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退行性腰椎侧凸患者顶椎偏移与腰大肌、椎旁肌不对称性的关系 被引量:14
1
作者 袁仕国 秦小红 +7 位作者 陈超 张佩 张志伟 徐明奎 周理 黄坚 陈美雄 李义凯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5年第3期220-223,共4页
退行性腰椎侧凸(degenerative lumbar scoliosis,DLS)作为一种脊柱常见退变性疾病,文献报道人群发病率高达6%-68%,是引起老年人腰痛、下肢痛和间歇性跛行的一个重要原因[1]。脊柱不同区域退变的速率不尽相同,同一节段的一侧可能比另... 退行性腰椎侧凸(degenerative lumbar scoliosis,DLS)作为一种脊柱常见退变性疾病,文献报道人群发病率高达6%-68%,是引起老年人腰痛、下肢痛和间歇性跛行的一个重要原因[1]。脊柱不同区域退变的速率不尽相同,同一节段的一侧可能比另一侧退变得更快[2]。临床进行体格检查时我们常发现DLS中老年患者的腰部肌肉常常是不对称的。在进行脊柱查体时不对称特征往往被忽视,而这些可能是肌肉疲劳性腰痛的原因[2]。而腰肌的不对称性对临床治疗、锻炼指导具有重点意义,如一侧腰肌痉挛/萎缩则主要围绕责任侧。腰肌的不对称性需要客观有效的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对称性 腰椎侧凸 椎旁肌 顶椎 腰大肌 退变性疾病 scoliosis 锻炼指导 lumbar 下肢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非特异性腰痛的腰肌横截面积、脂肪浸润与不对称性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0
2
作者 周理 邹宇聪 +4 位作者 张佩 李义凯 黄坚 陈美雄 袁仕国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7年第2期148-151,共4页
国外一些高质量腰痛诊疗指南反对急性非特异性腰痛(acutenonspecificlowbackpain,ANLBP)患者的脊柱影像检查[1~3]。理由是脊柱影像检查对ANLBP患者帮助小,反而会使患者暴露于没必要的辐射,而且可能会因为一些无临床意义的发现而焦虑... 国外一些高质量腰痛诊疗指南反对急性非特异性腰痛(acutenonspecificlowbackpain,ANLBP)患者的脊柱影像检查[1~3]。理由是脊柱影像检查对ANLBP患者帮助小,反而会使患者暴露于没必要的辐射,而且可能会因为一些无临床意义的发现而焦虑,同时脊柱影像检查也常被视作不合理的检查而饱受诟病[4]。脊柱影像检查应该仅为“红旗”患者考虑。“红旗”指如高龄、创伤、肿瘤、长期使用激素类药物等病史,即脊柱骨折或肿瘤风险(从9%到33%)增加相关的风险因素[5]。有些研究认为椎旁肌肉横截面积不对称性、脂肪浸润等与腰痛相关[6~9],这些发现被认为是腰椎功能障碍量化性的表现[10]。但椎旁肌肉的改变是腰椎退变、腰椎侧凸等的原因还是结果,目前不清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特异性腰痛 横截面积 临床意义 脂肪浸润 对称性 急性 影像检查 脊柱影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和灸对肌筋膜激痛点TGF-β1/Smad4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9
3
作者 景亚军 陈美雄 +1 位作者 曹磊 袁仕国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3019-3022,3110-3112,共5页
目的:探讨温和灸扳机点干预对局部组织TGF-β1和Smad4表达影响。方法:将54只SD大鼠随机分为A组(空白对照)、B组(模型对照)和C组(模型干预)3组,每组18只;每组又均分3小组(A0-A2、B0-B2和C0-C2)。B、C两组建立肌筋膜痛扳机点模型,并分别给... 目的:探讨温和灸扳机点干预对局部组织TGF-β1和Smad4表达影响。方法:将54只SD大鼠随机分为A组(空白对照)、B组(模型对照)和C组(模型干预)3组,每组18只;每组又均分3小组(A0-A2、B0-B2和C0-C2)。B、C两组建立肌筋膜痛扳机点模型,并分别给予C1组和C2组温和灸干预。分批处死大鼠,扳机点部取材,制片并进行HE和免疫组化染色,光镜下观察其病理变化。RT-PCR对TGF-β1mRNA及Smad4m-RNA表达水平进行定量分析。结果:TGF-β1、Smad4在正常组织中弱表达,B组和C组强表达;C0组与B0组间TGF-β1mRNA、Smad4mRNA表达量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C1组与B1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C1组较B1组显著下降;C2组与C1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C2组较C1组显著下降。结论:温和灸法干预能够下调TGF-β1和Smad4的表达,可能间接调节TGF-β1/Smads信号转导通路的靶基因表达,从而改善扳机点局部肌组织的病理化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和灸 扳机点 TGF-Β1 SMAD4 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肌筋膜痛扳机点模型与造模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6
4
作者 周理 罗和平 +2 位作者 李义凯 陈美雄 袁仕国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789-792,共4页
肌筋膜痛以扳机点为关键特征,是临床最常见的软组织痛之一,发病率高。对其基础研究较匮乏,其中疾病模型就是限制因素之一。肌筋膜痛扳机点模型大体分为非干预状态下模型与人为造模模型。非干预状态下模型基本能完全模拟疾病状态的特征,... 肌筋膜痛以扳机点为关键特征,是临床最常见的软组织痛之一,发病率高。对其基础研究较匮乏,其中疾病模型就是限制因素之一。肌筋膜痛扳机点模型大体分为非干预状态下模型与人为造模模型。非干预状态下模型基本能完全模拟疾病状态的特征,但扳机点检出率不高、部位不一,难以大量试验;人为造模模型扳机点检出率高,但可能与疾病状态的自然过程有差异。不同模型之间各有优劣,同时扳机点的确立、病理生理学特征表现等可能有差异。打击结合离心运动方式的大鼠肌筋膜痛扳机点模型经过症状、病理组织学、电生理等检验,被研究和使用较多。本文对肌筋膜痛模型、造模方法、扳机点确立进行综述,并评价各造模方法优缺点,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和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筋膜疼痛 扳机点 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肾活血壮骨汤对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及骨代谢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8
5
作者 吴多艺 张泰标 李利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21年第5期122-125,共4页
目的探讨补肾活血壮骨汤对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及骨代谢的影响。方法将2015年3月—2018年1月该院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68例,随机分两组,各34例,对照组采用复方骨肽注射液4 mL治疗;观察组采用补肾活血壮骨汤治疗,早晚口服,1剂/d,... 目的探讨补肾活血壮骨汤对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及骨代谢的影响。方法将2015年3月—2018年1月该院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68例,随机分两组,各34例,对照组采用复方骨肽注射液4 mL治疗;观察组采用补肾活血壮骨汤治疗,早晚口服,1剂/d,持续治疗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和治疗6个月评价血清骨碱性磷酸酶(bone alkaline phosphatase, B-ALP)、骨保护素(osteoprotegerin, OPG)、I型前胶原肽(collagen C-terminal peptide, CTX)水平,比较脊柱ODI评分、视觉模拟量表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骨密度等,记录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性别、平均年龄、平均病程、骨折椎体数目及体质量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有效率为76.47%(26/34),观察组有效率为94.12%(32/34),两组间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和观察组血B-ALP为(60.01±9.67)U/L、(49.32±8.65)U/L,OPG为(1.75±0.57)pg/mL、(2.21±0.63)pg/mL,CTX为(0.52±0.15)ng/mL、(0.43±0.14)ng/mL,脊柱ODI评分为(37.86±7.06)、(26.92±6.75),VAS评分为(1.32±0.49)、(0.74±0.35),骨密度为(0.47±0.09)g/m2、(0.52±0.08)g/m2,对照组和观察组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肾活血壮骨汤对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的疗效确切,可改善骨代谢指标,提高骨密度和日常生活能力,患者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肾活血壮骨汤 椎体压缩性骨折 骨代谢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推拿与卧床休息干预急性非特异性腰痛的比较 被引量:10
6
作者 袁仕国 秦小红 +4 位作者 邹宇聪 张佩 陈美雄 黄坚 李义凯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15年第10期2056-2059,共4页
目的:前瞻性对比推拿与卧床休息干预急性非特异性腰痛(Acute Nonspecific Low Back Pain,ANLBP)的临床疗效、接受程度、不良事件等。方法:60例ANLBP随机均分入A/B组。A组绝对卧床休息1周,B组传统推拿治疗1周。采集治疗前后疼痛视觉模拟... 目的:前瞻性对比推拿与卧床休息干预急性非特异性腰痛(Acute Nonspecific Low Back Pain,ANLBP)的临床疗效、接受程度、不良事件等。方法:60例ANLBP随机均分入A/B组。A组绝对卧床休息1周,B组传统推拿治疗1周。采集治疗前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汉化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接受程度评分、不良事件等临床资料。IBM SPSS20.0分析疗效等差异。结果:治疗1周后A、B组内VAS、ODI均较治疗前减小(t=14.67、11.55,P均<0.001和t=24.80、15.35,P均<0.001)。A、B组间VAS、ODI差异有统计意义(t=3.24、2.75,P=0.002、0.009)。接受程度评分和不良事件差异有显著性(t=2.65,P=0.01;χ2=10.00,P=0.002)。结论:卧床休息和传统推拿治疗ANLBP均能减轻疼痛,促进功能恢复,但传统推拿能更大幅度改善症状、更被患者接受、不良事件更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非特异性腰痛 推拿 汉化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 接受程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性交感神经切除对肌筋膜激痛点炎症和肌卫星细胞成肌分化的影响 被引量:5
7
作者 袁仕国 颜丽满 +3 位作者 武凯 徐明奎 李义凯 邹宇聪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5期2059-2065,共7页
目的探讨化学性交感神经切除(chemical sympathectomy,CS)对肌筋膜激痛点(myofascial trigger points,MTrPs)局部炎症和肌卫星细胞(muscle satellite cells,MuSC)成肌分化的影响,探索肌筋膜痛的病理机制和治疗新靶点。方法 8周龄雄性SD... 目的探讨化学性交感神经切除(chemical sympathectomy,CS)对肌筋膜激痛点(myofascial trigger points,MTrPs)局部炎症和肌卫星细胞(muscle satellite cells,MuSC)成肌分化的影响,探索肌筋膜痛的病理机制和治疗新靶点。方法 8周龄雄性SD大鼠18只随机均分为A、B、C组,分别为空白对照、MTrPs造模、MTrPs造模+CS。检测和分析MTrPs局部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去甲肾上腺素(NE)、成肌分化抗原(MyoD)、肌细胞生成素(MyoG)、酪氨酸羟化酶(TH)和配对盒转录因子7(Pax7)等的表达,以及病理形态变化。结果 A组肌细胞呈规则多边形或长条形,无炎症细胞浸润;B组形成挛缩结节并萎缩,炎症细胞浸润,间隙增大且不等宽;C组肌细胞再生,呈大小不等的多边形或长条形,少量挛缩结节。IL-6、TNF-α的表达为B> C> A(P <0.05),而NE和TH均为B> A> C(P <0.05),MyoD、MyoG的表达分别以B、C组最高(P <0.05),Pax7为A> C> B(P <0.05)。结论 CS促进MTrPs肌细胞修复,减轻局部炎症,抑制交感神经过度活跃和高支配,可能抑制MuSC的过度激活和使成肌分化较温和进行而保护MuS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筋膜疼痛综合征 扳机点 交感神经 炎性因子 肌卫星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