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6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增长主义的终结与发展方式转型——专访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 迟福林 被引量:1
1
作者 迟福林 常青 《人民论坛》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4期60-61,共2页
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已开始由生存型阶段进入到发展型新阶段。那么,我们过去仅仅重视经济总量的增长的方式。
关键词 发展方式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中国 迟福林 研究院 院长 改革 海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建新发展格局下的海南自由贸易港 被引量:15
2
作者 迟福林 郭达 郭文芹 《行政管理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5-19,共5页
在当前国际政治经济格局发生深刻复杂变化、中国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背景下,海南自由贸易港应发挥独特地理区位与高水平开放政策以及制度优势,以服务国内消费大市场为重点,通过构建以服务贸易为重点的产业体系,形成与产业发展需求相适... 在当前国际政治经济格局发生深刻复杂变化、中国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背景下,海南自由贸易港应发挥独特地理区位与高水平开放政策以及制度优势,以服务国内消费大市场为重点,通过构建以服务贸易为重点的产业体系,形成与产业发展需求相适应的政策体系、服务体系及制度环境,全面开展CPTPP①压力测试,积极吸引全球资金、人才、技术等生产要素在海南集聚,打造中国与东盟两大市场的交汇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发展格局 海南自由贸易港 重要交汇点 服务贸易 CPTPP压力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经济特区开放型经济发展的基本经验与战略选择 被引量:25
3
作者 夏锋 郭达 《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27-36,共10页
从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30年的发展历程看,以更大的开放办好我国最大的经济特区始终是一条主线。从建省之初争取设立特别关税区的区域开放探索,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探索以产业开放带动产业转型升级和区域开放,再到2018年党中央宣布在... 从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30年的发展历程看,以更大的开放办好我国最大的经济特区始终是一条主线。从建省之初争取设立特别关税区的区域开放探索,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探索以产业开放带动产业转型升级和区域开放,再到2018年党中央宣布在海南建设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探索更大程度的开放是海南经济特区的不懈追求。要坚持开放为先,以制度创新为核心,以建设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为目标,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加快建立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努力让海南成为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新标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放型经济 对外开放 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碳经济与绿色发展战略——对在海南率先建立全国第一个环保特区的思考 被引量:28
4
作者 夏宁 夏锋 《中国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3-22,共10页
我国当前面临的经济压力很大程度上源于经济增长方式转型滞后,迫切要求深化资源环境体制改革,制定和实施绿色发展战略,促进低碳经济发展。建立环保特区是通过体制机制创新,按照保护与发展并举的原则,实现绿色增长、绿色复苏的重大战略... 我国当前面临的经济压力很大程度上源于经济增长方式转型滞后,迫切要求深化资源环境体制改革,制定和实施绿色发展战略,促进低碳经济发展。建立环保特区是通过体制机制创新,按照保护与发展并举的原则,实现绿色增长、绿色复苏的重大战略举措。从各方面看,海南具备建立环保特区的基础。能够为全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型提供示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碳经济 绿色发展 环保特区 海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统筹粮食安全与发展问题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迟福林 郭达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38-43,共6页
当前,国际政治、经济、安全格局发生重大变化,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面临严峻挑战,我国统筹粮食生产与发展的全局性、战略性、紧迫性明显增强。在这个大背景下,要以国际视野清醒认识我国粮食安全的新背景、新任务,强化粮食供给、粮食市... 当前,国际政治、经济、安全格局发生重大变化,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面临严峻挑战,我国统筹粮食生产与发展的全局性、战略性、紧迫性明显增强。在这个大背景下,要以国际视野清醒认识我国粮食安全的新背景、新任务,强化粮食供给、粮食市场、粮食种子等关键性、基础性领域的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安全 粮食供给 粮食价格 种子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趋势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迟福林 《行政管理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4-11,共8页
我国总体上进入工业化中后期发展阶段,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仍有较大空间,同时也面临着外部环境变化的严峻挑战。抓住产业结构转型的重要机遇、有效应对产业竞争的挑战,推动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已经成为我国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 我国总体上进入工业化中后期发展阶段,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仍有较大空间,同时也面临着外部环境变化的严峻挑战。抓住产业结构转型的重要机遇、有效应对产业竞争的挑战,推动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已经成为我国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大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转型 先进制造业 现代服务业 高质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消费新时代的发展逻辑与改革选择 被引量:4
7
作者 迟福林 《学术前沿》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6-12,共7页
40年来,通过对内改革与对外开放,我国在建立并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程中释放了发展的活力,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从一个典型的短缺经济社会进入到一个丰裕的消费新时代。中国消费结构的变化和消费潜力的释放不仅深刻改变... 40年来,通过对内改革与对外开放,我国在建立并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程中释放了发展的活力,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从一个典型的短缺经济社会进入到一个丰裕的消费新时代。中国消费结构的变化和消费潜力的释放不仅深刻改变了中国,而且日益影响了世界,我国已经成为全球经济增长再平衡的重要大市场。这是未来发展的新逻辑。进入"消费新时代",重在抓住近14亿人消费结构升级的历史机遇,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把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作为主攻方向,以此破解消费需求增长与消费供给短缺的结构性矛盾,释放近14亿人的巨大消费潜力;在国内加快服务业市场开放的同时,需要扩大服务业的对外开放,打造服务贸易新高地;还要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为重点着力提升城乡居民的消费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转型升级 消费新时代 服务业 消费结构 消费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改革为主线实现可持续发展 被引量:1
8
作者 方栓喜 何冬妮 《经济前沿》 2007年第8期4-7,共4页
当前,可持续发展进程中出现的新矛盾、新问题已使我国的改革站在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新阶段改革的实质是建立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体制保障。一是以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由政府主导向市场主导的转变为重点,加快推进市场经济体... 当前,可持续发展进程中出现的新矛盾、新问题已使我国的改革站在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新阶段改革的实质是建立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体制保障。一是以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由政府主导向市场主导的转变为重点,加快推进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二是以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重点,尽快建立公共服务体制;三是以着力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为重点,积极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 市场化改革 公共服务体制 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展方式转变背景下的改革选择 被引量:1
9
作者 迟福林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72-74,共3页
"十二五"能否在收入分配体制改革上攻坚克难,取得突破,对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具有决定性的影响。收入分配不合理、贫富差距逐步扩大,是"十二五"时期避不开、绕不过的重大问题。"十二五"能否在收入分配... "十二五"能否在收入分配体制改革上攻坚克难,取得突破,对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具有决定性的影响。收入分配不合理、贫富差距逐步扩大,是"十二五"时期避不开、绕不过的重大问题。"十二五"能否在收入分配体制改革上攻坚克难,取得突破,对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具有决定性的影响。以收入分配改革带动财税体制相关的结构性改革;在完善中央地方财税关系的同时,改变政府自身利益的倾向;以收入分配为关键的"十二五"改革是涉及重大利益关系调整的深刻变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展方式转型 改革关键 收入分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海南优势产业发展与港口开发 被引量:5
10
作者 陈文 《经济前沿》 2003年第10期36-38,共3页
经过15年的艰辛探索,海南经济正面临着一个质的飞跃,这就是由打基础、找方向向上规模、上档次、求质量、求效益的方向转变,向发挥优势,做大做强优势产业转变.新一届海南省委、省政府确定了海南的优势产业为热带农业、休闲度假旅游业和... 经过15年的艰辛探索,海南经济正面临着一个质的飞跃,这就是由打基础、找方向向上规模、上档次、求质量、求效益的方向转变,向发挥优势,做大做强优势产业转变.新一届海南省委、省政府确定了海南的优势产业为热带农业、休闲度假旅游业和新兴工业.笔者认为,海南要兴岛富民,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必须大力发展工业.工业有优势、有潜力、有后劲,目前也具备了基本的条件,关键是提上议事日程,克服畏难思想,克服发展工业就会污染环境的错误观念.这里笔者结合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对海南优势产业发展的研究,谈几点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势产业 海南 旅游业 工业 中国 发展 港口开发 方向 发挥优势 转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革:21世纪初期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题——21世纪初期中国经济改革国际论坛综述
11
作者 王景新 唐新林 《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41-46,共6页
关键词 中国 经济改革 国际环境 经济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品味《改革》的发展
12
作者 夏锋 《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43-144,共2页
第一次捧读《改革》是2006年的春天。当时我以应届毕业生身份来到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从此开始了中国改革发展的研究工作。担任《改革》第二届学术委员会委员的迟福林教授为我推荐的阅读书目中就有《改革》,并要求我每期必读... 第一次捧读《改革》是2006年的春天。当时我以应届毕业生身份来到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从此开始了中国改革发展的研究工作。担任《改革》第二届学术委员会委员的迟福林教授为我推荐的阅读书目中就有《改革》,并要求我每期必读。初涉改革的我,对改革研究并没有进入状态.还处在寻找感觉的阶段。正是《改革》所传递的新思想和新观点,让我找到了感觉。我逐渐把能在改革研究上有所建树.推动中国改革发展当成自己事业去追求。与此同时,《改革》也成为我工作和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良师益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革》 学术委员会 品味 中国改革 应届毕业生 阅读书目 良师益友 研究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进程 被引量:1
13
作者 迟福林 《行政管理改革》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11,共8页
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是人的现代化。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要聚焦于人的现代化。加快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进程,是全面扩大内需的根本之策,是经济转型的重大任务,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举措。
关键词 以人为中心 新型城镇化 全面深化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旅游资源对区域旅游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基于中国省际面板数据分析 被引量:11
14
作者 杨天英 李许卡 郭达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05-109,共5页
在旅游资源概念界定的基础上,将旅游资源分为旅游自然资源、旅游文化资源和旅游服务资源三大类,通过扩展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构建包含不同旅游资源要素的旅游经济增长模型,并基于2005—2014年我国旅游业省际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不同旅... 在旅游资源概念界定的基础上,将旅游资源分为旅游自然资源、旅游文化资源和旅游服务资源三大类,通过扩展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构建包含不同旅游资源要素的旅游经济增长模型,并基于2005—2014年我国旅游业省际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不同旅游资源对旅游经济增长的影响。回归结果表明,旅游自然资源、旅游文化资源和旅游服务资源均对旅游经济发展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其中旅游自然资源对旅游经济增长影响最大,旅游服务资源作用略低于旅游自然资源,旅游文化资源对旅游经济增长的影响最小,说明当前我国旅游业发展主要依赖旅游自然资源投入,旅游业发展急需转型升级。据此,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资源 旅游经济增长 经济增长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力资本差异化影响区域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基于新结构经济学视角 被引量:10
15
作者 吕一清 邹洪 匡贤明 《工业技术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3-22,共10页
本文基于新结构经济学视角构建一般均衡理论模型,剖析人力资本与区域经济间存在最优匹配特征,理论表明随着经济发展,专业人力资本将成为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普通劳动者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逐渐减弱,企业家精神对经济发展具有强外部效应... 本文基于新结构经济学视角构建一般均衡理论模型,剖析人力资本与区域经济间存在最优匹配特征,理论表明随着经济发展,专业人力资本将成为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普通劳动者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逐渐减弱,企业家精神对经济发展具有强外部效应。本文采用2001~2018年省际面板数据和2016年企业数据,通过分位数面板回归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并从不同行业层面进行了稳健性检验,实证表明地方政府应根据本地区经济特征,精准定位人才需求,制定人才引进政策,而不是“从众性”的抢高端人才;区域经济向高质量发展过程中,人才政策着力点应该放在激发和培养企业精神上,完善营商环境,深化市场化改革,充分发挥企业家的正外部效应;企业家受教育程度、职工培训投入、雇佣员工质量、企业资本投入对企业生产率的提高具有正向的促进作用,但企业家精神对不同行业的影响存在着结构性差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家精神 人力资本结构 区域经济增长 一般均衡模型 新结构经济学 企业产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市场经济发展不同阶段的政府职能 被引量:4
16
作者 迟福林 殷仲义 《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49-151,共3页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础。李铁映同志的《关于劳动价值论的读书笔记》,从理论和实践方面予以双重探讨。《改革》编辑部在检索该文已显现的社会效应、党的重要文献、胡锦涛总书记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以及当...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础。李铁映同志的《关于劳动价值论的读书笔记》,从理论和实践方面予以双重探讨。《改革》编辑部在检索该文已显现的社会效应、党的重要文献、胡锦涛总书记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以及当前理论热点后,洞悉其核心思想和观点至今依然具有很强的研究价值和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场经济发展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政府职能 劳动价值理论 胡锦涛总书记 劳动价值论 读书笔记 社会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高水平开放打造双循环的重要支点--河南在国家新发展格局中战略地位的几点思考 被引量:5
17
作者 迟福林 方栓喜 《区域经济评论》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5-9,F0002,共6页
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以高水平开放统筹发展和安全成为我国发展战略的核心目标。河南在新形势下国家新发展格局中战略地位的关键是服务国家发展与安全的战略布局,以高水平开放放大自身优势,打造双循环的重要支点:一是突出河南粮仓的优... 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以高水平开放统筹发展和安全成为我国发展战略的核心目标。河南在新形势下国家新发展格局中战略地位的关键是服务国家发展与安全的战略布局,以高水平开放放大自身优势,打造双循环的重要支点:一是突出河南粮仓的优势,以农业工业化为重点打造国家粮食安全保障示范区;二是突出河南制造的全产业链优势,以开放创新打造全国先进制造业强省;三是突出河南人口大省和文化资源优势,打造我国中部地区的消费中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水平开放 双循环 粮食安全 制造业强省 消费中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统筹城乡发展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因素 被引量:27
18
作者 迟福林 《东南学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4-9,共6页
在后危机时代和我国进入发展型新阶段的特定背景下,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已成为新阶段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的重要因素。逐步缓解和缩小城乡实际收入差距,刺激和扩大农村消费需求,这一目标在相当大程度上取决于城乡基本... 在后危机时代和我国进入发展型新阶段的特定背景下,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已成为新阶段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的重要因素。逐步缓解和缩小城乡实际收入差距,刺激和扩大农村消费需求,这一目标在相当大程度上取决于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实现程度;实现广大农民的自身发展和公平发展,其实质在于承认和保障农民的自身发展权益,集中体现在广大农民的发展能力与发展机会上,这与各项基本公共服务直接相关;农村土地的社会保障功能处于不断强化的趋势,成为制约新阶段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重要因素,在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严重不到位的情况下,农地大规模流转的社会风险很大,为农民提供长期而有保障的基本公共服务,成为新阶段农地流转的基本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统筹城乡发展 城乡一体化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农村土地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城乡一体化为重点推进县域科学发展 被引量:4
19
作者 迟福林 夏锋 《人民论坛》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34-35,共2页
应对金融危机与增长方式转型的双重压力,无论是短期保增长、保就业,还是中长期发展方式转型。
关键词 科学发展 城乡一体化 县域 金融危机 发展方式 农村消费 就业 拉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十三五”:以经济转型为主线的结构性改革 被引量:13
20
作者 迟福林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13,共13页
"十三五"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关键5年,是经济转型升级的"最后窗口期"和历史拐点,也是结构性改革的攻坚时期。这一历史阶段经济转型的特点是增长、转型、改革高度融合。它蕴藏着巨大的发展潜力与市场空间,也面临诸... "十三五"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关键5年,是经济转型升级的"最后窗口期"和历史拐点,也是结构性改革的攻坚时期。这一历史阶段经济转型的特点是增长、转型、改革高度融合。它蕴藏着巨大的发展潜力与市场空间,也面临诸多矛盾叠加、风险隐患增多的严峻挑战,迫切需要"闯关"。"十三五"经济转型升级的基本趋势是基本形成以服务业为主导的产业结构、户籍人口城镇化、消费主导的经济增长新格局和以服务贸易为重点的对外开放新格局。由此将给"十三五"结构性改革带来如下几个方面的重大任务:一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关键在于推进服务业的市场开放,充分释放市场的活力与空间。二是以优化企业发展环境为重点的结构性政策调整与结构性改革。把优化企业发展环境、激发企业活力、倡导企业家精神作为结构性改革优先解决的重大问题。三是以监管转型为重点的简政放权与结构性改革。激活市场、激励企业关键是以监管转型为重点纵深推进简政放权改革。简政放权重在确立以人为本的公共服务理念。"十三五"期间,要抓住机遇、应对挑战,重在以结构性改革破解经济转型的结构性矛盾,由此才能释放市场活力,释放转型发展的内需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经济 经济转型 “十三五” 结构性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