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耳穴压籽法联合局部穴位按摩对青少年轻、中度近视屈光不正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26
1
作者 郭翠玲 黄东勉 +1 位作者 任韩 吴林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8年第9期1962-1965,共4页
目的:探讨耳穴压籽法联合局部穴位按摩对青少年近视性屈光不正的疗效。方法:选择海南省轻、中度近视性屈光不正的青少年114例,随机分两组,分别57例,对照组佩戴近视眼镜,托品酰胺滴眼液滴眼,1-2滴/次,1次/d;观察组给与耳穴压籽法联合... 目的:探讨耳穴压籽法联合局部穴位按摩对青少年近视性屈光不正的疗效。方法:选择海南省轻、中度近视性屈光不正的青少年114例,随机分两组,分别57例,对照组佩戴近视眼镜,托品酰胺滴眼液滴眼,1-2滴/次,1次/d;观察组给与耳穴压籽法联合局部穴位按摩,持续治疗4周。比较两组间临床疗效,记录裸眼远视力(ncorrectedvisual acuity,UCVA)、眼内压、屈光度及眼轴长度,评价中医证候积分,同时记录不良反应。结果:对照组有效率82.46%低于观察组94.74%,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和观察组治疗后UCVA为0.60±0.15、0.71±0.14,眼内压为(16.47±0.70)mm Hg、(15.84±0.68)mm Hg,屈光度为(-1.18±0.37)D、(-0.85±0.30)D,眼轴长度为(24.12±0.37)mm、(23.79±0.35)mm,视物模糊为0.72±0.27、0.49±0.24,异物感为0.56±0.21、0.38±0.17,酸胀不适为0.60±0.24、0.35±0.21,干涩流泪为0.43±0.18、0.27±0.15,对照组和观察组上述指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不良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耳穴压籽法联合局部穴位按摩对青少年近视的疗效显著,有助于提高视力,改善视物疲劳等症状,值得广泛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穴压籽法 局部穴位按摩 近视性屈光不正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酸环喷托酯滴眼液用于近视儿童散瞳验光72例 被引量:3
2
作者 任韩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191-1193,共3页
目的探讨盐酸环喷托酯滴眼液在近视儿童散瞳验光中的综合应用效果。方法对72例、144眼近视儿童先应用1%盐酸环喷托酯滴眼液,后应用1%硫酸阿托品眼用凝胶进行散瞳验光,分析比较两种睫状肌麻痹药的验光结果及全身不良反应。结果应用盐酸... 目的探讨盐酸环喷托酯滴眼液在近视儿童散瞳验光中的综合应用效果。方法对72例、144眼近视儿童先应用1%盐酸环喷托酯滴眼液,后应用1%硫酸阿托品眼用凝胶进行散瞳验光,分析比较两种睫状肌麻痹药的验光结果及全身不良反应。结果应用盐酸环喷托酯麻痹前等效球镜屈光度为(-1.27±1.12)D,麻痹后为(-4.59±1.72)D;应用阿托品麻痹前的等效球镜屈光度为(-1.32±1.36)D,麻痹后为(-5.23±1.86)D;两种药物麻痹前屈光度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麻痹后屈光度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中度近视患儿应用盐酸环喷托酯后的验光结果与阿托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近视患儿的验光结果在两种药物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盐酸环喷托酯和阿托品的全身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4.2%,15.3%(P<0.05)。结论盐酸环喷托酯对轻、中度近视儿童睫状肌麻痹效果充分,且快速、安全,可用于轻、中度近视儿童散瞳验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喷托酯滴眼液 盐酸 近视 儿童 散瞳验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MRI探讨针刺治疗失眠伴情绪障碍中枢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3
作者 王乙翔 孙曌 +7 位作者 李豪 王静 康晓娜 冉彬艳 吴琼 黄禄宇 陈镒泽 沈巍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44-148,共5页
失眠伴情绪障碍是一种身心疾病,以睡眠障碍、紧张恐惧、心悸不安、易激惹等一系列躯体和精神不适为特征,已严重影响人们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针刺在失眠伴情绪障碍防治方面具有安全无毒、效价比高的优势,但其中枢机制尚不明确。近年来... 失眠伴情绪障碍是一种身心疾病,以睡眠障碍、紧张恐惧、心悸不安、易激惹等一系列躯体和精神不适为特征,已严重影响人们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针刺在失眠伴情绪障碍防治方面具有安全无毒、效价比高的优势,但其中枢机制尚不明确。近年来,功能磁共振成像(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fMRI)的进步有助于客观评估针刺治疗失眠伴情绪障碍的疗效,并为探索针刺治疗失眠伴情绪障碍的中枢机制提供了时机。本文通过查阅近年来国内外相关文献,探索针刺对失眠伴情绪障碍患者脑结构和脑功能的中枢响应特征并进行综述,以期更好地了解针刺对失眠伴情绪障碍治疗机制的神经影像学研究现状,为今后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 失眠伴情绪障碍 中枢机制 脑功能成像 磁共振成像 功能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芪甲苷对蓝光诱导损伤的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 被引量:5
4
作者 黎昌江 李秋慧 +2 位作者 洪娟 陈方安 郭翠玲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006-1011,共6页
目的探讨黄芪甲苷(AS-IV)对蓝光诱导损伤的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传代后的ARPE-19细胞分为5组。空白组在暗环境中培养细胞,不采用蓝光照射;光照组:采用辐射强度为(4.0±0.5)mW·cm^(-2)的蓝光照射细胞4... 目的探讨黄芪甲苷(AS-IV)对蓝光诱导损伤的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传代后的ARPE-19细胞分为5组。空白组在暗环境中培养细胞,不采用蓝光照射;光照组:采用辐射强度为(4.0±0.5)mW·cm^(-2)的蓝光照射细胞4 h;光照+AS-IV组:采用相同辐射强度的蓝光照射4 h+50 mg·L^(-1) AS-IV培养细胞24 h;光照+AS-IV+siNC组:将细胞转染对照siRNA后,采用相同辐射强度蓝光照射4 h+50 mg·L^(-1) AS-IV培养细胞24 h;光照+AS-IV+siPINK1组:将细胞转染siPINK1后,采用相同辐射强度蓝光照射4 h+50 mg·L^(-1) AS-IV培养细胞24 h。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活性,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情况,JC-1荧光探针检测细胞线粒体膜电位,DHE荧光探针法检测细胞内活性氧(ROS)含量,Western blot检测蛋白表达。结果当连续蓝光照射4 h以上,ARPE-19细胞存活率均低于80%,故选择照射时间为4 h进行后续实验。光照+AS-IV组细胞存活率明显高于光照组[(93.85±1.79)%、(79.24±3.25)%,t=11.141、P<0.001]。光照+AS-IV组细胞凋亡率明显低于光照组[(11.03±1.65)%、(27.85±3.44)%,t=12.472、P<0.001]。光照组细胞线粒体膜电位高于空白组(绿/红色荧光强度比值分别为1.72±0.25、0.58±0.07,t=12.418、P<0.001),但是光照+AS-IV组细胞线粒体膜电位(绿/红色荧光强度比值为0.81±0.10)则低于光照组(t=9.559、P<0.001)。光照+AS-IV组细胞ROS含量少于光照组(t=6.341、P<0.001)。蓝光照射4 h后,光照+AS-IV组ARPE-19细胞PINK1蛋白(1.18±0.14,t=9.035、P<0.001)和Parkin蛋白(0.77±0.09,t=8.106、P<0.001)相对表达量则明显高于光照组。与光照组相比,光照+AS-IV组ARPE-19细胞的细胞质细胞色素C(Cyt C)蛋白相对表达量降低至0.67±0.08(t=17.059、P<0.001),线粒体Cyt C蛋白相对表达量升高至0.16±0.03(t=5.491、P<0.001),总蛋白中LC3B-II/I蛋白表达比值升高至3.44±0.27(t=34.047、P<0.001)。与光照+AS-IV组相比,光照+AS-IV+siNC组ARPE-19细胞的细胞质和线粒体Cyt C蛋白相对表达量(0.70±0.09、0.15±0.03)、总蛋白中LC3B-II/I蛋白表达比值(3.26±0.33)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而光照+AS-IV+siPINK1组ARPE-19细胞的细胞质Cyt C蛋白相对表达量(1.20±0.15)较光照+AS-IV+siNC组升高(t=8.085、P<0.001),线粒体Cyt C蛋白相对表达量降低至0.02±0.01(t=11.628、P<0.001),总蛋白中LC3B-II/I蛋白表达比值则降低至0.85±0.13(t=19.224、P<0.001)。结论AS-IV对蓝光诱导损伤的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可抑制细胞产生大量ROS,缓解细胞线粒体损伤和细胞凋亡,维持细胞活力和自噬过程,其机制可能与AS-IV上调细胞PINK1/Parkin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甲苷 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 蓝光损伤 线粒体 活性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