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灵芝连作障碍土壤中的优势微生物种群对灵芝菌丝体的化感作用 被引量:12
1
作者 马红梅 陈大雄 陈永敢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372-375,共4页
通过对峙平板培养测定灵芝连作土壤中的优势微生物种群对灵芝菌体生长的化感效应。结果表明:细菌和霉菌对灵芝的化感效应差异达到了显著水平(p<0.05),其中化感效应最强的为细菌中的梭杆菌属、分支杆菌属和产碱杆菌属,三者的化感效应... 通过对峙平板培养测定灵芝连作土壤中的优势微生物种群对灵芝菌体生长的化感效应。结果表明:细菌和霉菌对灵芝的化感效应差异达到了显著水平(p<0.05),其中化感效应最强的为细菌中的梭杆菌属、分支杆菌属和产碱杆菌属,三者的化感效应值分别为-0.844 0、-0.866 6和-0.866 6,其次为霉菌中的青霉属、木霉属、链孢霉及曲霉属,其化感效应值分别为-0.666 7、-0.755 6、-0.555 6和-0.555 6;链霉菌属的化感效应差异不明显(p<0.05)。此结果为灵芝连作障碍土传病害的控制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灵芝 微生物种群 对峙平板 化感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株海南野生灵芝的rDNA-ITS鉴定与系统发育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范平杰 姜芳燕 +2 位作者 李珍 马红梅 陈永敢 《安徽农学通报》 2016年第2期14-15,45,共3页
灵芝是一类重要的木腐真菌,在我国海南岛有广泛分布。研究扩增了1株分离自海南五指山的灵芝菌株r DNA-ITS序列,构建系统发育树,并比较了其与部分亲缘关系较近灵芝的r DNA-ITS序列差异。结果表明,分离自海南五指山的菌株Wzs1与G.resinac... 灵芝是一类重要的木腐真菌,在我国海南岛有广泛分布。研究扩增了1株分离自海南五指山的灵芝菌株r DNA-ITS序列,构建系统发育树,并比较了其与部分亲缘关系较近灵芝的r DNA-ITS序列差异。结果表明,分离自海南五指山的菌株Wzs1与G.resinaceum类群亲缘关系较近,支持聚类的自展值为26%,表明灵芝Wzs1与G.resinaceum类群较相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南 灵芝 RDNA-ITS 系统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琼中县什运乡村发展策略初探
3
作者 黎明 宋付平 《热带农业工程》 2015年第5期36-37,共2页
当前中国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的发展阶段,为抓住契机,把握机遇,谋求发展,本文紧扣海南农村现状,探讨如何发展农村经济,探索发展思路,寻求出路,为建设海南美丽富饶的乡村提供参考。
关键词 挖掘 农村 引领 发展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源赤霉酸对杂交水稻亲本种子萌发的生理影响 被引量:7
4
作者 周述波 贺立静 +1 位作者 林伟 贺立红 《种子》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35-38,共4页
外源赤霉酸GA3对杂交水稻亲本金23 B和V 20 B种子进行处理,其生理变化结果表明,外源GA3在浓度为50~110 mg/L时,随着浓度增加,可明显促进2个水稻品种亲本种子的萌发,当外源GA3浓度为110 mg/L时,提高了萌发种子中可溶性糖的含量,α-淀粉... 外源赤霉酸GA3对杂交水稻亲本金23 B和V 20 B种子进行处理,其生理变化结果表明,外源GA3在浓度为50~110 mg/L时,随着浓度增加,可明显促进2个水稻品种亲本种子的萌发,当外源GA3浓度为110 mg/L时,提高了萌发种子中可溶性糖的含量,α-淀粉酶的活性,降低了种子内源IAA和ABA的含量,增加了内源GA3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霉酸 杂交水稻 种子萌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BA抑制杂交水稻亲本种子萌发的基础生理变化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周述波 贺立红 +1 位作者 贺立静 林伟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16年第8期1-5,共5页
用外源ABA对杂交水稻亲本金23B和V20B种子进行处理,其萌发过程中生理变化结果表明,ABA浓度为70-110 mg/L时,随着浓度增加,对两个水稻品种亲本种子的萌发抑制效果显著;ABA浓度为110 mg/L时,降低了两品种种子萌发过程中可溶性糖的含量、α... 用外源ABA对杂交水稻亲本金23B和V20B种子进行处理,其萌发过程中生理变化结果表明,ABA浓度为70-110 mg/L时,随着浓度增加,对两个水稻品种亲本种子的萌发抑制效果显著;ABA浓度为110 mg/L时,降低了两品种种子萌发过程中可溶性糖的含量、α-淀粉酶的活性,改变了可溶性蛋白的时空规律,降低了种子内源GA3与IAA的含量,增加了内源ABA含量;种子萌发受到抑制不是由种子内源ABA含量的高低决定,用外源ABA处理种子,金23B内源ABA含量高于V20B,但对种子萌发抑制的效果前者差于后者,种子萌发抑制与GA3/ABA比值大小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BA 杂交水稻 抑制 萌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生壳在灵芝制种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陈永敢 屈直 +2 位作者 李珍 范平杰 陈川平 《种子》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29-131,共3页
灵芝是一类重要的木腐真菌,其制种研究为进一步的大田栽培提供了原料基础。本研究将花生壳作为主要成分应用于灵芝制种培养基的制备,二级种和三级种分别设置了3种不同的配方,比较了灵芝菌丝在不同培养基上的生长速度、形态特征和菌丝中... 灵芝是一类重要的木腐真菌,其制种研究为进一步的大田栽培提供了原料基础。本研究将花生壳作为主要成分应用于灵芝制种培养基的制备,二级种和三级种分别设置了3种不同的配方,比较了灵芝菌丝在不同培养基上的生长速度、形态特征和菌丝中多糖含量。结果表明,灵芝菌株在培养基HSK 2B和HSK 3B上生长速度分别为(5.65±0.26)mm/d和(6.11±0.44)mm/d,多糖含量分别为(0.462±0.027)%和(0.323±0.026)%,生长优势明显,有利于进一步大田栽培所用。以上结果表明,花生壳可作为主要原料用于灵芝制种培养基的配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灵芝 花生壳 制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灰、蒌叶处理槟榔对小鼠生殖毒性及体温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刘书伟 王燕 +1 位作者 都二霞 胡劲召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51-154,共4页
为探索添加蒌叶和石灰对槟榔毒副作用的影响,设置蒌叶+槟榔、石灰+槟榔、蒌叶+石灰+槟榔、槟榔4个处理及空白对照(蒸馏水),分别将不同处理的水提液(蒸馏水)对SPF级KM小鼠进行灌胃处理,每天1次,连续灌胃14 d,测定小鼠的生精细胞凋亡指数... 为探索添加蒌叶和石灰对槟榔毒副作用的影响,设置蒌叶+槟榔、石灰+槟榔、蒌叶+石灰+槟榔、槟榔4个处理及空白对照(蒸馏水),分别将不同处理的水提液(蒸馏水)对SPF级KM小鼠进行灌胃处理,每天1次,连续灌胃14 d,测定小鼠的生精细胞凋亡指数、Bcl-2与Bax蛋白表达量及体温。结果表明,与空白对照相比,各处理的睾丸曲细精管中生精细胞凋亡指数均增高且差异显著,其中槟榔处理的凋亡指数最大,其次是槟榔+石灰,槟榔+蒌叶+石灰处理最小,槟榔处理的凋亡指数是槟榔+蒌叶+石灰处理的2.6倍;各处理的Bax蛋白表达阳性率均增高,Bcl-2蛋白表达阳性率均降低,其中槟榔处理变化幅度最大,槟榔+蒌叶+石灰槟榔处理最小,槟榔+蒌叶+石灰处理的Bcl-2/Bax值是槟榔处理的1.41倍;各处理的小鼠体温均呈现下降趋势,槟榔+蒌叶+石灰处理体温相对最高且降幅最小,与槟榔处理相反。可见,添加蒌叶或石灰能减弱槟榔对小鼠的毒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槟榔鲜果 小鼠 细胞凋亡 体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5种杂草的种实特征及萌发特性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赵怀宝 羊金殿 黎明 《种子》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83-87,共5页
通过研究15种杂草的种实特征和萌发特性,揭示其萌发特性,为植被恢复中杂草种类的选择和播种栽培措施的制定提供依据。实验采集海南野外常见的15种耐干旱杂草种子,测量记载其种实表型特征;通过常温、变温及0.03%~0.05%GA处理研究其萌发... 通过研究15种杂草的种实特征和萌发特性,揭示其萌发特性,为植被恢复中杂草种类的选择和播种栽培措施的制定提供依据。实验采集海南野外常见的15种耐干旱杂草种子,测量记载其种实表型特征;通过常温、变温及0.03%~0.05%GA处理研究其萌发特性。结果表明,15种杂草种子千粒重、长度、宽度、果实长度、宽度均存在显著差异。按照种子萌发历程,属于爆发型的有倒扣草、羽芒菊、虎尾草、银花苋,约占26.7%;过渡类型有猪屎豆、鬼针草、假臭草、短颖马唐、黄花草,约占33.3%;缓萌型的有华扁豆、青葙,占20%;低萌类型的为红毛草、黄花稔、阔叶丰花草,占总数的20%。15种杂草种子,有8种常温下即可萌发,5种变温处理下才可萌发,2种在不同浓度GA处理后才可萌发。用0.05%GA处理青葙、黄花草、黄花稔、假高粱,0.04%GA处理华扁豆,0.03%GA处理短颖马唐、阔叶丰花草、红毛草均能极显著地提高种子的发芽率。在植被修复中,合理搭配各种萌发类型的物种,并对难萌发种子进行GA处理,有助于植被修复成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草 果实 种子 萌发 变温 赤霉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槟榔不同部位水提液对小鼠生理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4
9
作者 刘书伟 王燕 胡劲召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2648-2654,共7页
本试验旨在探索槟榔鲜果不同部位水提液对小鼠生理指标的影响,试验分别选用4周龄和7周龄SPF级KM小鼠,体重分别为(18±2)g和(35±2)g,将48只4周龄小鼠随机分成4组,雌雄各半,4组分别采用槟榔鲜果果皮、果仁和全槟榔水提液及蒸馏水... 本试验旨在探索槟榔鲜果不同部位水提液对小鼠生理指标的影响,试验分别选用4周龄和7周龄SPF级KM小鼠,体重分别为(18±2)g和(35±2)g,将48只4周龄小鼠随机分成4组,雌雄各半,4组分别采用槟榔鲜果果皮、果仁和全槟榔水提液及蒸馏水(对照组,CK)对小鼠灌胃,每天1次,连续14d,测定小鼠的存活率、采食量、饮水量和体温。将36只7周龄雄鼠随机分为4组,灌胃方法同上,测定小鼠精子畸形率。结果表明,果仁处理组的小鼠在试验的第6天全部死亡,其它处理组均无死亡;与CK组相比,各槟榔处理组小鼠的采食量和饮水量均减少,其中果仁处理组最低且与其它处理组差异显著(P<0.05),全槟榔组次之;各槟榔处理组小鼠的体温均低于CK组,其中果皮处理组体温变化最小并与CK组相似(P>0.05),果仁处理组小鼠体温最低且与其它处理组差异显著(P<0.05);与CK组相比,各槟榔处理组的小鼠精子畸形率均提高,其中果仁处理组的精子畸形率最高(P<0.01),其次是全槟榔处理组(P<0.01),然后是果皮处理组(P<0.05),同时3个槟榔处理组间差异亦达极显著(P<0.01)。本试验结果说明槟榔鲜果果仁水提液对小鼠产生的影响最大,其次是全槟榔水提液,果皮水提液对小鼠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槟榔鲜果 小鼠 体温 精子畸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水酸化条件下铅胁迫对近江牡蛎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晓梅 郭体环 +1 位作者 张来军 李由明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65-168,共4页
为了研究在未来海洋酸化背景下重金属对贝类免疫的影响,在实验室条件下,设置0.05、0.50、5.00 mg/L 3种硝酸铅浓度,以0.00 mg/L作为对照,比较正常海水(p H值8.0)、酸化海水(p H值7.6)背景下铅胁迫对近江牡蛎鳃组织过氧化氢酶(CAT)活性... 为了研究在未来海洋酸化背景下重金属对贝类免疫的影响,在实验室条件下,设置0.05、0.50、5.00 mg/L 3种硝酸铅浓度,以0.00 mg/L作为对照,比较正常海水(p H值8.0)、酸化海水(p H值7.6)背景下铅胁迫对近江牡蛎鳃组织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正常海水(p H值8.0)条件下,铅浓度为0.00、0.05、0.50 mg/L时,对近江牡蛎CAT活性表现为诱导效应,且诱导效应随铅浓度升高、胁迫时间延长而增强,至20 d时,各组间即表现出显著差异(P<0.05);铅浓度为5.00 mg/L时,对近江牡蛎CAT活性的诱导效应快而强烈,至10 d时,近江牡蛎CAT活性远高于其他各组(P<0.05),但随后又逐渐减弱,至25 d时,与0.05 mg/L组相当,已显著低于0.50 mg/L组(P<0.05)。酸化海水(p H值7.6)条件下,短期内无论铅浓度高或低,均对近江牡蛎CAT活性呈现诱导效应,且铅浓度越高,诱导效应越强;随着胁迫时间延长,诱导效应呈下降趋势,铅浓度越高,CAT活性下降越快,至后期高浓度铅对近江牡蛎CAT活性表现出抑制效应;至30 d时,0.00、0.05、0.50 mg/L组近江牡蛎CAT活性与对照组(p H值7.6、0.00 mg/L)相近,且3组间无明显差异,但5.00 mg/L组近江牡蛎CAT活性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由研究结果可见,酸化和铅对近江牡蛎CAT的影响具有协同作用,当铅浓度较低时,近江牡蛎CAT活性主要受p H值影响,当铅浓度达到一定值(5.00 mg/L)后,近江牡蛎CAT活性主要受铅浓度影响,双重胁迫会增加近江牡蛎受损的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酸化 CAT 近江牡蛎 健康养殖 过氧化氢酶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假蒟不同部位5种次生代谢产物含量测定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燕 张洪斌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6年第17期146-150,共5页
[目的]建立假蒟不同部位总黄酮、总生物碱、总皂苷、总酚和总鞣质含量的测定方法。[方法]通过Na NO2-Al(NO3)3-Na OH法测定总黄酮含量;通过溴甲酚绿酸性染料比色法测定总生物碱含量;通过香草醛-冰醋酸酸性染料比色法测定总皂苷含量;通过... [目的]建立假蒟不同部位总黄酮、总生物碱、总皂苷、总酚和总鞣质含量的测定方法。[方法]通过Na NO2-Al(NO3)3-Na OH法测定总黄酮含量;通过溴甲酚绿酸性染料比色法测定总生物碱含量;通过香草醛-冰醋酸酸性染料比色法测定总皂苷含量;通过FolinCiocalteu比色法测定总酚含量;通过磷钼钨酸-干酪素比色法测定总鞣质含量。[结果]芦丁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11%,RSD=0.59%,假蒟叶、茎、根中总黄酮含量分别为1.18%、0.33%、0.25%;盐酸小檗碱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62%,RSD=1.52%,假蒟叶、茎、根中总生物碱含量分别为0.19%、0.03%、0.01%;人参皂苷Re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21%,RSD=1.06%,假蒟叶、茎、根中总皂苷含量分别为4.33%、1.71%、4.13%;没食子酸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7.95%,RSD=0.88%,假蒟叶、茎、根中总酚含量分别为2.42%、1.08%、0.68%;没食子酸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7.92%,RSD=3.14%,假蒟叶、茎、根中总鞣质含量分别为1.69%、1.21%、0.72%。[结论]这5种方法准确性强、精密度高、重复性好,可以用作假蒟中总黄酮、总生物碱、总皂苷、总酚和总鞣质含量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同部位 次生代谢产物 含量测定 PIPER sarmentosum Rox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种五指山野生灵芝培养基筛选及活性成分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范平杰 袁学军 +1 位作者 王亦我 王丹 《中国食用菌》 2016年第5期24-27,共4页
以五指山野生灵芝1号、2号、3号、4号、5号和对照7号灵芝为材料,研究4种母种培养基配方和4种原种培养基配方对野生灵芝菌种菌丝生长速度和生长势的影响,并比较分析不同灵芝品种中灵芝蛋白、多糖、三萜的含量。结果显示,在4种母种培养基... 以五指山野生灵芝1号、2号、3号、4号、5号和对照7号灵芝为材料,研究4种母种培养基配方和4种原种培养基配方对野生灵芝菌种菌丝生长速度和生长势的影响,并比较分析不同灵芝品种中灵芝蛋白、多糖、三萜的含量。结果显示,在4种母种培养基上,菌丝生长速度的差异极显著,生长速度最快和生长势最强的是培养基配方B(PDA+木屑),最差的是配方D(PSA);在4种原种培养基上,生长速度和生长势强弱的先后顺序为配方3>配方4>配方2>配方1;在5种野生灵芝中,灵芝多糖、蛋白质、三萜含量最高的分别是5号(0.732 mg·g^(-1))、2号(0.088 mg·g^(-1))、5号(1.193 mg·g^(-1)),3种成分综合含量最高的是5号。该试验为五指山野生灵芝的开发利用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生灵芝 培养基筛选 活性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