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遗传因素致异常受精和早期胚胎发育停滞病案讨论
1
作者 谢宝国 张宇 +1 位作者 黄元华 马燕琳 《实用妇产科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93-195,共3页
1病历摘要患者,35岁,因继发不孕3^(+)年,辅助生殖技术助孕5次未孕,于2024年1月再次就诊于海南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生殖医学科。患者3^(+)年前再婚,性生活正常,未避孕未孕至今。于2020年4月院外行输卵管造影(HSG)提示双侧输卵管通而不... 1病历摘要患者,35岁,因继发不孕3^(+)年,辅助生殖技术助孕5次未孕,于2024年1月再次就诊于海南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生殖医学科。患者3^(+)年前再婚,性生活正常,未避孕未孕至今。于2020年4月院外行输卵管造影(HSG)提示双侧输卵管通而不畅。月经第2天基础性激素检查结果:促卵泡生成素(FSH)6.52 U/L,促黄体生成素(LH)2.73 U/L,雌二醇(E_(2))101.78 pmol/L,孕酮(P)1.33 nmol/L,催乳素(PRL)201.64 mU/L,睾酮(T)0.96 nmol/L,同时行超声检查示双侧窦卵泡数各3~4个,抗苗勒管激素(AMH)1.78 ng/ml,体质量指数(BMI)24.8 kg/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常受精 不孕 病案讨论 遗传因素 输卵管通而不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辅助生殖技术不同受精方式对子代出生缺陷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谢宝国 马燕琳 黄元华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21年第22期1704-1708,共5页
目的:探讨辅助生殖技术采用不同受精方式[体外受精(in vitro fertilization,IVF)和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ntracytoplasmic sperm injection,ICSI)]的新生儿出生缺陷的发生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20年1月年龄小于35岁的不孕症... 目的:探讨辅助生殖技术采用不同受精方式[体外受精(in vitro fertilization,IVF)和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ntracytoplasmic sperm injection,ICSI)]的新生儿出生缺陷的发生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20年1月年龄小于35岁的不孕症患者,在我中心接受IVF/ICSI-ET助孕后,单胎分娩新生儿4229例的临床资料。依据不同受精方式,分为IVF组2967例和ICSI组1262例。比较分析两组的新生儿出生的一般情况、出生缺陷和出生缺陷发生的部位。结果:两组新生儿的出生体重、孕周和性别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8例(0.90%)新生儿出现出生缺陷,其中IVF组的新生儿出生缺陷30例(1.01%),ICSI组的新生儿出生缺陷8例(0.63%);两组新生儿出生缺陷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辅助生殖技术中,不同受精方式(IVF和ICSI)对单胎活产儿的出生缺陷发生率并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辅助生殖技术 出生缺陷 体外受精 卵泡浆内单精子注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例由母源18号染色体倒位引发的18q部分三体综合征患儿的产前遗传学诊断与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卢惠 黎明红 +3 位作者 薛欣怀 王关辉 云天英 马燕琳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9年第20期1585-1588,共4页
目的:报告1例由于母源性18号染色体臂间倒位导致的2次自然流产、1次引产的病例,并对胎儿羊水行细胞遗传学检测与分析。方法:联合运用传统的G显带染色体核型分析和全基因组测序技术。结果:胎儿羊水染色体核型为46,XY,rec(18),dup(18)(q12... 目的:报告1例由于母源性18号染色体臂间倒位导致的2次自然流产、1次引产的病例,并对胎儿羊水行细胞遗传学检测与分析。方法:联合运用传统的G显带染色体核型分析和全基因组测序技术。结果:胎儿羊水染色体核型为46,XY,rec(18),dup(18)(q12.3q23);孕妇核型46,XX,inv(18)(P11.3q12);其丈夫核型正常。结论:在1个有不良生育史家系的胎儿中检测出一个染色体18q部分三体变异,为1例少见的染色体18q部分三体综合征的产前病例报道。运用传统的染色体核型分析检测的同时结合全基因组测序技术,对预防不良家系中胎儿出生缺陷的产前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染色体倒位 18q部分三体综合征 产前诊断 细胞遗传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地区地中海贫血筛检者的基因结果分析 被引量:37
4
作者 揭秋玲 李崎 +5 位作者 孙文页 周繇 陈宏健 黄慧敏 卢伟英 马燕琳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092-1095,共4页
目的了解海南地区人群中α、β-地贫基因型的分布情况。方法对20450名受检者采用gap-PCR法、PCR-RBD法进行α、β-地贫基因型诊断,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450例受检者中共检出4031例(21.03%)地贫基因携带者。α-地贫3627例(17.74%),共20... 目的了解海南地区人群中α、β-地贫基因型的分布情况。方法对20450名受检者采用gap-PCR法、PCR-RBD法进行α、β-地贫基因型诊断,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450例受检者中共检出4031例(21.03%)地贫基因携带者。α-地贫3627例(17.74%),共20种基因组合类型,以-α3.7/αα最为常见,其中静止型2419例(66.69%),轻型1144例(31.54%),中间型64例(1.77%)。β-地贫465例(2.27%),共15种基因组合类型,以41-42M/βN最为常见,其中轻型427例(91.83%),中间型34例(7.31%),重型4例(0.86%)。αβ-复合地贫209例(1.02%),共39种αβ-复合地贫基因组合类型,以-α4.2/αα复合41-42M/βN最为常见,其中重型地贫5例(2.40%)。结论海南地贫发生率较高,遗传背景复杂,对海南地区人群进行地贫基因诊断,为地贫的防治提供基础,提高人口素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中海贫血 基因型 携带率 海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探讨黄芪治疗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李锦婧 钟婉 +1 位作者 黄元华 马燕琳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5期1156-1168,共13页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方法探讨黄芪对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治疗作用的分子机制。方法: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TCMSP中筛选黄芪有效成分及药物作用靶点;在Genecards数据库中筛选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疾病靶点;运用Venny在线工具筛...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方法探讨黄芪对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治疗作用的分子机制。方法: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TCMSP中筛选黄芪有效成分及药物作用靶点;在Genecards数据库中筛选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疾病靶点;运用Venny在线工具筛选两者的交互基因;通过Cytoscape3.7.2软件构建“药物-成分-靶点-疾病”网络关系图;采用String数据库获得蛋白互作(PPI)信息,进一步通过CytoNCA插件构建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筛核心靶点蛋白;利用DAVID数据库对交互基因进行GO富集和KEGG通路富集;使用分子对接技术进一步明确其发挥治疗作用的分子;最后,采用血清饥饿法建立POI细胞模型,给予黄芪中的有效化合物槲皮素进行干预,通过Tunel染色、蛋白质印迹实验(western blotting,WB)对网络药理学预测结果进行实验验证。结果:通过TCMSP数据库筛选出黄芪的32个有效化合物及552个基因靶点,从疾病数据库中筛选出730个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的疾病靶点,两者共62个交集基因,其中黄芪中的主要活性成分包括槲皮素(quercetin)、异鼠李素(isorhamnetin)、山奈酚(kaempferol)、丁子香萜(Mairin)、芒柄花黄素(formononetin)和芒柄花黄素(astragaloside IV),10个POI的潜在核心靶基因为ALB、INS、AKT1、ACTB、TP53、TNF、ESR1、CASP3、STAT3和PTEN;潜在靶点基因主要参与调控JAK2/STAT3、PI3K/Akt信号通路;分子对接验证了黄芪主要活性化合物与核心蛋白STAT3和Akt1存在较强的结合作用;细胞实验结果发现,黄芪中的重要活性化合物槲皮素能促进JAK2/STAT3信号通路关键分子JAK2及STAT3的磷酸化水平,改变卵巢颗粒细胞凋亡相关蛋白表达水平。结论: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分析表明中药黄芪能通过调节对雌二醇的反应、抑制凋亡过程以及调控JAK-STAT和PI3K-Akt信号通路治疗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其机制可能与激活JAK2/STAT3信号通路,抑制卵巢颗粒细胞凋亡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 黄芪 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 信号通路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讨GnRH拮抗剂方案的标准剂量及早发LH峰后的剂量调整 被引量:3
6
作者 韩众益 吴婷婷 马燕琳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36-240,共5页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onadotropin-releasing hormone,GnRH)拮抗剂方案已被广泛应用于控制性促排卵(controlled ovarian hyperstimulation,COH)的体外受精(in vitro fertilization,IVF)周期中,作为GnRH激动剂方案的有效替代治疗方法,适...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onadotropin-releasing hormone,GnRH)拮抗剂方案已被广泛应用于控制性促排卵(controlled ovarian hyperstimulation,COH)的体外受精(in vitro fertilization,IVF)周期中,作为GnRH激动剂方案的有效替代治疗方法,适用于各种卵巢反应的不孕女性患者。尽管拮抗剂促排卵方案的临床应用已得到广泛认可,但其中仍有较大的优化空间。因此,本文将重点探讨GnRH拮抗剂方案的优缺点、最佳标准用量的选择以及出现早发黄体生成素(luteinizing hormone,LH)峰后拮抗剂用量的调整策略等问题,旨在为该方案的应用提供更为合理和科学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nRH拮抗剂方案 标准剂量 早发LH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产前诊断指征的羊水细胞染色体核型分析 被引量:20
7
作者 陈竞茜 揭秋玲 +6 位作者 龙平 钟高布 孙超 卢惠 王樱瑾 王军 马燕琳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3期3650-3655,共6页
目的分析海南地区不同产前诊断指征的孕妇羊水细胞染色体核型,探讨胎儿染色体异常核型与产前诊断指征的关系。方法选择2013年3月至2016年12月不同产前诊断指征到我中心就诊的3251例孕妇,在B超引导下进行羊膜腔穿刺术。后行羊水细胞培养... 目的分析海南地区不同产前诊断指征的孕妇羊水细胞染色体核型,探讨胎儿染色体异常核型与产前诊断指征的关系。方法选择2013年3月至2016年12月不同产前诊断指征到我中心就诊的3251例孕妇,在B超引导下进行羊膜腔穿刺术。后行羊水细胞培养及其胎儿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3251例羊水细胞培养成功率为100%,核型分析成功率100%,共检出异常核型182例,占5.60%。其中,染色体三体异常138例,占异常核型的75.8%,以21三体为主,占数目异常的68.8%;结构异常34例,占异常核型的18.7%;嵌合体10例,占异常核型的6.60%。产前诊断指征中,NIPT高风险、B超胎儿多发畸形、唐氏筛查高风险、高龄、父母染色体异常及父母地贫携带的胎儿染色体异常检出率具有显著差异,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不同产前诊断指征的孕妇进行羊水细胞染色体核型分析,提高胎儿染色体病的诊断,对减少染色体异常胎儿的出生具有重要意义,从优生方面提高我国出生人口的素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前诊断 羊水细胞 核型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croRNA-133a拮抗苯肾上腺素诱导的小鼠心肌肥大 被引量:2
8
作者 李崎 杨祥胜 +6 位作者 周晓华 肖露 林曦 张风波 李玲丽 余艳红 马燕琳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283-1286,共4页
目的利用心肌细胞肥大体外模型研究mi R-133a抗心肌肥大的作用机制。方法构建mi R-133a腺病毒表达载体,导入293细胞并收获高表达mi R-133a的病毒;取12只出生1~3 d内的小鼠心脏,采用酶消化及梯度离心法获得心肌细胞,分为对照组和模型组,... 目的利用心肌细胞肥大体外模型研究mi R-133a抗心肌肥大的作用机制。方法构建mi R-133a腺病毒表达载体,导入293细胞并收获高表达mi R-133a的病毒;取12只出生1~3 d内的小鼠心脏,采用酶消化及梯度离心法获得心肌细胞,分为对照组和模型组,模型组加入苯肾上腺素(PE)诱导;将高表达mi R-133a的腺病毒感染模型组的心肌细胞,观察细胞面积的变化,RTPCR检测Acta1、Actc1、Actb、Myh6、Myh7、BNP基因的表达。结果模型组心肌细胞加入PE培养后,较对照组面积增大3倍以上,Acta1等基因表达显著增高;肥大后模型组的心肌细胞采用mi R-133a病毒感染后较未加入mi R-133a病毒的模型组的心肌细胞的面积缩小,Acta1等基因表达显著降低。结论 mi R-133a是心肌肥大的重要调节因子,有拮抗心肌肥大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cro RNA-133a 心肌肥大 苯肾上腺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梯度离心法分离、富集、纯化新生乳鼠心肌细胞 被引量:1
9
作者 马燕琳 杨祥胜 +2 位作者 林曦 黄元华 李崎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1年第12期1598-1599,1605,共3页
目的:探讨体外心肌细胞的分离与培养实验方法,建立研究心脏疾病的基础实验平台。方法:取新生小鼠心脏12只,利用胰酶和胶原酶双消化6次,利用percoll密度梯度离心法离心纯化分离细胞,贴壁培养1h,分离层纤维细胞,抗体标记分离后的心肌细胞... 目的:探讨体外心肌细胞的分离与培养实验方法,建立研究心脏疾病的基础实验平台。方法:取新生小鼠心脏12只,利用胰酶和胶原酶双消化6次,利用percoll密度梯度离心法离心纯化分离细胞,贴壁培养1h,分离层纤维细胞,抗体标记分离后的心肌细胞,流式细胞仪鉴定细胞纯度。结果:分离新生小鼠的心肌细胞的纯度为91.3%。结论:本方法操作简单,获得心肌细胞的分离效率高,存活时间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细胞 分离 梯度离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CRISPR/Cas9技术构建定点突变小鼠品系 被引量:6
10
作者 白敏 李崎 +3 位作者 邵艳姣 黄元华 李大力 马燕琳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029-1035,共7页
CRISPR/Cas9技术是新近发展起来的对细胞和动物模型进行基因编辑的重要方法。本文利用DNA双链断裂(Double-strand breaks,DSBs)引起的同源重组(Homologous recombination,HR)依赖与非依赖的修复机制,建立基于CRISPR/Cas9核酸酶技术构建... CRISPR/Cas9技术是新近发展起来的对细胞和动物模型进行基因编辑的重要方法。本文利用DNA双链断裂(Double-strand breaks,DSBs)引起的同源重组(Homologous recombination,HR)依赖与非依赖的修复机制,建立基于CRISPR/Cas9核酸酶技术构建定点突变小鼠品系的技术体系。针对赖氨酸特异脱甲基化酶2b(Lysine(K)-specific demethylase 2b,Kdm2b)酶活关键位点对应的基因组DNA序列设计单一导向RNA(Single-guide RNA,sg RNA),通过与Cas9 m RNA共显微注射,分别得到Kdm2b基因发生移码突变的基因失活品系及关键位点氨基酸缺失的酶活突变型小鼠品系。此外,利用HR介导的修复机理,将黄素单加氧酶3(Flavin containing monooxygenases3,Fmo3)基因的sg RNA序列及对应的点突变单链寡脱氧核苷(Single strand oligonucleotides,ss ODN)修复模板共注射到小鼠受精卵雄原核。对F0小鼠基因测序分析显示,成功构建了Fmo3基因移码突变的基因敲除和单碱基定点突变的基因敲入小鼠,这些突变能够稳定遗传给子代。本研究利用CRISPR/Cas9技术,通过同源重组依赖与非依赖两种DNA损伤修复方式,成功构建了特定位点突变的小鼠品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敲除 基因敲入 酶活突变 同源重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croRNA、滋养细胞与PE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俎维华 刘晶 +3 位作者 马燕琳 李崎 王珍 黄元华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21年第2期150-154,共5页
子痫前期(PE)是妊娠期发生的疾病,发病机制尚不明确,胎盘及胎儿的娩出可以有效缓解症状。滋养层细胞是胎盘的主要细胞成分,胎盘的正常发育依赖滋养细胞的正常分化、增殖、迁移和侵袭。microRNA是一类小的非编码RNA,在PE患者中呈现差异... 子痫前期(PE)是妊娠期发生的疾病,发病机制尚不明确,胎盘及胎儿的娩出可以有效缓解症状。滋养层细胞是胎盘的主要细胞成分,胎盘的正常发育依赖滋养细胞的正常分化、增殖、迁移和侵袭。microRNA是一类小的非编码RNA,在PE患者中呈现差异性表达,其通过调控滋养细胞的功能参与PE的发生。miRNA有望成为子痫前期的早期预测标记物,并为PE发病机制的研究和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NA 子痫前期 滋养细胞 胎盘 靶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β-地中海贫血治疗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7
12
作者 杨花梅 孙菲 +1 位作者 马燕琳 李崎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816-820,共5页
β-地中海贫血是由于β-珠蛋白基因异常而导致的单基因遗传病,是地中海贫血中最常见的类型。尽管目前治疗地中海贫血的方法有很多,比如输血、铁螯合、脾切除、异体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等,但在治愈地中海贫血的道路上仍面临巨大的挑战... β-地中海贫血是由于β-珠蛋白基因异常而导致的单基因遗传病,是地中海贫血中最常见的类型。尽管目前治疗地中海贫血的方法有很多,比如输血、铁螯合、脾切除、异体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等,但在治愈地中海贫血的道路上仍面临巨大的挑战。本文主要根据β-地中海贫血的发病机制系统阐述其目前的临床治疗策略,并着重叙述基因治疗技术如何治愈β-地中海贫血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地中海贫血 Β-珠蛋白 γ-珠蛋白 慢病毒载体 基因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VF-ET中注射HCG后不同授精时间对受精结局的影响 被引量:5
13
作者 汪佳星 王良盛 +2 位作者 龙平 毛记龙 黄元华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21年第3期186-191,共6页
目的:研究在IVF-ET中HCG注射后的授精时间对胚胎发育和临床结局的影响,分析最佳授精时间,为优化IVF-ET实验室操作规程和改善临床妊娠结局提供基础和实验依据。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8月期间,女方年龄≤38岁、因输卵管因素不孕在本... 目的:研究在IVF-ET中HCG注射后的授精时间对胚胎发育和临床结局的影响,分析最佳授精时间,为优化IVF-ET实验室操作规程和改善临床妊娠结局提供基础和实验依据。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8月期间,女方年龄≤38岁、因输卵管因素不孕在本中心行IVF-ET助孕的1140例周期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HCG注射后不同的授精时间分组:注射HCG后38~39 h授精为A组、注射HCG后39~40 h授精为B组、注射HCG后40~41 h授精为C组、注射HCG后41~42 h授精为D组,对各组一般情况、实验室指标(2PN卵裂率、正常受精率、优质胚胎率、可利用胚胎率)和临床指标(胚胎着床率、早期流产率、临床妊娠率)进行比较分析;同时分析在最佳授精时间内进行IVF-ET助孕患者的促排方案对其受精结局的影响。结果:分析各组2PN卵裂率、胚胎着床率、可利用胚胎率、早期流产率和临床妊娠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受精率:A组(65.9%)<B组(67.8%)<C组(70.1%)<D组(71.6%),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优质胚胎率:A组(33.9%)<B组(39.5%)<C组(41.8%)<D组(4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D组患者促排方案中正常受精率:拮抗剂方案(78.1%)>超长方案(72.3%)>长方案(69.6%),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本中心行IVF-ET助孕患者的最佳授精时间为HCG注射后41~42 h,此时患者受精有较高的临床妊娠率和较低的流产率,可获得更好的临床结局;且正常受精率和优质胚胎率随注射HCG后授精时间延长而呈现上升的趋势;(2)本中心IVF-ET助孕患者在HCG注射后41~42 h范围内,其拮抗剂方案优于长方案和超长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 授精时间 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155对小儿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耐药机制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黄惠敏 韦云剑 +1 位作者 王丹 温晓梅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418-424,共7页
目的:探讨miR-155通过调节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促进小儿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对阿糖胞苷(Ara-C)化疗耐药的机制。方法:采用PCR检测B-ALL患儿骨髓组织与细胞系中miR-155表达情况;用REH细胞系构建化疗抵抗株REH/Ara-C,使用miR-15... 目的:探讨miR-155通过调节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促进小儿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对阿糖胞苷(Ara-C)化疗耐药的机制。方法:采用PCR检测B-ALL患儿骨髓组织与细胞系中miR-155表达情况;用REH细胞系构建化疗抵抗株REH/Ara-C,使用miR-155抑制剂转染REH/Ara-C细胞,EdU检测细胞增殖能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的凋亡率,CCK-8法与克隆形成实验分析细胞耐药性,Western blot测定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用miR-155抑制剂与Wnt激活剂agonist转染REH/Ara-C细胞,测定其对细胞增殖、凋亡与耐药性的影响。结果:与正常组织及细胞相比,B-ALL骨髓组织/细胞系中miR-155表达水平升高(P<0.05);与药物敏感B-ALL组织/细胞系相比,耐药B-ALL组织与细胞系中miR-155表达水平升高(P<0.05);抑制miR-155表达降低了REH/Ara-C细胞增殖能力(P<0.05),促进了凋亡(P<0.05),增强了Ara-C的细胞毒性(P<0.05),同时抑制了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相关蛋白与耐药基因MDR1的表达(P<0.05),通过激活Wnt表达则可逆转上述现象(P<0.05)。结论:B-ALL患儿骨髓组织中miR-155表达上调,可以通过激活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促进B-ALL细胞增殖、抑制细胞凋亡,从而导致化疗耐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155 WNT/Β-CATENIN 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 小儿 化疗耐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女性卵巢组织体外激活机制与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5
作者 吴帮勇 易红艳 +1 位作者 马燕琳 黄元华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23年第4期311-315,共5页
始基卵泡的激活发育是女性配子成熟的关键。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POI)患者由于体内卵泡休眠和发育调控失衡的现象,体内无法完成始基卵泡激活发育,导致女性不孕。卵巢组织体外激活(IVA)技术现已成为解决这类无法通过自体激活始基卵泡的患... 始基卵泡的激活发育是女性配子成熟的关键。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POI)患者由于体内卵泡休眠和发育调控失衡的现象,体内无法完成始基卵泡激活发育,导致女性不孕。卵巢组织体外激活(IVA)技术现已成为解决这类无法通过自体激活始基卵泡的患者获得自身成熟卵母细胞的新途径。在IVA的研究中,PI3K/PTEN/Akt和Hippo等信号通路成为当前研究焦点。本综述将对IVA机制的相关研究进展和临床应用研究进行阐述,为卵巢组织体外培养与激活的临床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组织 始基卵泡 体外激活 PI3K/PTEN/Akt HIPPO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宫颈癌免疫治疗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6
作者 陈丽君 马燕琳(综述) +1 位作者 揭秋玲 孙菲(审校)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427-431,共5页
子宫颈癌是最常见的女性生殖系统恶性肿瘤之一,与人乳头瘤病毒(HPV)的持续感染密切相关。早期子宫颈癌治疗方式主要以手术为主并辅助放化疗,而晚期及复发性子宫颈癌多数因无法行手术治疗且放化疗效果有限,成为困扰临床医生的主要难题。... 子宫颈癌是最常见的女性生殖系统恶性肿瘤之一,与人乳头瘤病毒(HPV)的持续感染密切相关。早期子宫颈癌治疗方式主要以手术为主并辅助放化疗,而晚期及复发性子宫颈癌多数因无法行手术治疗且放化疗效果有限,成为困扰临床医生的主要难题。近年,免疫治疗在肿瘤的临床应用中取得巨大突破,成为一种继传统手术、放化疗及靶向治疗后,对改善子宫颈癌患者生存及预后具有全新价值的治疗手段。目前,HPV治疗性疫苗、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单药或联合疗法、抗体-药物偶联物及过继性细胞免疫疗法等,在晚期、转移性或复发性子宫颈癌中表现出一定的疗效及安全性,反映了免疫疗法在子宫颈癌治疗中的巨大潜力。本文介绍了近年来子宫颈癌免疫治疗进展,为子宫颈癌的临床研究和治疗提供新的方向和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颈癌 免疫治疗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过继性细胞免疫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育龄期女性体重指数对胚胎发育及助孕结局的影响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明昆 黄元华 马燕琳 《海南医学院学报》 2023年第24期1870-1877,共8页
目的:探讨育龄期女性体重指数对胚胎发育及助孕结局的影响,旨在为不同体重指数的患者提供更好的助孕治疗,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收集2015年1月~2021年10月在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生殖医学中心首次接受鲜胚移植且通过长方案... 目的:探讨育龄期女性体重指数对胚胎发育及助孕结局的影响,旨在为不同体重指数的患者提供更好的助孕治疗,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收集2015年1月~2021年10月在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生殖医学中心首次接受鲜胚移植且通过长方案促排的患者资料,共3783例。按照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将患者分为:低体重组(BMI<18.5 kg/m^(2))、正常体重组(18.5≤BMI<24 kg/m^(2))、超重组(24≤BMI<28 kg/m^(2))和肥胖组(BMI≥28 kg/m^(2))。比较四组的基本情况、助孕过程、胚胎发育以及助孕结局。结果:分析患者基本情况发现,四组女性年龄无显著差异(P>0.05),但肥胖女性的不孕时间显著延长(P=0.007)。超重及肥胖组的基础内分泌水平低于正常组(P<0.05)。肥胖组基础卵泡刺激素(follicle-stimulating hormone,FSH)、基础黄体生成素(luteinizing hormone,LH)、基础雌二醇(estradiol,E2)、基础孕酮(progesterone,P)、抗缪勒管激素(anti-mullerian hormone,AMH)均低于正常体重组(P<0.05),肥胖组基础窦卵泡数(antral follicle counting,AFC)减少(P=0.011)。超重组仅表现为E2、P水平降低(P<0.05)。在助孕过程中,肥胖组促性腺激素(gonadotropin,Gn)用量最多,超重组次之,低体重组最少(P<0.001)。肥胖组的Gn天数延长(P<0.001)。超重、肥胖组扳机日LH、E2、P均低于正常体重组(P<0.05)。比较胚胎发育过程得出,肥胖组囊胚在原核消失(time of pronuclei disappearance,tPNf)、四细胞(time of four cells,t4)及囊胚形成(time of full blastocyst,tB)阶段均出现发育延迟(P<0.05)。肥胖组助孕结局较差,表现为临床妊娠率(P=0.044)及活产率(P=0.036)降低。行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后发现,肥胖是临床妊娠(OR=0.683,95%CI:0.479-0.973,P=0.035)及活产(OR=0.662,95%CI:0.459-0.954,P=0.027)的危险因素。年龄为生化妊娠、临床妊娠和活产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女性肥胖延长不孕时间,引起内分泌紊乱,增加Gn用量及天数。女性肥胖能延迟囊胚发育过程,为临床妊娠及活产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重指数 辅助生殖技术 体外受精 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 延时成像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培养条件下人胚胎干细胞生长状况的比较
18
作者 蒋伟民 赵星 +8 位作者 李崎 张宇 周知 马宁 李林江 徐雯 卢伟英 黄元华 马燕琳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3年第9期1175-1179,共5页
目的:比较胚胎干细胞株在两种不同培养体系下生长状况,验证两种不同培养体系对于人胚胎干细胞全能性的维持与延续。方法:将人类胚胎干细胞株分别接种于传统的培养体系以及mTESR1的培养体系,观察在不同培养体系下人类胚胎干细胞状态及克... 目的:比较胚胎干细胞株在两种不同培养体系下生长状况,验证两种不同培养体系对于人胚胎干细胞全能性的维持与延续。方法:将人类胚胎干细胞株分别接种于传统的培养体系以及mTESR1的培养体系,观察在不同培养体系下人类胚胎干细胞状态及克隆形态之间的差别。对生长于不同培养体系下的胚胎干细胞进行碱性磷酸酶染色、免疫荧光染色以及用RT-PCR的方法检测人胚胎干细胞全能性。结果:生长在传统培养体系中的胚胎干细胞,细胞克隆薄且扁平,与周围的饲养层细胞边界清晰,克隆中心的细胞容易出现分化。单个胚胎干细胞核质比高,核仁明显。生长mTESR1体系中的胚胎干细胞,细胞克隆较传统培养体系下的大,呈单层细胞生长,细胞排列紧密,单个胚胎干细胞的细胞核大,核仁明显,核质比高。生长在不同培养体系下的人胚胎干细胞碱性磷酸酶染色均呈现阳性,免疫荧光染色及RT-PCR均验证了细胞的全能性。结论:两种不同培养体系均能维持胚胎干细胞的全能性。mTESR1培养条件更加简便,能更清楚观察与分析单个细胞的形态,适合人胚胎干细胞的维持培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胚胎干细胞 饲养层细胞 mTESR1 MATRIGE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COSL/ICOS在母胎免疫耐受中的研究进展
19
作者 梅娇琪 杨晓惠 +2 位作者 李蒙勇威 马燕琳 黄元华 《海南医学院学报》 2023年第23期1831-1835,共5页
共信号分子指细胞表面的配体与T细胞表面受体相互作用向细胞内传递刺激或抑制信号,来调节免疫反应的一类分子。共信号分子在肿瘤及自身免疫性疾病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研究认为共信号分子也参与了母胎免疫耐受的调节,共信号分子... 共信号分子指细胞表面的配体与T细胞表面受体相互作用向细胞内传递刺激或抑制信号,来调节免疫反应的一类分子。共信号分子在肿瘤及自身免疫性疾病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研究认为共信号分子也参与了母胎免疫耐受的调节,共信号分子的异常会导致母胎免疫耐受失衡从而引起复发性流产、子痫等妊娠并发症。ICOSL/ICOS是共刺激信号的配体和受体,通过参与T细胞分化、Th1、Th2细胞因子分泌调节母胎免疫耐受。因此,本文就ICOSL/ICOS结构、母胎界面中的分布及其在妊娠过程中的免疫调节进行综述,旨在为今后研究共信号分子异常引起的妊娠并发症的免疫治疗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刺激分子 ICOSL/ICOS 免疫耐受 TH1 TH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USC3在子痫前期胎盘组织中的表达及对滋养细胞功能的影响
20
作者 李蒙勇威 康金雨 +3 位作者 林丹 孙菲 揭秋玲 马燕琳 《海南医学院学报》 2023年第18期1389-1394,1400,共7页
目的:探讨TUSC3在胎盘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对滋养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收集正常胎盘组织和子痫前期胎盘组织各10例。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两组胎盘组织中TUSC3的表达情况。同时构建HTR8/SVneo稳定过表达TUSC3细胞株,通过迁移实验和Transw... 目的:探讨TUSC3在胎盘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对滋养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收集正常胎盘组织和子痫前期胎盘组织各10例。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两组胎盘组织中TUSC3的表达情况。同时构建HTR8/SVneo稳定过表达TUSC3细胞株,通过迁移实验和Transwell实验分析TUSC3对滋养细胞迁移及侵袭能力的影响。结果:相比于正常胎盘组织,TUSC3在子痫前期早孕绒毛组织中的表达呈升高趋势。免疫组化和qRT⁃PCR分别检测两组蛋白和mRNA的表达差异,TUSC3在晚孕胎盘组织中表达明显高于正常胎盘组织(P<0.01)。迁移实验和Transwell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细胞相比,过表达TUSC3的滋养细胞迁移速率和侵袭细胞的数量均明显下降(P<0.01)。结论:TUSC3在子痫前期的胎盘组织中表达上调,并抑制滋养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痫前期 TUSC3 滋养细胞 迁移 侵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