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海洋”特色的生态毒理学综合实验教学架构设计 被引量:1
1
作者 张来军 李晓梅 陈永敢 《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13-115,共3页
为了在实践教学中实现培养本科创新人才的目标,对生态毒理学实验教学进行了特色教学模式构架设计,以海洋环节动物沙蚕为实验材料,将多个实验组合成一个内容相互关联又连续的综合性实验,分别从沙蚕个体水平、细胞水平、蛋白质水平及DNA... 为了在实践教学中实现培养本科创新人才的目标,对生态毒理学实验教学进行了特色教学模式构架设计,以海洋环节动物沙蚕为实验材料,将多个实验组合成一个内容相互关联又连续的综合性实验,分别从沙蚕个体水平、细胞水平、蛋白质水平及DNA水平各层次认识环境中的污染物对动物有机体的影响,提高了本科实验教学的综合性和研究性,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可为进一步提高实验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毒理学 环境污染 生物监测 实验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岛白唇竹叶青蛇扩散的初步研究
2
作者 王湘君 陈文 +1 位作者 林炽贤 林杰曼 《野生动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47-153,共7页
据《中国动物志》记载,海南岛的竹叶青蛇为两个物种,即白唇竹叶青蛇和福建竹叶青蛇。为研究白唇竹叶青蛇在海南岛上的扩散路线,作者采集了海南岛不同方位的标本共12号,PCR扩增其12S、16S、Cyt b、ND_4四个线粒体基因序列,共约1 446 bp,... 据《中国动物志》记载,海南岛的竹叶青蛇为两个物种,即白唇竹叶青蛇和福建竹叶青蛇。为研究白唇竹叶青蛇在海南岛上的扩散路线,作者采集了海南岛不同方位的标本共12号,PCR扩增其12S、16S、Cyt b、ND_4四个线粒体基因序列,共约1 446 bp,并从GenBank下载了10个个体的Cyt b和ND_4基因序列;通过绘制单倍型的统计简约网络图,进行原始单倍型分析,再绘制扩散路线图。结果显示,采自海南岛西部的单倍型较多,故初步得出结论,白唇竹叶青蛇在岛上很可能自西向东扩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唇竹叶青蛇 海南岛 扩散 单倍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渔游蛇的形态、生态和生殖方面的研究进展
3
作者 陈晓丽 陈文 +4 位作者 王湘君 黄叶萍 杜宇 林炽贤 郑晓霞 《河南农业》 2017年第8期60-62,共3页
渔游蛇属游蛇科、游蛇亚科、游蛇属,栖息于潮湿的草丛中,主要分布在中国福建、广东、台湾等省区。中国动物志和文献的记载中都没有明确详细地从各方面讨论研究渔游蛇,通过阅读大量相关文献与查阅相关资料,发现国内学者已经从不同程度研... 渔游蛇属游蛇科、游蛇亚科、游蛇属,栖息于潮湿的草丛中,主要分布在中国福建、广东、台湾等省区。中国动物志和文献的记载中都没有明确详细地从各方面讨论研究渔游蛇,通过阅读大量相关文献与查阅相关资料,发现国内学者已经从不同程度研究了渔游蛇的核型比较、骨骼系统、内部解剖、精子的超微结构以及生精上皮超微结构的季节变化等。国外则研究了渔游蛇的基因表达、孵化温度、一些激素的作用、染色体变异等。基于此,对渔游蛇的形态、生态和生殖方面进行分析,为今后的进一步研究打下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渔游蛇 形态 生态 生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产渔游蛇分类地位的初步探究 被引量:3
4
作者 王湘君 陈文 +3 位作者 黄叶萍 林炽贤 陈晓丽 郑晓霞 《野生动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480-486,共7页
《中国动物志》与文献记载渔游蛇属分类存在矛盾,故本文探讨了海南产渔游蛇的分类地位。通过统计国内渔游蛇的腹鳞、尾下鳞等鳞片的数量及差异系数计算,分析色斑差异,结合其他文献与数据库信息和地理分布信息,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显示... 《中国动物志》与文献记载渔游蛇属分类存在矛盾,故本文探讨了海南产渔游蛇的分类地位。通过统计国内渔游蛇的腹鳞、尾下鳞等鳞片的数量及差异系数计算,分析色斑差异,结合其他文献与数据库信息和地理分布信息,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显示,全国各地的鳞片数几乎无显著性差异,网纹渔游蛇与黄斑渔游蛇色斑差异不明显,海南产渔游蛇与两者差异也不明显。由此得结论为:海南产渔游蛇与中国大陆的渔游蛇为同一物种,中国除西藏地区外只有一种渔游蛇;建议将其中文名更名为网纹渔游蛇,拉丁名暂时保留Xenochrophis piscato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渔游蛇 海南 鳞片计数 差异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