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清内脂素水平的变化及意义 被引量:2
1
作者 刘凯 王好问 +1 位作者 夏豪 陈英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3年第5期603-606,共4页
目的:分析血清内脂素在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中的表达情况,并探讨血清内脂素与老年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 :选取78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35例经冠脉造影排除冠心病的健康老年人作为对照组(C组),按照急... 目的:分析血清内脂素在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中的表达情况,并探讨血清内脂素与老年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 :选取78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35例经冠脉造影排除冠心病的健康老年人作为对照组(C组),按照急性冠脉综合征的类型分为A组(ST段抬高型)、B组(非ST段抬高型)。结果:B组(非ST段抬高组)血清内脂素水平高于A组(ST段抬高组),A组和B组血清内脂素水平均高于C组,内脂素与冠状动脉病变支数、Gensini积分呈正相关关系(r=0.496、0.752,P<0.01)。结论: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中,血清内脂素水平能够初步反映冠脉病变支数和病变程度;血清内脂素可能在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发生、发展中产生一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急性冠脉综合征 内脂素 GENSINI积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蒿琥酯对肺癌A549细胞侵袭能力及ICAM-1、MMP-9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2
2
作者 陈献珊 韩坤元 +2 位作者 陈锋夏 吴从明 黄伟炜 《中国肺癌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567-571,共5页
背景与目的近年来研究发现抗疟药青蒿琥酯对肺癌细胞具有抑制效应,但其作用机制尚未完全阐明。本研究旨在探讨青蒿琥酯对肺癌A549细胞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 MTT实验观察青蒿琥酯对体外培养的A549细胞增殖抑制作用;Transwell小室侵袭实... 背景与目的近年来研究发现抗疟药青蒿琥酯对肺癌细胞具有抑制效应,但其作用机制尚未完全阐明。本研究旨在探讨青蒿琥酯对肺癌A549细胞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 MTT实验观察青蒿琥酯对体外培养的A549细胞增殖抑制作用;Transwell小室侵袭实验检测青蒿琥酯对体外A549细胞侵袭转移能力影响;构建A549细胞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观察青蒿琥酯对A549细胞移植瘤的抑制作用,并采用Western blot检测A549细胞移植瘤ICAM-1和MMP-9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 MTT实验表明1.25μg/L-5μg/L的低浓度青蒿琥酯对A549细胞增殖无明显抑制作用。Transwell小室体外侵袭实验表明,与对照组(96.33±6.41)比较,1.25μg/L青蒿琥酯即可抑制A549细胞侵袭转移(75.43±4.37,P<0.05)。移植瘤实验表明10 mg/kg青蒿琥酯不能抑制裸鼠A549细胞移植瘤的生长(P>0.05),但是可降低ICAM-1和MMP-9蛋白表达量(P<0.05)。结论青蒿琥酯可抑制A549细胞侵袭潜能,其机制可能与降低ICAM-1和MMP-9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蒿琥酯 肺肿瘤 侵袭 ICAM-1 MMP-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碱性磷酸酶与肾功能恶化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5
3
作者 李文安 刘凯 +4 位作者 江帆 仝珊 周晓莉 候晓晓 韩坤元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818-821,共4页
目的探讨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ADHF)患者血清碱性磷酸酶(ALP)与肾功能恶化(WRF)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6年6月于海南省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和老年病科就诊的ADHF患者972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有无WRF分为无WRF组840例和WRF组132... 目的探讨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ADHF)患者血清碱性磷酸酶(ALP)与肾功能恶化(WRF)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6年6月于海南省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和老年病科就诊的ADHF患者972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有无WRF分为无WRF组840例和WRF组132例。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生化指标检测资料、心脏超声检测资料,比较两组患者上述指标的差异。根据ALP水平将ADHF患者分为低ALP、中ALP、高ALP 3组,比较3组患者的WRF发生率;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ADHF患者WRF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两组患者性别、糖尿病病史、慢性肾脏病病史、呋塞米注射液使用情况、去甲肾上腺素使用情况、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ARB)类使用情况、口服呋塞米片情况、血肌酐、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 GFR)、血红蛋白、血清清蛋白、总胆红素(T-Bill)、ALP、ALT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LP水平越高WRF发生率越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_(趋势)~2=8.827,P=0.004)。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糖尿病、慢性肾脏病、血清清蛋白、ALP为ADHF患者发生WRF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ALP是ADHF发生WRF的独立预测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碱性磷酸酶 心力衰竭 肾功能衰竭 慢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0岁以上患者心肌桥与其近端桥前血管动脉粥样硬化狭窄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9
4
作者 刘凯 陈英 +3 位作者 王好问 周晓莉 江帆 仝珊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755-758,共4页
目的:探讨60岁以上患者冠状动脉前降支心肌桥与近端桥前血管动脉粥样硬化狭窄的相关性,以确定前降支心肌桥能否成为近端桥前血管动脉粥样硬化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方法:通过256排螺旋计算机断层摄影术(CT)检查明确诊断冠心病的患者... 目的:探讨60岁以上患者冠状动脉前降支心肌桥与近端桥前血管动脉粥样硬化狭窄的相关性,以确定前降支心肌桥能否成为近端桥前血管动脉粥样硬化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方法:通过256排螺旋计算机断层摄影术(CT)检查明确诊断冠心病的患者986例,其中左冠状动脉心肌桥患者389例,共发现心肌桥486根。采集患者年龄、性别、糖尿病、高血压、血脂异常、吸烟等信息,应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发生于前降支心肌桥与近端桥前血管动脉粥样硬化狭窄的关系。结果:389例心肌桥患者中,前降支近段48例(占所有心肌桥患者比例为:12.3%),前降支中段254例(65.3%),前降支远段51例(13.1%),第一对角支19例(4.9%),钝缘支17例(4.4%)。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P〈0.01,比值比(OR)1.07,95%可信区间(CI):0.02-0.09]、糖尿病(P〈0.01,OR:4.48,95%CI:0.75-2.24)、前降支中段心肌桥(P〈0.01,OR:4.98,95%CI:0.81-2.41)与前降支近端桥前血管动脉粥样硬化狭窄明显相关;年龄(P〈0.01,OR:1.08,95%CI:0.04-0.12)、糖尿病(P=0.01,OR:3.49,95%CI:0.30-2.19)与前降支中段桥前血管动脉粥样硬化狭窄相关,前降支中段心肌桥与前降支中段及远段动脉粥样硬化无明显相关(P〉0.05)。结论:前降支中段心肌桥的老年患者中,近端桥前血管粥样硬化狭窄发生率较高,前降支中段心肌桥可作为老年近端桥前血管动脉粥样硬化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心肌桥 老年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肌桥患者的临床预后及其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仝珊 韩坤元 +1 位作者 张波 江帆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5年第7期901-904,共4页
目的:分析冠状动脉心肌桥的临床、造影特征与临床事件的关系,为冠状动脉心肌桥的预后提供预测指标。方法:分析110例心肌桥患者的造影资料和临床资料。根据患者临床心血管事件不同,将110例患者分为心肌梗死组和无心肌梗死组,采用Logisti... 目的:分析冠状动脉心肌桥的临床、造影特征与临床事件的关系,为冠状动脉心肌桥的预后提供预测指标。方法:分析110例心肌桥患者的造影资料和临床资料。根据患者临床心血管事件不同,将110例患者分为心肌梗死组和无心肌梗死组,采用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心肌桥发生心肌梗死的危险因素。依据左前降支心肌桥是否合并近段动脉粥样硬化将患者分为A组(合并,n=65)和B组(无,n=43),比较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静息心率、收缩压、舒张压、脉压、肌桥压迫程度、左心室重量指数、吸烟、血糖、血脂等因素,进一步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上述因素与心肌桥合并近端血管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结果:A组临床主要表现为急性冠脉综合征,而B组则多无临床症状。A组静息心率、收缩压、脉压、心肌桥的压迫程度、左心室重量指数等均显著高于B组(P均<0.05)。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脉压、心肌桥的压迫程度、左心室重量指数与是否合并肌桥近段AS显著相关(P均<0.05)。结论:心肌桥患者的临床表现主要与是否合并肌桥近段血管动脉粥样硬化性有关。静息心率、脉压、心肌桥的压迫程度、左心室重量指数是合并肌桥近段血管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决定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要心血管事件 心肌桥 预后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梗死合并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与内脂素及内皮素的关系 被引量:7
6
作者 陈宗存 符沙沙 +2 位作者 陈金逸 吴祖荣 符茂雄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053-1056,共4页
目的脑梗死患者中关于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和内脂素、内皮素关系的研究较少。文中旨在探讨脑梗死合并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简称甲减)患者甲状腺功能与内脂素、内皮素的关系。方法入选2011年1月至2017年7月海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内分泌科... 目的脑梗死患者中关于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和内脂素、内皮素关系的研究较少。文中旨在探讨脑梗死合并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简称甲减)患者甲状腺功能与内脂素、内皮素的关系。方法入选2011年1月至2017年7月海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内分泌科及老年病科脑梗死患者200例。将其分为4组:对照组[脑梗死合并甲状腺功能正常,促甲状腺激素(TSH)、游离甲状腺素(FT4)、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均正常,n=40]、轻度亚临床甲减组(4≤TSH<10 m IU/L,FT3、FT4正常,n=60)、重度亚临床甲减组(TSH≥10 m IU/L,FT3、FT4正常,n=60)、临床甲减组(TSH≥4 m IU/L,FT3、FT4降低,n=40)。其中轻度亚临床甲减组随机分为轻度服药亚组、轻度未服药亚组;重度亚临床甲减组患者随机分为重度服药亚组、重度未服药亚组,每组30例。2个服药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左甲状腺素片;2个未服药组采用常规治疗。记录所有患者年龄、性别、BMI、血压、血糖、血脂、甲状腺功能等,比较患者内脂素、内皮素的差异。结果重度亚临床甲减组、临床甲减组内脂素含量[(46.3±10.1)、(49.5±13.6)ng/m L]较对照组[(40.2±9.7)ng/m L]明显升高(P<0.05)。重度服药亚组6个月时内脂素较重度未服药亚组升高[(42.9±6.4)ng/m L vs(39.3±5.5)ng/m L,P<0.05]。结论相对于甲状腺功能正常的脑梗死患者,重度亚临床甲减合并脑梗死患者与内脂素关系更密切。对脑梗死患者应积极筛查甲状腺功能,及早发现和干预重度亚临床甲减非常必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 内脂素 内皮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讨109例高龄患者脑白质疏松程度及血尿酸、同型半胱氨酸、血脂水平的性别差异 被引量:2
7
作者 周晓莉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6年第11期113-116,共4页
目的探讨高龄患者脑白质疏松程度及血尿酸、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血脂水平的性别差异,为脑白质疏松的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2013年6月至2015年5月于本院住院的109例年龄≥80岁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不同性别患者的头颅C... 目的探讨高龄患者脑白质疏松程度及血尿酸、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血脂水平的性别差异,为脑白质疏松的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2013年6月至2015年5月于本院住院的109例年龄≥80岁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不同性别患者的头颅CT检查结果及血尿酸、Hcy、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载脂蛋白A(Apo A)、载脂蛋白B(Apo B)、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脂蛋白(α)等水平的差异。结果男性患者脑白质疏松检出率高于女性患者(P<0.05)。而不同性别患者的脑萎缩、双侧基底节腔隙性脑梗死、双侧辐射冠区腔隙性脑梗死、脑干梗死、小脑梗死、额叶梗死、丘脑梗死、顶叶梗死、枕叶梗死、颞叶梗死及胼胝体梗死检出率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不同性别患者脑白质疏松CT分级所占比例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脑白质疏松CT分级2级和3级患者的血尿酸、Hcy及血脂水平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男性患者血尿酸和Hcy水平均高于女性患者(P<0.05),TC和Apo A水平均低于女性患者(P<0.05)。采用二分类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筛选脑白质疏松发生的危险因素仅为Hcy水平,其相对危险度为1.12(P<0.05)。结论在高龄人群中,以男性脑白质疏松更多见,与其血尿酸、Hcy水平升高相关,而与血脂异常无明显相关性。高龄人群以重度脑白质疏松为主,其血尿酸、Hcy、血脂水平与脑白质疏松CT分级无明显相关性。高Hcy水平是高龄人群发生脑白质疏松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白质疏松 尿酸 同型半胱氨酸 血脂异常 高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水型嗜酸性粒细胞胃肠炎1例
8
作者 江帆 王好问 +1 位作者 林道勇 朱材忠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4期3963-3963,共1页
患者.女,28岁,因反复上腹痛伴腹胀、腹泻2个月而入院,排便3~5次/d,不成形,无便血,无里急后重,无黏液脓血便。院外行腹水B超示大量腹水。既往曾在当地医院给予“止泻、抑酸、抗炎”等治疗,症状有所好转,但易反复。有食物可... 患者.女,28岁,因反复上腹痛伴腹胀、腹泻2个月而入院,排便3~5次/d,不成形,无便血,无里急后重,无黏液脓血便。院外行腹水B超示大量腹水。既往曾在当地医院给予“止泻、抑酸、抗炎”等治疗,症状有所好转,但易反复。有食物可疑过敏现象。入院查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嗜酸性粒细胞胃肠炎 腹水型 反复上腹痛 入院查体 里急后重 大量腹水 过敏现象 脓血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临床结局的影响 被引量:4
9
作者 吴九涛 刘凯 +3 位作者 谭传辉 王敏 曾英 陈颖豪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44-148,共5页
目的:分析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SCH)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患者术后临床转归的影响。方法:连续入组2012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定安县人民医院诊断并在海南省人民医院心导管室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并接受PCI治疗的936例冠心病患者... 目的:分析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SCH)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患者术后临床转归的影响。方法:连续入组2012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定安县人民医院诊断并在海南省人民医院心导管室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并接受PCI治疗的936例冠心病患者。根据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分为甲状腺功能正常组(ET组,n=836)和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组(SCH组,n=100);SCH组进一步分为两个亚组:SCH组1(TSH 4.5~6.9 mIU/L)和SCH组2(TSH≥7.0 mIU/L)。比较各组之间PCI后不良临床结局(包括非致命性心肌梗死、再次血运重建、心原性死亡以及上述终点的复合心血管事件)的差异,并使用多因素Cox回归分析评估SCH与不良临床结局之间的独立相关性。结果:中位随访321天(170~473天),SCH组心原性死亡(3.0%vs 1.2%,P=0.006)、非致命性心肌梗死(4.0%vs 3.1%,P=0.018)、再次血运重建(17.0%vs 16.1%,P=0.017)和复合心血管事件(20.6%vs 3.0%,P=0.002)的发生率均高于ET组。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SCH与复合心血管事件的风险独立相关(HR=1.52,95%CI:1.04~2.22,P=0.0293)。血清TSH≥7.0 mIU/L与复合心血管事件的风险显著相关(OR=2.07,95%CI:1.28~3.34,P=0.0029)。结论:SCH患者PCI术后预后较差,TSH≥7.0 mIU/L时复合心血管事件风险明显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临床结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