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海南岛周边浅海砂矿资源潜力浅析 被引量:15
1
作者 潘燕俊 崔汝勇 +2 位作者 林明坤 陈飞 胡邦琦 《海洋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58-467,共10页
海南岛拥有全国最为丰富的滨海锆钛砂矿资源,然而,随着长期大规模矿产的开发,陆域滨海砂矿资源已日渐枯竭。海南岛四面环海,海岸线漫长,多为砂质海岸,沙滩宽广,特别有利于海洋砂矿的形成。本文总结了近年来海南岛周边浅海砂矿资源勘查... 海南岛拥有全国最为丰富的滨海锆钛砂矿资源,然而,随着长期大规模矿产的开发,陆域滨海砂矿资源已日渐枯竭。海南岛四面环海,海岸线漫长,多为砂质海岸,沙滩宽广,特别有利于海洋砂矿的形成。本文总结了近年来海南岛周边浅海砂矿资源勘查现状和勘查成果,分析了区内砂矿的地质特征,从物源、气候与水动力条件、海岸类型与地貌类型、第四纪沉积作用和海平面变化等5个方面综合分析砂矿的成矿条件,阐述了浅海砂矿的成矿控制因素。在此基础上,结合历史调查资料,从成矿的有利因素进行系统分析,认为万宁市东澳南后海至田头港一带、东方感城至乐东莺歌海一带、文昌铺前湾至景心角一带和临高马袅至东英一带等4个浅海区具有较好的砂矿资源潜力,它们可作为今后该区砂矿勘查的重要靶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南岛 浅海 砂矿 资源潜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岛矿山废石资源特征及综合利用研究 被引量:10
2
作者 齐文涛 陈智伟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40-44,共5页
本文研究了海南岛主要矿山废石的资源特征和综合利用现状。结果显示:岛内黑色金属矿山排放的废石量最大,利用程度最低,废石基本被当作废弃物堆存在各大排土场;岛内有色金属矿山废石排放量较小,废石一般就地堆存在竖(斜)井硐口,被当作初... 本文研究了海南岛主要矿山废石的资源特征和综合利用现状。结果显示:岛内黑色金属矿山排放的废石量最大,利用程度最低,废石基本被当作废弃物堆存在各大排土场;岛内有色金属矿山废石排放量较小,废石一般就地堆存在竖(斜)井硐口,被当作初级原料使用,利用程度相对较低;岛内非金属矿山废石排放量相对较多,废石主要被用作水泥配料,或碎石原料,利用程度较高。根据不同矿山废石的资源特征,提出岛内矿山废石的综合利用途径有围填海工程填充物料、建设石料、水泥配料、烧制环保砖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南岛 矿山废石 资源特征 综合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天山企鹅山群火山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对古亚洲洋构造演化的指示意义
3
作者 齐文涛 木合塔尔.扎日 +2 位作者 尼加提.阿布都逊 吴兆宁 傅雪海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182-1190,1190+1189,共9页
研究了东天山企鹅山群火山岩的主量元素、微量元素和Sr-Nd同位素特征。结果显示:火山岩Si O2含量介于47.75%~57.78%,Al2O3含量为17.92%~19.88%,Mg O含量为3.96%~6.46%,Mg#值介于52.16~58.20,属于亚碱性系列;微量元素分析表明,火山岩轻... 研究了东天山企鹅山群火山岩的主量元素、微量元素和Sr-Nd同位素特征。结果显示:火山岩Si O2含量介于47.75%~57.78%,Al2O3含量为17.92%~19.88%,Mg O含量为3.96%~6.46%,Mg#值介于52.16~58.20,属于亚碱性系列;微量元素分析表明,火山岩轻稀土元素(LREE)富集、重稀土元素(HREE)相对亏损、轻重稀土元素分馏较强,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而亏损高场强元素。Sr-Nd同位素组成表明,火山岩ISr(t)变化范围为0.702 386~0.704 264,εNd(t)变化范围为5.61~8.66。地球化学研究表明,企鹅山群火山岩可能源于长期亏损的地幔,而且含有洋中脊和火山弧的物质成分,是软流圈地幔熔体和被俯冲板片流体/熔体交代过的岩石圈地幔楔熔体的混合物。企鹅山群火山岩的母体可能形成于不同的时期和不同的大地构造位置,是板块碰撞后洋脊和火山弧物质在一狭长地带上的混杂堆积。结合前人研究成果,认为企鹅山群火山岩属于古亚洲洋南缘洋壳向北俯冲消减作用的产物,这为古亚洲洋南缘古生代构造演化研究提供了约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鹅山群 岩石地球化学 古亚洲洋 构造演化 东天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赣南红层地区地下水水化学特征及成因分析 被引量:6
4
作者 赵幸悦子 肖攀 +2 位作者 宋文龙 黎义勇 刘前进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3期14112-14122,共11页
为研究赣南红层地区地下水资源及保障区域供水安全,基于水文地球化学理论,运用数理统计、Pipper三线图、Gibbs模型、水化学平衡法、同位素示踪法和离子比例系数法等方法,分析了研究区地下水水化学特征及主要离子来源。结果表明:研究区... 为研究赣南红层地区地下水资源及保障区域供水安全,基于水文地球化学理论,运用数理统计、Pipper三线图、Gibbs模型、水化学平衡法、同位素示踪法和离子比例系数法等方法,分析了研究区地下水水化学特征及主要离子来源。结果表明:研究区地下水水化学类型以HCO_(3)-Ca、HCO_(3)-Ca·Na为主,主要阳离子和阴离子分别为Ca^(2+)和HCO_(3)^(-);氢氧同位素特征显示研究区地下水起源于大气降水,Sr同位素主要来源于硅酸盐岩和碳酸盐岩风化的混合。地下水中石膏、岩盐、白云石、方解石和硅酸盐岩均处于未饱和状态。影响研究区地下水离子组成的是硅酸盐岩和碳酸盐岩的风化溶解作用,碳酸盐岩风化溶解控制区以方解石溶解为主。地下水在径流过程中存在阳离子交换作用,阳离子交换以地下水中的Ca^(2+)、Mg 2+置换围岩矿物的Na+、K+为主,人类活动对地下水离子组成的影响较小,其中工矿活动的影响大于农业活动和生活污水排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赣南红层 地下水 水化学特征 成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