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终末期肾病患者脑血管反应性与抑郁状态的关系 被引量:4
1
作者 李姝莹 陈睿 +3 位作者 唐玮婷 马晓杰 蔡华彬 游咏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48-353,共6页
目的探讨持续血液透析的终末期肾病(ESRD)患者脑血管反应性(CVR)与情绪障碍的关系。方法收集持续血液透析ERSD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和贝克抑郁问卷评估患者焦虑和抑郁状态,采用经颅多普勒超声监测屏气试验时脑血... 目的探讨持续血液透析的终末期肾病(ESRD)患者脑血管反应性(CVR)与情绪障碍的关系。方法收集持续血液透析ERSD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和贝克抑郁问卷评估患者焦虑和抑郁状态,采用经颅多普勒超声监测屏气试验时脑血流动力学变化,并计算屏气指数。屏气指数≥0.69为CVR正常,屏气指数<0.69为CVR异常。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ESRD患者抑郁状态的因素。结果CVR异常组总胆固醇(P=0.010)、低密度脂蛋白水平(P=0.006)和抑郁状态发生率(P=0.012)高于正常组。抑郁组较无抑郁组的病程更长(P=0.039)、体重指数更低(P=0.048)、HAMA评分更高(P=0.001)、焦虑状态发生率更高(P<0.001)、屏气指数更低(P=0.015)、CVR异常发生率更高(P=0.012)。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焦虑(OR=22.915,95%CI=2.653~197.956,P=0.004)和CVR异常(OR=0.074,95%CI=0.008~0.730,P=0.026)是抑郁状态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CVR异常可能是ESRD患者发生抑郁状态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终末期肾病 脑血管反应性 抑郁 焦虑 经颅多普勒超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冠心病发病风险的调查 被引量:23
2
作者 林文婷 曾敏 +3 位作者 陈积雄 何扬利 蒙绪卿 符秀虹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53-155,共3页
目的对老年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冠心病的发病风险进行调查。方法选择2015年5月~2018年5月海南省人民医院经整夜多导睡眠监测诊断为OSAHS患者60例,根据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分为轻度组19例,中度组18例,重度组23例。按2... 目的对老年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冠心病的发病风险进行调查。方法选择2015年5月~2018年5月海南省人民医院经整夜多导睡眠监测诊断为OSAHS患者60例,根据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分为轻度组19例,中度组18例,重度组23例。按2︰1原则选择同期我院健康体检中心进行体检的非OSAHS患者30例(对照组)。采集各组患者基本信息,通过多导睡眠监测仪监测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根据AHI评估患者病情,进一步采用Framingham危险评分及欧洲心脏外科手术风险评估系统(EuroSCORE)对研究对象进行评估。结果与对照组比较,中度组和重度组Framingham危险评分和EuroSCORE明显升高[(7.94±3.49)分、(10.30±3.01)分vs(2.82±1.39)分,(2.25±0.86)分、(3.25±0.85)分vs(1.31±0.48)分,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OSAHS患者AHI分别与Framingham危险评分及EuroSCORE呈正相关(r=0.709,P=0.028;r=0.726,P=0.019)。结论老年OSAHS患者随着病情的加重,冠心病相关事件发生风险明显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睡眠呼吸暂停 阻塞性 冠心病 高血压 心力衰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杏叶注射液对老年高血压冠心病患者内皮素及冠脉血流的影响 被引量:15
3
作者 岑运光 李伟 +1 位作者 张旭日 吴多智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2754-2756,共3页
目的:观察银杏叶注射液对老年高血压冠心病患者内皮素及冠脉血流的影响。方法:老年高血压冠心病患者138例,随机分为两组,采用常规治疗,对照组服用辛伐他汀分散片;观察组加用银杏叶注射液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检测治疗前后两组... 目的:观察银杏叶注射液对老年高血压冠心病患者内皮素及冠脉血流的影响。方法:老年高血压冠心病患者138例,随机分为两组,采用常规治疗,对照组服用辛伐他汀分散片;观察组加用银杏叶注射液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检测治疗前后两组内皮素水平情况,采用TIMI危险评分及PCI术行冠脉造影检查评价冠脉血流情况,并观察患者术后心电图ST段回落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95.65%,对照组总有效率85.51%,观察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经治疗后ET-1观察组明显较低,NO观察组明显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观察组心电图ST及冠脉血流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TIMI危险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银杏叶注射液能显著增加老年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左前降支血流,提高冠心病患者NO水平,降低ET水平,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杏叶注射液 冠心病 内皮素 冠脉血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足底感知训练对有跌倒史老年人平衡能力和跌倒风险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0
4
作者 刘凯 陈英 +2 位作者 高照 吕静美 黄奕君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504-1508,共5页
背景跌倒已经成为我国65岁以上老年人因伤致死的首位原因。因受伤到医疗机构就诊的老年人中,一半以上是因为跌倒。足底感知训练能够改善平衡功能,可能会对减少跌倒有一定价值。目的探讨足底感知训练对有跌倒史老年人平衡能力和跌倒风险... 背景跌倒已经成为我国65岁以上老年人因伤致死的首位原因。因受伤到医疗机构就诊的老年人中,一半以上是因为跌倒。足底感知训练能够改善平衡功能,可能会对减少跌倒有一定价值。目的探讨足底感知训练对有跌倒史老年人平衡能力和跌倒风险的影响,以期为减少老年人群跌倒提供依据。方法2017年5月—2018年5月,从海南省人民医院老年医学中心招募在2018-06-01前6个月中至少经历过1次跌倒的60岁以上老年人。最终选择62名老年人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1例。收集患者一般资料,试验组在康复医学科进行足底感知训练,对照组以与试验组相同的方式和时间进行训练,但是不要求区分5个海绵垫的硬度水平。比较两组平衡检测[干预前后睁眼、闭眼时压力中心(COP)移动路径长度,起立行走计时测试(TUG)结果]、跌倒风险评估[跌倒效能量表(FES)得分]结果。结果试验组第7、8、9、10天足底感知训练得分均低于第1天(P<0.05)。干预方法与时间在睁眼时COP移动路径长度上不存在交互作用(P>0.05);干预方法在睁眼时COP移动路径长度上主效应不显著(P>0.05);时间在睁眼时COP移动路径长度上主效应显著(P<0.05)。干预方法与时间在闭眼时COP移动路径长度、TUG结果上存在交互作用(P<0.05);干预方法、时间在睁眼时COP移动路径长度、TUG结果上主效应显著(P<0.05)。对照组、试验组干预后睁眼时COP移动路径长度分别短于本组干预前(P<0.05)。试验组干预前闭眼时COP移动路径长度长于对照组,干预后闭眼时COP移动路径长度短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试验组干预后前闭眼时COP移动路径长度分别短于本组干预前(P<0.05)。试验组干预前、干预后TUG结果均短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试验组干预后TUG结果分别短于本组干预前(P<0.05)。干预方法与时间在FES得分上存在交互作用(P<0.05);干预方法、时间在FES得分上主效应显著(P<0.05)。试验组干预前FES得分低于对照组,干预后FES得分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试验组干预后FES得分分别高于本组干预前(P<0.05)。结论足底感知训练有利于提高老年人的平衡能力,从而减少跌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外跌倒 老年人 足底感知训练 平衡能力 治疗结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心力衰竭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尿酸升高相关因素的调查分析 被引量:20
5
作者 高照 许晋川 吕静美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4期2309-2311,共3页
目的:调查分析影响老年心力衰竭合并高尿酸血症(HUA)患者尿酸升高的相关因素。方法:对173例心衰合并HUA老年患者的住院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示尿酸升高程度与冠心病病因、利尿剂及各项心功能临床指标有相关性,与年... 目的:调查分析影响老年心力衰竭合并高尿酸血症(HUA)患者尿酸升高的相关因素。方法:对173例心衰合并HUA老年患者的住院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示尿酸升高程度与冠心病病因、利尿剂及各项心功能临床指标有相关性,与年龄、性别(P=0.0991)、合并糖尿病、房颤(P=0.0970)、高血压(P=0.0667)、痛风无统计学相关。将P<0.10的指标纳入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抗心衰治疗强度、NT-ProBNP、女性和高血压合并症(负相关)的影响有独立性,利尿剂与心功能指标存在共线性。结论:心衰合并HUA的老年患者尿酸异常升高主要与女性和能实时反映心功能对肾血流影响的NT-ProBNP正相关,而不能实时反映血流动力学的心功能指标相关性不大,合并高血压是该人群HUA的保护性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尿酸血症 心力衰竭 心血管疾病 心肾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NF-α、ICAM-1在心肌无复流中的表达与调节机制 被引量:2
6
作者 曾敏 魏欣 +5 位作者 吴智勇 李伟 郑茵 何扬利 王萍 翟文婷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670-673,共4页
目的:研究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alpha,TNF-α)、细胞间黏附分子-1(intra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s-1,ICAM-1)在家兔心肌无复流模型血浆中的表达水平及调节机制。方法:30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心肌缺... 目的:研究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alpha,TNF-α)、细胞间黏附分子-1(intra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s-1,ICAM-1)在家兔心肌无复流模型血浆中的表达水平及调节机制。方法:30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心肌缺血再灌注组和四氢吡咯二硫代氨基甲酯(pyrrolidine dithiocarbamate,PDTC)组(缺血前30 min经耳缘静脉注射PDTC 20 mg/kg)。心肌缺血再灌注组和PDTC组采用开胸冠状动脉结扎回旋支90 min再松解60 min的方法建立家兔心肌无复流模型。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各组家兔缺血再灌注过程中炎症因子TNF-α和ICAM-1在血浆的表达水平、测定心肌不同区域心肌髓过氧化酶(myeloperoxidase,MPO)活性、光镜及电镜下观察心肌细胞受损情况。结果:家兔心肌缺血再灌注组炎症因子TNF-α和ICAM-1的表达水平在缺血后150 min时达高峰,明显高于PDTC组(P<0.05)。心肌缺血再灌注组无复流区及缺血区心肌MPO活性较假手术组和PDTC组均明显升高(P<0.05)。PDTC组无复流区心肌细胞损伤程度轻于缺血再灌注组。结论:家兔心肌缺血再灌注诱导炎症因子的表达;抑制核因子-κB激活可减少无复流区的中性粒细胞浸润和激活,减少炎症因子的表达,减轻无复流区心肌再灌注损伤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促炎因子 缺血再灌注 髓过氧化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微小RNA-96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4
7
作者 吴晓华 许晋川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61-264,共4页
目的探究微小RNA-96(miR-96)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中的表达及其在老年CHF诊断中的意义。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CHF患者165例为CHF组,另选取健康志愿者50例为对照组,收集所有受试者一般临床资料,检查血清尿素、肌酐、C反应蛋白(CRP)... 目的探究微小RNA-96(miR-96)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中的表达及其在老年CHF诊断中的意义。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CHF患者165例为CHF组,另选取健康志愿者50例为对照组,收集所有受试者一般临床资料,检查血清尿素、肌酐、C反应蛋白(CRP)和N末端B型钠尿肽前体(NT-proBNP)及miR-96表达水平。采用ROC曲线,计算血清miR-96诊断CHF的曲线下面积(AUC)。结果与对照组比较,CHF组血清尿素、肌酐、CRP和NT-proBNP及miR-96水平明显升高,LVEF明显降低(P<0.01)。CHF组血清miR-96水平与尿素、肌酐和NT-proBNP水平呈正相关(r=0.518,P=0.003;r=0.704,P=0.000;r=0.401,P=0.030),与LVEF呈负相关(r=-0.452,P=0.032),与CRP无相关性(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清miR-96水平诊断CHF的AUC为0.807(95%CI:0.752~0.861,P<0.05),预测CHF的特异性为83.2%,敏感性为82.4%。结论血清miR-96在CHF患者中高表达,且CHF患者的部分临床病理学参数也随之发生显著变化,血清miR-96有可能作为老年CHF患者诊断特异性分子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RNAS 心力衰竭 尿素 C反应蛋白质 聚合酶链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短期虚拟现实康复训练联合认知干预对老年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功能、Lovett肌力分级及生存质量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41
8
作者 胡艳群 李斌 +2 位作者 王蛟颜 王兰花 罗淑平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8年第8期97-101,共5页
目的探讨短期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康复训练联合认知干预对老年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功能、Lovett肌力分级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本院收治的66例老年脑卒中偏瘫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入选患... 目的探讨短期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康复训练联合认知干预对老年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功能、Lovett肌力分级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本院收治的66例老年脑卒中偏瘫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入选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3例。所有患者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和认知干预,对照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增加传统作业训练,观察组患者增加VR康复训练,两组均训练4周。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评分、Fugl-Meyer量表(Fugl-Meyer assessment,FMA)评分、Lovett肌力分级及脑卒中专用生存质量量表(stroke-specific quality of life,SS-QOL)评分。结果干预后4周,两组患者MMSE评分均显著高于干预前(P_均<0.05);干预后2周和4周,FMA上肢与下肢评分、SS-QOL评分均显著高于干预前(P_均<0.05);Lovett肌力分级均显著优于干预前(P_均<0.05)。两组患者干预后MMSE评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观察组患者FMA上肢与下肢评分、SS-QOL评分均显著高于同期对照组(P_均<0.05),Lovett肌力分级显著优于同期对照组(P<0.05)。结论 VR康复训练联合认知干预对老年脑卒中偏瘫患者的短期应用效果显著,能促进患者运动功能的康复,提高Lovett肌力分级及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现实技术 脑卒中 康复训练 运动功能 认知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