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3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典型海洋生态系统抗生素抗性基因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
作者 王维 张晓迪 +5 位作者 高会 杨松岳 游俊杰 张银天 支利文 那广水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3325-3333,共9页
海洋生态系统中抗生素抗性基因(ARGs)污染具有隐蔽、难以治理的特征,会对生态和人类健康构成潜在风险.但目前研究多数是针对某一特定的海洋生态系统或海域,缺乏对中国海洋生态系统ARGs污染的整体概述和比较分析.本研究归纳了红树林、珊... 海洋生态系统中抗生素抗性基因(ARGs)污染具有隐蔽、难以治理的特征,会对生态和人类健康构成潜在风险.但目前研究多数是针对某一特定的海洋生态系统或海域,缺乏对中国海洋生态系统ARGs污染的整体概述和比较分析.本研究归纳了红树林、珊瑚礁、河口以及海湾生态系统中ARGs的赋存状况,分析了其主要的传播途径和影响因素,探讨了所造成的生态风险及评估方法.结果显示,ARGs在我国典型海洋生态系统中普遍存在且组成复杂,外源输入是其流行的主要驱动因素,环境变量的调节作用也不容忽视.ARGs对海洋生态系统具有潜在危害,现有的生态风险定量评估体系尚不完善,以期为进一步全面评估和有效控制中国典型海洋生态系统中ARGs污染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生素抗性基因 典型海洋生态系统 赋存特征 生态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壳聚糖改性生物炭对海南酸性红壤的改良试验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卢徐节 符帝俊 +3 位作者 黄华集 王浩天 陈安琦 齐丹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12-321,共10页
针对海南酸性红壤结构退化、地力贫瘠以及利用大量农业废弃物制备生物炭用于改良土壤的问题,通过盆栽试验筛选了适宜海南酸性红壤的改良剂。为了提高生物炭的性能,采用壳聚糖(Chitosan, C)对稻壳(Rice husk biochar, BR)、玉米芯(Cornco... 针对海南酸性红壤结构退化、地力贫瘠以及利用大量农业废弃物制备生物炭用于改良土壤的问题,通过盆栽试验筛选了适宜海南酸性红壤的改良剂。为了提高生物炭的性能,采用壳聚糖(Chitosan, C)对稻壳(Rice husk biochar, BR)、玉米芯(Corncob biochar, BC)、甘蔗渣(Sugarcane biochar, BS)、香蕉假茎(Banana pseudostem biochar, BB)4种生物炭进行改性,并分析不同生物炭和壳聚糖改性生物炭对土壤理化性质的改良效果。扫描电镜(SEM)、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等表征结果显示:壳聚糖改性后引入了新官能团,但壳聚糖颗粒造成了生物炭孔隙结构堵塞,致使材料比表面积减少;添加改性生物炭可使土壤pH值提升0.61~2.28,铵态氮质量浓度提升10%~43%,有效磷质量浓度提升8%~34%,速效钾质量浓度提升17%~77%,阳离子交换量(Cation Exchange Capacity, CEC)提升26%~89%,有机质质量比提升26%~107%,蔗糖酶(Sucrase, SUC)酶活性提升5%~34%,脲酶(Urease, URE)酶活性提升7%~58%。其中BB-C对土壤pH值、铵态氮质量浓度和脲酶酶活性提升效果显著,BB对土壤有效磷质量浓度、CEC和有机质质量比改良效果显著,BR对土壤速效钾质量浓度改良效果显著,BS-C对土壤蔗糖酶酶活性改良效果显著。对于土壤有效磷质量浓度、速效钾质量浓度、CEC和有机质质量比,生物炭改良效果更好;对于土壤pH值、铵态氮质量浓度、蔗糖酶酶活性、脲酶酶活性,壳聚糖改性生物炭改良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学 海南 酸性红壤 生物炭 壳聚糖改性 土壤改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鱼类DNA甲基化研究进展
3
作者 黄海 卢艳 曹柳 《渔业科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18,共18页
DNA甲基化作为DNA化学修饰的一种形式,能够在不改变DNA序列的前提下改变生物的遗传表现,对于理解基因调控机制和生物学过程具有重要作用。近年来,DNA甲基化的研究已成为热点并取得了长足进展,但其在鱼类生长发育及环境响应过程中的功能... DNA甲基化作为DNA化学修饰的一种形式,能够在不改变DNA序列的前提下改变生物的遗传表现,对于理解基因调控机制和生物学过程具有重要作用。近年来,DNA甲基化的研究已成为热点并取得了长足进展,但其在鱼类生长发育及环境响应过程中的功能及调控机制尚不够清晰。本文对鱼类DNA甲基化的模式、生物学功能以及环境因子对DNA甲基化的影响等方面进行综述,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做出展望,以期为鱼类DNA甲基化的深入研究与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甲基化 鱼类 生物学功能 环境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海黑泥湾近岸水体动能变化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凡仁福 魏皓 +1 位作者 赵亮 聂红涛 《海洋科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6-117,共12页
清晰地认识近岸水体动能变化规律是理解物质输运的基础和前提。本文基于黄海黑泥湾北侧海域冬季、夏季观测的风、波浪和海流等数据,研究近岸水体动能对风、波浪和潮等过程的响应。观测期间研究海域出现了风速大于10 m/s的大风过程。涌... 清晰地认识近岸水体动能变化规律是理解物质输运的基础和前提。本文基于黄海黑泥湾北侧海域冬季、夏季观测的风、波浪和海流等数据,研究近岸水体动能对风、波浪和潮等过程的响应。观测期间研究海域出现了风速大于10 m/s的大风过程。涌浪主导了该海域的波浪变化。冬季、夏季观测到的最大流速分别为0.35和0.45 m/s,流速剖面无垂向分层,EW向往复型半日潮流控制总流速变化。冬季涨、落潮阶段的水体动能峰值基本相当,约为2.49×10^(-2)m^(2)/s^(2),夏季落潮阶段的水体动能峰值较大,约为6.09×10^(-2)m^(2)/s^(2)。潮流致水体动能呈周期性变化特征。大风过程的出现未对潮流注入明显的能量。大风能量不断用于生成风生余流使水体余动能增大了约4.3倍。海底拖曳变化与大风强迫无关,但响应强波浪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体动能 波浪 潮流 黄海 黑泥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胁迫下一种短指软珊瑚(Sinularia sp.)的白化响应研究
5
作者 朱乐 沈贝祺 +3 位作者 曹政 齐钊 CHIN Yaoxian 王沛政 《应用海洋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50-259,共10页
软珊瑚是海洋中最普遍的低等无脊椎动物之一,是海洋天然产物及海洋药物研究的热点生物种类。但软珊瑚与造礁石珊瑚均会因环境胁迫以及病害发生白化,目前珊瑚白化研究几乎都以造礁石珊瑚为研究对象,而对软珊瑚的研究极少。本研究通过对... 软珊瑚是海洋中最普遍的低等无脊椎动物之一,是海洋天然产物及海洋药物研究的热点生物种类。但软珊瑚与造礁石珊瑚均会因环境胁迫以及病害发生白化,目前珊瑚白化研究几乎都以造礁石珊瑚为研究对象,而对软珊瑚的研究极少。本研究通过对比不同白化状态下短指软珊瑚(Sinularia sp.)的虫黄藻密度及多样性、共生细菌多样性、转录组表达等差异,初步研究了短指软珊瑚的白化适应机制。结果表明,短指软珊瑚遮光处理20天左右开始颜色变淡,30天左右完全白化,并无死亡,表现出一定的环境适应性。其白化状态的虫黄藻密度较对照组减少约98.69%,而半白化短指软珊瑚则减少约95.40%,虫黄藻密度下降会导致短指软珊瑚能量获取能力下降,从而会对短指软珊瑚各种生理功能产生影响。与正常短指软珊瑚相比,白化和半白化短指软珊瑚的虫黄藻α多样性和丰度均降低。短指软珊瑚白化后细菌α多样性变低,属于γ-变形菌纲的Endozoicomonas属成为短指软珊瑚共生细菌群落中的优势物种。对比不同白化状态下短指软珊瑚转录组数据,发现短指软珊瑚在白化过程中差异表达上调基因数目增加,而差异表达下调基因数目减少。代谢通路基因分析显示,白化后其蛋白消化与吸收相关的基因表达持续上升,而碳水化合物消化与吸收相关的基因表达显著下降,这些变化可能与白化珊瑚异养营养方式有关。以上结果初步阐述了光照胁迫下短指软珊瑚白化的适应性机制,可为今后进一步探索软珊瑚白化适应性机制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化 生理差异 转录组 软珊瑚 虫黄藻 共生细菌群落 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亚湾潮上带和潮间带微塑料的时空变化特征
6
作者 王昭允 刘汉劲 +6 位作者 王艳艳 姚世强 刘行 石晓然 韩玉 董文静 张义敏 《环境污染与防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1-76,I0004,共7页
为探究三亚湾滩涂微塑料的污染情况,选取了三亚湾滩涂上的9个站位,系统分析三亚湾潮滩微塑料丰度、粒径、形状和颜色分布特征。结果表明,三亚湾潮滩夏季和冬季微塑料平均丰度分别为54.92、66.08个/kg。潮上带的微塑料年平均丰度(79.83个... 为探究三亚湾滩涂微塑料的污染情况,选取了三亚湾滩涂上的9个站位,系统分析三亚湾潮滩微塑料丰度、粒径、形状和颜色分布特征。结果表明,三亚湾潮滩夏季和冬季微塑料平均丰度分别为54.92、66.08个/kg。潮上带的微塑料年平均丰度(79.83个/kg)高于潮间带(41.17个/kg)。夏季微塑料丰度在中段大于东西两段,而冬季则是东段大于西段和中段。三亚湾夏季和冬季的微塑料粒径在>0.10~0.50 mm范围占比最高。三亚湾沉积物样品中存在纤维状、碎片状和泡沫状3种形状的微塑料,其中纤维状微塑料所占比例最大。样品中检测到7种颜色的微塑料:红色、蓝色、黑色、透明、绿色、紫色和橙色,其中透明微塑料占比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塑料 三亚湾 丰度 粒径 形状 颜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度细微特征提取的水下鱼类识别方法研究
7
作者 陈郁隈 朱晓龙 +3 位作者 李超凡 褚文敬 陈宗乙 张振禹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89-498,共10页
为增强在水下复杂环境识别鱼类的能力,采用一种基于深度细微特征提取的水下鱼类识别方法(DFFE-Net),该方法首先选择具有较强鲁棒性的YOLOv8作为基础模型;其次提出采用可变形卷积DCNv4代替传统卷积构成E-DCN模块,提取深层特征图中的鱼类... 为增强在水下复杂环境识别鱼类的能力,采用一种基于深度细微特征提取的水下鱼类识别方法(DFFE-Net),该方法首先选择具有较强鲁棒性的YOLOv8作为基础模型;其次提出采用可变形卷积DCNv4代替传统卷积构成E-DCN模块,提取深层特征图中的鱼类细微特征;然后为了更精准定位鱼类目标,提出采用Shape-IoU算法优化鱼类边界框位置;最后通过自建的水下鱼类图像数据集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提出的识别方法DFFE-Net能够在不增加参数量和计算量的同时,分别提升水下鱼类识别的mAP_50、mAP_75和mAP至95.1%、87.2%、80.3%。研究表明,DFFE-Net能够为水下智能精准监测鱼类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类识别 水下复杂环境 YOLOv8 细微特征提取 深度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态荷载下蓝晶石高压性质的原位拉曼光谱实验研究
8
作者 赵霞 何明烨 梅升华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1-27,I0002,共8页
蓝晶石在变质岩中具有温度和压力指示作用,而有关其高压相态和相态间转换的热力学边界研究尚存争议。本文运用动态金刚石压腔装置结合在线拉曼光谱分析技术,探究了常温(25℃)、高压(至20 GPa)下蓝晶石的相态行为。结果表明,在20 GPa以... 蓝晶石在变质岩中具有温度和压力指示作用,而有关其高压相态和相态间转换的热力学边界研究尚存争议。本文运用动态金刚石压腔装置结合在线拉曼光谱分析技术,探究了常温(25℃)、高压(至20 GPa)下蓝晶石的相态行为。结果表明,在20 GPa以下的压力范围,蓝晶石一直以蓝晶石-Ⅰ的相态出现,未发生从-Ⅰ态到-Ⅱ态的相转变,而且不受实验荷载速率的影响;蓝晶石的Si-O对称弯曲振动的拉曼位移(υ_(2),485.4 cm^(–1))随压力的增大而呈线性变化:υ_(485.4)=1.9 P+487.6。这一特性可用于高压实验中的压力标定,将常用的通过拉曼光谱进行压力标定的标定范围从10 GPa扩展到20 GPa,这对高压科学研究具有一定的实用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晶石 动态金刚石压腔 拉曼光谱 压标 相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沙群岛及海南岛南部海域指形软珊瑚的鉴定
9
作者 罗晏杰 郁强 +2 位作者 曹政 CHIN Yaoxian 王沛政 《应用海洋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37-249,共13页
指形软珊瑚(Sclerophytum spp.)在珊瑚礁生态系统中分布广泛,是具有药用前景的海洋生物,但目前国内对此属珊瑚种类描述报道处于停滞状态,单纯依靠表面形态难以鉴定种类。本研究在西沙群岛及海南岛南部海域开展调查,共采集到软珊瑚106株... 指形软珊瑚(Sclerophytum spp.)在珊瑚礁生态系统中分布广泛,是具有药用前景的海洋生物,但目前国内对此属珊瑚种类描述报道处于停滞状态,单纯依靠表面形态难以鉴定种类。本研究在西沙群岛及海南岛南部海域开展调查,共采集到软珊瑚106株,共鉴定出指形软珊瑚21种,并基于骨针形态初步建立了指形软珊瑚骨针分类系统。本研究建立了形态、骨针和分子条形码(COⅠ+28S+MutS)的指形软珊瑚种类鉴定系统,在WORMS新分类体系下对国内该属珊瑚各物种进行详细描述,为西沙群岛及海南岛南部海域此属珊瑚的鉴定提供了参考,并为我国珊瑚种类鉴定和生物多样性提供了基础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类学 指形软珊瑚 骨针 分子标签 生物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entinel-2卫星影像的海南西岛珊瑚礁识别和变化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周雅君 何明郡 +5 位作者 刘聪 贺双颜 姜庆岩 韩玉 陈栋 李培良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5-76,共12页
珊瑚礁是海洋中最重要的生态系统之一,近年来在全球气候变化和人为干扰加剧的影响下,我国南海珊瑚礁总体处于快速退化状态。以海南西岛珊瑚礁为例,基于Sentinel-2系列卫星10 m空间分辨率影像,利用面向对象分类法(object-based image ana... 珊瑚礁是海洋中最重要的生态系统之一,近年来在全球气候变化和人为干扰加剧的影响下,我国南海珊瑚礁总体处于快速退化状态。以海南西岛珊瑚礁为例,基于Sentinel-2系列卫星10 m空间分辨率影像,利用面向对象分类法(object-based image analysis,OBIA)对2017年12月~2018年3月和2021年12月两个时期的海南西岛珊瑚礁底质进行了识别分类,并进行珊瑚礁面积变化分析。将2021年12月的分类结果与现场调查数据进行对比验证,总分类精度和Kappa系数分别为83.3%和0.71。对比两个时期珊瑚礁底质分类结果表明,西岛西侧珊瑚礁覆盖面积未出现明显变化,东侧珊瑚礁显示恢复趋势。本文研究表明,10 m地面分辨率卫星系列影像和面向对象的阈值分类方法可以对海南西岛珊瑚礁进行较为准确的识别和变化分析,监测结果可为海南岛沿岸西岛等小型岛礁珊瑚保护及修复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珊瑚礁 Sentinel-2影像 西岛 底质识别 遥感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新村湾泰来草形态和生理指标特征及环境影响因素 被引量:3
11
作者 韩秋影 曾文轩 +3 位作者 叶嘉晖 邱崇玉 史云峰 赵牧秋 《渔业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225-238,共14页
海草具有重要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其形态和生理指标受到各种环境因素的影响。本研究在2019年对海南陵水新村湾泰来草(Thalassia hemprichii)海草床进行了6次采样调查,研究了一年内1月、3月、5月、7月、9月和11月的海草形态和生理特征,... 海草具有重要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其形态和生理指标受到各种环境因素的影响。本研究在2019年对海南陵水新村湾泰来草(Thalassia hemprichii)海草床进行了6次采样调查,研究了一年内1月、3月、5月、7月、9月和11月的海草形态和生理特征,分析了环境因素对泰来草形态和生理特征的影响。结果显示,泰来草形态指标叶长、叶宽、根状茎直径、根长在不同月份间存在显著差异,叶长最大值和最小值分别出现在5月[(15.05±6.13)cm]和9月[(7.19±2.55)cm];叶宽最大值和最小值分别出现在11月[(11.93±1.68)mm]和9月[(8.73±1.96)mm];根状茎直径最大值和最小值分别出现在11月[(5.22±1.71) mm]和3月[(4.06±0.74) mm]。泰来草地下组织碳含量在不同月份间存在显著差异,最大值和最小值分别出现在11月[(31.23±0.94)%]和3月[(24.90±3.48)%]。相关性分析显示,海水温度与泰来草叶宽、地下组织碳含量呈显著正相关;盐度与叶长和根状茎长呈显著正相关,与地下组织碳含量呈显著负相关;海水p H与叶长、叶宽、地下组织碳含量和地下组织氮含量呈显著正相关。海水中的溶解无机氮、氨氮和硝酸氮对海草生理指标有显著影响。沉积物有机碳含量与叶长、叶宽和根状茎长呈显著负相关。研究表明,新村泰来草的生长受到温度、盐度、pH的影响较大,高营养盐水平可能对泰来草产生负面影响,应该限制该地区营养盐输入。本研究可为保护新村湾泰来草海草床以及修复受损海草床生态提供数据支撑和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草 泰来草 形态指标 生理指标 环境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高隆湾红树林及其近岸海域沉积物的弗兰克氏菌(Frankia)多样性分布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被引量:1
12
作者 刘敏 边伟杰 +2 位作者 车文学 方诺 赵怀宝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23年第1期9-19,共11页
弗兰克氏菌(Frankia)因其独特高效的固氮效率而备受关注,然而目前的研究还局限于陆地生境。基于nifH基因采用高通量测序对高隆湾红树林及其近岸海域沉积物的Frankia多样性进行分析,共获得261条属于Frankia的nifH序列,共11个OTUs,序列主... 弗兰克氏菌(Frankia)因其独特高效的固氮效率而备受关注,然而目前的研究还局限于陆地生境。基于nifH基因采用高通量测序对高隆湾红树林及其近岸海域沉积物的Frankia多样性进行分析,共获得261条属于Frankia的nifH序列,共11个OTUs,序列主要分布在红树林区样品,其中以角果木和红海榄为优势树种的红树林样品中序列较多,在潮间带样品中也有少量分布,海草区样品未检测到,序列在不同生境中的分布存在较大差异。OTU818在10个站位都有分布,说明OTU818代表的Frankia类群分布比较广泛,且为红树林沉积物的优势类群。系统进化分析表明Frankia与NCBI数据库中的Frankia基因序列在系统发育树上形成不同分支。通过Network分析Frankia与其他细菌类群的共发生关系,发现Frankia与来自Verrucomicrobia、Proteobacteria、Firmicutes、Cyanobacteria的多种固氮细菌类群存在紧密联系,表明Frankia在稳定红树林固氮细菌群落结构中起着重要作用。利用典范对应分析(canonical correspondence analysis,CCA)方法研究了环境因子对Frankia多样性分布的影响,表明盐度、As和Al是影响Frankia多样性分布的显著环境因子。通过这些结果对Frankia的生态分布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有了新的认识,也为后续开发利用这类固氮能力更具优势的Frankia提供前期数据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弗兰克氏菌(Frankia) 多样性分析 典范对应分析(CCA) 沉积物 红树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沙群岛两种寄居蟹对定居螺壳的选择偏好的研究
13
作者 王海山 陈治 +1 位作者 李由明 叶乐 《热带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4-92,共9页
为研究寄居蟹在选择定居螺壳时的行为和相关因素,采集了西沙潮间带区域的81个腹足纲动物空壳和72只寄居蟹样本,对两种寄居蟹和金口蝾螺螺壳的形态学参数进行测量和统计学分析,获得如下结果:在环境中螺壳种类和数量相对丰富时,畸形真寄... 为研究寄居蟹在选择定居螺壳时的行为和相关因素,采集了西沙潮间带区域的81个腹足纲动物空壳和72只寄居蟹样本,对两种寄居蟹和金口蝾螺螺壳的形态学参数进行测量和统计学分析,获得如下结果:在环境中螺壳种类和数量相对丰富时,畸形真寄居蟹和光螯硬壳寄居蟹均偏好选择蝾螺科物种的螺壳定居,特别是金口蝾螺的螺壳更易成为两种寄居蟹的定居场所。形态参数的统计显示两者在选择定居螺壳时,在壳重、壳长、壳宽、壳高、壳口长和壳口宽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标准化数据表明,两种寄居蟹在螺壳体型选择上存在差异,畸形真寄居蟹以头胸甲长与其选择螺壳的壳长的比值为主要参考,而光螯硬壳寄居蟹以鳌足宽度与螺壳的壳宽、壳高、壳口长等比值为主要考虑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寄居蟹 螺壳选择 形态参数 认知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度波动对2种热带海草光合生理与生长的影响
14
作者 王茹 刘明中 +1 位作者 吴佳欣 康银吉 《热带生物学报》 2024年第4期471-481,共11页
为探讨生长于潮间带的不同种类海草对盐度波动适应阈值的高低与具体适应机制,将圆叶丝粉草(Cymodocea rotundata)和泰来草(Thalassia hemprichii)分别种植于盐度波动幅度从0到10逐步增大的海水环境中,探究其生理生长与光合特性的变化规... 为探讨生长于潮间带的不同种类海草对盐度波动适应阈值的高低与具体适应机制,将圆叶丝粉草(Cymodocea rotundata)和泰来草(Thalassia hemprichii)分别种植于盐度波动幅度从0到10逐步增大的海水环境中,探究其生理生长与光合特性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盐度波幅逐渐增大,除泰来草的叶片生长速率、叶绿素a含量持续递增外,2种海草的平均叶面积、光合产物、光合色素以及圆叶丝粉草的叶片生长速率均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2种海草的F_(v)/F_(m)、F_(v)/F_(o)、qP和Y(II)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而Y(NPQ)、Y(NO)和qN则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盐度波幅、海草种类及其交互作用对平均叶面积、叶片生长速率、淀粉、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叶绿素a、叶绿素b、类胡萝卜素、F_(v)/F_(m)、F_(v)/F_(o)、qP、qN、Y(II)、Y(NPQ)、Y(NO)和最大电子传递速率(ETR_(max))这些指标有显著影响(P<0.05)。研究结果表明,盐度波幅为2~6和2~10的水环境分别能促进圆叶丝粉草和泰来草的光合作用与生长;圆叶丝粉草与泰来草具有最适盐度波动范围,超过该范围的盐度波动不利于2种海草的生理生长与光合作用,并且圆叶丝粉草比泰来草对盐度波动更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圆叶丝粉草 泰来草 盐度波动 光合作用 生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人工金鲳鱼养殖中常见的病害及防治方法
15
作者 陈攀 刘龙勋 +4 位作者 伍勤乐 沈华建 王啟成 杨宁 黄海 《农业技术与装备》 2024年第2期142-145,共4页
金鲳是一种重要的海水养殖鱼类,因其味道鲜美、营养丰富且生长迅速,在我国南方沿海地区受到养殖户的青睐。近年来,随着海南金鲳养殖产业的快速发展,人工养殖技术也逐步完善,但各种病害的发生,也成为了影响金鲳健康成长的因素之一。汇总... 金鲳是一种重要的海水养殖鱼类,因其味道鲜美、营养丰富且生长迅速,在我国南方沿海地区受到养殖户的青睐。近年来,随着海南金鲳养殖产业的快速发展,人工养殖技术也逐步完善,但各种病害的发生,也成为了影响金鲳健康成长的因素之一。汇总了近年来海南人工金鲳养殖中常见的病害类型和处理方法,为海南金鲳鱼养殖疾病的防治工作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鲳鱼 病害 防治方法 海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池塘高密度养殖条件下巴沙鱼生长性状研究
16
作者 姜芳燕 杨宁 +4 位作者 陈攀 马军 曹柳 侯兴蓉 黄海 《江西农业》 2024年第4期184-186,189,共4页
巴沙鱼是一种重要热带淡水经济鱼类,对生长环境要求不高,生长速度快,非常适合在中国南方地区推广.为了解巴沙鱼的生长速度,本实验测量了高密度池塘养殖模式中2、3、5、6、7月龄巴沙鱼的全长、体重,绘制巴沙鱼全长与体重的生长关系曲线,... 巴沙鱼是一种重要热带淡水经济鱼类,对生长环境要求不高,生长速度快,非常适合在中国南方地区推广.为了解巴沙鱼的生长速度,本实验测量了高密度池塘养殖模式中2、3、5、6、7月龄巴沙鱼的全长、体重,绘制巴沙鱼全长与体重的生长关系曲线,并计算肥满度.实验结果丰富了巴沙鱼的生长参数,为巴沙鱼的大面积推广打下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沙鱼 全长 体重 肥满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杉虎杂交斑肌球蛋白重链基因分子结构分析及生长相关SNPs筛选
17
作者 曹柳 马军 +5 位作者 卢艳 武雅彤 王钧 钟立静 苏珊珊 黄海 《南方水产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71-184,共14页
肌球蛋白重链(Myosin heavy chain)参与鱼类肌纤维肥大和增生过程,在肌肉生长和收缩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为筛选出与生长性状相关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SNPs)位点,采用PCR扩增技术获得海水经济养殖鱼类—... 肌球蛋白重链(Myosin heavy chain)参与鱼类肌纤维肥大和增生过程,在肌肉生长和收缩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为筛选出与生长性状相关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SNPs)位点,采用PCR扩增技术获得海水经济养殖鱼类——杉虎杂交斑(棕点石斑鱼Epinephelus fuscoguttatus♀×清水石斑鱼E.polyphekadion♂)的肌球蛋白重链基因序列全长,并基于相关性分析筛选与生长性状相关的SNPs位点。结果表明,杉虎杂交斑肌球蛋白重链基因序列全长为12129 bp,包含36个外显子和35个内含子,可编码1934个氨基酸。该基因包含4种类型的蛋白结构域:Myosin_N、MYSc、IQ和Myosin_tail_1。经比对分析发现,该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及蛋白结构域在鲈形目、鲀形目和鲽形目鱼类中均表现出较高的保守性。在肌球蛋白重链基因中检测到62个SNPs位点,其中8个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有12个SNPs位点位于外显子区域,且均与体质量、全长等多个生长表型性状显著相关(p<0.05)。在这12个SNPs位点中仅有g5417 C>G为错义突变,导致丙氨酸变成甘氨酸;其余位点均为同义突变。这些与生长相关的SNPs位点可作为杉虎杂交斑生长分子标记开发的候选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虎杂交斑 肌球蛋白重链基因 生长性状 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叶唇鱼和横带唇鱼肌肉主要营养成分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邢铖 高进 +5 位作者 王永波 韩丽娜 刘金叶 谭围 符书源 陈傅晓 《水产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6-144,共9页
为阐明三叶唇鱼和横带唇鱼肌肉主要营养成分特征,采用生化方法测定了体质量分别为(166.8±13.6)g和(316.1±43.7)g的三叶唇鱼和横带唇鱼肌肉组织的一般营养成分、氨基酸、脂肪酸及部分矿物质元素的含量。试验结果显示:三叶唇鱼... 为阐明三叶唇鱼和横带唇鱼肌肉主要营养成分特征,采用生化方法测定了体质量分别为(166.8±13.6)g和(316.1±43.7)g的三叶唇鱼和横带唇鱼肌肉组织的一般营养成分、氨基酸、脂肪酸及部分矿物质元素的含量。试验结果显示:三叶唇鱼肌肉组织中水分、粗蛋白、粗脂肪、粗灰分含量分别为(79.01±0.35)%、(18.42±0.86)%、(1.11±0.20)%和(1.11±0.25)%;共检测出16种氨基酸,占干样组织总含量的79.05%,人体必需氨基酸占32.81%,鲜味氨基酸占30.47%,主要限制性氨基酸为缬氨酸和蛋氨酸+胱氨酸;共检测到15种脂肪酸,其中饱和脂肪酸5种(43.9%),单不饱和脂肪酸3种(17.1%),多不饱和脂肪酸7种(39.0%);常量元素钾和微量元素锌含量分别为4.10×10~(3)mg/kg和4.30 mg/kg。横带唇鱼肌肉组织中水分、粗蛋白、粗脂肪、粗灰分含量分别为(80.42±0.65)%、(18.20±0.52)%、(0.72±0.49)%和(1.19±0.18)%;共检测出16种氨基酸,占干样组织总含量的84.18%,人体必需氨基酸占34.22%,鲜味氨基酸占32.55%,主要限制性氨基酸为蛋氨酸+胱氨酸和缬氨酸;共检测到16种脂肪酸,其中饱和脂肪酸5种(41.1%),单不饱和脂肪酸4种(13.0%),多不饱和脂肪酸7种(45.9%);常量元素钾和微量元素锌含量分别为3.53×10^(3)mg/kg和6.80 mg/kg。试验结果表明,三叶唇鱼和横带唇鱼肌肉中必需氨基酸构成、含量均衡合理,脂肪酸较丰富,矿物质含量高,有较高的营养价值。本试验结果可为三叶唇鱼及横带唇鱼的养殖推广和多元化加工利用提供营养学理论基础和参考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叶唇鱼 横带唇鱼 肌肉 营养成分 氨基酸 脂肪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卵形鲳鲹抗缪勒氏管激素amh基因的克隆、表征及原核表达
19
作者 张智浩 王露皓 +2 位作者 赵文栋 刘金相 茅云翔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55-168,共14页
为探究卵形鲳鲹(Trachinotus ovatus)amh基因的序列特征、组织表达模式和功能作用,本研究从卵形鲳鲹基因组和转录组中获得amh基因的序列并进行了PCR克隆和验证。研究结果显示,卵形鲳鲹amh基因存在三种长度的可变剪切,分别被命名为amh-L... 为探究卵形鲳鲹(Trachinotus ovatus)amh基因的序列特征、组织表达模式和功能作用,本研究从卵形鲳鲹基因组和转录组中获得amh基因的序列并进行了PCR克隆和验证。研究结果显示,卵形鲳鲹amh基因存在三种长度的可变剪切,分别被命名为amh-L、amh-S和amh-C。其中:amh-L和amh-S均具有完整的开放阅读框,编码含有AMH-N结构域和TGF-β结构域的蛋白质;而amh-C由于内含子的保留,导致其阅读框发生了移码并提前终止,无法编码完整的蛋白质。通过系统发育分析发现,卵形鲳鲹的抗缪勒氏管激素(Anti-Müllerian hormone,AMH)与黄条鰤的AMH相似性最高,它们与其他硬骨鱼的AMH聚为一支,与哺乳类等四足动物的AMH明显分开。在组织表达模式方面,本研究发现:在成体卵形鲳鲹体细胞组织中,amh在脑中表达较高,而在其他组织中表达较低,且雌、雄间无明显差异,在性腺中具有明显的性别二态性:精巢中的表达amh显著高于卵巢,随着性腺的发育和成熟,amh基因的表达量逐渐降低;原位杂交结果显示,amh主要表达在早期精巢的支持细胞中,在卵巢中主要分布在早期卵母细胞的细胞质中;利用原核表达系统获得的AMH-L和AMH-S重组蛋白均以包涵体的形式存在于菌体中,纯化后经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检测验证为正确蛋白。本研究为进一步探讨卵形鲳鲹性别分化和性腺发育的分子机制提供基础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形鲳鲹 amh基因 剪切体 性别分化 原核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养殖模式对银鼓鱼生长、消化酶及抗氧化性能的影响
20
作者 侯兴蓉 陈攀 +3 位作者 符圣波 毛海俊 林川 黄海 《河北渔业》 2025年第3期1-3,共3页
为比较水泥池养殖和池塘养殖两种模式下银鼓鱼(Selenotoca multifasciata)的生长、消化和抗氧化酶性能,进行了对比试验与分析。结果显示,水泥池养殖模式下银鼓鱼存活率更高、体型和体质量更大,同时该模式下消化酶活性均高于池塘养殖模式... 为比较水泥池养殖和池塘养殖两种模式下银鼓鱼(Selenotoca multifasciata)的生长、消化和抗氧化酶性能,进行了对比试验与分析。结果显示,水泥池养殖模式下银鼓鱼存活率更高、体型和体质量更大,同时该模式下消化酶活性均高于池塘养殖模式,内脏团和血清抗氧化酶活力除GPX外均低于池塘养殖模式。总体而言,水泥池养殖模式更有助于银鼓鱼的生长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鼓鱼(Selenotoca multifasciata) 水泥池 池塘养殖 生长 消化酶 抗氧化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