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8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内科胸腔镜对胸腔积液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0
1
作者 陈永倖 程宏宁 +3 位作者 占洁坚 符诒慧 陈亮 黄奕江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2202-2204,共3页
目的探索内科胸腔镜检查术对胸腔积液病因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总结海南省人民医院呼吸内科2008年11月至2010年2月135例经常规检查未明确病因的胸腔积液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内科胸腔镜检查术。结果 135例胸腔积液患者病... 目的探索内科胸腔镜检查术对胸腔积液病因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总结海南省人民医院呼吸内科2008年11月至2010年2月135例经常规检查未明确病因的胸腔积液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内科胸腔镜检查术。结果 135例胸腔积液患者病理组织活检确诊恶性肿瘤53例,其中肺腺癌35例(25.9%),肺鳞癌1例(0.7%),小细胞癌2例(1.5%),胸膜间皮瘤5例(3.7%),淋巴瘤1例(0.7%),乳腺癌转移1例(0.7%),恶性肿瘤未分型7例(5.2%),涎腺黏液表皮样癌1例(0.7%)。结核性胸膜炎56例(41.5%),肺炎并胸膜炎2例(1.5%),化脓性胸膜炎2例(1.5%),非特异性炎症20例(14.8%),粘连严重未能看到胸壁者2例(1.5%),肿瘤和结核病理结果确诊率为80.7%。无1例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使用内科胸腔镜对胸腔积液的病因诊断具有较高的临床实用价值,为一种安全、有效、诊断率高的检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科胸腔镜 胸腔积液/病因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地区120例类鼻疽病临床分型及特点 被引量:12
2
作者 谢甜 王旭明 +1 位作者 王敏 黄奕江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360-364,共5页
目的总结海南地区类鼻疽病的流行病学特点及不同类型类鼻疽病的临床特点,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分析海南省人民医院2010-2016年120例住院类鼻疽病患者的流行病学特点,并将患者分为急性型、亚急性型、慢性型,从发病年龄... 目的总结海南地区类鼻疽病的流行病学特点及不同类型类鼻疽病的临床特点,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分析海南省人民医院2010-2016年120例住院类鼻疽病患者的流行病学特点,并将患者分为急性型、亚急性型、慢性型,从发病年龄、病死率、复发率、合并基础疾病和治疗依从性等方面总结各型临床特点。结果 120例患者中男性占87.5%(105/120),农民占66.7%(80/120),合并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的患者占76.7%(92/120)。患者主要来自海南省沿海市县。急性型合并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率和病死率最高。慢性型以脏器脓肿为主要表现,该组发病年龄最低,但治疗依从性最差。亚急性型最为常见,以肺部、骨关节、泌尿系感染为主要表现。结论类鼻疽病是海南地区多发病,主要好发于沿海地区有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的男性农民。应提高对该病不同类型尤其是慢性型的认识,做到足量足疗程治疗,严格随访,降低病死率和复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鼻疽病 类鼻疽伯克霍尔德菌 临床表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地区原发性肝癌与HBV感染关系的探讨 被引量:2
3
作者 肖芙蓉 贾杰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05年第1期41-42,共2页
对 771例原发性肝癌患者及同期 794例其他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的血清HBV标记进行回顾性对比分析。结果发现肝癌组HBVM阳性 72 6例 (94 16 % ) ,非肝癌组HBVM阳性 138例 (17 38% ) ,有显著差异 (P <0 0 1)。在感染HBV模式中 ,肝癌组H... 对 771例原发性肝癌患者及同期 794例其他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的血清HBV标记进行回顾性对比分析。结果发现肝癌组HBVM阳性 72 6例 (94 16 % ) ,非肝癌组HBVM阳性 138例 (17 38% ) ,有显著差异 (P <0 0 1)。在感染HBV模式中 ,肝癌组HBVM以“小三阳”为主 ,占全部肝癌患者的 6 7 0 6 % (5 17/ 771) ,明显高于非肝癌组的 13 4 8% (10 7/ 794 ) ,“小三阳”中HBVDNA阳性明显高于其他HBVM阳性模式组。说明原发性肝癌的发生与HBV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HBVM 阳性 “小三阳” HBV感染 海南地区 肝癌患者 回顾性 HBV基因型 血清HBV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卒中患者医院感染的临床特点及对康复效果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蒋愈娇 黄文美 文英芬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8年第8期93-96,共4页
目的探讨脑卒中患者医院感染的临床特点及其对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2014年10月至2017年10月收治的脑卒中患者425例为研究对象,将发生医院感染的患者纳入感染组,未发生医院感染的患者纳入未感染组,记录脑卒中患者医院感染的发生... 目的探讨脑卒中患者医院感染的临床特点及其对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2014年10月至2017年10月收治的脑卒中患者425例为研究对象,将发生医院感染的患者纳入感染组,未发生医院感染的患者纳入未感染组,记录脑卒中患者医院感染的发生率、感染部位及病原菌分布情况,同时分析脑卒中患者医院感染的相关影响因素,至少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入院时、出院时及出院6个月后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巴氏指数(Barthel index,BI)评分及改良Rankin量表(modified Rankin scale,mRS)评分。结果 425例脑卒中患者的医院感染率为13.9%,主要为下呼吸道感染(42.4%)和泌尿系统感染(30.5%),送检标本中共分离培养出病原菌67株,其中革兰阴性菌46株(68.7%),以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为主;革兰阳性菌16株(23.9%),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肠球菌为主;真菌5株(7.5%)。单因素及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年龄≥60岁、合并糖尿病、存在意识障碍、有侵入性操作是影响脑卒中患者医院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_均<0.05)。未感染组患者出院时的BI评分明显高于感染组,NIHSS评分和mRS评分均明显低于感染组(P_均<0.05),出院6个月后未感染组患者的BI评分仍显著高于感染组(P<0.05),但NIHSS评分与mR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_均>0.05)。结论脑卒中患者发生医院感染会影响其神经功能恢复及预后,临床上应针对相关危险因素进行监测和预防,以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医院感染 病原学特点 危险因素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药物相关性IgA肾病的诊疗新进展
5
作者 陈瑞科 魏佳莉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15-720,共6页
药物相关性IgA肾病(DA-IgAN)是继发性IgA肾病(sIgAN)的重要亚型,其临床表现隐匿,病理特征与原发性IgA肾病(IgAN)高度重叠,易被误诊。其发病机制复杂,涉及药物多样。既往以非甾体抗炎药、抗生素为多见,近年来的研究揭示了多种药物[如肿... 药物相关性IgA肾病(DA-IgAN)是继发性IgA肾病(sIgAN)的重要亚型,其临床表现隐匿,病理特征与原发性IgA肾病(IgAN)高度重叠,易被误诊。其发病机制复杂,涉及药物多样。既往以非甾体抗炎药、抗生素为多见,近年来的研究揭示了多种药物[如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抑制剂、白细胞介素-12/白细胞介素-23(IL-12/IL-23)抑制剂、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s)、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CTLA-4)抑制剂、口服抗凝剂、硫脲衍生物以及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通过不同机制可能引发或加重IgAN。本文总结了药物诱发IgAN的致病药物、机制、诊断和治疗进展,为临床诊疗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性肾损伤 IgA肾病(IgAN) 诊疗 机制 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版简易智能状态检查量表和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界值划分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63
6
作者 吕艳 张增强 +5 位作者 王海 林志川 黄仕雄 郭启浩 文国强 解恒革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352-355,共4页
目的初步探讨中文海南版(琼北闽语版)简易智能状态检查量表(MMSE)和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在本地人群认知筛查中的可行性及界值的划分。方法选取2019年1~9月海口市养老院和海南省人民医院门诊及住院的本地被试者217例,根据临... 目的初步探讨中文海南版(琼北闽语版)简易智能状态检查量表(MMSE)和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在本地人群认知筛查中的可行性及界值的划分。方法选取2019年1~9月海口市养老院和海南省人民医院门诊及住院的本地被试者217例,根据临床诊断分为正常组45例,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组54例,轻度痴呆组62例,中度以上痴呆组56例,同时进行MMSE及MoCA评分评估,进行两种量表评分相关性及界值。结果与正常组比较,MCI组、轻度痴呆组和中度以上痴呆组MMSE及MoCA评分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组、MCI组、轻度痴呆组和中度以上痴呆组MMSE评分明显高于MoCA评分(P<0.01)。Person相关分析显示,MMSE评分与MoCA评分呈正相关(r=0.940,P<0.01)。MCI组、轻度痴呆组和中度以上痴呆组ROC曲线界值为:MCI组MMSE评分低于27分,MoCA评分低于22分;轻度痴呆组MMSE评分低于23分,MoCA评分低于16分;中度以上痴呆组MMSE评分低于15分,MoCA评分低于11分。结论海南版(琼北闽语版)MMSE与MoCA评分有较好的一致性,联合应用对认知障碍及痴呆患者有较好的筛查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障碍 痴呆 记忆障碍 早期诊断 ROC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泛素-蛋白酶体系统在溃疡性结肠炎中的研究进展
7
作者 陈旭永 王柳丹 苗新普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8期1425-1432,共8页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是一种发生在肠黏膜的慢性复发性非特异性的炎症性肠病,目前认为其发病机制可能与肠上皮屏障、肠道微生态及免疫等因素相关,且临床上治疗效果欠佳。泛素-蛋白酶体系统(ubiquitin proteasome system,...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是一种发生在肠黏膜的慢性复发性非特异性的炎症性肠病,目前认为其发病机制可能与肠上皮屏障、肠道微生态及免疫等因素相关,且临床上治疗效果欠佳。泛素-蛋白酶体系统(ubiquitin proteasome system,UPS)是细胞内蛋白质降解的主要途径,主要通过降解错误折叠的蛋白质来维持细胞稳态。其功能异常会导致细胞稳态失调,对UC的发生发展具有重要影响作用。本文对UPS中泛素化、去泛素化、泛素连接酶以及泛素相关制剂治疗与UC发病机制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概述,旨在为UC的诊疗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泛素蛋白酶体 泛素连接酶 治疗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型高血压患者血浆炎性细胞因子水平变化及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8
8
作者 刘时武 王喜玉 +1 位作者 马建林 李斌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236-1239,共4页
目的探讨H型高血压患者血浆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可溶性血管细胞间黏附分子1(s ICAM-1)、一氧化氮(NO)与6-酮-前列腺素F1α(6-K-PGF1α)水平以及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2年2月—2... 目的探讨H型高血压患者血浆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可溶性血管细胞间黏附分子1(s ICAM-1)、一氧化氮(NO)与6-酮-前列腺素F1α(6-K-PGF1α)水平以及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2年2月—2013年1月海南省人民医院门诊及住院的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167例,根据血浆Hcy水平分为H型高血压组(Hcy≥10.00μmol/L,n=85)和对照组(Hcy<10.00μmol/L,n=82)。两组患者均抽取肘静脉血10 ml,测定hs-CRP、MCP-1、s ICAM-1、NO和6-K-PGF1α水平,并采用经颅多普勒超声测定两组患者颈动脉IMT。结果 H型高血压组Hcy、hs-CRP、MCP-1、s ICAM-1及IMT均高于对照组(P<0.05),6-K-PGF1α和NO均低于对照组(P<0.0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H型高血压患者hsCRP、MCP-1、s ICAM-1与IMT呈正相关(P<0.05);NO、6-K-PGF1α与IMT呈负相关(P<0.05)。H型高血压患者hs-CRP、MCP-1、s ICAM-1与NO、6-K-PGF1α均呈负相关(P<0.05)。结论 H型高血压患者存在炎性反应和血管内皮功能障碍,参与动脉粥样硬化形成,并可能导致心脑血管事件发生,应采取措施积极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同型半胱氨酸 超敏C反应蛋白 趋化因子CCL2 可溶性血管细胞间黏附分子1 一氧化氮 6-酮-前列腺素F1Α 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罗汉果醇通过激活AMPK信号通路调控肝细胞癌HepG2细胞的脂代谢 被引量:14
9
作者 黄琰菁 王琳 +3 位作者 李赛 盛莉 王海霞 杨生辉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876-881,共6页
目的:研究罗汉果醇(MO)对肝细胞癌HepG2细胞脂代谢的调控作用及其分子机制。方法:采用油酸(OA)诱导肝细胞癌HepG2细胞脂肪累积,建立脂肪变性细胞模型。运用CCK-8法检测MO对HepG2的细胞毒性,筛选其无明显细胞毒性的实验工作浓度。不同工... 目的:研究罗汉果醇(MO)对肝细胞癌HepG2细胞脂代谢的调控作用及其分子机制。方法:采用油酸(OA)诱导肝细胞癌HepG2细胞脂肪累积,建立脂肪变性细胞模型。运用CCK-8法检测MO对HepG2的细胞毒性,筛选其无明显细胞毒性的实验工作浓度。不同工作浓度MO作用后运用油红O染色法观察模型细胞内脂质累积情况,测定细胞内甘油三酯(TG)、胆固醇(TC)含量。运用高通量转录组测序方法筛选参与脂代谢的关键基因,运用qPCR检测模型及给药细胞SREBP-1c、FASN mRNA的表达、WB法检测p-AMPKα、SREBP-1c、FASN等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运用OA诱导的模型HepG2细胞内脂质大量累积,TG、TC含量显著升高。OA诱导后参与肝癌细胞脂代谢的关键基因SREBP-1c、FASN mRNA表达升高;p-AMPKα蛋白表达降低,SREBP-1c、FASN等蛋白的表达显著升高。工作浓度MO干预后,细胞内脂质累积显著减少、TG和TC含量降低,SREBP-1c、FASN mRNA表达降低,p-AMPKα蛋白表达升高而SREBP-1c、FASN等蛋白的表达明显降低。结论:MO能够通过激活HepG2细胞中AMPK信号通路相关因子SREBP-1c、FASN的表达抑制脂肪酸合成,从而发挥调节脂代谢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汉果醇 AMPK 油酸 脂代谢 肝癌 HEPG2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GFβ1及VEGF基因在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临床预后价值 被引量:28
10
作者 陈文婷 姚红霞 +2 位作者 吴从明 符祥俊 黄昭前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30-135,共6页
目的:研究TGFβ1及VEGF基因在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临床预后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7月至2018年9月间在本院接受治疗的78例AML患者,分离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后,采用RT-PCR实验检测样本TGFβ1及VEGF基因水平,并分析TGF... 目的:研究TGFβ1及VEGF基因在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临床预后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7月至2018年9月间在本院接受治疗的78例AML患者,分离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后,采用RT-PCR实验检测样本TGFβ1及VEGF基因水平,并分析TGFβ1及VEGF基因表达与AML患者临床特征的相关性;采用Kaplan-Meier评估患者的OS及EFS;采用Cox风险比例模型分析患者的预后危险因素。结果:AML患者TGFβ1基因相对表达水平为0.32±0.04,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VEGF基因相对表达水平为2.65±0.15,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TGFβ1及VEGF基因水平与AML患者的白细胞数、血红蛋白、血小板及外周血幼稚细胞呈显著相关性(r=0.83)。完全缓解的AML患者的TGFβ1水平均高于部分缓解及未缓解的患者(P<0.05)。部分缓解的AML患者TGFβ1水平显著高于未缓解患者(P<0.05)。完全缓解的AML患者的VEGF水平均低于部分缓解及未缓解患者(P<0.05)。部分缓解的AML患者VEGF水平显著低于未缓解患者(P<0.05)。Kaplan-Meier生存分析表明,TGFβ1高表达的AML患者OS和DFS均优于TGFβ1低表达的患者(P<0.05),VEGF低表达的AML患者OS和DFS均优于VEGF高表达的患者(P<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表明,血小板、TGFβ1及VEGF基因是OS独立影响因素(P<0.05),白细胞、TGFβ1及VEGF基因是DFS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AML患者TGFβ1表达水平下降,VEGF基因水平上升,并与AML的预后密切相关,可为AML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GFΒ1基因 VEGF基因 急性髓系白血病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癌症三阶梯止痛563例分析 被引量:79
11
作者 刘华 王蔚 +1 位作者 郑垂志 邢雪花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3期1346-1348,共3页
目的:观察癌症疼痛患者用三阶梯止痛治疗的疗效与不良反应。方法:563例经病理诊断的恶性肿瘤患者,按疼痛程度不同给予不同的止痛治疗。Ⅰ级疼痛:消炎痛25mg,白天1次/4h,共4次,睡前加或不加安定口服。Ⅱ级疼痛:用上述药物后观察24h,若疼... 目的:观察癌症疼痛患者用三阶梯止痛治疗的疗效与不良反应。方法:563例经病理诊断的恶性肿瘤患者,按疼痛程度不同给予不同的止痛治疗。Ⅰ级疼痛:消炎痛25mg,白天1次/4h,共4次,睡前加或不加安定口服。Ⅱ级疼痛:用上述药物后观察24h,若疼痛无缓解,改用舒尔芬1片口服,每天4次,睡前加用安定口服。Ⅲ级疼痛:在Ⅱ级疼痛用药的基础上加用吗啡片5mg,1次/4h,据实际疗效来调整用量,每次递加5mg,直至患者无痛;或者加吗啡控释片(美施康定)30mg,1次/12h,逐渐递加,直至达到满意止痛效果。结果:563例患者中,529例有效,总有效率94.0%。Ⅰ级疼痛止痛有效率为100%,Ⅱ级疼痛止痛有效率为97.2%,Ⅲ级疼痛止痛有效率为79.0%。不良反应:皮疹5例,黑便3例,尿潴留7例,诱发肝昏迷1例。用鸦片类镇痛药止痛者105例,无1例出现精神依赖。结论: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三阶梯止痛法,安全、有效,应大力推广,造福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癌症 疼痛 三阶梯止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剂量雷公藤多苷治疗肾移植后蛋白尿临床研究 被引量:11
12
作者 黄云 龙田彪 +3 位作者 詹峰 潘楚瑛 陈道军 林书典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2269-2271,共3页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雷公藤多苷治疗肾移植术后蛋白尿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肾移植术后出现蛋白尿患者45例,按随机数字法分为3组,足量雷公藤多苷组(常规组)、半量雷公藤多苷组(半量组)、对照组各15例。常规组在应用免疫抑制剂基础上用雷公...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雷公藤多苷治疗肾移植术后蛋白尿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肾移植术后出现蛋白尿患者45例,按随机数字法分为3组,足量雷公藤多苷组(常规组)、半量雷公藤多苷组(半量组)、对照组各15例。常规组在应用免疫抑制剂基础上用雷公藤多苷1mg/(kg·d)治疗。半量组在应用免疫制剂基础上用雷公藤多苷0.5mg/(kg·d)治疗,对照组应用免疫抑制剂。观察三组患者治疗后24h尿蛋白定量、尿素氮、肌酐、环孢素用量及副作用。结果常规组、半量组均能明显减少蛋白尿,24h蛋白定量均低于对照组(P<0.05)。常规组、半量组患者环孢素用量低于对照组(P<0.05)。半量组副作用低于常规组。结论雷公藤多苷能明显减少肾移植术后出现蛋白尿患者的蛋白尿,达到保护移植肾肾功能及减少环孢素用量。长期应用半量雷公藤多苷能达到常规雷公藤多苷相同治疗效果,副作用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移植 不同剂量 雷公藤多苷 蛋白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苓汤联合氟伐他汀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血清炎症因子及可溶性细胞黏附分子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5
13
作者 黄玉冰 廖旺 +1 位作者 王苗 王裕岱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66-169,共4页
目的探讨猪苓汤联合氟伐他汀对心力衰竭患者血清炎症因子及可溶性细胞黏附分子的影响。方法将2016年3月-2018年2月医院76例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8例,对照组采用氟伐他汀40 mg口服;治疗组采用氟伐他汀40 mg口服联合猪苓汤治疗,... 目的探讨猪苓汤联合氟伐他汀对心力衰竭患者血清炎症因子及可溶性细胞黏附分子的影响。方法将2016年3月-2018年2月医院76例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8例,对照组采用氟伐他汀40 mg口服;治疗组采用氟伐他汀40 mg口服联合猪苓汤治疗,持续治疗4周。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oluble 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1,sICAM-1)、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Soluble vascular cell adhesion molecule-1,sVCAM-1)、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及左心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 diastolic diameter,LVEDd)、6 min步行试验(6-MinuteWalk Test,6MWT),记录不良反应。结果对照组有效率78.95%(30/38)低于治疗组94.74%(36/3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血清sICAM-1分别为(225.03±19.03)μg/L、(211.39±17.58)μg/L,血清sVCAM-1分别为(830.16±23.12)μg/L、(815.36±20.29)μg/L,LVEF分别为(45.67±4.85)%、(49.81±5.03)%,LVEDd分别为(54.03±3.90)mm、(50.39±3.81)mm,6MWT分别为(461.89±81.50)m、(579.25±83.54)m,血IL-6分别为(7.89±2.16)ng/L、(6.57±2.03)ng/L,血TNF-α分别为(703.09±71.59)ng/L、(628.34±67.45)ng/L,对照组和治疗组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出现2例恶心、呕吐,治疗组3例恶心、呕吐,1例皮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猪苓汤联合氟伐他汀对心力衰竭患者的治疗效果确切,有助于降低血清sICAM-1、sVCAM-1及炎症因子,改善心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苓汤 氟伐他汀 心力衰竭 炎症因子 可溶性细胞黏附分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瑞舒伐他汀对高胆固醇血症患者炎症细胞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21
14
作者 刘时武 王喜玉 +1 位作者 马建林 李斌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3期2419-2421,共3页
目的:探讨瑞舒伐他汀对高胆固醇血症患者炎症细胞因子的影响,证实瑞舒伐他汀的抗炎作用。方法:入选110例高胆固醇血症患者,随机分成瑞舒伐他汀治疗组36例、阿托伐他汀治疗组38例和饮食治疗组36例;我院体检中心入选30例健康者作为... 目的:探讨瑞舒伐他汀对高胆固醇血症患者炎症细胞因子的影响,证实瑞舒伐他汀的抗炎作用。方法:入选110例高胆固醇血症患者,随机分成瑞舒伐他汀治疗组36例、阿托伐他汀治疗组38例和饮食治疗组36例;我院体检中心入选30例健康者作为正常对照组。给予瑞舒伐他汀、阿托伐他汀治疗及饮食治疗治疗8周,治疗前及治疗后分别检测白介素-6(IL-6)、白介素-10(IL-10)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等。结果:与治疗前相比,瑞舒伐他汀治疗组和阿托伐他汀治疗组治疗8周后IL-6及TNF-α显著降低(均P〈0.05),而IL-10显著升高(均P〈0.05)。饮食治疗组治疗8周后IL-6、IL一10及TNF-α差异无显著性(均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能够显著升高血清IL-10水平,而显著降低血清IL-6和TNF-α水平.可能是其抗动脉粥样硬化及改善心血管疾病预后的重要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胆固醇血症 瑞舒伐他汀 阿托伐他汀 炎症细胞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B病毒、p53、bcl-2、c-myc和Rb蛋白在非霍奇金淋巴瘤发病及病情演化中的价值 被引量:8
15
作者 刘华 王蔚 +3 位作者 郑垂志 陈俊民 邢雪花 王琳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8期1064-1067,共4页
目的:探讨EB病毒(EBV)与bcl-2、突变型p53、c-myc和Rb蛋白在非霍奇金淋巴瘤(NHL)发病及病情演化中的价值。方法:用免疫组化S-P法对140例NHL进行EBV、bcl-2、突变型p53、c-myc和Rb蛋白检测,并选择同期增生性淋巴结炎51例作为对照组。结果... 目的:探讨EB病毒(EBV)与bcl-2、突变型p53、c-myc和Rb蛋白在非霍奇金淋巴瘤(NHL)发病及病情演化中的价值。方法:用免疫组化S-P法对140例NHL进行EBV、bcl-2、突变型p53、c-myc和Rb蛋白检测,并选择同期增生性淋巴结炎51例作为对照组。结果:EBV、p53、bcl-2和c-myc蛋白在NHL表达的阳性率和Rb蛋白表达的阴性率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EBV与突变型p53、bcl-2、Rb、c-myc蛋白在NHL中表达无相关性(P>0.05);突变型p53、bcl-2在不同恶性程度NHL中的表达有显著性差异(P<0.05);EBV、突变型p53、bcl-2、Rb、c-myc蛋白在不同临床分期NHL中的表达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EBV、突变型p53、bcl-2、和c-myc蛋白与NHL的发病存在正相关关系,Rb蛋白则为负相关关系;EBV和突变型p53、bcl-2、c-myc、Rb蛋白在NHL的发病中系相对独立的因素;突变型p53、bcl-2蛋白表达与NHL恶性程度成正相关关系;EBV、突变型p53、bcl-2、和c-myc蛋白与NHL病情恶化成正相关关系,Rb蛋白则为负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霍奇金淋巴瘤 EBV p53 bcl-2 Rb C-MY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emOx方案治疗晚期复发转移卵巢癌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9
16
作者 王琳 谢贤和 +2 位作者 麦泽锋 王蔚 邢雪花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09年第9期1068-1070,共3页
目的:探讨GemOx方案(吉西他滨联合奥沙利铂)治疗晚期复发转移卵巢癌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共入组22例患者,其中铂类敏感复发转移12例,铂类耐药复发转移10例。所有患者均予吉西他滨1000mg/m2第1,8天静脉给药;奥沙利铂130mg/m2,第1天静... 目的:探讨GemOx方案(吉西他滨联合奥沙利铂)治疗晚期复发转移卵巢癌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共入组22例患者,其中铂类敏感复发转移12例,铂类耐药复发转移10例。所有患者均予吉西他滨1000mg/m2第1,8天静脉给药;奥沙利铂130mg/m2,第1天静脉给药。3周为1周期,每个患者至少接受2周期化疗用药。每2个周期后评价疗效、临床受益反应及不良反应。结果:共完成82个化疗周期,可评价疗效的21例,有效率为31.8%,铂类敏感患者中,有效率为41.7%,铂类耐药为20.0%;临床受益反应率为57.1%;主要毒性反应为骨髓抑制和神经毒性,白细胞减少15例(68.2%),血小板减少16例(72.7%),神经毒性、感觉异常达71.4%。结论:GemOx方案治疗晚期复发转移卵巢癌患者是有效的,毒性反应可以耐受,生存质量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肿瘤 药物疗法 吉西他滨 奥沙利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冬虫夏草制剂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肾组织ICAM-1和VCAM-1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5
17
作者 武蓉 周巧玲 +3 位作者 林书典 敖翔 成小苗 杨敬华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52-158,共7页
目的:观察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肾组织中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和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表达及冬虫夏草制剂对其影响。方法:清洁级雄性SHR22只、WKY大鼠6只(W组),SHR随机分为非干预组(S组)、冬虫夏草制剂组(C组)、福辛普利组(F... 目的:观察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肾组织中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和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表达及冬虫夏草制剂对其影响。方法:清洁级雄性SHR22只、WKY大鼠6只(W组),SHR随机分为非干预组(S组)、冬虫夏草制剂组(C组)、福辛普利组(F组)、冬虫夏草制剂加福辛普利组(FC组),后3组以冬虫夏草制剂4g/(kg.d)和/或福辛普利10mg/(kg.d)灌胃,S组及W组以等量清水灌胃,测血压,8周末测尿蛋白、血肌酐,取肾组织做HE,Masson染色,免疫组织化学及RT-PCR方法检测ICAM-1,VCAM-1蛋白及mRNA表达情况。结果:与WKY大鼠比较,SHR尿蛋白排泄量增高,肾组织ICAM-1,VCAM-1蛋白及mRNA表达增强。与S组比较,福辛普利使大鼠血压下降,而冬虫夏草制剂无明显降压作用。但C,F,FC组均有尿蛋白排泄量、血肌酐水平下降;肾组织ICAM-1,VCAM-1蛋白及mRNA表达下调。结论:高血压造成肾脏损害时可出现肾组织ICAM-1和VCAM-1的异常表达,冬虫夏草制剂可有效改善二者的异常表达,具有良好的肾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肾脏损害 细胞间黏附分子-1 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 冬虫夏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奈哌齐联合步长脑心通胶囊治疗脑梗死后认知障碍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2
18
作者 黄丹 黄影柳 +1 位作者 赵仲艳 吕艳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495-498,共4页
目的:探讨采用多奈哌齐联合步长脑心通胶囊治疗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并研究其对患者认知障碍的影响。方法:将2016年3月—2017年12月经医院诊疗94例脑梗死后认知障碍患者根据用药方案不同分成两组,每组47例。对照组给予多奈哌齐治疗,观... 目的:探讨采用多奈哌齐联合步长脑心通胶囊治疗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并研究其对患者认知障碍的影响。方法:将2016年3月—2017年12月经医院诊疗94例脑梗死后认知障碍患者根据用药方案不同分成两组,每组47例。对照组给予多奈哌齐治疗,观察组给予多奈哌齐联合步长脑心通胶囊进行治疗。观察两组侧支循环血流速度、认知功能障碍评分、血清IL-6、hs-CRP水平变化、不良反应、临床治疗效果以及神经功能、日常活动能力评分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7.83%)、MoCA(26.62±3.58)分、MESS(25.23±3.87)分、NIHSS(11.56±3.33)分、MBI(52.23±8.22)分、IL-6(8.24±2.15)ng/L、hs-CRP(5.24±1.23)mg/L、 ACA(43.87±4.19)cm/s、PCA(26.34±4.29)cm/s、MCA(37.21±2.47)cm/s均优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84.78%)、MoCA(21.26±3.47)分、MESS(20.17±3.15)分、NIHSS(16.72±3.28)分、MBI(45.18±8.94)分、IL-6(11.45±2.27)ng/L、hs-CRP(7.62±2.04)mg/L、ACA(48.21±4.67)cm/s、PCA(30.21±4.17)cm/s、MCA(21.44±2.96)cm/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采用多奈哌齐联合步长脑心通胶囊治疗脑梗死后认知障碍患者,能够显著改善其侧支循环血流速度,降低疾病相关炎症因子水平,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能够改善其认知功能障碍情况,同时安全性较好,有助于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奈哌齐 步长脑心通胶囊 脑梗死 认知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小板膜糖蛋白和血小板聚集率变化与冠心病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8
19
作者 马建林 林劲 +6 位作者 张敬文 王圣 李新明 苏哲坦 李斌 陈关良 王卫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34-36,共3页
目的观测冠心病(CHD)患者血小板膜糖蛋白(GP)、血小板最大聚集率(PAgT)、血脂水平的变化及相关性。方法选择CHD患者122例,其中稳定性心绞痛(SAP)患者54例(SAP组),不稳定性心绞痛(UAP)患者68例(UAP组),另选健康体检者48例(对照组)。又根... 目的观测冠心病(CHD)患者血小板膜糖蛋白(GP)、血小板最大聚集率(PAgT)、血脂水平的变化及相关性。方法选择CHD患者122例,其中稳定性心绞痛(SAP)患者54例(SAP组),不稳定性心绞痛(UAP)患者68例(UAP组),另选健康体检者48例(对照组)。又根据有无冠状动脉事件分为心血管事件组(57例)和无心血管事件组(65例)。测定各组血GP、PAgT及血脂水平。结果 UAP组患者GP、PAgT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及SAP组患者。心血管事件组GP、PAgT也明显高于无心血管事件组;SAP组患者血小板表面α颗粒GP-140、PAgT水平明显高于对照者;回归分析发现,CHD患者PAgT水平与GP、LDL-C、脂蛋白(a)呈正相关。结论 PAgT水平升高是CHD患者冠状动脉事件发生的重要因素,高脂血症可以促进血小板在冠状动脉硬化过程中的活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膜糖蛋白类 血小板聚集 冠心病 高脂血症 血小板粘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肺损伤患者肺损伤评分与AGEs在预后评价中的作用 被引量:16
20
作者 蔡兴俊 黄奕江 +1 位作者 付姣 莫濡冰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3年第2期186-188,共3页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肺损伤评分(LIS)及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在预测急性肺损伤患者转归的作用。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测定30例ALI患者血浆AGEs浓度,同时进行肺损伤评分(LIS);根据转归情况将ALI患者分为死亡组(8例)和生存...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肺损伤评分(LIS)及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在预测急性肺损伤患者转归的作用。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测定30例ALI患者血浆AGEs浓度,同时进行肺损伤评分(LIS);根据转归情况将ALI患者分为死亡组(8例)和生存组(22例),结合AGEs、LIS对两组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死亡组与生存组血浆AGEs及LI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GEs与LIS评分呈显著正相关(r=0.926,P<0.01)。结论:血浆AGEs及LIS评分可用于预测ALI患者转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肺损伤 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 肺损伤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