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糖尿病足溃疡手术患者非负重运动管理方案的构建与应用
1
作者 梁萍 潘南芳 +4 位作者 潘云川 林萍 林志琥 李际洪 黄良燕 《护理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7期82-87,共6页
目的构建并应用糖尿病足溃疡手术患者非负重运动管理方案以改善此类患者临床结局。方法将90例糖尿病足溃疡手术患者按照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45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糖尿病足局部伤口处理及随访管理。在此基础上,干预组... 目的构建并应用糖尿病足溃疡手术患者非负重运动管理方案以改善此类患者临床结局。方法将90例糖尿病足溃疡手术患者按照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45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糖尿病足局部伤口处理及随访管理。在此基础上,干预组实施基于最佳证据构建的糖尿病足溃疡术后非负重运动管理方案。结果干预4周干预组空腹血糖显著低于对照组,踝肱指数、自我管理能力和日常生活能力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干预组术后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基于最佳证据构建的糖尿病足溃疡手术患者非负重运动管理方案可改善下肢局部血运、降低血糖水平,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和日常生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足溃疡 非负重运动 运动治疗 踝肱指数 自我管理能力 日常生活能力 循证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康复训练模式在脑卒中偏瘫患者中的实施及对患者生活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4
2
作者 陈丽丽 喻锦成 +1 位作者 林任 符俏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4年第7期151-153,共3页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选择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康复组和对照组患者均使用临床药物治疗,康复组患者实施规范的康复训练,在患者入组时和6个月后分别使用改...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选择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康复组和对照组患者均使用临床药物治疗,康复组患者实施规范的康复训练,在患者入组时和6个月后分别使用改良巴氏指数评定表进行功能评定,评价两组的疗效。结果康复组患者治疗6个月后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为(85.52±14.36)分,显著高于入组时[(22.77±11.50)分],对照组患者治疗6个月后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为(74.25±21.25)分,显著高于入组时[(28.19±15.36)分],比较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早期康复训练可显著改善偏瘫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偏瘫 康复 生活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氨基胍对体外培养退变椎间盘细胞中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3
3
作者 符俏 虞乐华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35-38,共4页
目的:研究一氧化氮合酶(NOS)抑制剂L-氨基胍(L-AG)对体外培养的退变椎间盘细胞中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体外培养的退变椎间盘细胞为研究对象,根据L-AG浓度分为0(对照组)、0.5%、1.0%和1.5%组,作用24h后,分光... 目的:研究一氧化氮合酶(NOS)抑制剂L-氨基胍(L-AG)对体外培养的退变椎间盘细胞中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体外培养的退变椎间盘细胞为研究对象,根据L-AG浓度分为0(对照组)、0.5%、1.0%和1.5%组,作用24h后,分光光度法检测NOS活性和一氧化氮(NO)水平,免疫印迹法检测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1(IL-1)、白细胞介素6(IL-6)以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表达水平。结果:0.5%、1.0%、1.5%L-AG组退变椎间盘细胞中NOS活性分别为6.1、5.5和4.2U·mL-1,NO水平分别为128.3、116.5和97.7μmol·L-1,与对照组比较均显著降低(P<0.01);与对照组比较,不同浓度L-AG组退变椎间盘细胞中IL-1、IL-6及TNF-α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P<0.01)。结论:NOS抑制剂L-AG可显著降低退变椎间盘细胞炎性反应,其作用机制可能与NOS抑制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氨基胍 退变椎间盘细胞 一氧化氮合酶 炎性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涤痰汤合通窍活血汤联合吞咽功能训练对脑梗死后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29
4
作者 苏淑娟 李朝健 +1 位作者 林任 李同霞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786-1788,共3页
目的:分析研究涤痰汤合通窍活血汤联合吞咽功能训练对脑梗死后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84例脑梗死后吞咽障碍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将其按入院时间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2例患者。均给予两组患者实施常规治疗,对照组患者在此... 目的:分析研究涤痰汤合通窍活血汤联合吞咽功能训练对脑梗死后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84例脑梗死后吞咽障碍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将其按入院时间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2例患者。均给予两组患者实施常规治疗,对照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进行吞咽功能训练,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的基础上使用涤痰汤合通窍活血汤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治疗满意度、吞咽障碍评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生活自理能力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7.62%,治疗满意度为97.62%;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3.33%,治疗满意度为80.95%;组间比较,差异显著,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并且,观察组患者的吞咽障碍评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生活自理能力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给予脑梗死后吞咽障碍患者采用涤痰汤合通窍活血汤联合吞咽功能训练的方法进行治疗,能够显著提高治疗的总有效率,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减少医患纠纷的产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涤痰汤合通窍活血汤 吞咽功能训练 联合 脑梗死后吞咽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辨证治疗脑梗死恢复期疗效分析 被引量:13
5
作者 苏淑娟 李朝健 +1 位作者 林任 李同霞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489-491,共3页
目的:在脑梗死患者恢复期治疗中采用中医辨证治疗进行治疗的疗效探讨。方法:将74例脑梗死恢复期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分别为参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7例。参照组患者行康复锻炼,观察组患者则施以康复锻炼+中医辨证治疗进行治疗,对两组患... 目的:在脑梗死患者恢复期治疗中采用中医辨证治疗进行治疗的疗效探讨。方法:将74例脑梗死恢复期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分别为参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7例。参照组患者行康复锻炼,观察组患者则施以康复锻炼+中医辨证治疗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状况、MBI与Fugl-Meyer评分状况以及疗效状况进行分析对比。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状况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状况优于参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MBI和Fugl-Meyer评分状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MBI和Fugl-Meyer评分状况优于参照组患者,且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疗效方面,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高于参照组患者(94.59%〉72.97%),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脑梗死患者恢复期治疗中采用中医辨证治疗进行治疗,其疗效明显,适合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辨证治疗 脑梗死患者 恢复期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