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8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海南菠萝蜜凝集素的分离纯化及其生物学特性初探 被引量:7
1
作者 陈忠 杨爱珍 +1 位作者 黄连宝 朱剑琴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95-96,80,共3页
采用常规蛋白提取法、亲和层析法、体外凝集反应以及3 H -TdR掺入法 ;从菠萝蜜种子中提取凝集素 ,并探讨其生物学特性。试验发现 ,纯化的凝集素 (JL)由两个亚基以非共价键结合 ,分子量分别为12 0kDa和 14 5kDa ;JL可凝集人、猫、兔和... 采用常规蛋白提取法、亲和层析法、体外凝集反应以及3 H -TdR掺入法 ;从菠萝蜜种子中提取凝集素 ,并探讨其生物学特性。试验发现 ,纯化的凝集素 (JL)由两个亚基以非共价键结合 ,分子量分别为12 0kDa和 14 5kDa ;JL可凝集人、猫、兔和鼠的新鲜红血球 ;促进体外培养的小鼠胸腺细胞、L92 9细胞增殖 ,但它却抑制了小鼠3 T3 细胞的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南 菠萝蜜凝集素 分离纯化 生物学特性 蛋白提取法 亲和层析法 体外凝集反应 动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省中学生物教育现状调查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陈坚 郭力华 黎志灵 《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5期52-53,共2页
对海南省 19个县市 6 1所中学生物教师从师资、教学及教师对知识需求情况等方面进行了抽样调查 ,针对海南省中学生物教育所存在的问题 ,提出教研型、应用型、综合型教师的培养模式 。
关键词 海南 中学 生物教育 现状 调查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岛农业地貌 被引量:9
3
作者 毕华 刘强 +2 位作者 余龙师 高昌海 袁建平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326-330,共5页
本文在充分消化前人已有资料的基础上,论述了海南岛的主要地貌类型与地貌轮廓,阐明了海南岛地貌形成的条件与过程、地貌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及农业地貌分区。
关键词 地貌类型 地貌轮廓 农业地貌 海南岛 形成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尖峰岭不同树种枯落物分解过程中微生物动态 被引量:15
4
作者 王锐萍 刘强 +3 位作者 彭少麟 林开豪 文艳 薛宁 《浙江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55-258,共4页
为探索微生物在森林枯落物分解中的作用及其在不同气温条件下的变化规律,采用枯落物袋法,研究海南岛尖峰岭热带常绿季雨林枯落物(青梅Vitica mangachapoi,木荷Schimasuperba和混合枯落物)中细菌、真菌和放线菌三大微生物数量的季节变化... 为探索微生物在森林枯落物分解中的作用及其在不同气温条件下的变化规律,采用枯落物袋法,研究海南岛尖峰岭热带常绿季雨林枯落物(青梅Vitica mangachapoi,木荷Schimasuperba和混合枯落物)中细菌、真菌和放线菌三大微生物数量的季节变化。结果表明:混合枯落物和木荷枯落物中细菌数量最多,放线菌次之,真菌最少;青梅枯落物中细菌数量最多,真菌次之,放线菌最少。3种枯落物中微生物总数是混合枯落物中最多,木荷次之,青梅最少。同一微生物类群在枯落物中的数量有明显的季节变化,不同类群季节变化规律不尽相同,但基本只有1个峰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学 枯落物:微生物数量 季节动态 尖峰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省海口地区龟类市场贸易调查 被引量:8
5
作者 王志伟 龚世平 +2 位作者 史海涛 张运富 徐建平 《四川动物》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414-417,共4页
2002~2004年,对海口地区龟类市场贸易进行了调查.在21个贸易市场共发现龟类23种2572只,其中淡水龟科17种,鳖科4种,陆龟科1种,鳄龟科1种;国外龟类12种,占种数的52%,中国和国外共有龟类11种,占种数的48%;在海南岛分布的龟类有7种,占种数... 2002~2004年,对海口地区龟类市场贸易进行了调查.在21个贸易市场共发现龟类23种2572只,其中淡水龟科17种,鳖科4种,陆龟科1种,鳄龟科1种;国外龟类12种,占种数的52%,中国和国外共有龟类11种,占种数的48%;在海南岛分布的龟类有7种,占种数的30%;在23种龟中,10种为濒危物种,1种为易危物种,11种为CITES(2003)附录II物种.调查表明,市场上的国外龟类在种类和数量上占绝对优势,一些国家保护龟类也出现在贸易市场上.本文对海口地区龟类市场贸易现状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龟类 贸易 保护 海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岛红树林的消长对水鸟的影响 被引量:8
6
作者 张国钢 梁伟 +2 位作者 钱法文 刘冬平 楚国忠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97-100,共4页
选择海南岛有红树林分布的地点和红树林完全消失的地点,于2003—2005年冬季进行越冬水鸟资源调查。结果表明:在有红树林分布的区域如后水湾和东寨港等地,由于底栖生物的密度较高,因此水鸟的种类、数量以及水鸟多样性都明显高于没有红树... 选择海南岛有红树林分布的地点和红树林完全消失的地点,于2003—2005年冬季进行越冬水鸟资源调查。结果表明:在有红树林分布的区域如后水湾和东寨港等地,由于底栖生物的密度较高,因此水鸟的种类、数量以及水鸟多样性都明显高于没有红树林分布的地点。鸭科、科和鹬科水鸟的数量和种数在两者之间并无显著差异,而鹭科鸟类的种数和数量以及鸥科鸟类的种数在两者之间存在着显著差异。一些体型中等的鹬类如红脚鹬、青脚鹬和泽鹬的数量明显多于没有红树林分布的地点。从判别分析的结果可以看出,鹭科鸟类的种数和总数量是判别两地点最重要的2个变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树林 水鸟 多样性 海南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脸琵鹭在海南岛的越冬地及其保护 被引量:8
7
作者 张国钢 梁伟 +2 位作者 刘冬平 楚国忠 Mike Kilburn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96-99,共4页
于2003、2004和2005年连续3年对黑脸琵鹭在海南岛已知和潜在的越冬地进行调查。分别在东寨港自然保护区、临高县后水湾和东方市北黎湾发现了黑脸琵鹭的越冬种群,后两者是在海南岛首次记录到。2005年海南岛黑脸琵鹭的越冬种群数量已达77... 于2003、2004和2005年连续3年对黑脸琵鹭在海南岛已知和潜在的越冬地进行调查。分别在东寨港自然保护区、临高县后水湾和东方市北黎湾发现了黑脸琵鹭的越冬种群,后两者是在海南岛首次记录到。2005年海南岛黑脸琵鹭的越冬种群数量已达77只,约占全球越冬种群数量的5%以上,这是继香港和台湾等地之后黑脸琵鹭在中国的又一重要越冬地。调查结果表明:黑脸琵鹭越冬栖息地所面临的主要威胁是湿地滩涂的围垦、海产品挖采和非法猎捕。建议有关职能部门采取有效措施,分别在2个新发现地建立保护机构,并对越冬地周围的村民进行保护意识教育和宣传,以加强黑脸琵鹭及其栖息地的保护与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脸琵鹭 东寨港 后水湾 北黎湾 海南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岛两栖动物调查及珍稀和特有种的测量数据(英文) 被引量:7
8
作者 王力军 史海涛 +3 位作者 洪美玲 熊燕 汪继超 梁伟 《四川动物》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01-308,共8页
1995年至2005年对海南岛进行了多次两栖动物调查,海南师范大学生物系每年进行本科生动物学野外实习,也采集了大量的两栖动物标本。所有标本均保存在生物系标本室内,经整理编号,统计共有955号,分类鉴定得35种,分别隶属16属7科2目。本文... 1995年至2005年对海南岛进行了多次两栖动物调查,海南师范大学生物系每年进行本科生动物学野外实习,也采集了大量的两栖动物标本。所有标本均保存在生物系标本室内,经整理编号,统计共有955号,分类鉴定得35种,分别隶属16属7科2目。本文报道整理结果,并将其中海南特有物种及国内分布区狭窄的个别物种的测量数据加以报道,以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栖动物 海南岛 特有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岛海岸砂矿开采区的生态退化及恢复 被引量:11
9
作者 刘强 毕华 黄澜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79-81,共3页
借助恢复生态学的原理和方法 ,对海南岛东海岸钛锆砂矿开采区生态退化的机理和生态恢复的措施进行了分析和探讨。探讨了生态退化的人为因素和自然因素 ,生态恢复的改土和引种木麻黄技术 ,以及在木麻黄林中混交植入青梅 。
关键词 海岸砂矿 生态退化 生态恢复 海南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种群中海南粗榧(Cephalotaxus mannii)形态变异研究 被引量:13
10
作者 向志强 付永川 +1 位作者 刘玉成 杜道林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131-135,共5页
通过变异系数和性状差异显著性检验,研究了海南粗榧在坝王岭等5个种群内和种群间不同形态变异以及形态总体变异。结果表明:①海南粗榧营养器官性状比生殖器官性状变异大;枝性状组中,分枝角度变异较小;叶性状组中,叶数量变异较大... 通过变异系数和性状差异显著性检验,研究了海南粗榧在坝王岭等5个种群内和种群间不同形态变异以及形态总体变异。结果表明:①海南粗榧营养器官性状比生殖器官性状变异大;枝性状组中,分枝角度变异较小;叶性状组中,叶数量变异较大;球果、种子生物量变异都大于它们的其它性状。②在5个种群内,同一性状变异幅度基本相同。③同一性状在种群间和种群内的变异基本接近。④不同性状在种群间存在差异,有的显著,有的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南粗榧 种群 形态变异 变异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岛越冬水鸟多样性和优先保护地区分析 被引量:7
11
作者 张国钢 梁伟 +3 位作者 刘冬平 楚国忠 苏文拔 Mike Kilburn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78-82,共5页
2002—2004年连续3年的冬季,对海南岛沿海及其内陆湿地等50个潜在的地点进行越冬水鸟调查,旨在为海南岛湿地的保护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通过调查,共记录到越冬水鸟67种,其中小、鹭类、环颈、蒙古沙、灰斑、青脚鹬、红脚鹬、... 2002—2004年连续3年的冬季,对海南岛沿海及其内陆湿地等50个潜在的地点进行越冬水鸟调查,旨在为海南岛湿地的保护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通过调查,共记录到越冬水鸟67种,其中小、鹭类、环颈、蒙古沙、灰斑、青脚鹬、红脚鹬、泽鹬、矶鹬等较为常见;而鸭类、白翅浮鸥、鸥嘴噪鸥以及一些鹬类如铁嘴沙、黑尾塍鹬、斑尾塍鹬、三趾鹬、大滨鹬、弯嘴滨鹬、阔嘴鹬等为狭布种。历史上较为常见的越冬水鸟,如灰鹤和白骨顶,现在已不见踪迹。由于港湾湿地如东寨港、洋浦港、北黎湾具有广阔的滩涂,以及大面积的红树林和周围众多的养殖塘,为越冬水鸟提供了丰富的食物。内陆湿地如南丽湖、云月湖等,许多都受到旅游开发的干扰,水鸟的多样性较低。通过保护优先地区的分析,优先保护的地区如东寨港、后水湾、北黎湾、洋浦港、三亚河、清澜港、名人山和莺歌海等,栖息地的质量较好,具有较大的水鸟多样性和物种数,而且前3者还是国际性濒危鸟类黑脸琵鹭3个越冬地。在这些栖息地中,仍面临着滩涂围垦、水域污染、非法猎捕、海产品的采集和过度的旅游开发等的主要威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越冬水鸟 多样性 优先保护 海南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省尖峰岭保护区海南特有两栖类分布和种群密度调查 被引量:7
12
作者 汪继超 梁伟 +1 位作者 史海涛 王力军 《四川动物》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163-1164,1174,共3页
2005年8月、10月和2006年3月、7月,4次对海南省尖峰岭自然保护区的两栖类进行了专项调查,共发现海南特有两栖类8种,样带法计算种群数量最大的是细刺蛙(681只/km2),依次为脆皮蛙(376只/km2)、小湍蛙(298只/km2)、海南溪树蛙(207只/km2)... 2005年8月、10月和2006年3月、7月,4次对海南省尖峰岭自然保护区的两栖类进行了专项调查,共发现海南特有两栖类8种,样带法计算种群数量最大的是细刺蛙(681只/km2),依次为脆皮蛙(376只/km2)、小湍蛙(298只/km2)、海南溪树蛙(207只/km2)、海南湍蛙(90只/km2)、海南疣螈(31只/km2)、鳞皮厚蹼蟾(12只/km2)、眼斑小树蛙(4只/km2)。建议保护区对这些特有种开展长期的种群数量监测和分布范围调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尖峰岭 两栖类 特有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小树蛙属一新种及海南冬季两栖爬行动物调查 被引量:6
13
作者 刘绍龙 王力军 +3 位作者 吕顺清 赵蕙 车静 吴贯夫 《四川动物》 CSCD 2004年第3期202-206,F002,共6页
20 0 4年 1月在海南省进行了两栖爬行动物调查 ,共获得 2 0种和l新种。在吊罗山采到小树蛙成体 ,与眼斑小树蛙P .ocellatusLiuandHu的体形、体色、鼓膜等特征相近 ,但有以下主要区别 :胫跗关节前伸超过吻端 ,额部有 2~ 3个银白色小斑... 20 0 4年 1月在海南省进行了两栖爬行动物调查 ,共获得 2 0种和l新种。在吊罗山采到小树蛙成体 ,与眼斑小树蛙P .ocellatusLiuandHu的体形、体色、鼓膜等特征相近 ,但有以下主要区别 :胫跗关节前伸超过吻端 ,额部有 2~ 3个银白色小斑点 ,背中部有一极明显的浅棕色椭圆形斑 ,腹面黄白色 ,前臂背侧具有 2~ 3条横纹 ,故将该蛙定为新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两栖纲 树蛙科 小树蛙属 海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种群海南粗榧(Cephalotaxus mannii)遗传多样性研究 被引量:10
14
作者 向志强 刘玉成 杜道林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09-213,共5页
采用垂直板型凝胶电泳技术 ,对海南粗榧 5个种群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海南粗榧遗传多样性水平低 ,多态位点比率 P=0 .3 3 ,等位基因平均数 A=1 .3 3 ,平均期望杂合度为 He=0 .1 3 5 ,观察杂合度 Ho=0 .1 3 9。
关键词 种群 海南粗榧 遗传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吊罗山3种稀有两栖爬行动物 被引量:5
15
作者 汪继超 史海涛 +3 位作者 王力军 谢明东 李大江 邹强 《四川动物》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354-355,I0001,共3页
2005年7月至2006年5月在吊罗山保护区开展野外调查时,发现3种稀有两栖爬行动物:黑耳蛙(Rana nigrotympanica Dubois、大泛树蛙(Polypedates dennysi Blanford)和脆蛇蜥(Ophisaurus harti Boulenger)。确定黑耳蛙在海南的分布,补充记载了... 2005年7月至2006年5月在吊罗山保护区开展野外调查时,发现3种稀有两栖爬行动物:黑耳蛙(Rana nigrotympanica Dubois、大泛树蛙(Polypedates dennysi Blanford)和脆蛇蜥(Ophisaurus harti Boulenger)。确定黑耳蛙在海南的分布,补充记载了3种动物的基本生态资料。经详细比较,认为根据吊罗山1号标本命名的新种海南蛇蜥(Ophi-saurus hainanensis Yang)应是脆蛇蜥的同物异名。建议今后发表新种至少依据2号以上标本,并应与已知相近种的标本加以比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吊罗山 黑耳蛙 大泛树蛙 脆蛇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眼斑水龟在海南岛的地理分布调查 被引量:3
16
作者 龚世平 史海涛 +1 位作者 汪继超 符有利 《四川动物》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326-328,共3页
采用查阅文献、走访调查和野外调查三种方法相结合,对四眼斑水龟在海南岛的地理分布进行了调查。对18个市县的103个乡镇进行了走访调查;野外调查中采用系统抽样法和笼捕法,对黎母山、尖峰岭、霸王岭、南茂岭、万俄岭和文教河上游6个... 采用查阅文献、走访调查和野外调查三种方法相结合,对四眼斑水龟在海南岛的地理分布进行了调查。对18个市县的103个乡镇进行了走访调查;野外调查中采用系统抽样法和笼捕法,对黎母山、尖峰岭、霸王岭、南茂岭、万俄岭和文教河上游6个研究点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1)四眼斑水龟分布于海南岛中部和西南部山区以及丘陵地区,除了海口、文昌、临高、定安和澄迈5个市县没有分布外,其它13个市县均有分布,其中8个市县为本次调查的分布新记录;2)四眼斑水龟栖息于海拔170~640m的山区溪流环境,而在平原、台地、滩涂地区以及比较大的江河、水库和湖泊沿右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眼斑水龟 地理分布 海南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岛蜥蜴类多样性 被引量:5
17
作者 吕顺清 王力军 史海涛 《四川动物》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12-314,共3页
经过多年调查,共得海南岛蜥蜴类动物标本238号,隶属5科16属22种。综合文献记录,海南岛实有蜥蜴类动物8科19属28种,约占全国总数的17%,多于福建,与广东省(含香港)相当,略少于台湾和广西。海南蜥蜴类均为东洋界物种,物种多样性较高,但特... 经过多年调查,共得海南岛蜥蜴类动物标本238号,隶属5科16属22种。综合文献记录,海南岛实有蜥蜴类动物8科19属28种,约占全国总数的17%,多于福建,与广东省(含香港)相当,略少于台湾和广西。海南蜥蜴类均为东洋界物种,物种多样性较高,但特有种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南岛 蜥蜴类 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硝化抑制剂对海南岛几种野生蔬菜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被引量:3
18
作者 李蕾 韦带莲 +1 位作者 杨超 符小琴 《土壤肥料》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21-24,共4页
本文探讨了含有硝化抑制剂DMPP的长效肥料ENTEC对三种野生蔬菜(苋菜、闭鞘姜、仙人掌)干物质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①ENTEC对闭鞘姜干物质积累有显著影响。仙人掌干物质积累较尿素处理提高26%。②三种蔬菜生长过程中均表现为ENTEC处理... 本文探讨了含有硝化抑制剂DMPP的长效肥料ENTEC对三种野生蔬菜(苋菜、闭鞘姜、仙人掌)干物质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①ENTEC对闭鞘姜干物质积累有显著影响。仙人掌干物质积累较尿素处理提高26%。②三种蔬菜生长过程中均表现为ENTEC处理下的最高生长速率到达时期推迟,干物质积累主要时期延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生蔬菜 长效肥料 硝化抑制剂 干物质积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岛橡胶农场可持续发展研究——以三道国营农场为例 被引量:3
19
作者 刘强 毕华 +1 位作者 余龙师 彭少麟 《热带地理》 2003年第3期241-245,共5页
调查了三道农场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状况,建议发展以生态旅游业为龙头的生态产业与生态恢复相结合改造橡胶农场,改变单纯依赖橡胶种植的脆弱经济结构。将农场的土地利用划分为天然林封育区、观光型生态农业区、药用植物资源保护及栽培区... 调查了三道农场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状况,建议发展以生态旅游业为龙头的生态产业与生态恢复相结合改造橡胶农场,改变单纯依赖橡胶种植的脆弱经济结构。将农场的土地利用划分为天然林封育区、观光型生态农业区、药用植物资源保护及栽培区和生态旅游区共4个功能区。通过实施生态林业工程、生态农业工程和旅游配套工程等措施,发展生态观光农业和生态旅游业,走社会、经济和生态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南岛 橡胶农场 可持续发展 三道国营农场 生态产业 生态恢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粗榧(Cephalotaxus mannii Hk.f.)5个种群遗传多样性及分化研究 被引量:9
20
作者 向志强 刘玉成 杜道林 《武汉植物学研究》 CSCD 2001年第3期220-224,共5页
采用垂直板型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测定了海南粗榧 5个种群遗传多样性和遗传分化程度。结果表明 :海南粗榧种群遗传多样性水平较低 ,多态位点比率 P=0 .33,等位基因平均数 A=1 .33,平均期望杂合度为 H e=0 .1 35,观察杂合度为 H o=0 .1 3... 采用垂直板型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测定了海南粗榧 5个种群遗传多样性和遗传分化程度。结果表明 :海南粗榧种群遗传多样性水平较低 ,多态位点比率 P=0 .33,等位基因平均数 A=1 .33,平均期望杂合度为 H e=0 .1 35,观察杂合度为 H o=0 .1 39。种群间遗传分化程度较低 ,基因分化系数 Gst=0 .1 2 3,种群间遗传一致度和遗传距离的均值分别为 0 .971 9、0 .0 2 88。黎母山种群与其它种群分化最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南粗榧 遗传多样性 种群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