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柴芍承气汤对重症胰腺炎患者胃肠及凝血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6
1
作者 孙乐瑾 王华杰 朱永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870-1873,共4页
目的:观察柴芍承气汤对重症胰腺炎患者胃肠及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6年11月90例在该院确诊治疗的重症胰腺炎患者,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以柴芍承气汤治疗。观察患者微循环指标(胰腺... 目的:观察柴芍承气汤对重症胰腺炎患者胃肠及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6年11月90例在该院确诊治疗的重症胰腺炎患者,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以柴芍承气汤治疗。观察患者微循环指标(胰腺微血管痉挛、微血管内皮细胞损伤、胰腺微血管通透性、血液流变学)、胃肠功能观察指标(腹痛腹胀持续时间、肠鸣音时间、肛门排气、排便恢复时间),检查细胞因子(血清TNF-α、IL-6、IL-8、GMP-140、TXB2、ET-1、血清NO)水平。结果:观察组胰腺微血管痉挛微血管通透性、微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及血液流变学的改善例数都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NO水平显著升高(P<0.05),观察组显著大于对照组;ET-1、TXB2、GMP-140水平显著降低;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经治疗后TNF-α、IL-6、IL-8水平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腹痛、腹胀持续时间、肠鸣音时间、肛门排气、排便恢复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柴芍承气汤能抑制炎症反应,改善血管通透性、胰腺缺血和微循环,恢复重症胰腺炎患者胃肠运动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芍承气汤 重症胰腺炎 胃肠功能 凝血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柴芍承气汤联合床边持续血液滤过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生存质量及血清IL-6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8
2
作者 陈明科 朱永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4期2334-2337,共4页
目的探讨柴芍承气汤联合床边持续血液滤过(CRRT)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生存质量及白介6(IL-6)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海南省人民医院2013年8月至2018年9月间住院的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200例,按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治疗组、CRRT组及柴芍... 目的探讨柴芍承气汤联合床边持续血液滤过(CRRT)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生存质量及白介6(IL-6)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海南省人民医院2013年8月至2018年9月间住院的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200例,按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治疗组、CRRT组及柴芍承气汤组。对照组50例,采用常规西医治疗方法;治疗组50例,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应用柴芍承气汤和CRRT治疗;CRRT组50例,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应用CRRT治疗;柴芍承气汤组50例,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应用柴芍承气汤治疗。观察四组患者治疗后的生存质量及治疗前后血清IL-6水平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对照组生存质量升高9例,稳定23例,下降18例;治疗组患者生存质量升高38例,稳定10例,下降2例;CRRT组35例患者生存质量升高,11例稳定,4例下降;柴芍承气汤组36例患者生活质量升高,11例稳定,3例下降。治疗组、CRRT组及柴芍承气汤组患者生存质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CRRT组及柴芍承气汤组患者NK活性及CD4^+/CD8^+比例治疗后升高,而对照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四组患者治疗前血清IL-6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CRRT组及柴芍承气汤组患者血清IL-6水平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对照组患者生存率显著低于治疗组、CRRT组及柴芍承气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柴芍承气汤联合CRRT治疗能改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生存质量,其作用机制之一可能是通过改善NK细胞的活性,提高CD4^+/CD8^+比值,抑制血清IL-6水平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急性胰腺炎 柴芍承气汤 床边持续血液滤过 IL-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地区汉、黎族重度子痫前期与HLA-G 14bp基因多态性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郑林媚 唐荣 +4 位作者 王莉 陈小菊 施蕾 陈文忱 周忠义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280-284,共5页
目的:探讨人类白细胞抗原(HLA)-G第8外显子14bp基因多态性在海南汉、黎族重度子痫前期(sPE)中的意义。方法:收集2016年1月至2017年7月在海南省人民医院产科分娩的正常妊娠妇女128例(汉族68例和黎族60例)及sPE患者102例(汉族55例和黎族47... 目的:探讨人类白细胞抗原(HLA)-G第8外显子14bp基因多态性在海南汉、黎族重度子痫前期(sPE)中的意义。方法:收集2016年1月至2017年7月在海南省人民医院产科分娩的正常妊娠妇女128例(汉族68例和黎族60例)及sPE患者102例(汉族55例和黎族47例)的血标本,应用PCR及直接测序法对HLA-G的14bp位点的等位基因及基因型进行分型,比较两个民族组间该位点的等位基因及基因型频率分布是否存在差异。结果:各组14bp位点可检测出3种基因型:即+14bp/+14bp型、+14bp/-14bp型和-14bp/-14bp型。不同民族间比较:汉族正常对照组与黎族正常对照组,汉族sPE组和黎族sPE组的HLA-G 14bp等位基因和基因型频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同民族间比较:汉族sPE组HLA-G 14bp等位基因和3种基因型频率与汉族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黎族sPE组-14bp等位基因频率低于黎族正常对照组(54.4%vs 64.3%,P<0.05)。黎族sPE组HLA-G-14bp/-14bp基因型频率低于黎族正常对照组(22.2%vs 42.9%,P<0.05),而-14bp/+14bp基因型频率高于黎族正常对照组(64.4%vs 42.9%,P<0.05),两组+14bp/+14bp基因型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LA-G基因第8外显子14bp缺失多态性的存在可能有利于降低孕妇PE的发生发展,可能与种族差异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度子痫前期 人类白细胞抗原-G 14bp基因多态性 种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监测对危重症患者卧位调整的指导价值 被引量:3
4
作者 吴月丽 吕雪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0期2401-2403,共3页
目的探究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监测对行气管插管的危重症患者卧位调整的临床指导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2年3月行气管插管的危重症患者150例,按随机数字表分为常规组及监测组,各75例,常规组患者更换体位3 min内行经皮... 目的探究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监测对行气管插管的危重症患者卧位调整的临床指导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2年3月行气管插管的危重症患者150例,按随机数字表分为常规组及监测组,各75例,常规组患者更换体位3 min内行经皮血氧饱和度、潮气量记录,监测组患者同时持续监测PETCO2。比较两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入住重症监护病房时间、呼吸机相关肺炎(VAP)发生情况;机械通气治疗撤除3 h后心率、经皮血氧饱和度、呼吸、血气分析情况。结果监测组较常规组机械通气时间、入住重症监护病房时间缩短,VAP发生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监测组机械通气治疗撤除3 h后心率、呼吸减慢,经皮血氧饱和度、氧分压升高,二氧化碳分压(PCO2)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行气管插管的危重症患者卧位时给予PETCO2监测,可依据PETCO2调控呼吸机相关参数、指导撤机程序、及时预警呼吸机故障,使患者更为安全、治疗更为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气监测 经皮 危重病 呼吸 人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妥乐平对阿尔茨海默病大鼠自噬的影响 被引量:3
5
作者 赵仲艳 刘涛 +2 位作者 赵二义 黄仕雄 徐志育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62-367,共6页
目的探索神经妥乐平(NTP)对阿尔茨海默病(AD)模型大鼠Notch信号通路及海马神经元自噬的影响。方法将45只SD大鼠随机均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NTP组,模型组和NTP组采用腹腔注射D-半乳糖(100 mg/kg)联合海马区注射β淀粉样蛋白(Aβ1-42)(5... 目的探索神经妥乐平(NTP)对阿尔茨海默病(AD)模型大鼠Notch信号通路及海马神经元自噬的影响。方法将45只SD大鼠随机均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NTP组,模型组和NTP组采用腹腔注射D-半乳糖(100 mg/kg)联合海马区注射β淀粉样蛋白(Aβ1-42)(5μl)建立AD大鼠模型,NTP组腹腔注射NTP(1.2 Nu/kg)进行干预2周。采用Morris水迷宫检测各组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HE染色观察大鼠的海马组织病理变化;采用TUNEL法检测海马组织神经元细胞的凋亡;电镜观察海马组织神经元细胞的自噬;Western blot检测Notch信号通路、Caspase-3、Bcl-2、Bax、Beclin1和LC3-Ⅱ/LC3-Ⅰ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和NTP组大鼠学习记忆能力明显下降(P<0.05),海马组织细胞的凋亡率明显升高(P<0.05),Bcl-2、Beclin-1、Notch1、NICD和Hes5蛋白的表达明显下调,Caspase-3、Bax表达明显上调(P<0.05);与模型组比较,NTP组大鼠学习记忆能力明显升高(P<0.05),海马组织Bcl-2、Beclin-1、LC3-Ⅱ/LC3-Ⅰ、Notch1、NICD和Hes5的表达均明显上调(P<0.05),Caspase-3、Bax蛋白的表达明显下调(P<0.05);HE染色显示,NTP组大鼠海马组织病理变化明显减轻。结论NTP可能通过调节Notch信号通路,诱导海马神经元自噬,提高AD大鼠学习记忆能力,保护脑组织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妥乐平 阿尔茨海默病 NOTCH信号通路 自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酸氯喹在加速88例普通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核酸转阴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3
6
作者 李娜 谢甜 +4 位作者 魏晓芬 易省阳 曹一秋 蒋思怡 余雪涛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0期2759-2762,共4页
目的探讨磷酸氯喹在加速普通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infectious disease 2019,COVID-19)患者核酸转阴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2020年2月21日至3月8日在湖北省洪湖市第四人民医院确诊为普通型COVID-19的8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据知... 目的探讨磷酸氯喹在加速普通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infectious disease 2019,COVID-19)患者核酸转阴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2020年2月21日至3月8日在湖北省洪湖市第四人民医院确诊为普通型COVID-19的8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据知情同意原则分为治疗组(56例)和对照组(32例)。对两组患者入组后到鼻咽拭子核酸检测第1次转为阴性的时间、第1次转阴时病程天数、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进行比较,对治疗组用药前后血白细胞、淋巴细胞计数、肝肾功能进行比较,对比治疗组不同年龄段用药后核酸检测第1次转为阴性的时间、第1次转阴时病程天数。结果治疗组鼻咽拭子核酸检测第1次转阴时间、转阴时病程天数、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均明显小于对照组。出院后复查核酸检测复阳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用药前后血白细胞、淋巴细胞计数和肝肾功能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中A组(18岁≤年龄<35岁)、B组(35岁≤年龄<50岁)核酸检测第1次转为阴性的时间、第1次核酸检测转阴时病程天数均比C组(50岁≤年龄≤65岁)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磷酸氯喹可以显著加快普通型COVID-19患者鼻咽拭子核酸检测转阴时间,缩短病程、住院时间,减少住院费用且核酸复阳发生率低,用药不良反应少,磷酸氯喹的疗效可能受年龄因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氯喹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核酸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内关于结直肠癌组织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表达及其意义的Meta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陈明科 曾家耀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6期4205-4208,共4页
目的评价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运用Meta分析方法对国内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结直肠癌组织VEGF表达的研究进行分析,通过计算机检索万方数据库、清华同方全文数据库(CNKI)、重庆维普全文数据库,... 目的评价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运用Meta分析方法对国内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结直肠癌组织VEGF表达的研究进行分析,通过计算机检索万方数据库、清华同方全文数据库(CNKI)、重庆维普全文数据库,检索时间为1989年1月—2011年4月,以"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结直肠肿瘤、结直肠癌"为关键词进行全文检索。采用OR及其95%CI进行比较、合并OR检验统计量用Z表示。结果最终共纳入26篇符合条件的文献,病例组共1 647例,对照组共870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病例组VEGF阳性表达率高于对照组〔OR=0.18,95%CI(0.13,0.23),P=0.00〕;敏感性分析结果显示,Meta分析结果稳定性较好。VEGF表达与Duke分期〔OR=1.68,95%CI(1.40,2.02),P=0.00〕、肿瘤浸润深度〔OR=1.48,95%CI(1.11,1.97),P=0.01〕、TNM分期〔OR=1.45,95%CI(1.03,2.05),P=0.03〕、淋巴结转移〔OR=0.65,95%CI(0.55,0.77),P=0.00〕、3年生存率〔OR=1.94,95%CI(1.25,3.02),P=0.00〕及5年生存率〔OR=1.42,95%CI(1.06,1.89),P=0.02〕密切相关,与性别〔OR=0.92,95%CI(0.73,1.14),P=0.43〕、年龄〔OR=0.99,95%CI(0.80,1.23),P=0.96〕及肿瘤直径〔OR=1.11,95%CI(0.80,1.54),P=0.53〕无关。结论现有的临床研究证据表明,VEGF在结直肠癌组织中高表达,VEGF高表达可能在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转移及预后中起重要作用,对结直肠癌的早期诊断、治疗和预防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肿瘤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类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源性P-MSCs移植对SAP大鼠小肠屏障功能的保护作用
8
作者 王杏宝 田佳 陈业雄 《肠外与肠内营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55-161,共7页
目的:建立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大鼠模型,并分析胎盘间充质干细胞(P-MSCs)对大鼠小肠屏障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挑选健康的SPF级雄性SD大鼠18只,以浓度为4%的牛磺胆酸钠经胰管注射建立SAP大鼠模型。在注射诱导6 h后,应用随机数字分组法将... 目的:建立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大鼠模型,并分析胎盘间充质干细胞(P-MSCs)对大鼠小肠屏障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挑选健康的SPF级雄性SD大鼠18只,以浓度为4%的牛磺胆酸钠经胰管注射建立SAP大鼠模型。在注射诱导6 h后,应用随机数字分组法将SAP大鼠分为两组,各9只。一组设为SAP组,经大鼠尾静脉注射磷酸缓冲盐溶液,另一组设为SAP+P-MSCs组,经尾静脉注射P-MSCs。术后24 h,将两组大鼠麻醉处死后,观察大鼠肠道中P-MSCs的分布,胰脏和肠道的损伤程度和细菌对肠系膜淋巴结的侵入;比较两组大鼠的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D-乳酸、内毒素、C-反应蛋白(CRP)等因子水平;并检查两组大鼠小肠角化细胞生长因子(KGF)、闭锁连接蛋白-1(ZO-1)和细胞膜闭合蛋白(occludin)的表达,重点探讨胎盘间充质干细胞对SAP大鼠小肠屏障功能的保护作用。结果:大鼠成功诱导出现SAP症状。光镜和透射电镜下两组大鼠小肠结构变化清晰可见,SAP组大鼠的肠黏膜严重受损,中性粒细胞浸润,肠腔出血,但SAP+P-MSCs组大鼠肠道损伤明显减轻,炎症浸润及微绒毛脱落明显改善。两组实验检测指标比较,SAP组大鼠血清与小肠组织中均检测到促炎症因子,TNF-α、IL-1β、CRP水平明显增高,小肠KGF表达下调,而SAP+P-MSCs组大鼠的全身及小肠炎症因子显著减少,局部KGF表达上调,与SAP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与SAP组比较,SAP+P-MSCs组大鼠的血清中D-乳酸与内毒素明显减少,ZO-1和Occludin表达显著提高,且SAP+P-MSCs组大鼠胰腺与小肠淋巴结中细菌含量也明显减少(P<0.05)。结论:SAP大鼠注射胎盘间充质干细胞后,可通过加强动物小肠上皮层的屏障功能,起到抑制大鼠炎症反应,降低肠道损伤,改善大鼠胰腺炎病变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盘间充质干细胞 重症急性胰腺炎 小肠屏障功能 炎症反应 肠道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