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LT持续正常的慢性HBV感染者诊疗专家共识 被引量:15
1
作者 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肝病学分会病毒性肝炎学组 陈永平 +8 位作者 杨永平 丁惠国 林明华 张明香 陈良 邓存良 邬小萍 李用国 林锋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2286-2291,共6页
本共识基于我国《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19版)》[1],对ALT持续正常的慢性乙型肝炎的最新进展进行补充,旨在帮助临床医师在ALT持续正常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诊治中做出合理的诊疗决策。本共识中的证据分为A、B和C 3个等级,推荐等级分为1... 本共识基于我国《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19版)》[1],对ALT持续正常的慢性乙型肝炎的最新进展进行补充,旨在帮助临床医师在ALT持续正常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诊治中做出合理的诊疗决策。本共识中的证据分为A、B和C 3个等级,推荐等级分为1和2级(表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 慢性 丙氨酸转氨酶 共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口市某医院330例恙虫病流行和临床特征分析 被引量:15
2
作者 邝仕成 吴彪 +6 位作者 陈贻彪 高浩然 刘水 王凯新 冯臻 聂靖宇 肖莎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512-516,共5页
目的分析海口地区330例恙虫病的流行和临床特征,为提出有效的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09—2019年海口市海南省人民医院收治的330例恙虫病临床诊断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330例恙虫病患者中,男160例,女170例;平均年... 目的分析海口地区330例恙虫病的流行和临床特征,为提出有效的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09—2019年海口市海南省人民医院收治的330例恙虫病临床诊断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330例恙虫病患者中,男160例,女170例;平均年龄41.9岁,主要为41~60岁(109例,33.0%);农民最多(167例,50.6%);秋季发病数最高(108例,32.7%),其中9月份最多(42例)。330例恙虫病患者中,191例(57.9%)出现典型的皮肤特异性溃疡或焦痂;初诊误诊175例(53.0%);9例血小板(PLT)显著下降患者(PLT≤30×10^(9)/L)的临床特点,与PLT>30×10^(9)/L的69例患者相比,其丙氨酸转氨酶和凝血酶原时间明显增高,而血肌酐明显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体温在治疗后24 h下降者39例;最终好转治愈出院者303例,死亡6例。结论恙虫病发病有明显的季节性,预防重点应是夏秋季的农村地区,临床特征以高热和焦痂或溃疡为主,极易误诊,早期诊断并使用敏感抗生素治疗可有效控制恙虫病病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恙虫病 流行病学特征 临床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腺相关病毒介导人α1干扰素基因在淋巴细胞中表达的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林锋 贾杰 +1 位作者 陈智 邱平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69-171,共3页
为了探讨人α1干扰素基因和腺相关病毒重组体pWP8A -hIFNα1在淋巴细胞中表达的情况 ,将pWP8A-hIFNα1以磷酸钙转染法转入淋巴细胞 ,于转染后 2 4小时、48小时、72小时和 1周分别提取细胞总DNA、RNA和蛋白质 ;经PCR、Southernblot,逆转... 为了探讨人α1干扰素基因和腺相关病毒重组体pWP8A -hIFNα1在淋巴细胞中表达的情况 ,将pWP8A-hIFNα1以磷酸钙转染法转入淋巴细胞 ,于转染后 2 4小时、48小时、72小时和 1周分别提取细胞总DNA、RNA和蛋白质 ;经PCR、Southernblot,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RT -PCR)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检测该重组体在淋巴细胞中表达人α1干扰素情况。结果显示 ,pWP8A -hIFNα1转染淋巴细胞后 2 4小时检测到细胞内含人α1干扰素mRNA和蛋白质 ,并持续表达 1周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相关病毒 人α1干扰素基因 淋巴细胞 表达 基因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缺氧诱导因子-1α、葡萄糖转运蛋白-1在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异位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3
4
作者 袁小琴 边文会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0期3748-3750,共3页
目的:检测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与葡萄糖转运蛋白-1(GLUT-1)在子宫内膜异位症(EMs)患者异位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异位组织的缺氧现象及缺氧对EMs发生的影响。方法:运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EMs患者异位内膜组织24例、在位内膜组织10例... 目的:检测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与葡萄糖转运蛋白-1(GLUT-1)在子宫内膜异位症(EMs)患者异位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异位组织的缺氧现象及缺氧对EMs发生的影响。方法:运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EMs患者异位内膜组织24例、在位内膜组织10例及正常子宫内膜组织10例中HIF-1α与GLUT-1的表达。结果:HIF-1α、GLUT-1在异位内膜组织中均呈高表达,与在位内膜及正常子宫内膜组织的表达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且表达强度与病变部位无关,与病变程度有关。结论: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异位组织中存在缺氧现象,HIF-1α与GLUT-1可能共同促进了EMs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异位症 缺氧诱导因子1Α 葡萄糖转运蛋白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拉米夫定治疗30例HBV引起的失代偿性肝病 被引量:1
5
作者 贾杰 陈所贤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06年第2期93-94,共2页
观察拉米夫定治疗HBV引起的失代偿性肝病的近期疗效。选择18例慢性重型乙型肝炎、12例失代偿性肝硬化患者在综合治疗基础上,口服拉米夫定(100mg/d),观察6个月患者的临床表现、肝功能、病毒学指标、Ch ild-Pugh记分及HBV DNA变化情况。... 观察拉米夫定治疗HBV引起的失代偿性肝病的近期疗效。选择18例慢性重型乙型肝炎、12例失代偿性肝硬化患者在综合治疗基础上,口服拉米夫定(100mg/d),观察6个月患者的临床表现、肝功能、病毒学指标、Ch ild-Pugh记分及HBV DNA变化情况。提示拉米夫定能迅速有效地改善多数HBV引起的失代偿性肝病患者的临床症状及肝功能,使患者HBV DNA阴转,可提高HBV引起的失代偿性肝病患者生存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米夫定 失代偿性肝病 乙型肝炎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不张106例病因与临床特点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周世明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07年第1期40-42,共3页
目的:探讨肺不张的病因与临床特点,提高诊断水平。方法:106例中72例检查X线胸片、54例检查胸部CT,20例同时检查X线胸片和胸部CT,20例检查纤支镜、其中18例做病理学活检等检查证实诊断。结果:肺癌35例,占33.02%;肺炎29例,占27.36%;肺结... 目的:探讨肺不张的病因与临床特点,提高诊断水平。方法:106例中72例检查X线胸片、54例检查胸部CT,20例同时检查X线胸片和胸部CT,20例检查纤支镜、其中18例做病理学活检等检查证实诊断。结果:肺癌35例,占33.02%;肺炎29例,占27.36%;肺结核26例,占24.53%。青年组病因以炎症为主(53.57%),中老年组病因以肺癌为主(42.31%)。左上肺不张全部是结核100%(6/6),右中肺不张以炎症为主54.55%(6/11),全肺不张以肺癌多见54.17%(13/24)。无症状16例(15.09%),有症状90例(74.91%),主要症状为咳嗽、咳痰,气促,胸痛,发热。结论:肺癌、炎症和结核是肺不张的三大主要病因,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左上肺不张提示结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不张 胸部放射摄影术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索磷布韦为基础的治疗方案对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细胞因子/趋化因子表达谱的影响 被引量:8
7
作者 高艺 梁志军 符健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2200-2204,共5页
目的探讨以索磷布韦为基础的抗病毒方案对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细胞因子/趋化因子表达谱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8月-2019年1月于海南省人民医院就诊的慢性丙型肝炎初治患者37例,HCV基因1b型、3型和6型患者接受索磷布韦维帕他韦片治疗,2a型... 目的探讨以索磷布韦为基础的抗病毒方案对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细胞因子/趋化因子表达谱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8月-2019年1月于海南省人民医院就诊的慢性丙型肝炎初治患者37例,HCV基因1b型、3型和6型患者接受索磷布韦维帕他韦片治疗,2a型患者接受索磷布韦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同时纳入15例健康对照者。采用多细胞因子检测方法对血清中36种细胞因子/趋化因子进行检测。比较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和健康对照者基线细胞因子/趋化因子的表达差异,观察治疗12周后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细胞因子/趋化因子的变化。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2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相关性分析采用Pearson相关性检验;不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2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U检验或Wilcoxon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Kruskal-WallisH检验,相关性分析采用Spearman相关性检验。结果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血清IL-6、干扰素诱导蛋白(IP)10、单核细胞趋化蛋白(MCP)4、巨噬细胞炎症蛋白(MIP)3α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A水平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值分别为2.020、2.368、2.752、1.976、2.110,P值分别为0.019、0.049、0.003、0.024、0.002),而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血清IL-7的水平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778,P=0.048)。其他30种细胞因子/趋化因子的表达水平在健康对照和慢性丙型肝炎患者中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细胞因子/趋化因子水平与HCVRNA、ALT水平无明显相关性(P值均>0.05)。在以索磷布韦为基础的抗HCV治疗12周后,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血清IL-6、IP-10、MCP-4和MIP-3α的水平均较基线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而IL-7和VEGF-A的水平在基线和治疗12周时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IL-6、IP-10、MCP-4、MIP-3α和VEGF-A可能参与了HCV介导的炎症应答,以索磷布韦为基础的有效抗病毒治疗可抑制IL-6、IP-10、MCP-4和MIP-3α表达,抑制肝脏炎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型肝炎 慢性 索非布韦 抗病毒药 细胞因子类 趋化因子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L-35对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外周血CD8^+ T淋巴细胞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5
8
作者 高艺 梁志军 符健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2011-2016,共6页
目的观察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患者血清IL-35表达水平,评估IL-35对ACLF患者CD8^+T淋巴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纳入2018年11月-2019年4月在海南省人民医院就诊的ACLF患者28例和健康对照者14例,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IL-35水平。分选外周血CD8... 目的观察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患者血清IL-35表达水平,评估IL-35对ACLF患者CD8^+T淋巴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纳入2018年11月-2019年4月在海南省人民医院就诊的ACLF患者28例和健康对照者14例,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IL-35水平。分选外周血CD8^+T淋巴细胞,使用重组人IL-35刺激培养,应用实时定量PCR法检测CD8^+T淋巴细胞中穿孔素、颗粒酶B和颗粒溶素mRNA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CD8^+T淋巴细胞中程序性死亡分子-1(PD-1)和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CTLA-4)的表达。应用直接接触和间接接触共培养系统将HLA-A2限制性CD8^+T淋巴细胞与HepG2细胞共培养,加入重组人IL-35后通过检测靶细胞死亡比率和细胞因子分泌评估CD8^+T淋巴细胞的细胞毒性和非细胞毒性功能的变化。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2组间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或配对t检验;不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2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相关性分析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结果 ACLF患者血清IL-35水平[72.32(54.04~111.30) pg/ml]较健康对照者[46.00(27.02~82.29) pg/ml]显著升高(Z=2.184,P=0.020)。ACLF患者存在CD8^+T淋巴细胞功能耗竭,主要表现为CD8^+T淋巴细胞中穿孔素和颗粒酶B mRNA相对表达量降低、PD-1和CTLA-4阳性细胞比例升高、细胞杀伤(诱导靶细胞死亡)和非细胞杀伤功能(分泌IFNγ)下降(P值均<0.05)。使用重组IL-35刺激后,ACLF患者和健康对照者CD8^+T淋巴细胞中穿孔素和颗粒酶B mRNA的相对表达量均显著降低,PD-1和CTLA-4的比例则显著升高,CD8^+T淋巴细胞的直接细胞杀伤功能均显著降低(P值均<0.05)。结论升高表达的IL-35抑制ACLF患者CD8^+T淋巴细胞的直接细胞杀伤功能,提示IL-35在ACLF中可能诱导细胞免疫功能耗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加急性肝功能衰竭 白细胞介素35 CD8阳性T淋巴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