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社会转型期教育社会学的发展机遇、困境与选择 被引量:1
1
作者 孙自强 许刘英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208-212,共5页
当前社会整体转型的时代背景使我国的教育社会学获得了全新的发展机遇,同时也面临一系列发展困境和挑战:学科性质与学科认同的窘境、"价值无涉"与"价值关怀"的选择、"西化意识"与"中国特色"的... 当前社会整体转型的时代背景使我国的教育社会学获得了全新的发展机遇,同时也面临一系列发展困境和挑战:学科性质与学科认同的窘境、"价值无涉"与"价值关怀"的选择、"西化意识"与"中国特色"的取舍、研究范式借鉴与重构的迷惘、理论研究与实践应用的脱节、社会批判与社会建构的困扰。只有实现研究主题从体系建设转向问题研究、研究视角从二元对立转向多元融合、研究方式从价值中立转向批判建构,教育社会学才能实现其学术使命与社会责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社会学 社会转型 发展机遇 发展困境 二元对立 多元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欧盟教育者数字素养框架:要点解读与启示 被引量:88
2
作者 兰国帅 郭倩 +2 位作者 张怡 孔雪柯 郭晓君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23-32,共10页
数字化学习时代,助力学习者形成数字素养的教育责任和自身专业发展的诉求,要求教育者具备比以往更加宽泛和复杂的专业数字素养。欧盟在分析以往数字素养框架基础上,面向普通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以及特殊教育等各类教育者,从专业能... 数字化学习时代,助力学习者形成数字素养的教育责任和自身专业发展的诉求,要求教育者具备比以往更加宽泛和复杂的专业数字素养。欧盟在分析以往数字素养框架基础上,面向普通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以及特殊教育等各类教育者,从专业能力、教学能力和学习者能力三个范畴,提出了包含6个素养域(即“专业参与域”“数字资源域”“教学与学习域”“评估域”“赋能学习者域”和“促进学习者数字素养域”)、22种数字素养的《欧盟教育者数字素养框架(DigCompEdu)》。该框架将教育者数字素养划分为新手、探索者、整合者、专家、领导者以及先驱者6个能力水平发展阶段,并提供了一套用于测量的发展水平量表及一种可免费使用的多语言在线自我评估工具。其多元文化适用性和多维立体化结构特征,既有助于指导各类教育者数字化专业发展政策研制,又可以为其他国家(区域)验证数字素养评估工具和框架的完整性提供参考,为不同利益相关者快速开发适合其需求的数字素养框架提供借鉴。我国也应构建符合我国国情的教育者数字素养发展框架,为提升教师数字素养、促进数字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优化数字教育资源、改进教学评估方式、实现个性化学习和全纳学习提供路径参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欧盟 数字化学习 数字素养 公民数字素养 教育者数字素养 数字素养框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时代诉求与现实桎梏:高职院校教师岗前培训面临的双层境地 被引量:6
3
作者 郭晓君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3期52-56,共5页
岗前培训是高职院校新入职教师在入门阶段提升师范素养、弥补教学短板的重要时期。为厘清自1998年以来通行于我国高等教育领域内的高校教师岗前培训制度在当代高等职业教育内的适用性与合理性,基于政策分析的角度,对高职教师岗前培训的&... 岗前培训是高职院校新入职教师在入门阶段提升师范素养、弥补教学短板的重要时期。为厘清自1998年以来通行于我国高等教育领域内的高校教师岗前培训制度在当代高等职业教育内的适用性与合理性,基于政策分析的角度,对高职教师岗前培训的"旧政"缘起、现实分析以及"新政"变化进行解读。研究发现:最初岗前培训的愿景已逐渐被"守旧"禁锢的培训制度、不断渗透的"物化"逻辑,"假意"两难的培训效果以及"僵化"失衡的培训评价所奴役,时刻面临着"角色与地位的制度沦陷""效率与质量的二元困境"。当代高职院校教师岗前培训亟需从普通高校教师岗前培训制度的藩篱中脱离,构建重视职教特色、关注教师需求、侧重校本培训、摒弃消极应试的新型高职院校教师岗前培训制度,以此助力"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实现"由量到质"的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双师型教师 岗前培训 制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