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微电网混合储能系统控制策略研究 被引量:26
1
作者 于会群 钟永 +1 位作者 张浩 彭道刚 《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730-738,共9页
微电网中的微电源和负载具有波动性和随机性,故储能系统是维持微电网安全可靠运行并改善电能质量的关键,蓄电池与超级电容器混合使用可以发挥蓄电池电池能量密度大和超级电容器功率密度大,充放电速度快的优势,提高微电网储能系统性能。... 微电网中的微电源和负载具有波动性和随机性,故储能系统是维持微电网安全可靠运行并改善电能质量的关键,蓄电池与超级电容器混合使用可以发挥蓄电池电池能量密度大和超级电容器功率密度大,充放电速度快的优势,提高微电网储能系统性能。提出了一种基于互补PWM小信号模型,并分别给蓄电池和超级电容器设计了控制方案,蓄电池采用单电流环很好的平抑了功率的低频波动,超级电容器采用带前馈的双环控制,平抑功率的高频波动,并有效的维持了直流母线电压的稳定。仿真结果证明了所提出的控制策略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蓄电池 超级电容器 混合储能 双环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免护壁人工挖孔桩基础在输电线路上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王高益 杨旭 《广东电力》 2012年第5期86-88,共3页
对输电线路人工挖孔桩设置护壁的问题进行研究。根据输电线路人工挖孔桩的成桩特点,利用弹塑性理论对孔壁应力进行分析,推导并提出孔壁稳定性的判据公式,给出免护壁人工挖孔桩的适用范围,得出结论:在强风化岩和中风化岩条件下人工挖孔... 对输电线路人工挖孔桩设置护壁的问题进行研究。根据输电线路人工挖孔桩的成桩特点,利用弹塑性理论对孔壁应力进行分析,推导并提出孔壁稳定性的判据公式,给出免护壁人工挖孔桩的适用范围,得出结论:在强风化岩和中风化岩条件下人工挖孔桩基础可以免护壁;在硬塑黏土条件下,当桩深不大于5 m时,人工挖孔桩基础亦可以免护壁;在可塑黏土中,不论桩的长短,均需要设置护壁。该结论在工程实际应用中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环保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护壁 挖孔桩 稳定性 弹塑性 输电线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输电线路的环保设计 被引量:1
3
作者 王高益 《农村电气化》 2007年第11期10-12,共3页
输电线路对周围环境的影响日益突出,越来越引起公众的关注,环保问题急待解决。该文针对输电线路对环境影响的两大因素,即电磁辐射的影响和对周围水土环境的影响,提出输电线路环境保护的基本措施,通过优化杆塔和基础的设计,减少输电线路... 输电线路对周围环境的影响日益突出,越来越引起公众的关注,环保问题急待解决。该文针对输电线路对环境影响的两大因素,即电磁辐射的影响和对周围水土环境的影响,提出输电线路环境保护的基本措施,通过优化杆塔和基础的设计,减少输电线路对周围环境的破坏。通过塔基施工基面的综合治理,进一步提高输电线路的稳定性和减少对环境的影响,最大程度的将工程设计成为绿色环保产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电线路 环保 电磁辐射 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输电线路大截面导线降温补偿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张文亮 艾闯 李丹 《电网与清洁能源》 2011年第6期13-16,共4页
对高压输电线路大截面导线的塑蠕伸长进行了分析,通过理论分析提出了大截面导线降温补偿推荐温度数值,并对架线施工提出指导意见。
关键词 架空输电线路 大截面导线 塑蠕伸长 降温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砂土中齿桩抗拔特性模型试验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符羽佳 杜鹏 +3 位作者 张仰福 李光范 曹志远 刘显阳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21-126,共6页
为研究齿桩的抗拔承载特性,开展了缩尺模型试验,针对齿部结构的层数与长度变量进行了11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齿桩相比光面桩表现出更优异的抗拔性能,齿距、齿长与模型桩的抗拉拔承载力都呈现正相关;在一定的弹性承载阶段,模型桩的抗拔... 为研究齿桩的抗拔承载特性,开展了缩尺模型试验,针对齿部结构的层数与长度变量进行了11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齿桩相比光面桩表现出更优异的抗拔性能,齿距、齿长与模型桩的抗拉拔承载力都呈现正相关;在一定的弹性承载阶段,模型桩的抗拔承载力随着齿层数的增加呈线性增大;齿长相比于齿层数对模型桩的抗拔承载力和抗拔侧摩阻力均具有较大的影响。试验及分析结果对小改截面桩的研究运用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桩基础 齿桩 抗拔特性 模型试验 小截面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电网AGC超前控制 被引量:1
6
作者 翁莎莎 云天吉 《南方电网技术》 2011年第6期64-68,共5页
为了改善海南电网自动发电控制(automatic generation control,AGC),充分发挥火电机组调节性能,基于超短期负荷预测原理建立了海南电网AGC超前控制模型。利用该模型和线性外推法可以预测未来一段时间内每隔5 min的系统负荷,并根据预测... 为了改善海南电网自动发电控制(automatic generation control,AGC),充分发挥火电机组调节性能,基于超短期负荷预测原理建立了海南电网AGC超前控制模型。利用该模型和线性外推法可以预测未来一段时间内每隔5 min的系统负荷,并根据预测自动调整机组发电计划。在两个电厂的火电机组试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AGC超前控制可以改善海南电网的调节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GC超前控制 火电机组 负荷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分布式混合组网对等通信技术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王鑫 陈祖翠 +2 位作者 王业耀 卞在平 吴育苗 《农村电气化》 2022年第6期28-31,35,共5页
智能分布式快速故障自愈技术多依赖光缆介质通信,但由于个别地段光缆敷设路径开挖难的问题,导致光缆在某些项目中无法得以全线贯通。针对此问题提出了一种光纤、中压载波混合对等通信技术,在光缆难敷设段以10 kV电力线路作为通信介质,... 智能分布式快速故障自愈技术多依赖光缆介质通信,但由于个别地段光缆敷设路径开挖难的问题,导致光缆在某些项目中无法得以全线贯通。针对此问题提出了一种光纤、中压载波混合对等通信技术,在光缆难敷设段以10 kV电力线路作为通信介质,并从对等通信机制、关键载波通信节点布置、数据通信优先级三方面分析对等载波通信的可行性。以单环网供电网架为应用对象,叙述全线路的通信配置应用方案,结果表明智能分布式配网自动化基于文章提出的中压载波对等通信技术可以有效快速隔离配电网故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压载波 智能配电网 对等通信 混合组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GC的风力、水力互补发电系统的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翁莎莎 云天吉 《农村电气化》 2011年第10期53-55,共3页
随着电网规模的不断扩大和自动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具备自动发电控制(AGC)功能的机组在电网中的比重越来越大,自动发电控制技术已成为现代电网运行中不可缺少的手段,它正在维持电力系统频率合格稳定、控制网际电力电量交换按计划运... 随着电网规模的不断扩大和自动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具备自动发电控制(AGC)功能的机组在电网中的比重越来越大,自动发电控制技术已成为现代电网运行中不可缺少的手段,它正在维持电力系统频率合格稳定、控制网际电力电量交换按计划运行以及使电网经济运行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AGC的主要功能是当系统负荷波动时调整发电机组出力,实现任意时刻电能的供需平衡,从而将系统频率和联络线交换功率维持在计划值,并使每台发电机组最经济的带负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补发电系统 AGC 自动发电控制 电网经济运行 电网运行 风力 水力 电力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配网功率约束及可靠供暖的蓄热式电采暖系统优化调度方法 被引量:1
9
作者 成美丽 成天乐 +3 位作者 符茜茜 许煜蕊 陈晚晴 郭明萱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5-121,129,共8页
文中提出一种考虑配网功率约束及可靠供暖的蓄热式电采暖系统优化调度方法。基于系统内负荷热需求量构建热负荷预测模型,并对蓄热式电采暖设备与系统建模;建立负荷功率曲线模型;以配电网传输功率限制、可靠供暖为约束,构建一种考虑配网... 文中提出一种考虑配网功率约束及可靠供暖的蓄热式电采暖系统优化调度方法。基于系统内负荷热需求量构建热负荷预测模型,并对蓄热式电采暖设备与系统建模;建立负荷功率曲线模型;以配电网传输功率限制、可靠供暖为约束,构建一种考虑配网约束及可靠供暖的蓄热式电采暖系统优化调度方法。以系统日运行成本最低以及电采暖设备实际消耗功率与电网下发的负荷功率曲线的偏离程度最小为目标,确定电采暖系统的优化调度方案。算例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可在考虑配电网功率约束的前提下,能够充分利用蓄热式电采暖的蓄热量,可有效提升配电网运行安全性及用户供暖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蓄热式电采暖 配电网容量 负荷追踪 可靠供暖 优化调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输电线路掏挖基础极限上拔承载力变分解法 被引量:7
10
作者 郝冬雪 张永建 +1 位作者 陈榕 刘春城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63-170,共8页
针对输电线路掏挖基础极限上拔承载力问题,根据塑性极限平衡原理,假设基础周围土体发生整体剪切破坏并服从Mohr-Coulomb破坏准则,建立静力学平衡方程式,并结合变分法原理求解不同加载条件下基础的极限抗拔力。通过变参数计算,分析土体... 针对输电线路掏挖基础极限上拔承载力问题,根据塑性极限平衡原理,假设基础周围土体发生整体剪切破坏并服从Mohr-Coulomb破坏准则,建立静力学平衡方程式,并结合变分法原理求解不同加载条件下基础的极限抗拔力。通过变参数计算,分析土体强度及基础埋深比对中心上拔、偏心上拔及倾斜上拔时基础极限上拔力的影响。经归一化处理,分别给出水平力和弯矩存在对基础抗拔力折减的影响系数。当归一化弯矩与上拔力比值Nm<0.4时,随着Nm增加,弯矩影响系数?m急剧减小;当Nm>0.4时,?m减小速度放缓。相对于内摩擦角,黏聚力变化对?m的影响更明显。水平力影响系数?h同时受到土体内摩擦角、黏聚力以及基础埋深比的共同影响,规范建议值较变分解法的计算结果偏大。通过与规范公式法计算结果及试验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所提方法的合理性和准确性。研究结果为偏心上拔及高露头基础顶部作用水平荷载时基础抗拔承载力的计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掏挖基础 极限上拔力 影响系数 极限平衡法 变分解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砂土中锚板拉拔模型试验及其抗拔力计算 被引量:33
11
作者 郝冬雪 符胜男 +2 位作者 陈榕 张永建 侯立群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2101-2106,共6页
锚板基础因其具有良好的抗拔特性而广泛应用于各类岩土工程问题中。在不同密实程度砂土中采用不同几何形状的锚板进行小比尺拉拔模型试验,分析锚板型式及尺寸对上拔承载特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相同直径和埋深比的螺旋锚与平板锚上拔... 锚板基础因其具有良好的抗拔特性而广泛应用于各类岩土工程问题中。在不同密实程度砂土中采用不同几何形状的锚板进行小比尺拉拔模型试验,分析锚板型式及尺寸对上拔承载特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相同直径和埋深比的螺旋锚与平板锚上拔承载特性无明显差别;相同埋深比时,直径为50 mm的锚板上拔承载力系数略小于直径为20mm锚板的上拔承载力系数,而其上拔破坏位移比明显高于小直径锚板。进一步根据破坏位移比与埋深比关系曲线确定中密及密砂中浅、深破坏模式的临界埋深比,同时结合已有试验结果假设两种破坏模式的滑裂面,利用极限平衡分析推导并给出两种破坏模式下上拔承载力公式;通过与41个拉拔试验数据进行比较,验证了所提理论公式的适用性及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锚板型式 上拔承载特性 浅及深破坏模式 极限平衡分析 理论公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频高压交流电源的研制 被引量:5
12
作者 兰柏 杨嘉祥 +2 位作者 王新掌 周利柱 张小华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183-186,共4页
传统的工频升压高压电源体积和重量均很大且性能差、效率低,此外还对电网注入大量谐波,不适合科研及现代工业应用中的实际需要。为解决以上问题,研究了高频高压交流电源的系统结构及工作原理,采用先进的低压交流电弧技术、高频开关电源... 传统的工频升压高压电源体积和重量均很大且性能差、效率低,此外还对电网注入大量谐波,不适合科研及现代工业应用中的实际需要。为解决以上问题,研究了高频高压交流电源的系统结构及工作原理,采用先进的低压交流电弧技术、高频开关电源技术、单片机控制和阶段式电流保护技术,应用并改进新型电源电路拓扑结构,研制了一种应用于水中产生等离子体的高频高压交流电源。设计高频高压变压器是该电源的难点,对此进行了重点介绍并根据实测数据进行了电源的仿真分析,最后给出了样机的实测电压波形。实验结果表明,设计中应用的新型变换技术较好地解决了预研问题,从而证明了设计的可行性,为进一步完善电源系统提供了充分的依据。该高压电源频率10~30 kHz连续可调,具有体积小、重量轻、系统运行安全及控制方便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交流电源 等离子体 单片机 高频开关电源技术 低压交流电弧技术 高频变压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rony法的暂态扰动信号分析 被引量:25
13
作者 刘应梅 高玉洁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26-30,共5页
应用Prony法对配电系统中的电容器操作事件和电压放大问题进行了机理分析,并将仿真信号分解为不同的分量。通过对不同仿真信号分解结果的比较,认为电容器投切时在用户端产生的放大电压是不同频率、阻尼、幅值和相位特征的谐振分量共同... 应用Prony法对配电系统中的电容器操作事件和电压放大问题进行了机理分析,并将仿真信号分解为不同的分量。通过对不同仿真信号分解结果的比较,认为电容器投切时在用户端产生的放大电压是不同频率、阻尼、幅值和相位特征的谐振分量共同作用的结果,而且谐振分量的特征与配电系统的参数和结构紧密相关,通过改变配电系统参数和结构可以减小用户端出现的放大电压。测试结果表明Prony法能够对暂态信号中的衰减谐振分量进行建模,提取各分量的幅值、频率、相位和阻尼参数,验证了Prony法对暂态扰动信号分析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能质量 电容器投切 暂态过电压 电压放大 PRONY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电场接入电网后的电能质量问题分析 被引量:26
14
作者 高玉洁 《南方电网技术》 2009年第4期68-72,共5页
风电并网运行所引起的电能质量问题如闪变和谐波等随风电比重的增大而日益突出。本文对风电场并网运行产生闪变和谐波的机理进行了分析,再给出计算方法,最后结合实际电网算例对风电场并网运行后的电能质量计算分析方法进行说明。
关键词 风力发电 电能质量 闪变 谐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造线路使用合成绝缘子应注意风偏校验 被引量:4
15
作者 凌四海 《农村电气化》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9-20,共2页
根据合成绝缘子的特点及其对风偏产生的影响,结合实际,论述了Lv/Lh较小的杆塔,在换用合成绝缘子时,应注意对绝缘子串的风偏情况加以校验。
关键词 输电线路 技术改造 合成绝缘子 绝缘子串 风偏校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多元复合地基复合模量的计算方法 被引量:1
16
作者 尚新生 王明程 +2 位作者 林银飞 谢定义 邵生俊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 2009年第1期90-92,共3页
多元复合地基的沉降计算依赖于其复合模量的取值.目前多元复合地基复合模量计算均未考虑桩对桩间土的侧向挤密作用,因而其沉降计算结果与实际值相差较大.而考虑桩体与桩间土的侧向挤压作用,依据线弹性变形理论,推求的多元复合地基的复... 多元复合地基的沉降计算依赖于其复合模量的取值.目前多元复合地基复合模量计算均未考虑桩对桩间土的侧向挤密作用,因而其沉降计算结果与实际值相差较大.而考虑桩体与桩间土的侧向挤压作用,依据线弹性变形理论,推求的多元复合地基的复合模量公式应用于工程实例,结果表明,该方法是合理可行的,并且存在着参数易于确定、方法简便、机理清楚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元复合地基 复合模量 侧向挤压 应变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PPC光缆在中低压电网通信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7
作者 王志进 《农村电气化》 2008年第2期28-29,共2页
该文针对海南省电网系统中低压电网发展通信网络的需要和现状,提出采用OPPC光缆新技术解决方案,建设中低压电网OPPC光缆通信网。
关键词 中低压电网 通信需求 OPPC解决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承载力环形部分预应力混凝土电杆的应用
18
作者 王高益 《电网与清洁能源》 2011年第1期39-41,共3页
回顾了我国水泥电杆的发展历程,以及近几十年制约我国水泥电杆发展的相关要素,阐述了高承载力环形部分预应力混凝土电杆产生的历史条件,并对这种电杆的设计原理和构造要求做了详细分析,通过与普通混凝土电杆和钢结构杆塔比较,得出高承... 回顾了我国水泥电杆的发展历程,以及近几十年制约我国水泥电杆发展的相关要素,阐述了高承载力环形部分预应力混凝土电杆产生的历史条件,并对这种电杆的设计原理和构造要求做了详细分析,通过与普通混凝土电杆和钢结构杆塔比较,得出高承载力环形部分预应力混凝土电杆将成为输电线路上的主流线路器材,它的出现、推广及使用,必将产生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承载力 预应力 混凝土电杆 输电线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承载力环形部分预应力混凝土电杆
19
作者 王高益 《农村电气化》 2010年第10期19-20,共2页
该文对高承载力环形部分预应力混凝土电杆的设计原理和构造要求做了详细分析,通过与普通混凝土电杆和钢结构杆塔比较,得出高承载力环形部分预应力混凝土电杆将成为输电线路上的主流线路器材。
关键词 高承载力 部分预应力 混凝土电杆 输电线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P PBX通信技术在供电所的应用
20
作者 王志进 《农村电气化》 2010年第4期31-32,共2页
为实现海南电网经营型、服务型、一体化、现代化的战略目标,结合海南省电网乡镇供电所各类业务及通信网络的需要,提出采用IPPBX技术解决方案。
关键词 乡镇供电所 通信 IP PBX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