毒力测定
被引量:
6
3
作者
陈圆
赵志祥
+2 位作者
严婉荣
王海洪
吉训聪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90-94,共5页
茎基腐病是百香果毁灭性病害之一,结合症状观察、病原菌分离纯化、致病性测定和分子鉴定等方法,对海南省澄迈县百香果茎基腐病病原菌进行种类鉴定,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和孢子萌发法测定250 g/L丙环唑乳油等6种药剂对病原菌的室内毒力,初...
茎基腐病是百香果毁灭性病害之一,结合症状观察、病原菌分离纯化、致病性测定和分子鉴定等方法,对海南省澄迈县百香果茎基腐病病原菌进行种类鉴定,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和孢子萌发法测定250 g/L丙环唑乳油等6种药剂对病原菌的室内毒力,初步筛选防控药剂。结果表明,分离鉴定海南省澄迈县百香果茎基腐病原菌为腐皮镰刀菌Fusarium solani。供试6种药剂中,250 g/L苯醚甲环唑乳油对菌丝生长的抑制效果最明显,EC_(50)为0.3372 mg/L,其次是450 g/L咪鲜胺水乳剂和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EC_(50)分别为0.4749 mg/L和0.7172 mg/L。分生孢子萌发试验中,450 g/L咪鲜胺水乳剂浓度为9 mg/L时相对抑制率最高,为74.78%,其4.5 mg/L的相对抑制率次之,为61.44%;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1400 mg/L和250 g/L苯醚甲环唑乳油250 mg/L相对抑制率较大,分别为58.89%和33.67%;30%噁霉灵水剂效果最差,37.5~600 mg/L相对抑制率为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香果
茎基腐病
镰刀菌
腐皮镰刀菌Fusarium
solani
毒力测定
EC_(5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不同杀菌剂防治油茶炭疽病的效果评价
被引量:
3
4
作者
肖开杰
肖彤斌
+1 位作者
严婉荣
赵志祥
《现代农业科技》
2023年第1期78-81,共4页
为筛选出有效的防治药剂,本研究结合室内毒力测定和田间小区试验,评价了5种杀菌剂对油茶炭疽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在室内毒力测定中,25%吡唑醚菌酯乳油表现最好,其EC50为0.005 0 mg/L;其次为50%咪鲜胺锰盐可湿性粉剂和10%苯醚甲环唑...
为筛选出有效的防治药剂,本研究结合室内毒力测定和田间小区试验,评价了5种杀菌剂对油茶炭疽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在室内毒力测定中,25%吡唑醚菌酯乳油表现最好,其EC50为0.005 0 mg/L;其次为50%咪鲜胺锰盐可湿性粉剂和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其EC50分别为0.097 3、2.068 1 mg/L。在田间小区试验中,25%吡唑醚菌酯乳油2 000倍液防效最好,为85.02%;其后依次为50%咪鲜胺锰盐可湿性粉剂1 500倍液、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1 500倍液、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和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0倍液,防效分别为83.07%、80.11%、75.24%和55.57%。可见,上述5种杀菌剂室内毒力测定和田间小区试验的结果基本一致,在生产上可作为油茶炭疽病的防治药剂交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炭疽病
室内毒力
防效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MaxEnt模型预测榴莲在中国适生区
1
作者
黄伟康
秦伟红
贾静静
吉训聪
林珠凤
冯学杰
冯青
机构
海南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海南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质量安全与标准研究中心/海南省植物病虫害防控重点实验室/农业农村部海口有害生物科学观测实验站
海南省
农业
科学院
热带
农业
经济与
农村
发展
研究所
海南省
农业
科学院
三亚
研究
院
出处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00-105,共6页
基金
2022年院本级科研—揭榜挂帅项目(HAAS2022JBGS01)
海南省财政科技计划(FW20230002)资助。
文摘
榴莲Durio zibethinus Murr.是具有重要经济价值的热带果树。为了研究榴莲在我国的适生区分布及其主要限制环境因子,为榴莲试种与扩种提供参考,利用最大熵模型(MaxEnt)对我国榴莲潜在适生区进行预测,通过分布点位去自相关、气候因子筛选优化模型,使用刀切法及环境变量响应曲线对影响榴莲分布的气候因子进行评估,确定其适生区。结果表明,在我国影响榴莲分布的主要气候因子为温度季节性变动系数,贡献率高达47.67%;其次为年降水,贡献率为19.44%;影响最小的环境变量为最热季降水量,贡献率仅为3.68%。我国99.54%地区均不适宜种植榴莲;0.40%地区低度适合榴莲生长,主要分布在海南岛中部地区、福建省沿海一带、台湾岛东面沿海地区,累计面积3.8万km^(2);0.06%地区中度适合榴莲生长,主要分布在海南岛南部地区的三亚市、陵水县、乐东县、保亭县,累计面积0.5万km^(2);仅0.001%地区高度适合榴莲生长,主要分布在海南部分岛屿,面积仅0.01万km^(2)。
关键词
榴莲
MaxEnt模型
适生区
气候因子
海南
Keywords
Durio zibethinus Murr.
MaxEnt model
suitable areas
climate factors
Hainan
分类号
S667.9 [农业科学—果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芽孢杆菌Ya-1的定殖特性及其对辣椒根际细菌多样性的影响
2
作者
赵志祥
李道敏
谭诗梦
严婉荣
王宝
肖彤斌
机构
海南省
农业
科学院
植物保护
研究所
/海南省
农业
科学院
农产品
质量
安全与
标准
研究
中心
/海南省
植物
病虫害
防控
重点
实验室
/农业
农村部
海口
作物
有害生物
科学
观测
实验站
出处
《南方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3346-3357,共12页
基金
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高层次人才项目(324RC537)
海南省省属科研院所技术研究开发专项(FW20230002)
+1 种基金
海南省冬季瓜菜产业技术体系项目(HNARS-05-ZJ04)
海南省农业科学院科技创新团队项目(HAAS2023TDYD12)。
文摘
【目的】研究芽孢杆菌Ya-1(简称Ya-1)在辣椒根际、根和叶中的定殖特性及其对辣椒根际细菌多样性的影响,为微生态调控防治辣椒枯萎病及芽孢杆菌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自然土+蛭石(Ns)和灭菌土+蛭石(Ss)2组基质盆栽辣椒为试验材料,采用利福平标记法,分别对2组基质设接种无菌水(A)、接种抗200μg/mL利福平的Ya-1突变株(Ya-1-200)发酵液(B)、接种辣椒枯萎病菌SMPLJLD-1孢子悬浮液(C)和接种Ya-1-200发酵液+辣椒枯萎病菌SMPLJLD-1孢子悬浮液(D)4个处理,接种后0、1、2、3、7、10和20 d,测定Ya-1在根际、根和叶片的定殖量的,并结合绝对定量PCR验证Ya-1的定殖规律。同时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接种0、10、20 d根际细菌多样性及其群落结构差异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稀释分离法检测Ya-1在辣椒植株及根际中的定殖情况结果显示,接种3 d后,B、D处理下根际和叶中Ya-1的定殖量逐渐下降,20 d后趋于稳定,定殖量均大于1×10^(4) CFU/g。绝对定量PCR检测结果显示,B、D处理后,辣椒根际、根和叶中Ya-1单位样本拷贝数呈先增加后减少的变化趋势,接种3 d后达到峰值,并在20 d后稳定在1.0×10^(5) copies/g以上。基于高通量测序分析结果显示,Ns组接种10 d与接种20 d相比,B处理ACE指数和Chao1指数显著降低(P<0.05,下同),而C和D处理2个指数显著升高。辣椒根际细菌群落中相对丰度大于4%的优势菌门包括放线菌门、酸杆菌门、拟杆菌门、绿弯菌门、芽单胞菌门和变形菌门。接种10 d时,C处理辣椒根际细菌群落中芽单胞菌门相对丰度最低(4.07%),B处理该菌门的相对丰度最高(6.77%)。与A处理相比,B处理在接种10和20 d时贪铜菌属、Aquicella、Trinickia、Crenobacter、产碱杆菌属、戴氏菌属、假单胞菌属、Pseudogulbenkiania、芽孢杆菌属、罗河杆菌属和Vogesella均明显富集;接种10 d后,与A处理相比,B处理鞘氨醇单胞菌属的相对丰度明显升高,Gp6、假甲基杆菌属的相对丰度明显降低。【结论】Ya-1可在辣椒根际、根和叶中有效定殖,接种该菌后能改变辣椒根际细菌Alpha多样性指数,提高辣椒根际中具有抗病促生和改善辣椒品质等相关功能细菌的相对丰度。推测Ya-1具有开发应用的潜力。
关键词
芽孢杆菌
利福平标记
绝对定量PCR
定殖
根际细菌多样性
Keywords
Bacillus sp.
rifampicin marker
absolute quantitative PCR
colonization
rhizosphere bacteria diversity
分类号
S641.306 [农业科学—蔬菜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百香果茎基腐病病原鉴定及室内毒力测定
被引量:
6
3
作者
陈圆
赵志祥
严婉荣
王海洪
吉训聪
机构
海南省
农业
科学院
植物保护
研究所
/海南省
农业
科学院
农产品
质量
安全与
标准
研究
中心
/海南省
植物
病虫害
防控
重点
实验室
/农业
农村部
海口
作物
有害生物
科学
观测
实验站
出处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90-94,共5页
基金
海南省属科研院所技术开发专项(JBKYYWF-2021)资助。
文摘
茎基腐病是百香果毁灭性病害之一,结合症状观察、病原菌分离纯化、致病性测定和分子鉴定等方法,对海南省澄迈县百香果茎基腐病病原菌进行种类鉴定,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和孢子萌发法测定250 g/L丙环唑乳油等6种药剂对病原菌的室内毒力,初步筛选防控药剂。结果表明,分离鉴定海南省澄迈县百香果茎基腐病原菌为腐皮镰刀菌Fusarium solani。供试6种药剂中,250 g/L苯醚甲环唑乳油对菌丝生长的抑制效果最明显,EC_(50)为0.3372 mg/L,其次是450 g/L咪鲜胺水乳剂和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EC_(50)分别为0.4749 mg/L和0.7172 mg/L。分生孢子萌发试验中,450 g/L咪鲜胺水乳剂浓度为9 mg/L时相对抑制率最高,为74.78%,其4.5 mg/L的相对抑制率次之,为61.44%;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1400 mg/L和250 g/L苯醚甲环唑乳油250 mg/L相对抑制率较大,分别为58.89%和33.67%;30%噁霉灵水剂效果最差,37.5~600 mg/L相对抑制率为0。
关键词
百香果
茎基腐病
镰刀菌
腐皮镰刀菌Fusarium
solani
毒力测定
EC_(50)
分类号
S436.67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不同杀菌剂防治油茶炭疽病的效果评价
被引量:
3
4
作者
肖开杰
肖彤斌
严婉荣
赵志祥
机构
海口
市琼山区甲子镇
农业
服务
中心
海南省
农业
科学院
植物保护
研究所
/海南省
农业
科学院
农产品
质量
安全与
标准
研究
中心
/海南省
植物
病虫害
防控
重点
实验室
/农业
农村部
海口
作物
有害生物
科学
观测
实验站
出处
《现代农业科技》
2023年第1期78-81,共4页
基金
海南省科研院所技术研究开发专项(jscx202012)。
文摘
为筛选出有效的防治药剂,本研究结合室内毒力测定和田间小区试验,评价了5种杀菌剂对油茶炭疽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在室内毒力测定中,25%吡唑醚菌酯乳油表现最好,其EC50为0.005 0 mg/L;其次为50%咪鲜胺锰盐可湿性粉剂和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其EC50分别为0.097 3、2.068 1 mg/L。在田间小区试验中,25%吡唑醚菌酯乳油2 000倍液防效最好,为85.02%;其后依次为50%咪鲜胺锰盐可湿性粉剂1 500倍液、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1 500倍液、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和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0倍液,防效分别为83.07%、80.11%、75.24%和55.57%。可见,上述5种杀菌剂室内毒力测定和田间小区试验的结果基本一致,在生产上可作为油茶炭疽病的防治药剂交替使用。
关键词
油茶炭疽病
室内毒力
防效
评价
分类号
S763.7 [农业科学—森林保护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基于MaxEnt模型预测榴莲在中国适生区
黄伟康
秦伟红
贾静静
吉训聪
林珠凤
冯学杰
冯青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芽孢杆菌Ya-1的定殖特性及其对辣椒根际细菌多样性的影响
赵志祥
李道敏
谭诗梦
严婉荣
王宝
肖彤斌
《南方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百香果茎基腐病病原鉴定及室内毒力测定
陈圆
赵志祥
严婉荣
王海洪
吉训聪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22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不同杀菌剂防治油茶炭疽病的效果评价
肖开杰
肖彤斌
严婉荣
赵志祥
《现代农业科技》
2023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