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5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东寨港红树林沉积物与水体中抗生素抗性基因的组成特征分析
1
作者
张苗苗
张文飞
+3 位作者
董冰雪
韩雪梅
杨家顶
刘丰瑜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33-640,共8页
【目的】通过探索海南东寨港红树林抗生素抗性基因(ARGs)的分布情况及微生物和ARGs之间的关联特征,了解红树林的抗性污染现状,为环境中抗性基因风险评估提供理论支撑。【方法】采用宏基因组学技术,探索海南东寨港红树林沉积物与水体中...
【目的】通过探索海南东寨港红树林抗生素抗性基因(ARGs)的分布情况及微生物和ARGs之间的关联特征,了解红树林的抗性污染现状,为环境中抗性基因风险评估提供理论支撑。【方法】采用宏基因组学技术,探索海南东寨港红树林沉积物与水体中抗生素抗性基因的组成、多样性以及与微生物的相互关系。【结果】利福平抗性基因rpoB mutants、达托霉素类药物抗性基因rpoC、氟喹诺酮类药物抗性基因mfd、氨基香豆素抗性基因alaS、乙酰氧基耐药基因EF-Tu mutants、大环内酯类抗性基因macB以及异烟肼耐药基因katG是海南东寨港红树林水域的优势基因。沉积物和水体中抗生素抗性基因种类组成相似,但水体中抗性基因的多样性皆高于沉积物。NMDS分析发现,沉积物与水体ARGs的组成、分布明显不同。ARGs与微生物类群的关联分析表明,α-变形菌纲、γ-变形菌纲、β-变形菌纲以及黄杆菌纲是与ARGs关联较强的主要微生物类群,占比高达70%。水体中抗性基因主要来源于α-变形菌纲、β-变形菌纲和黄杆菌纲,而沉积物中抗性基因主要来源于γ-变形菌纲和δ-变形菌纲。【结论】红树林沉积物和水体中具有不同的ARGs组成特征,沉积物与水体具有不同的抗性基因风险特征,因此对红树林耐药微生物和ARGs进行生态监测和治理时,除重点监测微生物的组成特征外,还应关注水体中ARGs的变化规律,从而预测海南东寨港红树林沉积物微生物的耐药性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树林
抗生素抗性基因
沉积物
水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种菊科入侵植物之间的化感作用
被引量:
6
2
作者
王旭萍
刘强
杨珊
《江苏农业科学》
2020年第1期114-120,共7页
为探究入侵植物在入侵地的种间相互作用,用2种菊科入侵植物假臭草和三叶鬼针草进行种间化感作用研究。采用2种植物的浸提液互相作用于对方的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过程,结果发现,二者的浸提液对对方的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在高浓度(50000 mg...
为探究入侵植物在入侵地的种间相互作用,用2种菊科入侵植物假臭草和三叶鬼针草进行种间化感作用研究。采用2种植物的浸提液互相作用于对方的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过程,结果发现,二者的浸提液对对方的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在高浓度(50000 mg/L)时均表现出较强的相互抑制作用,对假臭草和三叶鬼针草种子萌发、幼苗株高生长、根长生长、生物量积累的抑制率分别达到91.49%、8.41%、43.24%、69.12%和95.17%、36.27%、85.68%、82.09%。这种相互抑制作用可能对其混生区的植物群落组成和结构产生影响。采用气象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对植物的浸提液进行成分分析,筛选相对含量较高的邻苯二酚和2,3-丁二醇2种化学成分进行化感作用潜力验证研究,发现低浓度(0.001 mol/L)的邻苯二酚即能明显抑制假臭草和三叶鬼针草的种子萌发,对假臭草和三叶鬼针草幼苗株高生长、根长生长、生物量积累的抑制率分别达到了39.42%、82.67%、50.88%和41.74%、81.53%、54.23%。邻苯二酚浓度略有增高(0.005 mol/L)时,二者的种子完全不能萌发。2,3-丁二醇对假臭草和三叶鬼针草也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在浓度为0.010 mol/L时,对假臭草和三叶鬼针草的种子萌发、幼苗株高生长、根长生长、生物量积累的抑制率分别达到了33.43%、51.09%、14.90%、72.37%和81.48%、17.39%、43.76%、71.52%。邻苯二酚和2,3-丁二醇均能对假臭草和三叶鬼针草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产生强烈的抑制作用,推测这2种化学物质可能为这2种入侵植物化感物质的主要组分,可为入侵植物的生物防治提供参考。此外三叶鬼针草根部在甲醇溶剂的萃取中2,3-丁二醇的相对含量达到了60.45%,可考虑用于2,3-丁二醇的生物防治制品的开发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入侵植物
化感作用
假臭草
三叶鬼针草
GC-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iTRAQ技术筛选红榄李种子响应败育差异表达蛋白
被引量:
2
3
作者
李卫锦
张静文
+1 位作者
袁长春
张颖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20年第7期68-78,共11页
【目的】探索濒危红树植物红榄李败育种子的分子机制。【方法】借助iTRAQ定量蛋白质组学技术分析红榄李不同育性种子蛋白质组的表达差异。对质检合格的两个蛋白质组进行酶解,iTRAQ标记后进行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检测。利用Mascot软件进...
【目的】探索濒危红树植物红榄李败育种子的分子机制。【方法】借助iTRAQ定量蛋白质组学技术分析红榄李不同育性种子蛋白质组的表达差异。对质检合格的两个蛋白质组进行酶解,iTRAQ标记后进行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检测。利用Mascot软件进行蛋白质鉴定,通过iTRAQ定量寻找差异表达蛋白,并进行GO功能注释、KEGG代谢通路和蛋白互作分析,并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对8个差异候选表达基因进行验证。【结果】红榄李种子蛋白质组共鉴定出2380个蛋白,其中差异表达蛋白448个,包括上调表达蛋白238个和下调表达蛋白210个。差异蛋白中的1.86%与生殖发育的生物学过程密切相关。GO分析表明,败育种子的上调蛋白主要参与到内质网蛋白的加工、RNA转运、RNA降解、囊泡运输中SNARE相互作用及mRNA调控等生物学过程。差异蛋白中的UGGT蛋白、HSP蛋白和囊泡相关膜蛋白可能在败育种子的发育过程中发挥重要调控作用。【结论】参与种子萌发和植物生长发育的转录因子出现不同程度的差异表达,可能是导致红榄李种子败育的直接或间接原因,研究结果为红榄李濒危机制和种质资源保护研究提供了科学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榄李
濒危红树植物
败育机制
蛋白质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草海桐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被引量:
2
4
作者
张静文
张力文
+3 位作者
严云香
常义
陈艳
李欣勇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425-431,共7页
【目的】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Cu/Zn-SOD)在保护细胞和组织免受氧化损伤方面起重要作用。对滨海植物草海桐盐胁迫诱导的Cu/Zn-SOD进行克隆和序列分析,为揭示草海桐适应盐碱环境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盐胁迫的草海桐为材料,运用RACE技...
【目的】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Cu/Zn-SOD)在保护细胞和组织免受氧化损伤方面起重要作用。对滨海植物草海桐盐胁迫诱导的Cu/Zn-SOD进行克隆和序列分析,为揭示草海桐适应盐碱环境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盐胁迫的草海桐为材料,运用RACE技术克隆草海桐Cu/Zn-SOD,命名为SsCSD,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进行序列分析,构建pBinGlyRed-SsCSD重组质粒。【结果】通过RACE技术获得SsCSD基因全长共1148 bp,其最大开放阅读框(ORF)为687 bp,编码228个氨基酸。氨基酸保守结构域分析表明,该序列具有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保守结构域,属于SOD家族。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其定位于叶绿体中,氨基酸序列分析显示其与已知植物叶绿体Cu/Zn-SOD的氨基酸残基高度同源。同时将SsCSD基因与植物表达载体pBinGlyRed进行重组,并成功转入农杆菌GV3101中。【结论】草海桐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氨基酸序列与同源物种相似度高,在进化上高度保守,对进一步通过转基因验证该酶生物学功能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海桐
Cu/Zn-SOD
基因克隆
序列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不同沉淀剂对酚抽法提取植物蛋白质效果比较分析
被引量:
1
5
作者
霍玉鑫
甘番露
+3 位作者
王玉晶
张雪妍
王旭初
谢全亮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3008-3016,共9页
酚抽法已经逐渐成为植物蛋白质组研究中通用的蛋白质提取方法,但在各种改进酚抽法中,应用到的沉淀试剂各不相同,致使蛋白沉淀得率、纯度和沉淀时间也各异,本研究以热带植物橡胶树叶片、胶乳和海马齿叶片为研究材料,在过饱和硫酸铵甲醇...
酚抽法已经逐渐成为植物蛋白质组研究中通用的蛋白质提取方法,但在各种改进酚抽法中,应用到的沉淀试剂各不相同,致使蛋白沉淀得率、纯度和沉淀时间也各异,本研究以热带植物橡胶树叶片、胶乳和海马齿叶片为研究材料,在过饱和硫酸铵甲醇溶液、醋酸氨甲醇溶液和丙酮溶液沉淀剂下对比蛋白提取的效果,通过单向电泳检测、胶图质量分析、质谱鉴定、蛋白沉淀时间和得率比较,发现3种沉淀剂提取的蛋白样品1-DE图谱显示的蛋白条带数量均较多,但醋酸铵沉淀法提取蛋白图谱有条纹不清晰现象。得出结论:丙酮沉淀法对橡胶树叶片和胶乳蛋白质的提取率较高,硫酸铵沉淀法对海马齿叶片蛋白质提取率较高。过饱和硫酸铵甲醇溶液和丙酮沉淀剂提取的蛋白质质量较高,所得蛋白图谱背景清晰,质谱鉴定蛋白质信息量大。研究结果可优化提取高质量植物蛋白质的方法,并有望为顽拗类植物蛋白质组学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提取
橡胶树
海马齿
沉淀剂
聚丙烯凝胶电泳
质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东寨港红树林沉积物与水体中抗生素抗性基因的组成特征分析
1
作者
张苗苗
张文飞
董冰雪
韩雪梅
杨家顶
刘丰瑜
机构
南阳
师范
学院
生命科学
与农业工程
学院
海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热带岛屿生态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出处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33-640,共8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2360323)
海南省院士创新平台项目(YSPTZX202130)。
文摘
【目的】通过探索海南东寨港红树林抗生素抗性基因(ARGs)的分布情况及微生物和ARGs之间的关联特征,了解红树林的抗性污染现状,为环境中抗性基因风险评估提供理论支撑。【方法】采用宏基因组学技术,探索海南东寨港红树林沉积物与水体中抗生素抗性基因的组成、多样性以及与微生物的相互关系。【结果】利福平抗性基因rpoB mutants、达托霉素类药物抗性基因rpoC、氟喹诺酮类药物抗性基因mfd、氨基香豆素抗性基因alaS、乙酰氧基耐药基因EF-Tu mutants、大环内酯类抗性基因macB以及异烟肼耐药基因katG是海南东寨港红树林水域的优势基因。沉积物和水体中抗生素抗性基因种类组成相似,但水体中抗性基因的多样性皆高于沉积物。NMDS分析发现,沉积物与水体ARGs的组成、分布明显不同。ARGs与微生物类群的关联分析表明,α-变形菌纲、γ-变形菌纲、β-变形菌纲以及黄杆菌纲是与ARGs关联较强的主要微生物类群,占比高达70%。水体中抗性基因主要来源于α-变形菌纲、β-变形菌纲和黄杆菌纲,而沉积物中抗性基因主要来源于γ-变形菌纲和δ-变形菌纲。【结论】红树林沉积物和水体中具有不同的ARGs组成特征,沉积物与水体具有不同的抗性基因风险特征,因此对红树林耐药微生物和ARGs进行生态监测和治理时,除重点监测微生物的组成特征外,还应关注水体中ARGs的变化规律,从而预测海南东寨港红树林沉积物微生物的耐药性风险。
关键词
红树林
抗生素抗性基因
沉积物
水体
Keywords
Mangrove
Antibiotics resistance gene
Sediments
Water
分类号
S816.75 [农业科学—饲料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2种菊科入侵植物之间的化感作用
被引量:
6
2
作者
王旭萍
刘强
杨珊
机构
海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热带岛屿生态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出处
《江苏农业科学》
2020年第1期114-120,共7页
基金
海南省“515人才工程”第一层次入选人选资助项目
海南省级研究生创新项目(编号:Hys2017-137)
文摘
为探究入侵植物在入侵地的种间相互作用,用2种菊科入侵植物假臭草和三叶鬼针草进行种间化感作用研究。采用2种植物的浸提液互相作用于对方的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过程,结果发现,二者的浸提液对对方的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在高浓度(50000 mg/L)时均表现出较强的相互抑制作用,对假臭草和三叶鬼针草种子萌发、幼苗株高生长、根长生长、生物量积累的抑制率分别达到91.49%、8.41%、43.24%、69.12%和95.17%、36.27%、85.68%、82.09%。这种相互抑制作用可能对其混生区的植物群落组成和结构产生影响。采用气象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对植物的浸提液进行成分分析,筛选相对含量较高的邻苯二酚和2,3-丁二醇2种化学成分进行化感作用潜力验证研究,发现低浓度(0.001 mol/L)的邻苯二酚即能明显抑制假臭草和三叶鬼针草的种子萌发,对假臭草和三叶鬼针草幼苗株高生长、根长生长、生物量积累的抑制率分别达到了39.42%、82.67%、50.88%和41.74%、81.53%、54.23%。邻苯二酚浓度略有增高(0.005 mol/L)时,二者的种子完全不能萌发。2,3-丁二醇对假臭草和三叶鬼针草也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在浓度为0.010 mol/L时,对假臭草和三叶鬼针草的种子萌发、幼苗株高生长、根长生长、生物量积累的抑制率分别达到了33.43%、51.09%、14.90%、72.37%和81.48%、17.39%、43.76%、71.52%。邻苯二酚和2,3-丁二醇均能对假臭草和三叶鬼针草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产生强烈的抑制作用,推测这2种化学物质可能为这2种入侵植物化感物质的主要组分,可为入侵植物的生物防治提供参考。此外三叶鬼针草根部在甲醇溶剂的萃取中2,3-丁二醇的相对含量达到了60.45%,可考虑用于2,3-丁二醇的生物防治制品的开发应用。
关键词
入侵植物
化感作用
假臭草
三叶鬼针草
GC-MS
分类号
S451 [农业科学—植物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iTRAQ技术筛选红榄李种子响应败育差异表达蛋白
被引量:
2
3
作者
李卫锦
张静文
袁长春
张颖
机构
岭南
师范
学院
生命科学
与技术
学院
海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热带岛屿生态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出处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20年第7期68-78,共11页
基金
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418QN24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776148,31760119)
+1 种基金
岭南师范学院理科重点项目(LZ1906)
湛江市科技计划项目(2018A03024)。
文摘
【目的】探索濒危红树植物红榄李败育种子的分子机制。【方法】借助iTRAQ定量蛋白质组学技术分析红榄李不同育性种子蛋白质组的表达差异。对质检合格的两个蛋白质组进行酶解,iTRAQ标记后进行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检测。利用Mascot软件进行蛋白质鉴定,通过iTRAQ定量寻找差异表达蛋白,并进行GO功能注释、KEGG代谢通路和蛋白互作分析,并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对8个差异候选表达基因进行验证。【结果】红榄李种子蛋白质组共鉴定出2380个蛋白,其中差异表达蛋白448个,包括上调表达蛋白238个和下调表达蛋白210个。差异蛋白中的1.86%与生殖发育的生物学过程密切相关。GO分析表明,败育种子的上调蛋白主要参与到内质网蛋白的加工、RNA转运、RNA降解、囊泡运输中SNARE相互作用及mRNA调控等生物学过程。差异蛋白中的UGGT蛋白、HSP蛋白和囊泡相关膜蛋白可能在败育种子的发育过程中发挥重要调控作用。【结论】参与种子萌发和植物生长发育的转录因子出现不同程度的差异表达,可能是导致红榄李种子败育的直接或间接原因,研究结果为红榄李濒危机制和种质资源保护研究提供了科学支撑。
关键词
红榄李
濒危红树植物
败育机制
蛋白质组
Keywords
Lumnitzera littorea
endangered mangrove
abortion mechanism
proteome
分类号
Q341 [生物学—遗传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草海桐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被引量:
2
4
作者
张静文
张力文
严云香
常义
陈艳
李欣勇
机构
海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热带岛屿生态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中国
热带
农业
科学
院
热带
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
出处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425-431,共7页
基金
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2019RC181)
海南师范大学博士教授科研启动项目(301060181825)。
文摘
【目的】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Cu/Zn-SOD)在保护细胞和组织免受氧化损伤方面起重要作用。对滨海植物草海桐盐胁迫诱导的Cu/Zn-SOD进行克隆和序列分析,为揭示草海桐适应盐碱环境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盐胁迫的草海桐为材料,运用RACE技术克隆草海桐Cu/Zn-SOD,命名为SsCSD,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进行序列分析,构建pBinGlyRed-SsCSD重组质粒。【结果】通过RACE技术获得SsCSD基因全长共1148 bp,其最大开放阅读框(ORF)为687 bp,编码228个氨基酸。氨基酸保守结构域分析表明,该序列具有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保守结构域,属于SOD家族。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其定位于叶绿体中,氨基酸序列分析显示其与已知植物叶绿体Cu/Zn-SOD的氨基酸残基高度同源。同时将SsCSD基因与植物表达载体pBinGlyRed进行重组,并成功转入农杆菌GV3101中。【结论】草海桐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氨基酸序列与同源物种相似度高,在进化上高度保守,对进一步通过转基因验证该酶生物学功能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草海桐
Cu/Zn-SOD
基因克隆
序列分析
Keywords
Scaevola sericea
Cu/Zn-SOD
Gene cloning
Sequence analysis
分类号
Q943.2 [生物学—植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不同沉淀剂对酚抽法提取植物蛋白质效果比较分析
被引量:
1
5
作者
霍玉鑫
甘番露
王玉晶
张雪妍
王旭初
谢全亮
机构
海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热带岛屿生态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石河子
大学
生命科学
学院
和农
学院
出处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3008-3016,共9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32060072,No.31860224)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项目(No.2021M693872)。
文摘
酚抽法已经逐渐成为植物蛋白质组研究中通用的蛋白质提取方法,但在各种改进酚抽法中,应用到的沉淀试剂各不相同,致使蛋白沉淀得率、纯度和沉淀时间也各异,本研究以热带植物橡胶树叶片、胶乳和海马齿叶片为研究材料,在过饱和硫酸铵甲醇溶液、醋酸氨甲醇溶液和丙酮溶液沉淀剂下对比蛋白提取的效果,通过单向电泳检测、胶图质量分析、质谱鉴定、蛋白沉淀时间和得率比较,发现3种沉淀剂提取的蛋白样品1-DE图谱显示的蛋白条带数量均较多,但醋酸铵沉淀法提取蛋白图谱有条纹不清晰现象。得出结论:丙酮沉淀法对橡胶树叶片和胶乳蛋白质的提取率较高,硫酸铵沉淀法对海马齿叶片蛋白质提取率较高。过饱和硫酸铵甲醇溶液和丙酮沉淀剂提取的蛋白质质量较高,所得蛋白图谱背景清晰,质谱鉴定蛋白质信息量大。研究结果可优化提取高质量植物蛋白质的方法,并有望为顽拗类植物蛋白质组学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
蛋白提取
橡胶树
海马齿
沉淀剂
聚丙烯凝胶电泳
质谱
Keywords
protein extraction
Hevea brasiliensis
Sesuvium portulacastrum
precipitant
polypropylene gel electrophoresis
mass spectrometry
分类号
TQ936 [化学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东寨港红树林沉积物与水体中抗生素抗性基因的组成特征分析
张苗苗
张文飞
董冰雪
韩雪梅
杨家顶
刘丰瑜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2种菊科入侵植物之间的化感作用
王旭萍
刘强
杨珊
《江苏农业科学》
2020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基于iTRAQ技术筛选红榄李种子响应败育差异表达蛋白
李卫锦
张静文
袁长春
张颖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20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草海桐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张静文
张力文
严云香
常义
陈艳
李欣勇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不同沉淀剂对酚抽法提取植物蛋白质效果比较分析
霍玉鑫
甘番露
王玉晶
张雪妍
王旭初
谢全亮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