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索拉非尼基于Hippo/YAP及PI3K/Akt/mTOR信号通路介导细胞自噬在肝细胞癌中产生耐药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
作者 曹智 周塏 +3 位作者 陈骋 梁贤文 刘路政 武金才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475-480,共6页
肝细胞癌(HCC)是世界上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它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其具体形成机制尚不明确,由于大多数HCC患者被诊断出来时已是晚期,通常已丧失良好的手术时机。而靶向药物的出现给当前HCC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同时还可作为术后治... 肝细胞癌(HCC)是世界上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它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其具体形成机制尚不明确,由于大多数HCC患者被诊断出来时已是晚期,通常已丧失良好的手术时机。而靶向药物的出现给当前HCC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同时还可作为术后治疗措施,在HCC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索拉非尼是第一个被用于治疗HCC的靶向药物,它可抑制肝肿瘤组织血管生成和细胞增殖,可诱导肝肿瘤细胞凋亡,进而提高部分肝癌患者的生存率。但据目前研究显示,有50%~60%HCC经治患者对该药物出现了敏感性下降。主要是由于索拉非尼使用后会抑制体内相关信号通路,从而致使耐药的发生,故进一步探索索拉非尼耐药机制,使其逆转索拉非尼耐药对于改善肝癌治疗的预后具有极其重要的临床价值。近些年来,许多学者致力研究索拉非尼通过Hippo/YAP及PI3K/Akt/mTOR信号通路介导细胞自噬与耐药性的产生有着密切联系。并探讨其耐药分子机制,使该领域获得了巨大的发展。因此,本篇文章主要从Hippo/YAP及PI3K/Akt/mTOR信号通路展开,探讨其与细胞自噬之间的关系以及介导的耐药机制,为索拉非尼治疗肝癌产生耐药性提供可靠的科学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索拉非尼 Hippo/YAP信号通路 PI3K/Akt/mTOR信号通路 细胞自噬 肝细胞癌 耐药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nt/β-catenin通路调控铁死亡在肝癌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
作者 陈锦浩 曹智 +1 位作者 陈家诚 郑进方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4期1104-1110,共7页
铁死亡被认为是一种铁依赖性、非凋亡形式的调节性细胞死亡,主要由活性氧产生和铁稳态失衡导致严重脂质过氧化而引发的,它可诱导相关因子可通过不同途径直接或间接影响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导致抗氧化能力下降和细胞中脂质活性氧积累,最... 铁死亡被认为是一种铁依赖性、非凋亡形式的调节性细胞死亡,主要由活性氧产生和铁稳态失衡导致严重脂质过氧化而引发的,它可诱导相关因子可通过不同途径直接或间接影响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导致抗氧化能力下降和细胞中脂质活性氧积累,最终导致氧化细胞死亡。同时,铁死亡受到了多种途径调控,如铁代谢、线粒体活性、氧化还原稳态以及与疾病相关信号通路等。据研究报道,铁死亡代谢途径失调可影响肝癌的发生、发展。目前铁死亡导致疾病的分子机制知之甚少,但铁死亡相关基因和通路与肝癌进展有关。研究发现,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异常激活与肝癌的复发、侵袭、转移以及免疫逃逸有关,且与铁死亡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该通路可通过调控铁死亡的发生从而进一步加重肝癌的恶化。目前该领域在肝癌中已取得一定的实质性进展。因此,在本综述中通过概述铁死亡的分子机制及其在肝癌中的作用,探讨其影响肝癌进展的过程,同时,具体分析Wnt/βcatenin信号通路调控铁死亡的发生过程,为未来肝癌的治疗提供可靠的科学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nt/βcatenin信号通路 铁死亡 肝癌 侵袭 转移 免疫逃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管捆扎构建小鼠胰腺炎模型的实验研究
3
作者 彭程 涂广平 李志强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4期1841-1847,共7页
目的:将胰管捆扎构建的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和慢性胰腺炎(chronic pancreatitis,CP)模型与单纯雨蛙素构建的模型的成模效果进行对比。方法:胰管捆扎术后48 h腹腔注射雨蛙素1次(50μg/kg),术后3 d取材为AP模型,术后21 d取... 目的:将胰管捆扎构建的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和慢性胰腺炎(chronic pancreatitis,CP)模型与单纯雨蛙素构建的模型的成模效果进行对比。方法:胰管捆扎术后48 h腹腔注射雨蛙素1次(50μg/kg),术后3 d取材为AP模型,术后21 d取材为CP模型。雨蛙素AP模型通过连续腹腔注射7次雨蛙素(50μg·kg^(-1)·h^(-1))构建,首次注射后24 h取材;雨蛙素CP模型在每周第1、3、6天注射,每天注射6次(50μg·kg^(-1)·h^(-1)),共6周,末次注射后5 d取材。H&E染色用于检测胰腺病理损伤,免疫组化染色用于检测炎症介质和纤维化标志物,Masson染色用于检测胰腺纤维化。结果:与雨蛙素AP模型相比,胰管捆扎AP模型损伤评分更高、炎症介质IL-6、TNF-α表达更高;与雨蛙素CP模型相比,胰管捆扎CP模型中胰腺腺泡细胞缺失程度更重,纤维化占比更大,纤维化标志物α-SMA和CTGF表达更高。结论:与雨蛙素胰腺炎模型相比,胰管捆扎构建的小鼠AP模型具有更重的胰腺损伤,而其构建的CP模型具有更明显的胰腺腺泡缺失和纤维化,总体上,其时间和金钱成本低于雨蛙素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胰腺炎 慢性胰腺炎 雨蛙素 捆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癌中环状RNA的表达模式及其编码潜能的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林熊 武金才 +4 位作者 褚凤冉 曹智 叶妃 陈家诚 刘路政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505-514,共10页
目的:环状RNA作为一类特殊的非编码RNA,近些年多有报道其可以通过编码多肽的方式参与多种恶性肿瘤的演变和进展,然而其在肝癌中的研究是有限的。本研究基于RNA-seq结合在线数据库,探讨肝癌中环状RNA的表达模式并评估其编码潜能。方法:应... 目的:环状RNA作为一类特殊的非编码RNA,近些年多有报道其可以通过编码多肽的方式参与多种恶性肿瘤的演变和进展,然而其在肝癌中的研究是有限的。本研究基于RNA-seq结合在线数据库,探讨肝癌中环状RNA的表达模式并评估其编码潜能。方法:应用Novaseq 6000 PE150高通量测序仪对3对肝癌与癌旁组织行circRNA测序。生物信息学分析寻找差异性表达的circRNA并行序列分析,应用GO、KEGG和Reactome分别进行功能、通路富集分析;联合在线数据库Transcirc和Ribocirc筛选可翻译的circRNA;应用IRES finder识别IRES元件;ORFfinder识别ORF序列;m6A SRAMP识别m6A位点序列;CPAT法评估编码潜能。qPCR检测上述寻找到的差异性表达circRNA表达情况。结果:本研究共发现了416个丰度相对可观的circRNA,包括35个上调和31个下调的circRNA(均P<0.05),序列分析提示这些基因多以小分子量(长度<1 000 nt)、外显子-外显子类型及(2-5)外显子个数构成为主。GO分析显示这些表达差异性的circRNA主要富集在GTP酶活性的调节(P<0.001)、小GTP酶介导的信号转导的调节(P<0.001)、GTP酶活性阳性调节(P<0.001)(生物学过程),核散斑(P=0.016)(细胞成分),GTP酶调节因子活性(P<0.001)、GTP酶激活因子活性(P<0.001)(分子功能)等;KEGG分析显示这些表达差异的circRNA主要富集在补体系统(P=0.002)、mRNA监测通路(P=0.003)和血小板激活(P=0.005)等;Reactome分析显示主要富集在RHO GTP酶周期(P=0.008)、RHOA GTP酶周期(P<0.001)和CDC42 GTP酶周期(P=0.001)等。进一步联合Transcirc和Ribocirc数据库交集获得17个circRNA,其中以hsa_circ_0000231、hsa_circ_0000417、 hsa_circ_0000745、 hsa_circ_0005455、 hsa_circ_0000847、 hsa_circ_0005552、 hsa_circ_0060849、hsa_circ_0008234、hsa_circ_0075796、hsa_circ_0001742及hsa_circ_0001686共11个基因编码潜能评分最显著且均大于0.9分。同时在10例肝癌和癌旁组织中qPCR验证提示:hsa_circ_0000231、hsa_circ_0000745、hsa_circ_0005552、和hsa_circ_0000847在肝癌组织中高表达,hsa_circ_0060849和hsa_circ_0008234呈低表达,差异具有意义(P<0.05)。结论:综合分析了肝癌中cicRNA的表达模式,发现了6个circRNA存在差异性表达且具有高的翻译潜能评分,值得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状RNA 肝癌 RNA-SEQ 翻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6A修饰的circRNA在肝细胞癌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5
作者 褚凤冉 刘路政 武金才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55-160,共6页
N6-甲基腺苷(N6-methyladenosine,m6A)是一种可逆的表观遗传修饰,是真核细胞中最丰富的修饰物之一,在信使RNA和非编码RNA中被普遍报道。m6A修饰可调节RNA的转录、加工、剪接、降解和翻译等,在肿瘤生物学行为中发挥重要作用。缺乏5’帽... N6-甲基腺苷(N6-methyladenosine,m6A)是一种可逆的表观遗传修饰,是真核细胞中最丰富的修饰物之一,在信使RNA和非编码RNA中被普遍报道。m6A修饰可调节RNA的转录、加工、剪接、降解和翻译等,在肿瘤生物学行为中发挥重要作用。缺乏5’帽子结构的circ RNA(circular RNA)一直被误认为是转录过程中偶然剪切生成的“垃圾序列”,然而研究发现,circ RNA可以通过micro RNA、结合蛋白、翻译多肽和m6A修饰等多种方式参与肿瘤侵袭和转移。本文就m6A修饰在circ RNA调控作用及其在肝细胞癌中的功能作一综述,并讨论其在该领域的潜在临床应用和可能的未来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6-甲基腺苷 环状RNA 修饰 肝细胞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TPAP单体型与基因表达及肝细胞癌(HCC)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1
6
作者 武金才 陈虒 +3 位作者 李灼日 周开伦 贾户亮 任宁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76-280,297,共6页
目的拟通过分析不同HTPAP单体型与基因表达及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预后的关系,探讨HTPAP单体型对HCC术后复发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377例HCC样本,提取其中以AGCTAC、GCGGGT、AGCTGC和GCGGAT等4种主要HTPAP单体... 目的拟通过分析不同HTPAP单体型与基因表达及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预后的关系,探讨HTPAP单体型对HCC术后复发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377例HCC样本,提取其中以AGCTAC、GCGGGT、AGCTGC和GCGGAT等4种主要HTPAP单体型组成的HCC RNA。绝对定量PCR检测HTPAP基因表达水平,免疫组化染色、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HTPAP蛋白表达水平,分析单体型与基因表达的关系。随机选取665例HCC样本并提取DNA,焦磷酸测序方法对6个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nucleotide polymorphisms,SNPs)进行检测。单体型构建后,分析HTPAP单体型与HCC预后的关系。结果 377例HCC中有327例由上述4种主要单体型构成。基因表达分析提示,HCC中HTPAP在GCGGGT纯合子组和AGCTAC/GCGGGT杂合子组的表达低于AGCTAC/GCGGAT杂合子组、AGCTAC/AGCTGC杂合子组及AGCTAC纯合子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62)。免疫组化染色发现GCGGGT纯/杂合子组HCC较其他单体型HCC的HTPAP表达显著降低(P=0.035)。Kaplan-Meier分析提示,GCGGGT纯/杂合子组HCC较其他单体型HCC术后易复发且预后差(P<0.001)。Cox风险比例模型发现GCGGGT单体型是HCC术后复发及预后差的独立相关因子。结论 HCC的不同HTPAP单体型在mRNA水平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在蛋白水平存在显著差异。GCGGGT单体型可作为HCC术后复发和预后差的预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HCC) HTPAP 单体型 复发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癌肉瘤1例报告
7
作者 陈良 武金才 +4 位作者 陈家诚 罗相相 唐荣 覃汉德 周开伦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373-1374,共2页
1病例资料患者女性,51岁,因“右上腹隐痛3 d”于2016年1月21日入住海南省人民医院。患者于3 d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上腹隐痛,无腹胀腹泻,无畏寒发热,无恶心呕吐。于当地医院医院查腹部彩超提示:右肝前叶占位,考虑原发性肝癌。入院查体:巩... 1病例资料患者女性,51岁,因“右上腹隐痛3 d”于2016年1月21日入住海南省人民医院。患者于3 d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上腹隐痛,无腹胀腹泻,无畏寒发热,无恶心呕吐。于当地医院医院查腹部彩超提示:右肝前叶占位,考虑原发性肝癌。入院查体:巩膜无黄染,无肝掌和蜘蛛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瘤 肝肿瘤 治疗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NA-144基因过表达对肝癌小鼠的抑瘤作用及对肠道菌群的影响 被引量:7
8
作者 王雨 许达峰 +5 位作者 周开伦 武金才 丁驿超 古海强 谢明微 刘向梅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81-87,共7页
目的分析微小RNA-144(miRNA-144)基因过表达对肝癌小鼠的抑瘤作用及对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建立小鼠移植性腹水型肝癌。观察miRNA-144基因过表达对肝癌小鼠一般情况、肝肠组织病理学形态、肠道内容物菌群丰度及多样性、肠道屏障功能的... 目的分析微小RNA-144(miRNA-144)基因过表达对肝癌小鼠的抑瘤作用及对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建立小鼠移植性腹水型肝癌。观察miRNA-144基因过表达对肝癌小鼠一般情况、肝肠组织病理学形态、肠道内容物菌群丰度及多样性、肠道屏障功能的影响。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及Western blot对Occludin、ZO-1、miRNA-144 mRNA及Occludin、ZO-1蛋白的情况进行测定。结果miRNA-144过表达能改善肝癌小鼠的一般体质状况,抑制肝癌的发展,改善肠道微生态环境和肠道黏膜屏障功能,上调结肠组织Occludin、ZO-1、miRNA-144 mRNA及Occludin、ZO-1蛋白的表达。结论miRNA-144过表达能抑制原发性肝癌的发展,改善小鼠肠道微生态环境和肠道黏膜功能,其机制可能与上调Occludin、ZO-1 mRNA和蛋白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NA-144 肝癌 肠道菌群 紧密连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癌术后肺转移综合治疗获得完全缓解1例报告 被引量:2
9
作者 章家超 张震生 +3 位作者 陈平平 唐荣 曾勇超 李奇钊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432-1434,共3页
原发性肝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有超过半数的肝癌新发病例及死亡病例发生在我国[1],大多数肝癌起病隐匿、进展速度快、早期无特异性症状往往被人们所忽视,大约70%的原发性肝癌患者初诊时已是中晚期,从而失去根治性手术机会,大大... 原发性肝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有超过半数的肝癌新发病例及死亡病例发生在我国[1],大多数肝癌起病隐匿、进展速度快、早期无特异性症状往往被人们所忽视,大约70%的原发性肝癌患者初诊时已是中晚期,从而失去根治性手术机会,大大降低了生存期及生活质量[2-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肿瘤转移 治疗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HL综合征伴胰腺多发囊肿和第4脑室血管母细胞瘤1例报告
10
作者 庄春雨 陈小菁 +1 位作者 陈家诚 周开伦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868-869,共2页
范希佩尔-林道(von Hippel Lindau,VHL)综合征是一组临床上较为罕见的多发性、家族性、累及多系统、多脏器的良恶性肿瘤综合征。可累及到的主要器官有脑、脊髓、视网膜、肾脏、肾上腺、胰腺或者附睾等[1]。德国眼科医生von Hippel在190... 范希佩尔-林道(von Hippel Lindau,VHL)综合征是一组临床上较为罕见的多发性、家族性、累及多系统、多脏器的良恶性肿瘤综合征。可累及到的主要器官有脑、脊髓、视网膜、肾脏、肾上腺、胰腺或者附睾等[1]。德国眼科医生von Hippel在1904年第一个描述了眼球内血管瘤的病例,以及Lindau在1927年描述了小脑及脊髓内血管瘤的病例,后人以两位科学家的名字命名此病[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囊肿 血管母细胞瘤 中枢神经系统肿瘤 病例报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尾部神经鞘瘤1例报告
11
作者 章家超 唐荣 +2 位作者 张震生 陈平平 曾勇超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878-1879,共2页
神经鞘瘤是一种很常见的周围神经系统良性肿瘤,发病部位可遍及全身,但是多以头、颈等部位常见,发生于胰腺的神经鞘瘤较为罕见,并且术前诊断存在一定的困难,对手术方式的选择有着很大的干扰性。1病例资料患者男性,52岁,因“发现胰体尾部... 神经鞘瘤是一种很常见的周围神经系统良性肿瘤,发病部位可遍及全身,但是多以头、颈等部位常见,发生于胰腺的神经鞘瘤较为罕见,并且术前诊断存在一定的困难,对手术方式的选择有着很大的干扰性。1病例资料患者男性,52岁,因“发现胰体尾部占位性病变2个月余”于2021年7月19日前来本院住院治疗;患者既往体健,否认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等病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肿瘤 神经鞘瘤 外科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状RNA翻译多肽在恶性肿瘤中的作用 被引量:1
12
作者 刘路政 武金才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31-36,共6页
作为特殊的非编码RNA,环状RNA(circular RNA,Circ RNA)是一种由pre-mRNA通过反式剪接形成的新型闭合环状的RNA分子。随着生物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研究的不断深入,对于CircRNA的鉴定和功能已有了新的认识。CircRNA由于缺乏5’帽子结构一直... 作为特殊的非编码RNA,环状RNA(circular RNA,Circ RNA)是一种由pre-mRNA通过反式剪接形成的新型闭合环状的RNA分子。随着生物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研究的不断深入,对于CircRNA的鉴定和功能已有了新的认识。CircRNA由于缺乏5’帽子结构一直被认为不可翻译成蛋白质,已有证据表明其可通过核糖体内部进入位点(internal ribosomal entry site,IRES)和N6-甲基腺苷(N6-methyladenosine,m^(6)A)诱导的方式编码多肽,在多种恶性肿瘤的生物学行为中扮演重要角色。本文结合国内外研究,回顾CircRNA翻译多肽的可能机制,对其多肽产物在常见的恶性肿瘤中的功能及作用进行综述,探讨其可能存在的问题及潜在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状RNA 翻译 恶性肿瘤 非编码R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对肝衰竭大鼠的治疗作用
13
作者 严阳刚 武金才 +5 位作者 陈家诚 许达峰 陈骋 李兴 谭声义 李灼日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20年第3期165-169,共5页
目的:探讨体外诱导肝向分化成功后的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经门静脉移植对肝衰竭大鼠肝功能及组织的影响。方法: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传至第6代后,体外利用肝细胞生长因子(HGF)和上皮细胞生长因子(EGF)诱导其肝向分化。使用四氯化碳建立急性... 目的:探讨体外诱导肝向分化成功后的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经门静脉移植对肝衰竭大鼠肝功能及组织的影响。方法: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传至第6代后,体外利用肝细胞生长因子(HGF)和上皮细胞生长因子(EGF)诱导其肝向分化。使用四氯化碳建立急性肝衰竭大鼠模型,随机分5组:HGF诱导分化细胞移植组、EGF诱导分化细胞移植组、HGF+EGF联合诱导移植组、无诱导细胞移植组和无细胞移植组,经门静脉移植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别于移植后12 h、72 h、7 d、1月和2月时间点观察检测肝功能指标及肝脏病理的变化情况。结果:HGF诱导分化细胞移植组、EGF诱导细胞移植组、HGF+EGF联合诱导移植组、无诱导细胞移植组大鼠的生存情况、谷丙转氨酶、胆红素、白蛋白水平各指标较无细胞移植组均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HGF诱导细胞移植组、EGF诱导细胞移植组和HGF+EGF联合诱导移植组各指标较无诱导细胞移植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理分析提示细胞移植组的大鼠肝显微结构较无细胞移植组改善明显。结论:肝向分化的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入肝衰竭大鼠体内能够显著改善肝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诱导因子 肝向分化 干细胞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病毒表达circLIFR对Hep3B肝癌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
14
作者 李辰 刘路政 +3 位作者 卢汉原 陈家诚 陈良 武金才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22年第24期1855-1859,1866,共6页
目的:探讨慢病毒稳定高表达circLIFR对Hep3B肝癌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通过慢病毒包装circLIFR表达质粒,感染Hep3B细胞以构建稳定circLIFR高表达的肝癌细胞株。其中构建肝癌Hep3B细胞株感染circLIFR高表达序列的慢病毒为circLIFR... 目的:探讨慢病毒稳定高表达circLIFR对Hep3B肝癌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通过慢病毒包装circLIFR表达质粒,感染Hep3B细胞以构建稳定circLIFR高表达的肝癌细胞株。其中构建肝癌Hep3B细胞株感染circLIFR高表达序列的慢病毒为circLIFR高表达组,感染circLIFR高表达空载体序列的慢病毒为阴性对照组,无感染组为空白对照组。qPCR检测circLIFR的表达,Sanger测序鉴定其环状拼接位点。细胞增殖试剂盒检验细胞活力,Transwell鉴定侵袭能力。结果:qPCR和Sanger测序显示成功建立circLIFR稳定表达细胞株。circLIFR高表达组细胞增殖活力优于阴性对照组以及空白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阴性对照组、空白对照组的穿透Matrigel滤膜细胞数目依次为(270.8±18.9)个、(266.2±17.6)个,circLIFR高表达组穿透Matrigel滤膜的细胞数为(396.6±32.9)个,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circLIFR高表达明显提高Hep3B肝癌细胞增殖活力,促进细胞侵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状RNA circLIFR 肝癌 生物学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