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奥马珠单抗对儿童难治性过敏性哮喘伴鼻炎的疗效及其外周血tIgE和EOS计数的影响 被引量:24
1
作者 钟志娟 王灵 +1 位作者 冯小伟 李春燕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469-473,共5页
目的:评价奥马珠单抗对儿童难治性过敏性哮喘伴鼻炎的临床疗效及其对外周血总IgE(tIgE)水平和嗜酸性粒细胞(EOS)计数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84例8~14岁难治性过敏性哮喘伴鼻炎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意愿分为试验组(42例)和对照组(42例... 目的:评价奥马珠单抗对儿童难治性过敏性哮喘伴鼻炎的临床疗效及其对外周血总IgE(tIgE)水平和嗜酸性粒细胞(EOS)计数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84例8~14岁难治性过敏性哮喘伴鼻炎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意愿分为试验组(42例)和对照组(42例)。对照组以中高剂量布地奈德气雾剂+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孟鲁司特钠片及丙酸氟替卡松鼻喷雾剂+地氯雷他定片对症治疗,试验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奥马珠单抗治疗,连续6个月。评估2组患者治疗前后tIgE水平、EOS计数、呼气峰值流速占正常预计值的百分比(PEF%)、哮喘日间症状评分(DASS)、哮喘夜间症状评分(NASS)、鼻炎症状评分(TNSS)、哮喘药物积分(TAMS)以及鼻炎药物积分(TRMS)。结果:与治疗前相比,试验组患儿治疗后tIgE水平、EOS计数、PEF%、DASS、NASS、TNSS、TAMS和TRMS均显著改善(P<0.05),对照组患儿治疗后PEF%和TAMS无明显变化(P>0.05),而tIgE水平、EOS计数、DASS、NASS、TNSS和TRMS显著改善(P<0.05)。治疗前,试验组患儿tIgE水平、NASS和TAMS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其余指标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后,试验组患儿tIgE水平、EOS计数、PEF%、DASS、NASS、TNSS、TAMS和TRMS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奥马珠单抗可显著改善难治性过敏性哮喘伴鼻炎患儿肺功能,减轻哮喘和鼻炎症状,明显减少药物使用,并下调tIgE水平和EOS计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马珠单抗 儿童 哮喘 鼻炎 疗效 TIGE EO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寒喘祖帕颗粒联合丙酸氟替卡松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疗效及对ICAM-1、EOS、IgE水平影响 被引量:34
2
作者 冯琼 明静 +1 位作者 林明静 冯文婷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96-200,共5页
目的探讨寒喘祖帕颗粒联合丙酸氟替卡松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的疗效及对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嗜酸性粒细胞(EOS)和免疫球蛋白E(IgE)水平影响。方法选取来我院接受治疗的126例支气管哮喘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各63例。对照组患儿给予丙... 目的探讨寒喘祖帕颗粒联合丙酸氟替卡松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的疗效及对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嗜酸性粒细胞(EOS)和免疫球蛋白E(IgE)水平影响。方法选取来我院接受治疗的126例支气管哮喘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各63例。对照组患儿给予丙酸氟替卡松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口服寒喘祖帕颗粒,两组患儿均持续治疗4周。对比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临床症状好转时间、中医症候评分、ICAM-1、EOS和IgE水平、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水平和FEV1/(FVC)、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和动脉血氧分压(PaO2)及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4(IL-4)、白介素-6(IL-6)水平变化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较高(P<0.05);实验组患儿喘息、咳嗽、胸闷及气短症状好转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治疗后喘息、咳嗽、胸闷及气短症状评分显著降低(P<0.05),并且实验组降低较多(P<0.05);两组患儿治疗前ICAM-1、EOS和IgE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治疗后ICAM-1、EOS和IgE水平明显降低(P<0.05),并且实验组ICAM-1、EOS和IgE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治疗前FEV1、FVC水平和FEV1/FVC无差异(P>0.05),两组患儿治疗后FEV1、FVC水平和FEV1/FVC显著升高(P<0.05),并且实验组FEV1、FVC水平和FEV1/FVC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治疗前PaCO2、PaO2水平无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PaCO2水平降低明显,而PaO2水平进一步升高(P<0.05),并且实验组患儿的改善程度更高(P<0.05);两组患儿治疗前IL-1β、IL-4、IL-6水平无差异(P>0.05);两组患儿治疗后IL-1β、IL-4、IL-6水平显著降低(P<0.05),并且实验组降低程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寒喘祖帕颗粒联合丙酸氟替卡松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具有较好的疗效,能够改善ICAM-1、EOS和IgE水平,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寒喘祖帕颗粒 丙酸氟替卡松 小儿支气管哮喘 ICAM-1、EOS和IgE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儿金翘颗粒联合常规治疗对反复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13
3
作者 蔡露良 林涛 +1 位作者 钟广会 袁文霄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2057-2061,共5页
目的探讨小儿金翘颗粒联合常规治疗对反复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89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3例)和观察组(4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抗感染、祛痰止咳平喘、免疫调节剂等),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小儿金翘颗粒,疗程7 d。检... 目的探讨小儿金翘颗粒联合常规治疗对反复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89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3例)和观察组(4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抗感染、祛痰止咳平喘、免疫调节剂等),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小儿金翘颗粒,疗程7 d。检测临床疗效、血清炎症因子(IL⁃1β、IL⁃6、TNF⁃α、hs⁃CRP)、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不良反应发生率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血清炎症因子降低(P<0.05),CD3^(+)、CD4^(+)、CD4^(+)/CD8^(+)升高(P<0.05),以观察组更明显(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金翘颗粒联合常规治疗可安全有效地减轻反复下呼吸道感染患者机体炎症反应,改善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金翘颗粒 常规治疗 反复下呼吸道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巴酚丁胺联合氨溴索治疗小儿重症肺炎的临床效果分析 被引量:4
4
作者 符彬莎 赵秀英 +1 位作者 张泷 郭光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20年第2期70-74,共5页
目的探讨多巴酚丁胺联合氨溴索治疗小儿重症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5月至2018年5月于海南省人民医院海南医学院附属海南医院就诊的118例重症肺炎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患儿分为观察组(59例)和对照组(59例)。对照组患... 目的探讨多巴酚丁胺联合氨溴索治疗小儿重症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5月至2018年5月于海南省人民医院海南医学院附属海南医院就诊的118例重症肺炎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患儿分为观察组(59例)和对照组(59例)。对照组患儿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患儿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多巴酚丁胺联合氨溴索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治疗前后C反应蛋白(C reactive protein,CRP)、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白细胞(white blood cell,WBC)计数、IgA、IgG及IgM水平变化。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儿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χ^2=17.515,P<0.001);治疗后,观察组患儿CRP、PCT、WBC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1),IgM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多巴酚丁胺联合氨溴索可提高小儿重症肺炎的治疗有效率,降低炎性因子CRP、PCT、WBC水平,增强患儿的免疫功能,且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巴酚丁胺 氨溴索 小儿重症肺炎 免疫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庭镜像疗法联合康复训练对偏瘫型脑性瘫痪儿童上肢运动功能的疗效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赵秀英 阙利双 +3 位作者 李娜娇 吴淑秀 廖锋 冯小伟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20年第7期161-164,共4页
目的探讨家庭镜像疗法联合康复训练对偏瘫型脑性瘫痪儿童上肢运动功能的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7年12月海南省人民医院收治的66例偏瘫型脑性瘫痪患儿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3例。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康复训... 目的探讨家庭镜像疗法联合康复训练对偏瘫型脑性瘫痪儿童上肢运动功能的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7年12月海南省人民医院收治的66例偏瘫型脑性瘫痪患儿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3例。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患儿在此基础上联合应用家庭镜像疗法,两组患儿均干预8周。比较两组患儿干预前后的前臂旋后角度、握力、精细运动能力测试量表(fine motor function measure,FMFM)、改良Ashworth量表(modified Ashworth scale,MAS)评分变化。结果干预后,两组患儿前臂旋后角度、握力均显著大于干预前(均P<0.05),FMFM评分均显著高于干预前(均P<0.05),MAS评分均显著低于干预前(均P<0.05)。观察组患儿干预后前臂旋后角度、握力均显著大于对照组(均P<0.05),FMFM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M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家庭镜像疗法能显著提高偏瘫型脑性瘫痪患儿的上肢肌力与活动范围,降低肌张力,改善精细运动能力,应用效果令人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镜像疗法 脑性瘫痪 偏瘫 上肢运动功能 康复训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嘌呤核苷磷酸化酶缺乏症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1
6
作者 钟志娟 吉训琦 +1 位作者 陈玉雯 冯小伟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370-372,共3页
目的分析总结儿童嘌呤核苷磷酸化酶缺乏症(PNPD)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分析1例PNPD患儿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男性患儿,1岁9月龄,因面色苍白伴发热、咳嗽入院,既往有反复上呼吸道感染史,运动发育迟缓。血红蛋白88 g/L,网织红细... 目的分析总结儿童嘌呤核苷磷酸化酶缺乏症(PNPD)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分析1例PNPD患儿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男性患儿,1岁9月龄,因面色苍白伴发热、咳嗽入院,既往有反复上呼吸道感染史,运动发育迟缓。血红蛋白88 g/L,网织红细胞11.35%,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阳性,CD^(4+)/CD^(8+)T细胞比值低,尿酸水平低。胸部CT示胸腺发育不良。基因测序发现患儿PNP基因存在c.722T>C(p.I 241T)纯合变异,其父母均为该变异携带者。患儿确诊为PNPD,于2岁3月龄死于多脏器严重感染。文献检索到78例PNPD病例,发病无性别差异,发生反复感染53例,神经功能障碍51例,自身免疫病21例,继发肿瘤性疾病6例。结论对反复感染、神经功能障碍、自身免疫性疾病、CD^(4+)/CD8+T细胞比值降低、血尿酸水平低的患儿,需考虑基因缺陷致免疫缺陷病可能,基因序列分析可协助早期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NP基因 嘌呤核苷磷酸化酶缺乏症 免疫缺陷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偶发分枝杆菌脓毒症1例报告 被引量:1
7
作者 符彬莎 黄梅会 王旭明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374-376,共3页
目的分析儿童偶发分枝杆菌脓毒症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分析1例儿童偶发分枝杆菌脓毒症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儿,男,3岁8个月,以发热、咳嗽等呼吸道感染为表现,血培养发现偶发分枝杆菌,经阿奇霉素抗感染治疗有效。结论偶发... 目的分析儿童偶发分枝杆菌脓毒症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分析1例儿童偶发分枝杆菌脓毒症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儿,男,3岁8个月,以发热、咳嗽等呼吸道感染为表现,血培养发现偶发分枝杆菌,经阿奇霉素抗感染治疗有效。结论偶发分枝杆菌属于非结核分枝杆菌,常规细菌培养不易检出。儿童感染偶发分枝杆菌感染罕见,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及时抗感染治疗,预后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偶发分枝杆菌 脓毒症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