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乳腺癌筛选差异表达的miRNAs-mRNA及其与靶基因的关系 被引量:6
1
作者 刘海英 陈峰 +1 位作者 王梅 姚嘉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532-537,共6页
目的筛选乳腺癌差异表达的miRNAs-mRNA,探讨差异miRNAs的表达及与靶基因的关系。方法利用肿瘤基因组图谱(TCGA)筛选乳腺癌中差异表达的4种miRNAs;利用qRT-PCR验证4种miRNAs在多种细胞株中的表达;结合GO和KEGG确定4种miRNAs的靶基因。利... 目的筛选乳腺癌差异表达的miRNAs-mRNA,探讨差异miRNAs的表达及与靶基因的关系。方法利用肿瘤基因组图谱(TCGA)筛选乳腺癌中差异表达的4种miRNAs;利用qRT-PCR验证4种miRNAs在多种细胞株中的表达;结合GO和KEGG确定4种miRNAs的靶基因。利用CCK-8法检测各组细胞的活力;利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验证miRNAs与对应靶基因的作用关系。结果通过TCGA结合文献筛选差异的miRNAs分别为hsa-miR-122、hsa-miR-133b、hsa-miR-449a和hsa-miR-767。根据GO和KEGG分析hsa-miR-122-5p、hsa-miR-133b-5p、hsa-miR-449a-5p和hsa-miR-767-5p的靶基因分别为ESR1、EGFR、HMGB1和IGF-1。与mimics-NC组(1.52±0.01)比较,mimics hsa-miR-122组(1.75±0.01)、mimics hsa-miR-767组(1.87±0)和mimics hsa-miR-449a组(1.71±0.01)的细胞活力显著升高(P<0.01)。转染miR-122-5p(0.80±0.03)可降低ESR13′-UTR野生型MCF-7细胞的相对荧光活性比值(P<0.0001),转染miR-133b-5p(0.96±0.03)可降低EGFR 3′-UTR野生型MCF-7细胞的相对荧光活性比值(P<0.0001),转染miR-499a-5p(0.77±0.03)可降低HMGB13′-UTR野生型MCF-7细胞的相对荧光活性比值(P<0.0001),转染miR-767-5p(0.62±0.03)可显著降低IGF-13′-UTR野生型MCF-7细胞的相对荧光活性比值(P<0.0001);IGF-1表达与患者年龄、原发肿瘤分期有相关性(P<0.05)。结论乳腺癌细胞株中4种差异表达的miRNAs分别与ESR1、EGFR、HMGB1和IGF-1靶向结合,IGF-1表达与患者年龄、原发肿瘤分期有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miRNAs-mRNA 靶基因 双荧光素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调胰岛素样生长因子抑制miR-767-5p的表达对乳腺癌细胞增殖、迁移、侵袭及上皮间充质转化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刘海英 陈峰 姚嘉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2期2878-2884,共7页
目的研究抑制miR-767-5p对乳腺癌细胞增殖、迁移、侵袭和上皮间充质转化(EMT)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乳腺癌细胞,将miR-767-5p inhibitor和inhibitor-NC转染到乳腺癌细胞中。细胞分为3组:空白对照组(Control组),miR-767-5p inhibitor组和i... 目的研究抑制miR-767-5p对乳腺癌细胞增殖、迁移、侵袭和上皮间充质转化(EMT)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乳腺癌细胞,将miR-767-5p inhibitor和inhibitor-NC转染到乳腺癌细胞中。细胞分为3组:空白对照组(Control组),miR-767-5p inhibitor组和inhibitor-NC组,采用CCK-8法、Transwell法、划痕实验检测miR-767-5p抑制剂对乳腺癌细胞增殖、侵袭和迁移能力的影响。Western blot检测迁移相关蛋白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和MMP-9的表达水平。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验证miR-767-5p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的靶向结合作用。RT-qPCR和Western blot实验检测IGF1 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采用Western blot检测EMT相关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CCK-8实验结果显示,与Control组和inhibitorNC组相比,miR-767-5p inhibitor组显著抑制MCF-7细胞的增殖(P<0.05)。Transwell实验结果表明,与Control组和inhibitor-NC组相比,miR-767-5p inhibitor组乳腺癌细胞侵袭细胞数显著下降(P<0.05)。划痕实验结果显示,与Control组和inhibitor-NC组相比,miR-767-5p inhibitor组乳腺癌细胞迁移率显著下降(P<0.05)。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结果显示,miR-767-5p能够靶向结合IGF1。Western blot结果表明,与Control组和inhibitor-NC组相比,miR-767-5p inhibitor组的E-cadherin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增高(P<0.05),Ncadherin、MMP-2和MMP-9蛋白的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与Control组和inhibitor-NC组相比,miR-767-5p inhibitor组中IGF1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结论抑制miR-767-5p的表达可通过下调IGF1抑制乳腺癌细胞的增殖、侵袭、迁移及EMT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miR-767-5p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上皮间充质转化 迁移侵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导管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治疗肺部基础病变合并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诱发咯血 被引量:5
3
作者 陈峰 刘海英 +1 位作者 慈敏俊 万克娜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587-590,共4页
目的观察经导管支气管动脉栓塞术(BAE)治疗肺部基础病变合并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诱发咯血的价值。方法纳入18例接受经导管BAE的肺部基础病变合并COVID-19咯血患者,观察其临床特征,根据临床转归分为治愈、显效、有效、无效及复发... 目的观察经导管支气管动脉栓塞术(BAE)治疗肺部基础病变合并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诱发咯血的价值。方法纳入18例接受经导管BAE的肺部基础病变合并COVID-19咯血患者,观察其临床特征,根据临床转归分为治愈、显效、有效、无效及复发,评估BAE疗效。结果首次BAE后治愈6例(6/18,33.33%)、显效3例(3/18,16.67%)、有效3例(3/18,16.67%),无效1例(1/18,5.56%)、复发5例(5/18,27.78%);5例复发者经二次BAE后均治愈。未见脊髓损伤及异位栓塞等严重并发症。结论BAE治疗肺部基础病变合并COVID-19诱发咯血疗效确切,但短期内复发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咯血 栓塞 治疗性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硬化PHT经颈内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前后的肝CT类灌注成像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李斯锐 吴宁 +2 位作者 黄渭 卢先明 马明昭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34-239,共6页
目的探讨肝硬化门静脉高压(Portal hypertension,PHT)患者行经颈内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前、后肝CT类灌注成像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我院行经颈内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治疗的肝硬化PHT患者62例,收集术前、术后的CT扫描图... 目的探讨肝硬化门静脉高压(Portal hypertension,PHT)患者行经颈内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前、后肝CT类灌注成像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我院行经颈内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治疗的肝硬化PHT患者62例,收集术前、术后的CT扫描图像,计算经颈内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前后肝动脉、门脉类灌注,分析CT灌注参数的差异;根据治疗效果分组,计算各组AEF值;收集患者术前、后的血清检查结果,并计算患者MELD评分。结果肝硬化PHT患者术后的肝动脉灌注、动脉灌注指数较术前有显著的提高(P<0.05),肝门静脉灌注术前、术后差异不大。患者术后动脉增强分数上升,和术前值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终末期肝病模型评分增加,和术前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肝CT类灌注成像能够反映肝硬化PHT患者行经颈内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前、后的肝微循环变化;行经颈内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不会使患者肝功能恶化好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PHT 经颈内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 灌注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