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海南类鼻疽的流行病学特点和临床特点调查研究 被引量:22
1
作者 吴华 王旭明 黄东良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923-926,共4页
目的了解海南地区类鼻疽的流行病学特点和临床特点。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从我院病案室收集95例类鼻疽患者的病历资料,调查该病的人群分布(如性别、职业、年龄)、地域分布、时间分布及有无易感因素等流行病学特点及临床表现、实验室... 目的了解海南地区类鼻疽的流行病学特点和临床特点。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从我院病案室收集95例类鼻疽患者的病历资料,调查该病的人群分布(如性别、职业、年龄)、地域分布、时间分布及有无易感因素等流行病学特点及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和治疗情况等临床特点。结果 95例类鼻疽患者中男83例,占87%;农民66例,占69%;年龄14~80岁,平均50岁;类鼻疽患者全部分布在海南沿海的12个地区,内陆地区未发现;雨季(8~10月)发病者共40例,占42%;多发于免疫功能低下者,特别是糖尿病患者;本病临床表现多样,主要为败血症、肺部感染、肝脾脓肿等;类鼻疽伯霍尔德杆菌多分离于血标本;对亚胺培南、美洛培南的敏感率为100%。结论类鼻疽患者主要为男性农民,本病好发于多雨秋季,其临床表现多样,临床和实验室均应加强对本病的认识程度,早期进行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及时选用有效的抗菌药物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鼻疽 伯霍尔德杆菌 类鼻疽 流行病学 临床表现 耐药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平面X线辅助全髋关节置换术前三维规划技术流程专家共识(2024年版) 被引量:1
2
作者 王娟 李慧武 +25 位作者 杨佩 曹力 陈云苏 冯尔宥 关振鹏 黄伟 雷鹏飞 李春宝 李凭跃 李晓明 饶志涛 田华 童培健 王飞 王广积 王燎 王伟 夏亚一 许鹏 姚琦 于腾波 张国强 周宗科 王坤正 蔡宗远 侯志勇 《医用生物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016-1025,共10页
全髋关节置换手术(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中晚期股骨头坏死及终末期髋关节骨关节炎的有效手段。然而,THA术后仍存在假体无菌性松动、周围骨折和假体脱位等严重并发症,使得THA术前选择合适的髋关节假体型号... 全髋关节置换手术(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中晚期股骨头坏死及终末期髋关节骨关节炎的有效手段。然而,THA术后仍存在假体无菌性松动、周围骨折和假体脱位等严重并发症,使得THA术前选择合适的髋关节假体型号和放置位置成为手术医师面临的重要挑战。目前常用的THA术前规划方法主要依赖二维X线或三维CT的静态影像,未能充分考虑髋关节在负重以及运动、腰椎-髋关节联合变化以及假体运动过程中撞击等问题。近年来,双平面X线影像系统作为一种新型在体、动态放射成像技术,为THA术前规划提供了全面、准确的动态三维数据。但目前关于双平面X线辅助THA术前三维规划的技术流程和专家共识尚未建立,影响了该技术的推广和应用。鉴于此,全国骨科专家和相关专业代表共同讨论提出7个共识问题,并通过对与会专家推荐意见的问卷调查得出“专家推荐率”和“强烈推荐率”。本共识旨在为双平面X线辅助THA术前三维规划技术的规范化应用提供指导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髋关节置换手术 双平面X线影像系统 术前三维规划 技术流程 专家共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节镜下滑膜切除联合射频汽化治疗膝关节类风湿关节炎 被引量:5
3
作者 陈世强 宋世锋 +2 位作者 姚理阳 曾凡 马业涛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6年第10期771-773,共3页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滑膜切除联合射频汽化治疗膝关节类风湿关节炎的疗效。方法对36例有膝关节滑膜炎表现的类风湿关节炎,在内科正规药物治疗的同时,关节镜下膝下前内、前外常规入路及膝外上、内上入路,对膝关节增生滑膜、血管翳行刨削...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滑膜切除联合射频汽化治疗膝关节类风湿关节炎的疗效。方法对36例有膝关节滑膜炎表现的类风湿关节炎,在内科正规药物治疗的同时,关节镜下膝下前内、前外常规入路及膝外上、内上入路,对膝关节增生滑膜、血管翳行刨削切除及射频汽化,其中21例附加膝后内、后外侧入路,处理膝后间室病变滑膜。术后3d开始进行系统关节功能锻炼。结果36例随访4~26个月,平均16个月,优21例,良13例,可2例,优良率94.4%(34/36)。类风湿膝关节炎关节功能术前评分为(58.6±5.3)分,术后升至(91.6±5.8)分(t=2.723,P=0.003);Lysholm膝关节功能术前评分为(42.3±3.8)分,术后升至(90.2±4.4)分(t=2.437,P=0.001)。结论关节镜下滑膜切除联合射频汽化,具有创伤小、出血少、关节功能恢复快的优点,有效地控制类风湿关节炎病情发展,可最大程度恢复病变膝关节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关节镜 滑膜切除 射频汽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介导击破微泡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转染正常大鼠关节滑膜组织 被引量:4
4
作者 景香香 刘洁 +3 位作者 杨炳昂 符少清 吴汤娜 王东林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2407-2409,共3页
目的探讨超声击破微泡介导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转染大鼠关节滑膜组织的可行性。方法将20只正常清洁级Wister大鼠分为4组,每组5只(10个膝关节)。单纯质粒组:10μg EGFP注射入大鼠关节腔内;超声+质粒组:EGFP注射入大鼠关节腔内,超声... 目的探讨超声击破微泡介导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转染大鼠关节滑膜组织的可行性。方法将20只正常清洁级Wister大鼠分为4组,每组5只(10个膝关节)。单纯质粒组:10μg EGFP注射入大鼠关节腔内;超声+质粒组:EGFP注射入大鼠关节腔内,超声持续照射10min;微泡+质粒组:300μl SonoVue与10μg EGFP混合注射入大鼠关节腔内;超声+微泡+质粒组:将300μl SonoVue与10μg EGFP混合后注射入大鼠关节腔内,超声持续照射10min。3天后取出大鼠膝关节滑膜组织,直接贴在载玻片上,在荧光显微镜480nm波长激发状态下观察EGFP转染效果。结果单纯质粒组、超声+质粒组和微泡+质粒组的大鼠膝关节滑膜组织EGFP的荧光强度稍有增强;超声+微泡+质粒组EGFP的荧光强度明显增强。结论超声介导微泡可以实现EGFP质粒对正常大鼠关节滑膜组织的转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介入性 微泡 关节 滑膜 基因转移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联合造影剂对正常大鼠关节滑膜组织的生物学作用 被引量:4
5
作者 景香香 刘洁 +3 位作者 杨炳昂 符少清 吴汤娜 王东林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609-611,共3页
目的观察诊断超声联合不同剂量超声造影剂对正常关节滑膜组织的生物学作用。方法20只正常清洁级Wister大鼠,分5组(每组4只,8个膝关节):超声+100μl造影剂、超声+200μl造影剂、超声+300μl造影剂、超声+500μl造影剂、单纯超声照射(对照... 目的观察诊断超声联合不同剂量超声造影剂对正常关节滑膜组织的生物学作用。方法20只正常清洁级Wister大鼠,分5组(每组4只,8个膝关节):超声+100μl造影剂、超声+200μl造影剂、超声+300μl造影剂、超声+500μl造影剂、单纯超声照射(对照组)。各组均使用诊断超声持续照射10min。1周后处死大鼠,取关节滑膜组织行HE染色,观察大鼠关节滑膜组织有无损伤及损伤情况。结果超声+100μl造影剂、超声+200μl造影剂及超声+300μl造影剂、单纯超声照射各组未发现关节滑膜组织有明显损伤。在超声+500μl造影剂组发现滑膜细胞肿胀,呈圆形、椭圆形或多边形,滑膜组织增生明显,层次明显增多,排列紊乱,周围组织中毛细血管增生明显,部分肌纤维结构溶解断裂,炎性细胞浸润。结论超声联合造影剂能明显增强对滑膜组织的生物学效应,且造影剂剂量越大,滑膜组织损伤越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造影剂 关节 滑膜 动物 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比较两种体位和入路在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2
6
作者 郑南生 陈剑飞 +5 位作者 周钢 黎早敏 林坚平 肖海涛 高允锁 纪翠莲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4期2220-2223,共4页
目的比较侧卧位髋后外侧入路和仰卧位外侧入路在股骨粗隆骨折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30例接受手术治疗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分为A、B两组,各15例,分别采取仰卧位外侧入路和侧卧位后外侧入路,用DCS内固定治疗。记录并比较术中输血量、手... 目的比较侧卧位髋后外侧入路和仰卧位外侧入路在股骨粗隆骨折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30例接受手术治疗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分为A、B两组,各15例,分别采取仰卧位外侧入路和侧卧位后外侧入路,用DCS内固定治疗。记录并比较术中输血量、手术时间、术后2周主动屈髋度数及内侧柱小粗隆复位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中输血量、手术时间、术后2周主动屈髋度数及内侧柱小粗隆复位情况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股骨粗隆间骨折术中采用侧卧位髋后外侧入路,可减少术中输血量、缩短手术时间、增加术后主动屈髋度数、促进内侧柱小粗隆复位,使得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良好,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骨折 骨折固定术 侧卧位髋后外侧入路 仰卧位外侧入路 治疗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Ⅱ型谷氨酰胺转氨酶对骨肉瘤MG-63细胞凋亡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 被引量:1
7
作者 蔡文涛 夏虹 +1 位作者 沈宁江 林明侠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782-789,I0003,共9页
目的:研究骨肉瘤MG-63细胞中Ⅱ型谷氨酰胺转氨酶(TG2)的抗凋亡作用,探讨其抑制肿瘤细胞凋亡的机制。方法:设计针对TG2的siRNA,建立骨肉瘤MG-63细胞体外缺氧培养模型,分为常氧组(细胞在常氧下培养)、单纯缺氧组(细胞在缺氧培养箱里培养)... 目的:研究骨肉瘤MG-63细胞中Ⅱ型谷氨酰胺转氨酶(TG2)的抗凋亡作用,探讨其抑制肿瘤细胞凋亡的机制。方法:设计针对TG2的siRNA,建立骨肉瘤MG-63细胞体外缺氧培养模型,分为常氧组(细胞在常氧下培养)、单纯缺氧组(细胞在缺氧培养箱里培养)、对照siRNA缺氧组(转染对照siRNA后在缺氧培养箱里培养)和TG2siRNA缺氧组(转染TG2siRNA后在缺氧培养箱里培养)。观察各组骨肉瘤MG-63细胞在缺氧培养不同时间(6、12、24、48和72h)后Bax和Cyt C的表达及细胞凋亡率。微量滴定法检测TG2活性,RT-PCR法检测TG2和Bax mRNA表达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TG2和Bax蛋白在细胞内的分布,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TG2、Bax和Cyt C蛋白表达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结果:与常氧组比较,单纯缺氧组和对照siRNA缺氧组细胞TG2活性、TG2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增强(P<0.01),并随缺氧时间延长逐渐升高(P<0.01);Bax mRNA表达水平变化不明显(P>0.05),但Bax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下降(P<0.01),细胞胞浆和线粒体内Cyt C蛋白水平及细胞凋亡率无明显变化(P>0.05)。与单纯缺氧组和对照siRNA缺氧组比较,TG2siRNA缺氧组细胞各时间点TG2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1),Bax mRNA表达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Bax蛋白表达明显增加(P<0.01),胞浆内Cyt C蛋白水平明显增加(P<0.01),线粒体内Cyt C蛋白水平明显降低(P<0.01),细胞凋亡率显著增加(P<0.01)。结论:TG2通过与Bax形成混合物而消耗Bax,阻止Cyt C释放至胞浆,从而抑制肿瘤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肉瘤 Ⅱ型谷氨酰胺转氨酶 BCL-2相关X蛋白质 细胞色素C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肱骨髁上骨折125例随访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张燕翔 柴益民 +1 位作者 陈彦 王和驹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1997年第1期15-16,23,共3页
自1983年2月至1995年3月我院收治了肱骨髁上分析病员125例,其中手法复位80例,手术治疗45例。作者对其疗效进行追踪随访,随访时间最长10a,最短la,平均6a。结果显示:手法复位较手术治疗发生肘内翻多见,而... 自1983年2月至1995年3月我院收治了肱骨髁上分析病员125例,其中手法复位80例,手术治疗45例。作者对其疗效进行追踪随访,随访时间最长10a,最短la,平均6a。结果显示:手法复位较手术治疗发生肘内翻多见,而手术治疗较手法复位发生肘关节伸屈受限多见。讨论了肱骨髁上分析的手术指征,并提出预防并发症的相应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骨髁上骨折 手法复位 外科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切口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网球肘)36例报告 被引量:5
9
作者 宋世锋 肖海涛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6年第12期991-992,共2页
12003年1月-2005年1月,对36例肱骨外上髁炎(网球肘)采用局部利多卡因麻醉,痛点处2cm切口,将桡侧伸腕肌附着点处韧带半环状部分切断,并向远侧剥离。术后按Verhaar疗效标准优良率3个月为96.8%(30/31),6个月为96.8%(30/31... 12003年1月-2005年1月,对36例肱骨外上髁炎(网球肘)采用局部利多卡因麻醉,痛点处2cm切口,将桡侧伸腕肌附着点处韧带半环状部分切断,并向远侧剥离。术后按Verhaar疗效标准优良率3个月为96.8%(30/31),6个月为96.8%(30/31),12个月为90.3%(28/31),15个月为92.3%(24/26)。局麻下小切I=1治疗网球肘,操作简单,疗效可靠,可在门诊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球肘 小切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治疗及临床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符波 林明侠 王书成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1997年第1期30-32,共3页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治疗及临床分析符波,林明侠,王书成(海南省人民医院骨科)海口570311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是由于血液在下肢深静脉系统内不正常地凝固形成血栓,造成患肢静脉血回流障碍。本病如不能得到及时、正确的治疗,...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治疗及临床分析符波,林明侠,王书成(海南省人民医院骨科)海口570311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是由于血液在下肢深静脉系统内不正常地凝固形成血栓,造成患肢静脉血回流障碍。本病如不能得到及时、正确的治疗,常会造成下肢肿胀、色素沉着、皮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深静脉 血栓形成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手术治疗(附70例报告) 被引量:1
11
作者 马业涛 姚伦龙 《实用医学杂志》 CAS 1995年第6期401-402,共2页
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手术治疗(附70例报告)海南省人民医院骨科(570011)马业涛,姚伦龙股骨粗隆间骨折是一种常见的老年人骨折,传统的治疗方法是采用外展骨牵引(1)。随着人们对骨折治疗的高要求,采用手术治疗逐渐增多,我... 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手术治疗(附70例报告)海南省人民医院骨科(570011)马业涛,姚伦龙股骨粗隆间骨折是一种常见的老年人骨折,传统的治疗方法是采用外展骨牵引(1)。随着人们对骨折治疗的高要求,采用手术治疗逐渐增多,我院从1986年1月至1994年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 股骨粗隆间骨折 骨折 外科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儿四肢常见疾病疼痛特点与诊断 被引量:1
12
作者 宋世锋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47-50,共4页
关键词 儿童 四肢 常见疾病 疼痛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肢截肢80例分析
13
作者 张光强 陈剑飞 曾凡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01年第2期100-100,共1页
关键词 创伤 损伤 下肢 截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