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海南自贸港对接粤港澳大湾区:理论基础、战略构想与合作方向 被引量:6
1
作者 裴广一 黄光于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98-104,共7页
海南自贸港与粤港澳大湾区对接合作,是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迫切需求。区域经济一体化和国家竞争优势理论构成海南自贸港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区域合作的理论基础,“两个统筹”为双方合作提供了政策指引。立足新发展阶段推进海... 海南自贸港与粤港澳大湾区对接合作,是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迫切需求。区域经济一体化和国家竞争优势理论构成海南自贸港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区域合作的理论基础,“两个统筹”为双方合作提供了政策指引。立足新发展阶段推进海南自贸港与粤港澳大湾区协同联动,对于助推实现琼粤港澳跨越式发展、推动泛南海经济圈一体化的形成与发展、推动“泛珠+东盟”实现新的世界级产业组团都具有重大战略意义。海南自贸港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应加强制度集成创新和政策引导,构建高度组织化的政府合作机制,打造社会文化交流平台,构建环境污染联防联控、跨区域协同治理机制,加快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建设,规划引导实现产业链、供应链联动发展,特别在旅游业、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总部经济等重点方向上形成优势互补,深化拓展合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南自贸港 粤港澳大湾区 战略构想 合作方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交通可达性的测度与空间分异格局分析 被引量:32
2
作者 宋洁华 李敏纳 +1 位作者 蔡舒 王平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507-1516,共10页
设定交通可达性指数及交通区位优势度、内部交通连通度和对外通达性3个分指数,全面测度海南各县级行政区的交通可达性,在此基础上,采用Global Moran’s I和Getis-Ord Gi*指数分析与全局趋势分析方法,从多个维度系统研究海南交通可达性... 设定交通可达性指数及交通区位优势度、内部交通连通度和对外通达性3个分指数,全面测度海南各县级行政区的交通可达性,在此基础上,采用Global Moran’s I和Getis-Ord Gi*指数分析与全局趋势分析方法,从多个维度系统研究海南交通可达性空间分异现状格局。结果显示,目前海南各县级行政区交通可达性差异很明显;海南岛交通可达性总体呈沿海内陆分异与北南方向类似U型分异格局,交通可达性的3个分指标均存在鲜明的空间分异特征,即交通区位优势度与交通可达性总体分异格局基本一致,内部交通连通度呈北部较高、中部内陆到西南沿海较低而东南沿海居中的分异格局,对外通达性呈沿海内陆分异及北南和东西方向双重类似U型分异格局;三沙市是海南一个特殊的沿海地级市,其交通可达性很差。地形地貌、经济发展水平、人口和政治因素对海南交通可达性空间分异产生了明显的影响。推进海南经济发展需要充分利用交通条件进行经济空间布局引导,并逐步增强交通布局的空间均衡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可达性 空间分异格局 Getis-Ord Gi*指数 全局趋势分析 海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视域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理论、经验与路径 被引量:7
3
作者 裴广一 黄光于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03-110,共8页
党的十九大提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战略目标,强调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提高供给质量和效率。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的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是解决当前我国不平衡不充分发展问题的基本途径。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也对供给... 党的十九大提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战略目标,强调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提高供给质量和效率。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的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是解决当前我国不平衡不充分发展问题的基本途径。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也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出了全新要求,即要推进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五位一体"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为战略目标的供给侧改革,在理清供给侧改革理论演进逻辑、借鉴国外供给侧改革经验的同时,更要立足于国内改革实践,避免陷入理论认识误区,其核心动力是减税降费和简政放权,实施重点是增加公共品供给、提升公共服务能力,主攻方向是加速推动传统产业提档升级,大力发展战略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与高端制造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化经济体系 供给侧 结构性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