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鹊肾树研究综述及其应用前景
- 1
-
-
作者
王春梅
谭魁孙
张浪
翁春雨
赵明苑
-
机构
海南省农业科学研究院热带园艺研究所
-
出处
《现代园艺》
2018年第3期36-38,共3页
-
基金
海南省农业科学院创新基金项目"不同叶龄鹊肾树叶的解剖结构及其抗旱性分析"
-
文摘
鹊肾树(Streblus asper Lour)属桑科,主要分布于印度、斯里兰卡、马来西亚、菲律宾、泰国及中国的广西、广东、云南和海南等地。该植物的各个部分可用于治疗不同的疾病,如丝虫病、麻风病、牙痛、腹泻、痢疾和癌症等。鹊肾树除了在医学和药理学上有巨大应用价值,在农业上可用作杀虫剂,作为饲草为家畜提供食物来源,也能作为生物吸附剂吸附铅。又因其形态结构极具抗旱特质,也可作为潜在的抗旱植物推广于园林应用。本文系统地对鹊肾树植物学特征、化学成分特性、传统用途和药理学用途以及在农业园林方面的其他用途做一综述。
-
关键词
鹊肾树
药用
抗旱
园林绿化
-
分类号
S792.99
[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
-
题名海南梧桐种子萌发及插条扦插繁殖试验
被引量:4
- 2
-
-
作者
王春梅
冯顺
张浪
任军方
赵明苑
-
机构
海南省农业科学研究院热带园艺研究所
海南大学园艺园林学院
-
出处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618-623,共6页
-
基金
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3094)
-
文摘
【目的】开展海南梧桐种子萌发及插条扦插繁殖试验,为海南梧桐繁殖体系构建及其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完全随机试验设计,以物理破损(去除种皮1/5和划破种皮)和化学激素(NAA、GA3溶液)浸泡处理海南梧桐种子,分析其种子萌发效果;并通过扦插试验,研究扦插基质(砂、砂+椰糠、园土)、生根粉(ABT:0、1000.00、1500.00 mg/L)及插条穗龄(当年生、1~2年生、3~4年生)对海南梧桐枝条扦插成活率的影响。【结果】物理破损及化学激素浸泡法处理均可提高海南梧桐种子发芽率,其中物理破损处理的海南梧桐种子发芽率达90.60%~91.70%,显著高于其他处理(P〈0.05,下同)。扦插试验结果表明,影响海南梧桐扦插成活率的3个因素(扦插基质、ABT质量浓度、插条穗龄),其主效应极显著(P〈0.01);在二维互作中,基质×ABT互作效应显著,基质×插条穗龄、ABT×插条穗龄互作效应不显著(P〉0.05,下同);在三维互作基质×ABT×插条穗龄中,交互效应不显著。各因素对海南梧桐扦插成活率影响的排序为插条穗龄(F=21.85)〉ABT质量浓度(F=11.05)〉基质种类(F=9.45)〉基质×ABT(F=2.85)。最适扦插组合为:砂+ABT(1500.00 mg/L)+1~2年生插条,扦插成活率达20.00%。【结论】对海南梧桐种子进行物理破损或激素浸泡软化处理均可促进其萌发;1~2年生枝条经1500.00 mg/L ABT浸泡12 h扦插于砂基质中最有利于其生根成活。
-
关键词
海南梧桐
种子萌发
扦插繁殖
基质
生根粉
插条穗龄
-
Keywords
Firmiana hainanensis Kosterm
seed germination
cutting propagation
substrate
ABT
cutting age
-
分类号
S792.37
[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