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利乐包装废弃物/HDPE复合材料热重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徐长妍 简伟程 +5 位作者 赵春玲 李大纲 周捍东 姬安 王广静 熊雪平 《包装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7期1-7,34,共8页
目的探讨利乐包装废弃物/高密度聚乙烯阻燃木塑材料的热重动力学。方法以利乐包装废弃物和高密度聚乙烯为原材料,以马来酸酐接枝聚乙烯、硬脂酸金属皂和聚磷酸铵及三聚氰胺分别为耦联剂、润滑剂和阻燃剂,增强材料为玄武岩纤维;采用挤出... 目的探讨利乐包装废弃物/高密度聚乙烯阻燃木塑材料的热重动力学。方法以利乐包装废弃物和高密度聚乙烯为原材料,以马来酸酐接枝聚乙烯、硬脂酸金属皂和聚磷酸铵及三聚氰胺分别为耦联剂、润滑剂和阻燃剂,增强材料为玄武岩纤维;采用挤出法和注塑法制备阻燃性TPP/HDPE木塑复合材料,并采用热重分析方法,在升温速率为5,10,20℃/min的条件下,探讨TPP/HDPE复合材料在20~700℃的热降解动力学行为。结果 Kissinger法研究结果显示,与仅采用聚磷酸铵和三聚氰胺作为阻燃剂的TPP/HDPE复合材料相比,采用聚磷酸铵、三聚氰胺和玄武岩纤维作为复合阻燃剂,可以提高木塑复合材料的活化能,添加玄武岩纤维可进一步提高利乐包装/聚乙烯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采用Coats-Redfern方法计算聚磷酸铵、三聚氰胺和玄武岩纤维作为复合阻燃剂的TPP/HDPE复合材料的动力学参数表明,复合材料热解反应第1阶段和第2阶段的表观活化能分别为35.26,171.16 k J/mol。结论研究结果为解决纸/铝/塑包装废弃物污染的回收综合利用探索了一条新的途径,研制的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力学和防火性能,可用于地板、墙板等建筑领域及包装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乐包装 废弃物 阻燃剂 木塑复合材料 热降解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玄武岩纤维增强橡胶木粉/回收HDPE复合材料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徐朝阳 李健昱 +1 位作者 苏文迪 熊雪平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28-130,160,共4页
为改善传统木塑复合材料强度性能较差,采用亲油性玄武岩纤维增强进行改性。结果表明,亲油性玄武岩纤维与橡胶木粉/回收高密度聚乙烯(RHDPE)复合材料界面结合良好,随着玄武岩纤维含量的增加,复合材料的弯曲强度、弯曲模量、拉伸强度均呈... 为改善传统木塑复合材料强度性能较差,采用亲油性玄武岩纤维增强进行改性。结果表明,亲油性玄武岩纤维与橡胶木粉/回收高密度聚乙烯(RHDPE)复合材料界面结合良好,随着玄武岩纤维含量的增加,复合材料的弯曲强度、弯曲模量、拉伸强度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趋势,且在玄武岩纤维添加质量分数为5%时,达到最大值,比未添加玄武岩纤维时分别提高了54.5%、36.6%和31.4%。随着玄武岩纤维含量的增加,复合材料的吸水率呈明显下降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玄武岩纤维 橡胶木粉 回收高密度聚乙烯 高分子复合材料 弯曲性能 拉伸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椰枝纤维基木塑复合材料的动态机械分析 被引量:5
3
作者 王广静 徐长妍 +4 位作者 朱赛玲 徐朝阳 姬安 赵雨晴 熊雪平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62-66,共5页
为了寻找椰树枝叶适用于木塑复合材料的最佳部位,分别对分段部位进行化学成分分析,并以不同部位椰叶纤维制备木塑(WPC)复合材料,测定其弯曲性能、动态热机械性能.通过时温等效原理在实验基础上推测材料在更宽温度范围内的松弛转变曲线... 为了寻找椰树枝叶适用于木塑复合材料的最佳部位,分别对分段部位进行化学成分分析,并以不同部位椰叶纤维制备木塑(WPC)复合材料,测定其弯曲性能、动态热机械性能.通过时温等效原理在实验基础上推测材料在更宽温度范围内的松弛转变曲线.结果表明,以整体未分段混合料制备的木塑复合材料的弯曲模量为3 463.95MPa,弯曲性能最好.在动态黏弹性测试过程中,在25 ~150℃范围内,观察到一个α松弛过程,且F-0(整体混合料)、F-1(椰枝细端)、F-2(椰枝中段)、F3(椰枝粗端)制备的木塑复合材料在α松弛过程中的活化能分别为516.481、617.216、693.546、557.851 kJ/mol.在75 ~ 145℃范围内,储存模量E’满足时温等效原理(TTS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成分 弯曲强度 动态热机械性能 储存模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椰叶纳米纤维素及高强度透明膜的制备与表征 被引量:12
4
作者 朱赛玲 李木子 +2 位作者 熊雪平 王广静 徐长妍 《包装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9期42-45,68,共5页
目的以农业废弃物——椰子凋落叶为研究对象,提取纳米纤维素,并用其制备高强度透明薄膜。方法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和X射线衍射(XRD),对经酸碱处理和研磨超声提取的纳米纤维素分析表征。采用扫描电镜(SEM)、UV-紫外分光光度计和万... 目的以农业废弃物——椰子凋落叶为研究对象,提取纳米纤维素,并用其制备高强度透明薄膜。方法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和X射线衍射(XRD),对经酸碱处理和研磨超声提取的纳米纤维素分析表征。采用扫描电镜(SEM)、UV-紫外分光光度计和万能力学实验机,对真空抽滤的薄膜的微观形貌、透光度和力学性能进行表征。结果纳米纤维素被完整地从椰子凋落叶中提取出来,结晶度达到56%。用其制备薄膜,弹性模量达到3.3 GPa,拉伸强度达到126.4 MPa,透光度达到88%。结论椰子凋落叶可作为纳米纤维素的提取对象,并可用于制备高强度透明薄膜及其他功能型包装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椰子凋落叶 纳米纤维素 薄膜 透明 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椰子纤维研究利用及发展趋势 被引量:7
5
作者 朱赛玲 熊雪平 +2 位作者 徐朝阳 王广静 徐长妍 《福建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31-234,共4页
椰子纤维,数量多、价格便宜、综合性能优越,其研究和利用是一种变废为宝,利国利民的重大举措。本文对椰子纤维的学术研究及加工利用现状进行阐述,主要包括宏微观构造、解剖特征、化学成分分析和物理力学强度等,并介绍了椰子纤维在人造... 椰子纤维,数量多、价格便宜、综合性能优越,其研究和利用是一种变废为宝,利国利民的重大举措。本文对椰子纤维的学术研究及加工利用现状进行阐述,主要包括宏微观构造、解剖特征、化学成分分析和物理力学强度等,并介绍了椰子纤维在人造板和复合材料领域的利用现状。纵观椰子纤维利用全貌,椰子叶柄纤维至今未得到有效利用,如何对椰子各部位纤维有效利用,应成为今后学术研究及成果产业化的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椰子纤维 宏微观结构 解剖特征 化学成分分析 物理力学强度 加工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椰子叶柄的解剖特性研究
6
作者 朱赛玲 徐长妍 +1 位作者 王广静 熊雪平 《包装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1期15-19,34,共6页
目的研究椰子叶柄不同部位的纤维形态、维管束形态及组织比量等解剖特性。方法采用富兰克林离析法分离纤维,用Motic Images Plus 2.0软件测量纤维长度、宽度和腔径等形态参数。同时,用Images Pro Plus软件观察切片后维管束的形态,并测... 目的研究椰子叶柄不同部位的纤维形态、维管束形态及组织比量等解剖特性。方法采用富兰克林离析法分离纤维,用Motic Images Plus 2.0软件测量纤维长度、宽度和腔径等形态参数。同时,用Images Pro Plus软件观察切片后维管束的形态,并测量其大小、密度及组织比量等参数。结果椰子叶柄的纤维长宽比为72,壁腔比为0.95,属于均匀分布的长纤维原料。椰子叶柄的维管束均匀分散于薄壁组织中,并于纵向呈现一定规律,其长轴、短轴、面积均由基部至梢部依次减小,密度及长宽比均是梢部最大。椰子叶柄的纤维组织比量高,且随基部至梢部含量增多。结论这是一种优良的植物纤维原料,可用于制备优质的包装用纸,并可在复合材料中发挥增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椰子叶柄 纤维形态 维管束形态 组织比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石墨烯/纳米纤维素复合薄膜的制备及表征 被引量:10
7
作者 王广静 徐长妍 +4 位作者 朱赛玲 徐朝阳 姬安 赵雨晴 熊雪平 《包装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3期1-7,共7页
目的以纳米纤维素为基材,氧化石墨烯为增强相,制备氧化石墨烯/纳米纤维素复合薄膜。方法分别采用酸碱直接处理法和酸碱交替处理法制备纳米纤维素,采用一步氧化法和循环氧化膨胀法制备氧化石墨烯,观测其形貌,得出最佳制备工艺。测试由最... 目的以纳米纤维素为基材,氧化石墨烯为增强相,制备氧化石墨烯/纳米纤维素复合薄膜。方法分别采用酸碱直接处理法和酸碱交替处理法制备纳米纤维素,采用一步氧化法和循环氧化膨胀法制备氧化石墨烯,观测其形貌,得出最佳制备工艺。测试由最优工艺制备的纯纤维素薄膜和复合薄膜的拉伸和润湿性能。结果酸碱交替处理法制备的纳米纤维素薄膜表面结构清晰,且纤维直径可达50 nm,循环氧化-膨胀法制备的氧化石墨烯片层厚度在纳米级别。当纳米纤维素与氧化石墨烯的质量比为20∶1时,氧化石墨烯/纳米纤维素复合薄膜的拉伸强度达149.68MPa,与纯纤维素薄膜相比增加了19.55%,且复合薄膜的接触角大于纯纤维素薄膜的。结论证实了氧化石墨烯能够增强纳米纤维素薄膜,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氧化石墨烯/纤维素复合薄膜对水分子的阻隔性优于纤维素薄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纤维素 氧化石墨烯 拉伸性能 润湿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石墨烯/纳米纤维素复合薄膜动态热机械性能分析 被引量:5
8
作者 王广静 徐长妍 +1 位作者 徐朝阳 熊雪平 《林业科技开发》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86-89,共4页
为了探究氧化石墨烯(GO)/纳米纤维素复合薄膜材料的热机械性能,研究了不同GO添加量对复合薄膜的动态热机械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GO添加量的增加,薄膜的储存模量不断增加,薄膜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不断变大,而损耗因子的峰值则不断减小。
关键词 氧化石墨烯 复合薄膜 动态热机械性能 储存模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