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海南软土地区输变电工程地基基础方案优化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吴龙生 江松柏 +3 位作者 何礼秋 高林 邓会元 刘勇 《施工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24-27,共4页
拟建的三亚吉阳220k V变电站工程处于沿海软土地区,土质较差,压缩性较高,固结时间较长,而且地下水位较高。按照设计要求需在工程场地进行大面积填土约5m高,同时进行水泥搅拌桩加固地基。在原有地基基础及工程桩基础设计方案基础上,对不... 拟建的三亚吉阳220k V变电站工程处于沿海软土地区,土质较差,压缩性较高,固结时间较长,而且地下水位较高。按照设计要求需在工程场地进行大面积填土约5m高,同时进行水泥搅拌桩加固地基。在原有地基基础及工程桩基础设计方案基础上,对不同方案如工程桩桩长、桩径,以及水泥搅拌桩桩长、桩间距等参数变化进行对比分析,计算结果表明,主要建筑物桩基可由原来的800mm缩短为700mm,水泥搅拌桩间距由2d可增大为(3~4)d,且水泥搅拌桩桩长可适当由15m缩短为12m。经过优化设计,既可满足设计要求,又可节省工程成本,分析方法可为类似地区工程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桩基础 软土 固结 优化 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力系统运行可靠性最优控制研究
2
作者 陈宇 吴俊鹏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2015年第31期26-27,共2页
电力系统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且伴随着电力能源在我国能源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其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对电力系统运行可靠性的最优控制进行探讨,有着重要的意义。文章首先对电力系统运行可靠性的影响因素... 电力系统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且伴随着电力能源在我国能源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其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对电力系统运行可靠性的最优控制进行探讨,有着重要的意义。文章首先对电力系统运行可靠性的影响因素与评价方法进行分析,然后对电力系统运行可靠性的最优控制技术进行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 运行可靠性 最优控制 电力能源 设备故障 线路故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电场工程风机基础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策略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颜仕熊 《工程技术研究》 2024年第17期105-107,共3页
文章深入研究风机基础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分析该类工程的难点,并针对性地提出应对策略。以南部沿海地区某风电场工程项目为案例,分析工程实际情况,实施施工对策,包括环境条件分析及应对、配合比优化等,达到了预期效果。
关键词 风电场工程 风机基础 大体积混凝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电机组轴系的形状记忆合金振动控制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孙万泉 郑泽知 郭志强 《水力发电》 CAS 2021年第7期89-94,共6页
水轮发电机组在不同运行工况下,将表现出不同的振动状态或故障现象。针对水轮机轴系的这种振动时变性,提出利用形状记忆合金(SMA)开展对该系统的新型主动振动控制研究。在SMA材料试验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进行了系统理论分析和数值实验研... 水轮发电机组在不同运行工况下,将表现出不同的振动状态或故障现象。针对水轮机轴系的这种振动时变性,提出利用形状记忆合金(SMA)开展对该系统的新型主动振动控制研究。在SMA材料试验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进行了系统理论分析和数值实验研究,建立了具有SMA控制器的水轮发电机组轴系的非线性振动模型和控制方法。分别考虑单一和耦合激励作用下,通过计算相应的分岔图等研究了SMA控制器对水轮发电机组轴系非线性振动的影响。结果表明:SMA主动控制器对水轮发电机组轴系有明显的减振效果,可以有效减小水轮机的在不同运行工况下的振动幅值,改善系统的整体振动状态,提高其运行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轮发电机组 主动振动控制 形状记忆合金(SMA) SMA控制器 非线性振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输电线路的环保设计 被引量:1
5
作者 王高益 《农村电气化》 2007年第11期10-12,共3页
输电线路对周围环境的影响日益突出,越来越引起公众的关注,环保问题急待解决。该文针对输电线路对环境影响的两大因素,即电磁辐射的影响和对周围水土环境的影响,提出输电线路环境保护的基本措施,通过优化杆塔和基础的设计,减少输电线路... 输电线路对周围环境的影响日益突出,越来越引起公众的关注,环保问题急待解决。该文针对输电线路对环境影响的两大因素,即电磁辐射的影响和对周围水土环境的影响,提出输电线路环境保护的基本措施,通过优化杆塔和基础的设计,减少输电线路对周围环境的破坏。通过塔基施工基面的综合治理,进一步提高输电线路的稳定性和减少对环境的影响,最大程度的将工程设计成为绿色环保产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电线路 环保 电磁辐射 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砂土中齿桩抗拔特性模型试验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符羽佳 杜鹏 +3 位作者 张仰福 李光范 曹志远 刘显阳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21-126,共6页
为研究齿桩的抗拔承载特性,开展了缩尺模型试验,针对齿部结构的层数与长度变量进行了11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齿桩相比光面桩表现出更优异的抗拔性能,齿距、齿长与模型桩的抗拉拔承载力都呈现正相关;在一定的弹性承载阶段,模型桩的抗拔... 为研究齿桩的抗拔承载特性,开展了缩尺模型试验,针对齿部结构的层数与长度变量进行了11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齿桩相比光面桩表现出更优异的抗拔性能,齿距、齿长与模型桩的抗拉拔承载力都呈现正相关;在一定的弹性承载阶段,模型桩的抗拔承载力随着齿层数的增加呈线性增大;齿长相比于齿层数对模型桩的抗拔承载力和抗拔侧摩阻力均具有较大的影响。试验及分析结果对小改截面桩的研究运用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桩基础 齿桩 抗拔特性 模型试验 小截面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输电线路大跨越铁塔结构设计 被引量:1
7
作者 刘松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2016年第28期20-21,共2页
在大跨越的输电线路架设中,铁塔结构是保证整个线路正常运作的关键。根据输电线路的区别,不仅在设计铁塔时需要保证其能承载线路的负荷,还要尽量降低投入的成本,同时还要保证铁塔的安全性。文章对输电线路大跨越铁塔结构设计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输电线路 大跨越铁塔 结构设计 线路架设 线路负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桩负摩阻力计算方法对比研究
8
作者 吴龙生 高林 +2 位作者 江松柏 邓会元 刘勇 《施工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S1期154-156,共3页
基桩负摩阻力问题广泛存在,分析其分布规律及对比已有的计算方法,具有重要的工程实际意义。以实际工程为背景,应用国内外常用的负摩阻力计算方法进行计算分析并对比,发现基桩负摩阻力随堆载高度和软土厚度的增大而增大;我国的《建筑桩... 基桩负摩阻力问题广泛存在,分析其分布规律及对比已有的计算方法,具有重要的工程实际意义。以实际工程为背景,应用国内外常用的负摩阻力计算方法进行计算分析并对比,发现基桩负摩阻力随堆载高度和软土厚度的增大而增大;我国的《建筑桩基技术规范》最为保守,依据其计算负摩阻力时可进行适当的折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摩阻力 桩基础 计算方法 软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桩基础和隔离桩在控制路堤对桥基影响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张中行 高林 +1 位作者 吴龙生 杜杰 《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 2019年第1期190-195,共6页
以苏通大桥为工程背景,针对路堤穿越既有桥梁的工况,采用有限元软件PLAXIS 3D建立三维模型,对比分析了路堤下设置桩基础和路堤边缘设置隔离桩两种措施对减小桥基影响的效果。结果表明:路堤下设置桩基础和路堤边缘设置隔离桩都可以减小... 以苏通大桥为工程背景,针对路堤穿越既有桥梁的工况,采用有限元软件PLAXIS 3D建立三维模型,对比分析了路堤下设置桩基础和路堤边缘设置隔离桩两种措施对减小桥基影响的效果。结果表明:路堤下设置桩基础和路堤边缘设置隔离桩都可以减小因路堤穿越对桥基产生的影响,且在一定范围内桩长越长,控制效果就越好。当存在软弱土层时,宜选用桩基础,且桩底应落在较好的持力层中。在竖向沉降和桩身内力方面,桩基础的控制效果较好,而在桥基水平位移控制方面,隔离桩的控制效果较好,且隔离桩越靠近路堤边缘,效果就越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桩基础 隔离桩 桥基 PLAXIS 3D 内力 位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分布式混合组网对等通信技术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王鑫 陈祖翠 +2 位作者 王业耀 卞在平 吴育苗 《农村电气化》 2022年第6期28-31,35,共5页
智能分布式快速故障自愈技术多依赖光缆介质通信,但由于个别地段光缆敷设路径开挖难的问题,导致光缆在某些项目中无法得以全线贯通。针对此问题提出了一种光纤、中压载波混合对等通信技术,在光缆难敷设段以10 kV电力线路作为通信介质,... 智能分布式快速故障自愈技术多依赖光缆介质通信,但由于个别地段光缆敷设路径开挖难的问题,导致光缆在某些项目中无法得以全线贯通。针对此问题提出了一种光纤、中压载波混合对等通信技术,在光缆难敷设段以10 kV电力线路作为通信介质,并从对等通信机制、关键载波通信节点布置、数据通信优先级三方面分析对等载波通信的可行性。以单环网供电网架为应用对象,叙述全线路的通信配置应用方案,结果表明智能分布式配网自动化基于文章提出的中压载波对等通信技术可以有效快速隔离配电网故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压载波 智能配电网 对等通信 混合组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GC的风力、水力互补发电系统的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翁莎莎 云天吉 《农村电气化》 2011年第10期53-55,共3页
随着电网规模的不断扩大和自动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具备自动发电控制(AGC)功能的机组在电网中的比重越来越大,自动发电控制技术已成为现代电网运行中不可缺少的手段,它正在维持电力系统频率合格稳定、控制网际电力电量交换按计划运... 随着电网规模的不断扩大和自动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具备自动发电控制(AGC)功能的机组在电网中的比重越来越大,自动发电控制技术已成为现代电网运行中不可缺少的手段,它正在维持电力系统频率合格稳定、控制网际电力电量交换按计划运行以及使电网经济运行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AGC的主要功能是当系统负荷波动时调整发电机组出力,实现任意时刻电能的供需平衡,从而将系统频率和联络线交换功率维持在计划值,并使每台发电机组最经济的带负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补发电系统 AGC 自动发电控制 电网经济运行 电网运行 风力 水力 电力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省风电消纳分析
12
作者 钟才惠 王君 王善立 《水电与新能源》 2017年第4期70-71,共2页
根据海南省风电现状和规划,通过测算分析电力电量和调峰平衡,考虑海南电网边界条件,计算出海南省不同弃风条件的风电消纳容量,作为海南省充分利用风电这一清洁可再生绿色电能,实现能源结构调整、节能减排的目标。
关键词 风力发电 消纳能力 电网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电网技术在电力系统规划中的应用
13
作者 张兴华 林颂晨 《通信电源技术》 2020年第20期159-161,共3页
智能电网技术是一种电力控制技术,其在电力传输的基础上集成使用了智能控制、智能通信、新能源以及光纤设备集成等诸多技术,有效提升了电力资源控制、传输和利用的效率与质量。在阐述智能电网特征的基础上,就其在电力系统规划中的应用... 智能电网技术是一种电力控制技术,其在电力传输的基础上集成使用了智能控制、智能通信、新能源以及光纤设备集成等诸多技术,有效提升了电力资源控制、传输和利用的效率与质量。在阐述智能电网特征的基础上,就其在电力系统规划中的应用展开分析,并指出智能电网技术在电力系统规划领域的发展趋势,期望能进一步提升智能电网技术的应用水平,继而在保证电力系统规划效果的基础上,实现电力资源的高效率、高质量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电网技术 电力系统规划 智能通信技术 智能诊断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杆塔基础施工方案优化的研究
14
作者 符东明 《城市建筑》 2014年第8期286-286,292,共2页
随着我国电力行业的发展,现在的输电线连接设备主要是杆塔,这种施工方式主要在大型输电线路中被应用广泛。本文进一步研究了当前我国杆塔基础施工的现状,简述了铁塔基础建设的特点以及在施工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 输电线路 铁塔基础 施工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输电线路掏挖基础极限上拔承载力变分解法 被引量:7
15
作者 郝冬雪 张永建 +1 位作者 陈榕 刘春城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63-170,共8页
针对输电线路掏挖基础极限上拔承载力问题,根据塑性极限平衡原理,假设基础周围土体发生整体剪切破坏并服从Mohr-Coulomb破坏准则,建立静力学平衡方程式,并结合变分法原理求解不同加载条件下基础的极限抗拔力。通过变参数计算,分析土体... 针对输电线路掏挖基础极限上拔承载力问题,根据塑性极限平衡原理,假设基础周围土体发生整体剪切破坏并服从Mohr-Coulomb破坏准则,建立静力学平衡方程式,并结合变分法原理求解不同加载条件下基础的极限抗拔力。通过变参数计算,分析土体强度及基础埋深比对中心上拔、偏心上拔及倾斜上拔时基础极限上拔力的影响。经归一化处理,分别给出水平力和弯矩存在对基础抗拔力折减的影响系数。当归一化弯矩与上拔力比值Nm<0.4时,随着Nm增加,弯矩影响系数?m急剧减小;当Nm>0.4时,?m减小速度放缓。相对于内摩擦角,黏聚力变化对?m的影响更明显。水平力影响系数?h同时受到土体内摩擦角、黏聚力以及基础埋深比的共同影响,规范建议值较变分解法的计算结果偏大。通过与规范公式法计算结果及试验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所提方法的合理性和准确性。研究结果为偏心上拔及高露头基础顶部作用水平荷载时基础抗拔承载力的计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掏挖基础 极限上拔力 影响系数 极限平衡法 变分解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砂土中锚板拉拔模型试验及其抗拔力计算 被引量:33
16
作者 郝冬雪 符胜男 +2 位作者 陈榕 张永建 侯立群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2101-2106,共6页
锚板基础因其具有良好的抗拔特性而广泛应用于各类岩土工程问题中。在不同密实程度砂土中采用不同几何形状的锚板进行小比尺拉拔模型试验,分析锚板型式及尺寸对上拔承载特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相同直径和埋深比的螺旋锚与平板锚上拔... 锚板基础因其具有良好的抗拔特性而广泛应用于各类岩土工程问题中。在不同密实程度砂土中采用不同几何形状的锚板进行小比尺拉拔模型试验,分析锚板型式及尺寸对上拔承载特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相同直径和埋深比的螺旋锚与平板锚上拔承载特性无明显差别;相同埋深比时,直径为50 mm的锚板上拔承载力系数略小于直径为20mm锚板的上拔承载力系数,而其上拔破坏位移比明显高于小直径锚板。进一步根据破坏位移比与埋深比关系曲线确定中密及密砂中浅、深破坏模式的临界埋深比,同时结合已有试验结果假设两种破坏模式的滑裂面,利用极限平衡分析推导并给出两种破坏模式下上拔承载力公式;通过与41个拉拔试验数据进行比较,验证了所提理论公式的适用性及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锚板型式 上拔承载特性 浅及深破坏模式 极限平衡分析 理论公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造线路使用合成绝缘子应注意风偏校验 被引量:4
17
作者 凌四海 《农村电气化》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9-20,共2页
根据合成绝缘子的特点及其对风偏产生的影响,结合实际,论述了Lv/Lh较小的杆塔,在换用合成绝缘子时,应注意对绝缘子串的风偏情况加以校验。
关键词 输电线路 技术改造 合成绝缘子 绝缘子串 风偏校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多元复合地基复合模量的计算方法 被引量:1
18
作者 尚新生 王明程 +2 位作者 林银飞 谢定义 邵生俊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 2009年第1期90-92,共3页
多元复合地基的沉降计算依赖于其复合模量的取值.目前多元复合地基复合模量计算均未考虑桩对桩间土的侧向挤密作用,因而其沉降计算结果与实际值相差较大.而考虑桩体与桩间土的侧向挤压作用,依据线弹性变形理论,推求的多元复合地基的复... 多元复合地基的沉降计算依赖于其复合模量的取值.目前多元复合地基复合模量计算均未考虑桩对桩间土的侧向挤密作用,因而其沉降计算结果与实际值相差较大.而考虑桩体与桩间土的侧向挤压作用,依据线弹性变形理论,推求的多元复合地基的复合模量公式应用于工程实例,结果表明,该方法是合理可行的,并且存在着参数易于确定、方法简便、机理清楚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元复合地基 复合模量 侧向挤压 应变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PPC光缆在中低压电网通信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9
作者 王志进 《农村电气化》 2008年第2期28-29,共2页
该文针对海南省电网系统中低压电网发展通信网络的需要和现状,提出采用OPPC光缆新技术解决方案,建设中低压电网OPPC光缆通信网。
关键词 中低压电网 通信需求 OPPC解决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应力箍筋加固RC梁抗剪性能数值分析
20
作者 王曦明 严海波 符立 《低温建筑技术》 2015年第8期89-91,共3页
采用有限元软件ANSYS模拟了普通钢筋混凝土梁和预应力箍筋先加固RC梁和不卸载加固RC梁的两种加固工况。结果表明,采用预应力箍筋加固RC梁的斜截面抗剪承载力有一定提高,加固梁的扰度可按普通梁计算。
关键词 预应力箍筋 RC梁 抗剪承载力 ANSY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