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丹红注射液联合缬沙坦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Cys-C及β2-MG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1
1
作者 黄奕君 冯光球 +3 位作者 许晋川 李伟 郑茵 卢少泉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757-759,共3页
目的:丹红注射液联合缬沙坦对早期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患者血清胱抑素C(Cystatin C,Cys-C)与β2微球蛋白(β2-microglobulin,β2-MG)的影响。方法:选取96例早期DN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48)和对照组(n=48)。对照组给予... 目的:丹红注射液联合缬沙坦对早期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患者血清胱抑素C(Cystatin C,Cys-C)与β2微球蛋白(β2-microglobulin,β2-MG)的影响。方法:选取96例早期DN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48)和对照组(n=48)。对照组给予缬沙坦,观察组给予丹红注射液联合缬沙坦,连续治疗2周。比较两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FBG)、尿蛋白排泄率(urinary albumin excretion rate,UAER)、肌酐(creatinine,Cr)、血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血清Cys-C及β2-MG。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FBG、UAER、Cr、BUN、Cys-C及β2-MG分别为(6.6±0.6)mmol/L、(68.5±21.3)mg/24 h、(62.1±8.3)μmol/L、(5.8±1.7)mmol/L、(1.0±0.3)mg/L、(1.9±0.2)mg/L;对照组分别为(6.8±0.8)mmol/L、(124.0±32.2)mg/24 h、(62.5±7.4)μmol/L、(6.1±2.2)mmol/L、(1.7±0.3)mg/L、(2.8±0.3)mg/L;观察组Cys-C、β2-MG及UAER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FBG、Cr及BUN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丹红注射液联合缬沙坦治疗早期DN患者,可显著改善肾小球滤过率,减少尿蛋白,从而达到肾脏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丹红注射液 缬沙坦 胱抑素C Β2微球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灸推拿结合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56
2
作者 王岚萱 阮和球 陈丽媚 《世界中医药》 CAS 2019年第12期3343-3348,共6页
目的:探讨针灸和疏经通督推拿结合黄芪桂枝五物汤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颈椎功能、生命质量及炎性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5月海南省人民医院收治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104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 目的:探讨针灸和疏经通督推拿结合黄芪桂枝五物汤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颈椎功能、生命质量及炎性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5月海南省人民医院收治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104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2例。对照组应用针灸结合普通推拿进行治疗,观察组应用针灸和疏经通督推拿结合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治疗40 d后中医证候积分、颈椎功能评分、视觉模拟评分(VAS)、健康调查简表(SF-36)生命质量量表评分及血清白细胞介素-8(IL-8)、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P物质水平。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23%(49/5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92%(40/52),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40 d后2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VAS较治疗前降低(P<0.05),观察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VAS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40 d后2组患者颈椎功能评分、SF-36生命质量量表各维度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观察组患者颈椎功能评分、SF-36生命质量量表各维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40 d后2组患者血清IL-8、hs-CRP和P物质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观察组患者IL-8、hs-CRP和P物质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灸和疏经通督推拿结合黄芪桂枝五物汤可以有效改善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症状,提高患者颈椎功能和生命质量,降低炎性反应,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根型颈椎病 颈椎功能 生命质量 炎性反应 疏经通督推拿 针灸 黄芪桂枝五物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文关怀对晚期肺癌患者不良情绪和自尊水平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王春苗 吴艳 +2 位作者 林华 罗淑平 李斌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A02期239-241,共3页
目的分析人文关怀对晚期肺癌患者的不良情绪和自尊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7月—2016年7月海南省人民医院保健中心一区进行治疗的晚期肺癌患者60例,通过病历号的单双号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的护理手段... 目的分析人文关怀对晚期肺癌患者的不良情绪和自尊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7月—2016年7月海南省人民医院保健中心一区进行治疗的晚期肺癌患者60例,通过病历号的单双号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的护理手段,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人文关怀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抑郁、焦虑发生情况及自尊水平(包括社会自尊、行为自尊、外表自尊)。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的抑郁、焦虑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护理后实验组患者抑郁、焦虑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前两组患者社会自尊、行为自尊、外表自尊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实验组患者社会自尊、行为自尊、外表自尊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晚期肺癌患者实施人文关怀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维护患者的自尊,进而提高患者的生活水平,充分体现其价值意义,值得进一步推广和采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人文关怀 焦虑 抑郁 自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术中血栓事件不同亚群单核细胞及单核细胞-血小板聚集体的变化 被引量:2
4
作者 王圣 孙翠芳 +7 位作者 廖旺 吴钟伟 王裕岱 黄修献 卢思稼 董小莉 帅付杰 李斌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959-965,共7页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过程中,术中血栓事件(IPTE)的出现情况;分析出现和不出现IPTE的情况下,单核细胞、不同单核细胞亚群以及单核细胞-血小板聚集物(MPA)的变化。方法入选的AMI患者PCI术前抽血进行...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过程中,术中血栓事件(IPTE)的出现情况;分析出现和不出现IPTE的情况下,单核细胞、不同单核细胞亚群以及单核细胞-血小板聚集物(MPA)的变化。方法入选的AMI患者PCI术前抽血进行单核细胞亚群和MPA的四色流式细胞术检测。根据血小板表面标志CD41的表达,利用绝对计数管中的荧光微球,进一步对单核细胞及3个亚群进行MPA的数量进行分析。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受试者工作曲线(ROC)等检验方法分析。结果 IPTE组CD14+CD16++单核细胞较非IPTE组明显减少,且占总单核细胞百分比下降。与非IPTE组患者相比,IPTE组MPA、各亚群与MPA以及结合比例均显著高于非IPTE组患者。各组患者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显示MPA结合比率以及各亚群MPA结合比率对AMI患者PCI术中发生IPTE有较好的预测价值。结论 IPTE组患者中CD14+CD16++单核细胞亚群较非IPTE组患者显著减少,MPA结合比率及各单核细胞亚群MPA结合比率均显著高于非IPTE组患者,对于AMI患者PCI术中发生IPTE有较好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介入术中血栓事件 危险因素 单核细胞亚群 单核细胞-血小板聚集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型糖尿病患儿血清25羟维生素D3水平检测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7
5
作者 黄晓燕 陈积雄 马志超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2年第4期524-526,529,共4页
目的:探讨1型糖尿病(T1DM)患儿血清25羟维生素D3[25(OH)D3]水平及其与临床常用相关指标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C肽、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等生化指标的相关性。方法:... 目的:探讨1型糖尿病(T1DM)患儿血清25羟维生素D3[25(OH)D3]水平及其与临床常用相关指标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C肽、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等生化指标的相关性。方法:对新发的26例T1DM患儿(T1DM组)、24例健康儿童(对照组)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空腹血糖(FBG)、TC、TG、HDL-C、LDL-C、Ca、载脂蛋白(Apo)、脂蛋白A(Lp-A)等指标;用Bio-Rad糖化血红蛋白检测仪(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HbA1C;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空腹C肽水平;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测定血清25(OH)D3,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两组TC、LDL-C、Apo-A、Apo-B、Lp-A、Ca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1DM组TG、ALP、HbA1C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T1DM组25(OH)D3、HDL-C、空腹C肽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0.01);血清25(OH)D3浓度与TG、HbA1C、空腹C肽呈负相关(P<0.05~0.01),与HDL-C呈正相关(P<0.01),与钙离子、TC无明显相关性。结论:维生素D与T1DM的发生密切相关,通过补充维生素D可能为预防和治疗T1DM提供新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型糖尿病 25羟维生素D3 生化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色素P450表氧化酶抑制肿瘤坏死因子诱导内皮细胞凋亡的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陈积雄 黄晓燕 汪道文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2年第4期441-444,共4页
目的:研究细胞色素P450表氧化酶对肿瘤坏死因子诱导的内皮细胞凋亡可能的机制。方法:原代培养的牛主动脉内皮细胞分为4组,分别转染细胞色素P450表氧化酶基因rAAV-GFP、rAAV-2J2、rAAV-2C11、rAAV-F87V病毒液,2周后用肿瘤坏死因子?α(TNF... 目的:研究细胞色素P450表氧化酶对肿瘤坏死因子诱导的内皮细胞凋亡可能的机制。方法:原代培养的牛主动脉内皮细胞分为4组,分别转染细胞色素P450表氧化酶基因rAAV-GFP、rAAV-2J2、rAAV-2C11、rAAV-F87V病毒液,2周后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10ng/mL)和放线菌素D(ActD)(5ng/mL)诱导凋亡,GFP组不加TNF?α和ActD作为对照,另设空白对照组,用Western blot法检测Bcl-2和Bax的表达,并用酶标法检测Caspase-3的活性。结果:Western blot结果表明转染CYP P450表氧化酶的各组后Bcl-2表达升高,Bax表达下降,Caspase-3的活性下降,较空白对照组及GFP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结论:细胞色素P450抗内皮细胞凋亡的机制可能与上调Bcl-2表达,下调Bax表达及抑制Caspase-3活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色素表氧化酶 内皮细胞 凋亡 Bcl-2 BAX CASPASE-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桂枝加黄芪汤加味联合针灸对风寒湿型肩周炎患者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53
7
作者 吴薇薇 宋曼萍 李莹莹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816-818,共3页
目的探讨桂枝加黄芪汤加味联合针灸对风寒湿型肩周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210例患者随机分为针药联合组、桂枝加黄芪汤加味组、针灸组,每组70例,疗程4周。然后,检测临床疗效、视觉模拟评分(VAS)、肩关节功能量表(JOA)评分、血清5-羟色... 目的探讨桂枝加黄芪汤加味联合针灸对风寒湿型肩周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210例患者随机分为针药联合组、桂枝加黄芪汤加味组、针灸组,每组70例,疗程4周。然后,检测临床疗效、视觉模拟评分(VAS)、肩关节功能量表(JOA)评分、血清5-羟色胺(5-HT)、前列腺素E2(PGE2)、β-内啡肽(β-EP)、P物质(SP)变化。结果针药联合组总有效率高于其他2组(P<0.05)。治疗后,3组VAS评分、5-HT、PGE2、SP降低(P<0.05),JOA评分、β-EP升高(P<0.05),以针药联合组更明显(P<0.05)。结论桂枝加黄芪汤加味联合针灸能有效减轻风寒湿型肩周炎患者疼痛程度,改善关节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桂枝加黄芪汤加味 针灸 肩周炎 风寒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IP1/RIP3通路在大鼠急性脑梗死中的作用 被引量:6
8
作者 钟春荣 符传艺 杨杰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7期2872-2875,共4页
目的探讨程序性坏死信号通路受体相互作用蛋白-1/受体相互作用蛋白-3(RIP1/RIP3)通路在急性脑梗死中的表达和作用。方法将36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12只,分别为急性脑梗死组(采用改良Longa线栓法制作急性脑梗死大鼠模型,通过Z... 目的探讨程序性坏死信号通路受体相互作用蛋白-1/受体相互作用蛋白-3(RIP1/RIP3)通路在急性脑梗死中的表达和作用。方法将36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12只,分别为急性脑梗死组(采用改良Longa线栓法制作急性脑梗死大鼠模型,通过Zea longa 5分制评分法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并鉴定模型的成功)、对照组(对照组手术步骤同急性脑梗死组,但不插入线栓)和5-(1H-吲哚-3-基甲基)-3-甲基-2-硫酮-4-咪唑烷酮(Nec-1)组(在急性脑梗死模型建立后,按0.6 mg/kg腹腔注射RIP1特异性抑制剂Nec-1溶液,连续注射7 d)。所有大鼠均在7 d后断头取脑组织。采用Western blot分别检测海马RIP1和RIP3表达,ELISA法检测海马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急性脑梗死组中海马RIP1/RIP3表达明显增加,炎症因子TNF-α、IL-6分泌增加(P <0.05);Nec-1可显著降低急性脑梗死组海马RIP1和RIP3表达,抑制TNF-α、IL-6分泌,与急性脑梗死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RIP1/RIP3通路参与调控急性脑梗死,其抑制剂Nec-1可通过下调RIP1/RIP3通路,抑制炎症,减轻神经元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程序性坏死 RIP1/RIP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刺结合推拿治疗中风后痉挛性瘫痪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9
9
作者 贺小卉 张少明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283-1285,共3页
目的:观察针刺结合推拿治疗中风后痉挛性瘫痪的临床效果,为改善患者预后提供依据。方法:将89例中风后痉挛性瘫痪患者(ASA分级Ⅰ~Ⅱ级)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意愿分为两组。两组患者均给予药物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43例)加用针灸治疗,... 目的:观察针刺结合推拿治疗中风后痉挛性瘫痪的临床效果,为改善患者预后提供依据。方法:将89例中风后痉挛性瘫痪患者(ASA分级Ⅰ~Ⅱ级)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意愿分为两组。两组患者均给予药物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43例)加用针灸治疗,观察组(46例)加用推拿手法治疗。治疗1个月后,采用改良的Ashworth量表(MAS)、Fugl-Meyer评分法(FMA)、改良Barthel指数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痉挛程度、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变化。比较两组临床效果。采用SF-36生活质量评价量表比较两组患者生活质量。结果:治疗前,两组MAS评分、FMA评分、改良Barthel指数及SF-36量表各亚项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MAS评分、FMA评分及改良Barthel指数均显著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上下肢M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上下肢FMA评分、改良Barthel指数及SF-36量表各亚项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2.6%,对照组为62.8%,两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针刺结合推拿用于中风后痉挛性瘫痪有助于缓解痉挛状态、改善患者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提高其生存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风 痉挛性瘫痪 针灸 推拿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