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智能电网互动式计量技术方案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林军 张向程 王春生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13年第S1期47-50,共4页
按照智能电网建设的总体要求,本文从实际应用的角度出发,分析目前集抄系统、预付费系统的应用现状,提出适合于未来小区改造与建设的智能电网互动式计量技术系统解决方案,该方案设计涵盖从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支持多渠道缴费的收费系统,智... 按照智能电网建设的总体要求,本文从实际应用的角度出发,分析目前集抄系统、预付费系统的应用现状,提出适合于未来小区改造与建设的智能电网互动式计量技术系统解决方案,该方案设计涵盖从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支持多渠道缴费的收费系统,智能无线采集器,智能电能表,智能交互终端及信息安全加密技术等技术和产品。系统设计具有多项技术创新,该系统方案的实施能实现智能电网的互动计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极性RS485 自动搜表 密钥系统 智能化管理 互动计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聚类分析法的电力系统负荷建模 被引量:5
2
作者 郭永鑫 庞松岭 +2 位作者 闫珺 刘耀年 龚卫国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0-14,共5页
提出一种基于聚类分析的负荷建模方法,通过求取变电站实测数据的PSQ、PSF、SPRSQ三个指标,确定数据分类的最优分类数,对数据进行聚类分析,分别建立不同的负荷模型。仿真结果表明,本文方法不仅能够描述短路时电动机负荷向系统倒送无功的... 提出一种基于聚类分析的负荷建模方法,通过求取变电站实测数据的PSQ、PSF、SPRSQ三个指标,确定数据分类的最优分类数,对数据进行聚类分析,分别建立不同的负荷模型。仿真结果表明,本文方法不仅能够描述短路时电动机负荷向系统倒送无功的现象,还能反映故障清除后负荷节点中感应电动机对电压恢复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类分析法 负荷模型 ZIP模型 动态负荷模型 综合模型 R2统计量 伪F统计量 半偏统计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电网变电站金属架构防护涂层的使用情况 被引量:5
3
作者 杨大宁 赵书彦 +3 位作者 符传福 刘福春 陈林聪 韩恩厚 《腐蚀与防护》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49-254,267,共7页
对海南省17个城区33所变电站内设施腐蚀的情况进行了现场考察,调研在海南高温、高湿、高盐条件下,变电站设施金属腐蚀及防护涂层失效的原因,并归纳了现有涂层存在的缺陷,以期为研究适合海南环境中的新型防腐蚀涂料提供依据。结果表明:... 对海南省17个城区33所变电站内设施腐蚀的情况进行了现场考察,调研在海南高温、高湿、高盐条件下,变电站设施金属腐蚀及防护涂层失效的原因,并归纳了现有涂层存在的缺陷,以期为研究适合海南环境中的新型防腐蚀涂料提供依据。结果表明:不同气候环境中变电站设施腐蚀程度不同,现用防腐蚀涂层的腐蚀类型有全面腐蚀和局部腐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网涂层失效 变电站 钢架构 腐蚀 特殊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土壤中Q235钢的杂散电流腐蚀 被引量:6
4
作者 符传福 杨丙坤 +4 位作者 杨大宁 胡家秀 赵健 韩恩厚 柯伟 《腐蚀与防护》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756-760,766,共6页
采用扫描电镜(SEM)、能谱(EDS)和X射线衍射(XRD)等技术观察和分析了交、直流杂散电流干扰下Q235钢在海南土壤中的腐蚀形貌和腐蚀产物,并对腐蚀过程的电化学参数进行了测量。结果表明:杂散电流腐蚀具有明显的电解腐蚀特征,电流流入金属... 采用扫描电镜(SEM)、能谱(EDS)和X射线衍射(XRD)等技术观察和分析了交、直流杂散电流干扰下Q235钢在海南土壤中的腐蚀形貌和腐蚀产物,并对腐蚀过程的电化学参数进行了测量。结果表明:杂散电流腐蚀具有明显的电解腐蚀特征,电流流入金属构件部位成为阴极而受到保护,电流流出金属构件部位成为阳极而受到腐蚀;交、直流杂散电流腐蚀具有集中腐蚀特征,腐蚀产物呈絮状,产物层均有明显裂纹、分层、脱落现象,对基体不具有保护作用;交、直流腐蚀产物组成大致相同,主要为Fe3O4、Fe2O3,伴有少量FeS;杂散电流的存在会加剧Q235钢腐蚀,在同等外加电流下,交流杂散电流腐蚀的危害程度是直流杂散电流腐蚀的15.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地材料 土壤腐蚀 杂散电流 腐蚀产物 腐蚀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隙缺陷局部放电下空气分解组分特性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卓然 关伟 +3 位作者 陈林聪 裘吟君 张晓星 胡雄雄 《高压电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39-146,153,共9页
为探索一种新的开关柜局部放电(PD)检测方法——气体分析法,笔者对不同PD强度下空气分解组分特性进行了相应的模拟实验研究。利用构建的气隙绝缘缺陷模型在研制的PD分解实验平台上对空气进行24 h PD分解实验,并研究了气体分解组分、体... 为探索一种新的开关柜局部放电(PD)检测方法——气体分析法,笔者对不同PD强度下空气分解组分特性进行了相应的模拟实验研究。利用构建的气隙绝缘缺陷模型在研制的PD分解实验平台上对空气进行24 h PD分解实验,并研究了气体分解组分、体积分数、产气速率与放电量的关联特性。实验结果表明,因气隙绝缘缺陷产生的PD导致空气分解为CO、NO、NO2、O3等组分,且各组分的体积分数增长特性有明显差异。CO和NO2气体的体积分数随工频周期内平均放电量QP的增加均呈现"线性—饱和"的增长趋势,NO2先于CO出现饱和且饱和度要低于CO。在较低PD强度下CO的产气速率与QP表现近似线性的关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隙绝缘缺陷 PD 分解组分 放电量 气体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电网安全校正的传输线切换策略研究综述 被引量:10
6
作者 李明扬 方连航 +2 位作者 赵千川 朱望诚 万信书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2506-2513,共8页
在传统的电力系统调度与运行控制中,电网拓扑结构通常被认为是固定不变的。然而,近年来的研究表明,传输线路切换可以作为系统发生故障之后的一种有效的安全校正手段。传输线切换操作有可能在无需影响发电出力与负荷供给的前提下快速消... 在传统的电力系统调度与运行控制中,电网拓扑结构通常被认为是固定不变的。然而,近年来的研究表明,传输线路切换可以作为系统发生故障之后的一种有效的安全校正手段。传输线切换操作有可能在无需影响发电出力与负荷供给的前提下快速消除电网中的线路潮流过载,将系统校正到安全运行状态,与传统校正手段相比具有响应速度快、经济性好的优点。系统阐述了基于传输线切换的电网安全校正决策问题的数学模型和求解方法,总结了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并分析了该问题在研究和应用中亟需解决的若干关键点。最后对基于传输线切换的安全校正策略的应用前景,尤其是在包含大规模可再生能源的电网的安全高效运行中可能发挥的重要作用进行了分析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输线切换 安全校正 潮流可行性 可再生能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风电场并网的VSC-MTDC频率控制策略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陈博怡 李兴源 张奇伟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4期1-5,15,共6页
文中建立了基于VSC-MTDC的风电场并网三端系统,充分利用直流响应可控性强,速度快的优点,根据柔性直流输电对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独立、快速控制的特点,提出了用VSC-HVDC与发电机调速器协调控制的方法,通过对给定有功功率控制器附加频率... 文中建立了基于VSC-MTDC的风电场并网三端系统,充分利用直流响应可控性强,速度快的优点,根据柔性直流输电对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独立、快速控制的特点,提出了用VSC-HVDC与发电机调速器协调控制的方法,通过对给定有功功率控制器附加频率控制来提高交流系统频率稳定性。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该控制策略能提高多端柔性直流输电系统的频率调整能力,当系统受到扰动时,能有效的改善系统频率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SC-MTDC 风电场 VSC-HVDC 调速器 附加频率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微电网的配电网系统结构及功能研究 被引量:7
8
作者 蔡渊 《电网与清洁能源》 2013年第1期34-39,共6页
分布式电源技术和微电网技术使传统的配电网结构发生根本性改变。提出基于配电网、微电网、智能表计的3层结构系统,建立模型研究三者在新型配电网中的功能、控制系统和保护配置,重点分析此系统中控制策略和保护策略在各层次间的配合关系... 分布式电源技术和微电网技术使传统的配电网结构发生根本性改变。提出基于配电网、微电网、智能表计的3层结构系统,建立模型研究三者在新型配电网中的功能、控制系统和保护配置,重点分析此系统中控制策略和保护策略在各层次间的配合关系,并提出基于该系统的一些高级应用。该研究可为建设容纳高渗透率分布式电源的新型配电网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电网 微电网 分布式电源 智能表计 自动化系统 保护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极端天气下含小水电的弱区域配电网风险模式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蔡渊 方连航 +4 位作者 杨钦臣 孟春旅 朱望诚 庞松岭 程相金 《可再生能源》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550-556,共7页
为充分发挥区域内小水电等分布式电源支撑潜力,提高弱区域配电网抵御极端天气的能力,文章提出了弱电网极端天气风险运行模式。首先通过内部分布式小水电出力、主网联络线输送功率和负荷的多时间尺度的联合优化调度,在系统发生风险时确... 为充分发挥区域内小水电等分布式电源支撑潜力,提高弱区域配电网抵御极端天气的能力,文章提出了弱电网极端天气风险运行模式。首先通过内部分布式小水电出力、主网联络线输送功率和负荷的多时间尺度的联合优化调度,在系统发生风险时确保区内重要负荷可靠持续供电;然后,根据不同时间尺度下风险来临概率和水电站来水预测,自适应调整各水电站蓄水量可接受的最小目标值,提高了小水电站的经济性。最后以海南乐东电网为算例,验证了所提模式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弱区域配电网 水电站 多时间尺度 风险模式 极端天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直接获取雷击参数的输电线路雷击风险优化评估方法 被引量:35
10
作者 陈家宏 赵淳 +1 位作者 王剑 吴清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4-20,共7页
输电线路实际的雷击特征参数是进行线路耐雷性能分析的关键参数。目前的防雷评估方法一般采用线路走廊的雷电监测参数间接计算得到雷击参数,无法完全客观反映线路实际雷击风险。为研究输电线路实际雷击风险,提出了直接获取雷击参数的... 输电线路实际的雷击特征参数是进行线路耐雷性能分析的关键参数。目前的防雷评估方法一般采用线路走廊的雷电监测参数间接计算得到雷击参数,无法完全客观反映线路实际雷击风险。为研究输电线路实际雷击风险,提出了直接获取雷击参数的优化分析方法,对现有雷击风险评估方法进行了优化。该优化方法基于雷击在线监测系统对线路本体雷击情况的长期监测数据,统计分析线路本体的雷击频度、雷电流幅值概率分布,获得比雷电定位系统更直接、准确的雷击参数。利用这些参数进行雷击跳闸率计算并逐基杆塔评估雷击闪络风险,可以提高评估结果的准确性。案例分析结果表明优化方法与常规方法的雷击频度差异通常在10%一60%。该方法供输电线路运维部门用于提高差异化防雷治理的技术经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差异化防雷 输电线路 评估方法 在线监测 反击 绕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容量介数指标的电网脆弱线路识别 被引量:16
11
作者 何俊 庞松龄 +3 位作者 禹冰 张伟民 李鸿鹏 刘耀年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30-35,共6页
提出关于线路容量的介数指标和网络效能指标,来识别电网脆弱线路,进而研究大电网发生连锁故障的传播机理。该方法不仅强调了电网拓扑结构对连锁故障传播的影响,还考虑传输线路的容量和网络效能指标,弥补了拓扑介数指标只考虑电网结构,... 提出关于线路容量的介数指标和网络效能指标,来识别电网脆弱线路,进而研究大电网发生连锁故障的传播机理。该方法不仅强调了电网拓扑结构对连锁故障传播的影响,还考虑传输线路的容量和网络效能指标,弥补了拓扑介数指标只考虑电网结构,没有结合电气参数的不足,因此能更好地揭示电网的脆弱环节。通过对IEEE39节点系统计算并与以往研究成果进行对比。研究表明电网中负荷较重且处在重要传输通道上的线路较脆弱,如果这些线路受到攻击很可能引起大停电事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网络理论 脆弱线路 介数 电网 连锁故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偏互信息的火电厂SCR脱硝系统建模 被引量:17
12
作者 秦天牧 刘吉臻 +3 位作者 方连航 刘红岩 杨婷婷 吕游 《动力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726-731,738,共7页
由于传统偏互信息(PMI)法利用条件期望计算回归值时计算误差较大,会对筛选正确率产生不利影响,将插值法应用于回归值的计算,提出了改进偏互信息(IPMI)法并利用Benchmark验证方法的有效性.将IPMI法应用于火电厂SCR脱硝系统,选取出最优变... 由于传统偏互信息(PMI)法利用条件期望计算回归值时计算误差较大,会对筛选正确率产生不利影响,将插值法应用于回归值的计算,提出了改进偏互信息(IPMI)法并利用Benchmark验证方法的有效性.将IPMI法应用于火电厂SCR脱硝系统,选取出最优变量集作为支持向量机(SVM)模型的输入,并利用现场历史数据建立了IPMI-SVM模型,将其与传统SVM方法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IPMI-SVM模型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IPMI法可有效提高模型的泛化能力和鲁棒性,降低了模型复杂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气脱硝 偏互信息 支持向量机 变量选择 数据建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台风作用下输电塔线体系动力响应分析 被引量:21
13
作者 安利强 张志强 +4 位作者 黄仁谋 张荣伦 庞松岭 梁成 杨文刚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3期255-262,共8页
台风作用下输电线路倒塔事故时有发生。通过Yan Meng台风风场和Monte Carlo法模拟得出了海口市的极值风速和风剖面指数,并采用石沅台风风谱进行了台风脉动风的数值模拟,在ANSYS中建立一塔两线模型,计算了模型在台风风载荷作用下的风载... 台风作用下输电线路倒塔事故时有发生。通过Yan Meng台风风场和Monte Carlo法模拟得出了海口市的极值风速和风剖面指数,并采用石沅台风风谱进行了台风脉动风的数值模拟,在ANSYS中建立一塔两线模型,计算了模型在台风风载荷作用下的风载荷效应。分析表明:导、地线线条风载荷对主材轴力的贡献率很大,极值状态时达到了58.9%,通过在台风区适当减小档距或者采用落线护塔的方式可以减小台风带来的损害;台风的高强度和高湍流特性,导致在极值状态下的响应远大于静风等效作用下的响应,规范中所取的风载荷调整系数偏小,对于台风工况,应充分考虑其动力放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值风速 台风 塔线体系 动态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羧基碳纳米管吸附SF_6放电分解组分的仿真计算 被引量:8
14
作者 张晓星 代自强 +2 位作者 孟凡生 裘吟君 唐炬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1期85-91,222,共7页
通过SF6分解气体组分及组分含量检测,可以判断气体绝缘电器组合(gas insulated switchgear,GIS)内局部放电(partial discharge,PD)类型及发展程度,对GIS的故障诊断具有重要意义。提出利用羧基修饰碳纳米管(SWNT-COOH)提高碳管的灵敏度... 通过SF6分解气体组分及组分含量检测,可以判断气体绝缘电器组合(gas insulated switchgear,GIS)内局部放电(partial discharge,PD)类型及发展程度,对GIS的故障诊断具有重要意义。提出利用羧基修饰碳纳米管(SWNT-COOH)提高碳管的灵敏度和选择性来检测GIS中的SF6分解组分。根据第一性原理,采用Materials Studio分子动力学仿真软件对羧基修饰的单壁碳纳米管吸附SF64种主要分解组分SO2、SO2F2、SOF2和CF4进行了详细的理论计算,分析吸附过程中吸附能、电荷转移量、作用距离、前线轨道和电子态密度的变化情况,结果显示SWNT-COOH对于4种气体检测的选择灵敏度为SO2>SOF2>SO2F2>CF4,可以利用羧基修饰碳纳米管制备气体传感器检测SF6局部放电分解组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部放电 SF6分解组分 羧基 单壁碳纳米管 气体传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板缺陷开关柜局部放电与空气分解组分的关联特性 被引量:15
15
作者 张晓星 周磊 +1 位作者 裘吟君 陈林聪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3948-3954,共7页
空气开关柜在配电网中扮演着重要的作用,针对开关柜的局部放电监测,提出通过检测空气放电分解组分的方法进行非电法局部放电(PD)监测。在研制的空气局部放电试验平台上,放入针-板缺陷模型产生PD使空气发生分解产生特征气体,通过调节施... 空气开关柜在配电网中扮演着重要的作用,针对开关柜的局部放电监测,提出通过检测空气放电分解组分的方法进行非电法局部放电(PD)监测。在研制的空气局部放电试验平台上,放入针-板缺陷模型产生PD使空气发生分解产生特征气体,通过调节施加在针-板缺陷模型上的电压控制PD强度,利用烟气分析仪分析气体组分及其体积分数的同时,采用脉冲电流法检测放电量,探索气体分解组分、体积分数、产气速率与放电量的关联特性。实验数据结果表明:针-板缺陷模型产生的PD放电可使空气发生分解,生成CO、NO_2等特征气体,其气体的体积分数随着放电时间延长不断增加,放电前期气体体积分数随着放电量呈现线性增长趋势,随着参与反应的物质不断减少,放电后期呈现饱和现象,且NO_2的饱和程度低于CO。CO和NO_2的产气速率由于气体浓度的饱和也呈现与放电量的线性饱和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关柜 空气分解 针-板缺陷 分解组分 放电量 局部放电 关联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AS的主动配电网分布式电压控制 被引量:41
16
作者 王笑雪 徐弢 +4 位作者 王成山 林军 李天楚 陈泾生 周建华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2918-2926,共9页
随着配电网中分布式能源渗透率的不断提高,配电网的运行与管理面临诸多挑战,其中电压控制问题尤为突出。主动配电网通过对可控资源的协调配合与控制,实现对配电网的主动控制与协调管理,实现间歇性能源的有效消纳。文中提出一种基于多代... 随着配电网中分布式能源渗透率的不断提高,配电网的运行与管理面临诸多挑战,其中电压控制问题尤为突出。主动配电网通过对可控资源的协调配合与控制,实现对配电网的主动控制与协调管理,实现间歇性能源的有效消纳。文中提出一种基于多代理系统的主动配电网分布式电压控制策略,研究利用局部的测量数据和通信,通过分布式计算实现对全局的电压控制并实现DG接入最大化的优化目标。通过对算例进行仿真,对所提出的电压控制方法的实用性和有效性进行充分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配电网 多代理系统 分布式电压控制 协调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动负荷参与配电网分布式智能电压控制 被引量:4
17
作者 徐弢 李天楚 +3 位作者 郭凌旭 林军 张世宇 王笑雪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7-23,共7页
灵活可拓展的电压控制策略在含有多个分布式电源、且电源和负荷均不断变化的配电网具有重要意义。着眼于智能配电网的发展需求,提出一种基于案例式推理技术的分布式智能电压控制策略。通过自动感知网络电压波动,在保证系统安全和清洁能... 灵活可拓展的电压控制策略在含有多个分布式电源、且电源和负荷均不断变化的配电网具有重要意义。着眼于智能配电网的发展需求,提出一种基于案例式推理技术的分布式智能电压控制策略。通过自动感知网络电压波动,在保证系统安全和清洁能源输出比例的情况下,即时提供电压控制策略并建立完备的具有自学习能力的案例库。以包含多个分布式电源的10 k V配电网为实例,对所提出的电压控制策略进行实时数字仿真,结果证明该控制策略能有效解决网络中的电压波动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电网 分布式智能 电压控制 分布式发电 案例式推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特高压交直流同塔多回线路杆塔的可靠度影响因素 被引量:6
18
作者 安利强 张海威 +1 位作者 庞松岭 张荣伦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9期102-107,共6页
为探究超、特高压交直流同塔多回线路杆塔可靠度指标的影响因素;并对构件可靠度指标的提高措施进行研究,依照国家现行规范,采用一阶可靠性方法(FORM)对河西走廊即将实施的±800 k V/750 k V交直流同塔多回线路杆塔进行了详细的可靠... 为探究超、特高压交直流同塔多回线路杆塔可靠度指标的影响因素;并对构件可靠度指标的提高措施进行研究,依照国家现行规范,采用一阶可靠性方法(FORM)对河西走廊即将实施的±800 k V/750 k V交直流同塔多回线路杆塔进行了详细的可靠度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可变荷载效应比重、线条风荷载效应比重、轴心受力强度、轴心受压稳定以及风荷载重现期对可靠度指标均有一定影响;通过提高结构重要性系数能够提高杆塔构件的可靠度指标;但同时伴随着塔重的增加,以及更大经济的投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特高压 交直流同塔 可靠度指标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气开关柜局部放电特征分解组分实验与仿真 被引量:13
19
作者 陈林聪 张晓星 +2 位作者 裘吟君 桂银刚 周磊 《南方电网技术》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69-76,82,共9页
以针-板放电模型为基础,通过实验和仿真计算研究分析了空气在不同湿度和局部放电电压下的分解组分及其产生机理。利用Materials Studio仿真计算了空气放电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所有组分,并分析了各分解组分的产生途径。通过分析各组分参与... 以针-板放电模型为基础,通过实验和仿真计算研究分析了空气在不同湿度和局部放电电压下的分解组分及其产生机理。利用Materials Studio仿真计算了空气放电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所有组分,并分析了各分解组分的产生途径。通过分析各组分参与的化学反应的反应热和反应势垒,解释了CO和NO_2可以作为表征开关柜绝缘缺陷特征组分的原因,为通过检测空气分解组分监测开关柜绝缘状态奠定了理论基础。实验过程中检测到的空气分解特征组分分别为CO和NO_2气体。当湿度一定,放电电压以0.5 kV的梯度由6 kV上升至7.5 kV时,CO、NO_2浓度均随着电压的升高而升高。当放电电压一定,空气相对湿度分别为50%、70%、90%时,CO浓度随着湿度的增加而增加,NO_2浓度随着湿度的增加而大幅减小。在一定电压与湿度下,CO浓度随时间呈现出线性增加趋势;NO_2浓度增长速率随放电时间逐渐降低,呈现出一定的饱和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关柜 局部放电 特征组分 仿真计算 产生途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盐污秽下悬式绝缘子闪络电压特性试验 被引量:4
20
作者 王绥瑜 宋思齐 +6 位作者 陈钦柱 王昱晴 黄松 何正浩 张丹丹 罗亚运 肖黎明 《广东电力》 2015年第4期95-97,共3页
通过涂污的XP-70型绝缘子在盐雾条件下的人工污秽试验,研究在粉尘污染源较少且靠近海的地区海盐污秽单独对表面洁净绝缘子闪络特性的影响,以及在粉尘污染源较多且靠近海的地区粉尘污秽和海盐污秽共同对绝缘子闪络特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 通过涂污的XP-70型绝缘子在盐雾条件下的人工污秽试验,研究在粉尘污染源较少且靠近海的地区海盐污秽单独对表面洁净绝缘子闪络特性的影响,以及在粉尘污染源较多且靠近海的地区粉尘污秽和海盐污秽共同对绝缘子闪络特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盐雾电导率越大,绝缘子的闪络电压越低;绝缘子表面等值附盐密度越大,其闪络电压越低。针对沿海地区环境情况,对海盐污染地区绝缘子选型提出建议:粉尘污源较少地区选用钟罩型玻璃绝缘子;粉尘污源较多地区选用复合绝缘子,但应综合考虑其老化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绝缘子 海盐污秽 人工污秽试验 盐雾法 交流闪络电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