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2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青梅茎的化学成分研究(Ⅰ) 被引量:15
1
作者 莫峥嵘 陈光英 +3 位作者 韩长日 戴春燕 王世峰 吴海珠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26-128,共3页
利用硅胶柱层析和葡聚糖凝胶柱层析分离和纯化,从青梅(Vatica mangachpoi Blanco)茎的乙醇提取物的乙酸乙酯部位分离得到5个化合物。经理化数据对照和波谱分析,确定它们分别为岩白菜素(1)、邻苯二甲酸二丁酯(2)、β-谷甾醇(3)、β-胡萝... 利用硅胶柱层析和葡聚糖凝胶柱层析分离和纯化,从青梅(Vatica mangachpoi Blanco)茎的乙醇提取物的乙酸乙酯部位分离得到5个化合物。经理化数据对照和波谱分析,确定它们分别为岩白菜素(1)、邻苯二甲酸二丁酯(2)、β-谷甾醇(3)、β-胡萝卜甙(4)和熊果酸(5)。其中化合物(2)、(4)和(5)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发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梅 龙脑香科 化学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薄叶红厚壳叶化学成分研究(Ⅰ) 被引量:7
2
作者 陈光英 韩长日 +2 位作者 宋小平 黄华容 林永成 《林产化学与工业》 EI CAS CSCD 2003年第2期73-76,共4页
 利用硅胶柱层析分离和薄层纯化,从海南薄叶红厚壳(CalophyllummembranaceumGardn.etChamp.)叶的乙醇提取物的乙酸乙酯部分分离得到6个化合物。经理化数据对照和波谱分析,确定它们分别为木栓酮(1),β 谷甾醇(2),海棠果醇(3),异海棠果酸...  利用硅胶柱层析分离和薄层纯化,从海南薄叶红厚壳(CalophyllummembranaceumGardn.etChamp.)叶的乙醇提取物的乙酸乙酯部分分离得到6个化合物。经理化数据对照和波谱分析,确定它们分别为木栓酮(1),β 谷甾醇(2),海棠果醇(3),异海棠果酸(4),穗花杉双黄酮(5),海棠果酸(6)。其中异海棠果酸在药理实验中发现对肝癌细胞和肺癌细胞具有选择性细胞毒性,IC50值分别为9.074和6.372μg/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叶红厚壳 化学成 植物药 药理 肝癌细胞 肺癌细胞 细胞毒性 异海棠果酸 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破布叶叶片中挥发油的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15
3
作者 毕和平 韩长日 +2 位作者 梁振益 祝振华 钟琼芯 《林产化学与工业》 EI CAS CSCD 2007年第3期124-126,共3页
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破布叶叶片中的挥发油,得油率为0.63 %,采用GC-MS进行化学成分分析,首次鉴定出15种化合物,占总离子流出峰面积的99.99 %。破布叶叶片中挥发油主要成分为烃类和脂肪酸类物质,主要有2-甲氧基-4-乙烯基苯酚(18.12 %)、... 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破布叶叶片中的挥发油,得油率为0.63 %,采用GC-MS进行化学成分分析,首次鉴定出15种化合物,占总离子流出峰面积的99.99 %。破布叶叶片中挥发油主要成分为烃类和脂肪酸类物质,主要有2-甲氧基-4-乙烯基苯酚(18.12 %)、二十八烷(11.77 %)、十六烷酸(11.29 %)、二十五烷(10.32 %)、二十七烷(8.61 %)、2,3-二氢苯并呋喃(6.29 %)、四十四烷(5.99 %)和三十六烷(5.51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破布叶叶片 挥发油 气相色谱-质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叶鱼骨木茎的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王安伟 陈光英 +2 位作者 尹文清 韩长日 张永强 《林产化学与工业》 EI CAS CSCD 2008年第2期124-126,共3页
对茜草科鱼骨木属大叶鱼骨木茎的化学成分进行了研究。从氯仿萃取部分分得7个化合物,经理化及光谱方法鉴定分别为:羽扇豆醇(Ⅰ),3-β-乙酰基齐墩果酸(Ⅱ),β-谷甾醇(Ⅲ),2,4-二羟基-3,6-二甲基苯甲酸甲酯(Ⅳ),2,6-二甲氧基苯醌(Ⅴ),β-... 对茜草科鱼骨木属大叶鱼骨木茎的化学成分进行了研究。从氯仿萃取部分分得7个化合物,经理化及光谱方法鉴定分别为:羽扇豆醇(Ⅰ),3-β-乙酰基齐墩果酸(Ⅱ),β-谷甾醇(Ⅲ),2,4-二羟基-3,6-二甲基苯甲酸甲酯(Ⅳ),2,6-二甲氧基苯醌(Ⅴ),β-胡萝卜苷(Ⅵ),香草酸(Ⅶ)。经文献检索,这7个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叶鱼骨木 化学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喜光花叶挥发油的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宋小平 毕和平 韩长日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2007年第2期254-255,共2页
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喜光花叶挥发油成分进行了分析,结果分得19个化合物,占挥发油总量的95.35%。含量最高的是n-棕榈酸(37.61%),其次为3,8-二甲基-十二烷(7.28%)、四十四烷(5.07%)、溴二十二烷(4.55%)和1,54-二溴五十四烷(4.30%)。
关键词 喜光花 挥发油 气相色谱-质谱 n-棕榈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窄叶火筒树叶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毕和平 韩长日 +1 位作者 梁振益 杨思聪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2006年第1期72-73,共2页
The chemical constituents of essential oil from leaves of Leea longifolia Merr.were analyzed by the capillary GC-MS method.In the essential oil,28 compounds were identified,which accounted for 99.99 % of total content... The chemical constituents of essential oil from leaves of Leea longifolia Merr.were analyzed by the capillary GC-MS method.In the essential oil,28 compounds were identified,which accounted for 99.99 % of total content of the essential oil.The main chemical constituents were phenol(15.72 %),n-hexadecanoic acid(11.25 %),phenylethyl alcohol(8.25 %),octadec-9-enoic acid(7.96 %),2,3-dihydro-benzofuran(6.20 %),pentatriacontane(5.90 %),et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窄叶火筒树 挥发油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阳离子12-钨磷杂多酸盐电化学性质的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王崇太 华英杰 +2 位作者 周红兵 黄丽萍 李玉光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64-67,70,共5页
以N,N_二甲基甲酰胺(DMF)为溶剂、四丁基溴化铵(Bu4NBr)为支持电解质、玻碳(GC)为工作电极,用循环伏安(CV)法研究了6种有机阳离子的α_12_钨磷杂多酸盐Q3PW12O40[Q=(CH3)4N,(C4H9)4N,C10H19(CH3)3N,C12H25(CH3)3N,C14H29(CH3)3N,C18H37(... 以N,N_二甲基甲酰胺(DMF)为溶剂、四丁基溴化铵(Bu4NBr)为支持电解质、玻碳(GC)为工作电极,用循环伏安(CV)法研究了6种有机阳离子的α_12_钨磷杂多酸盐Q3PW12O40[Q=(CH3)4N,(C4H9)4N,C10H19(CH3)3N,C12H25(CH3)3N,C14H29(CH3)3N,C18H37(CH3)3N]的电化学特性。结果表明:Q3PW12O40在GC电极上有4对准可逆的还原—氧化波,其还原—氧化峰电位和峰电流的差别甚小,因而有机阳离子碳链的大小对12_钨磷杂多阴离子的电化学性质影响较小。这些特性从理论上进行了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钨杂多酸盐 氧化还原 循环伏安 有机阳离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面等离子共振Ag-SnO_2薄膜光化学气体传感器 被引量:1
8
作者 符运良 袁一方 +1 位作者 傅军 李天略 《传感器与微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54-55,59,共3页
提出一种新型的Ag-SnO2复合膜H2S光化学表面等离子共振(SPR)气体传感器结构。结构中使用一只金红石材料作成的棱镜作为耦合棱镜,在棱镜的底边采用射频溅射技术制作Ag-SnO2复合膜(CuO为掺杂质),Ag膜和SnO2膜的厚度分别为50 nm和100 nm,... 提出一种新型的Ag-SnO2复合膜H2S光化学表面等离子共振(SPR)气体传感器结构。结构中使用一只金红石材料作成的棱镜作为耦合棱镜,在棱镜的底边采用射频溅射技术制作Ag-SnO2复合膜(CuO为掺杂质),Ag膜和SnO2膜的厚度分别为50 nm和100 nm,在复合膜上设置待测气体的样品池。在白光入射激励下,复合膜的分界面发生SPR现象。实验结果表明:SPR的波长与H2S气体的体积分数基本呈线性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等离子共振 Ag-SnO2复合膜 共振波长 H2S气体体积分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对称三邻菲咯啉钌(Ⅱ)配合物的合成、电化学和荧光光谱(Ⅱ) 被引量:1
9
作者 舒火明 王鹏 朱果逸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2000年第2期161-163,共3页
设计并合成了一种新化合物 5 -(3 -溴丙酰 )胺 -1 ,1 0 -邻菲咯啉 ,phen-NHCOCH2 CH2 Br(a) ,和一种新型电化学发光 (ECL)传感器活性材料 Ru(phen) 2 [phen-NHCOCH2 CH2 Br](PF6 ) 2 (b) ,利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和激光... 设计并合成了一种新化合物 5 -(3 -溴丙酰 )胺 -1 ,1 0 -邻菲咯啉 ,phen-NHCOCH2 CH2 Br(a) ,和一种新型电化学发光 (ECL)传感器活性材料 Ru(phen) 2 [phen-NHCOCH2 CH2 Br](PF6 ) 2 (b) ,利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和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确证了其组成和结构。同时 ,还研究了化合物 b的荧光光谱和电化学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邻菲咯啉钌 配合物 电化学 合成 荧光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玉龙雪山一种苔类植物精油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朱峰 陈光英 温露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1278-1281,共4页
The essential oil of a liverworts plant from the Dragon-Snow Mountain in Yunnan province was analyzed via GC/MS.Sixty-three components were identified and nine among them were terpenes(that is dihydroactindiolide,2,2... The essential oil of a liverworts plant from the Dragon-Snow Mountain in Yunnan province was analyzed via GC/MS.Sixty-three components were identified and nine among them were terpenes(that is dihydroactindiolide,2,2′,5′-trimethylacrylophenone,pinane,6,10,14-trimethyl-2-pentadecanone,manool,4,4-dimethyl-androsta-5,7-diene,4,8,12,16-tetramethylheptadecan-4-olide,ethyl cholate and friedelin,respectively),six among them were aromatics(that is benzoic acid,2,6-di-tert-butyl-4-methylphenol,ethyl 2-hydroxyl-4-methoxy-6-methyl benzoate,methyl 2-hydroxyl-4-methoxy benzoate,methyl 2,4-dihydroxy-3,6-dimethyl b enzoate and diisobutyl phthalate,respectively),the others were fatty hydrocarbons or fatty acids or fatty acid este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油 化学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团的电子效应与单取代苯对位~1H、^(13)C的化学位移
11
作者 韩长日 冯娇杨 钟照平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1996年第4期538-542,共5页
基团的电子效应与单取代苯对位1H、13C的化学位移*韩长日冯娇杨钟照平(海南师范学院化学系海口571158)关键词1H的化学位移13C的化学位移基团电负性共轭效应引言在1H、13C核磁共振谱中,化学位移值的大小主要取... 基团的电子效应与单取代苯对位1H、13C的化学位移*韩长日冯娇杨钟照平(海南师范学院化学系海口571158)关键词1H的化学位移13C的化学位移基团电负性共轭效应引言在1H、13C核磁共振谱中,化学位移值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屏蔽作用的大小,而屏蔽作用的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位移 基因 电子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红厚壳中生物碱的提取与含量测定 被引量:5
12
作者 韩淑云 韩长日 《应用化工》 CAS CSCD 2010年第9期1419-1421,1431,共4页
以海南红厚壳枝、叶为材料,以氯仿作溶剂,微波法提取2次,根据酸性染料比色法原理,以盐酸小檗碱为对照品,溴甲酚绿为指示剂,在波长416 nm条件下,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测定其中的总生物碱的含量。标准方程式为:A=-0.007 58+0.0384 2C,相... 以海南红厚壳枝、叶为材料,以氯仿作溶剂,微波法提取2次,根据酸性染料比色法原理,以盐酸小檗碱为对照品,溴甲酚绿为指示剂,在波长416 nm条件下,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测定其中的总生物碱的含量。标准方程式为:A=-0.007 58+0.0384 2C,相对标准偏差r=0.999 9(n=6)。测定结果为叶中总生物碱含量=0.172%,加标回收率=97.3%,RSD=1.64%(n=5);枝中含量=0.074 0%,加标回收率=95.3%,RSD=2.05%(n=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厚壳 总生物碱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含量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性海藻酸钠活化SiO_2纳米粒子稳定载药Pickering乳液及释药性 被引量:16
13
作者 颜慧琼 李嘉诚 +3 位作者 冯玉红 胡文涛 刘若林 林强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2164-2170,共7页
以胆固醇疏水改性两亲性海藻酸钠衍生物表面,活化SiO2纳米粒子,再制得负载氯氟氰菊酯的O/W型Pickering乳液.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氢核磁共振波谱(1H NMR)、荧光光谱、动态光散射、光学显微镜和释药实验分别对海藻酸钠衍生物和P... 以胆固醇疏水改性两亲性海藻酸钠衍生物表面,活化SiO2纳米粒子,再制得负载氯氟氰菊酯的O/W型Pickering乳液.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氢核磁共振波谱(1H NMR)、荧光光谱、动态光散射、光学显微镜和释药实验分别对海藻酸钠衍生物和Pickering乳液的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胆固醇基接枝到了海藻酸钠分子链上,改性后的海藻酸钠临界聚集浓度由1.26 mg/L降为0.28 mg/L,表现出了良好的两亲性.将海藻酸钠衍生物(CSAD)和表面活性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吸附于SiO2纳米粒子表面,得到活化SiO2纳米粒子,其Zeta电位分别为-30.7和16.4 mV,粒径分别增大到583.3和438.4 nm.由CSAD活化SiO2粒子制备的乳液释药速率更缓慢.CSAD的交联作用使吸附于油水界面的活化SiO2粒子形成了比较稳定的网络结构或界面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氟氰菊酯 海藻酸钠 胆固醇 两亲性 Pickering乳液 SIO2纳米粒子 海藻酸钠衍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_3PW_(12)O_(40)催化合成己二酸 被引量:43
14
作者 李华明 纪明慧 +2 位作者 林海强 舒火明 柳镇安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377-380,共4页
以环己烯为原料,w(H2O2)=30%的过氧化氢为氧化剂,在草酸(H2C2O4)作为助剂的条件下,采用磷钨酸(H3PW12O40)作催化剂合成己二酸,结果表明,当n(环己烯)∶n(H3PW12O40)∶n(H2C2O4)∶n(H2O2)=100∶1∶1∶538,反应温度为92℃,反应时间为6h时,... 以环己烯为原料,w(H2O2)=30%的过氧化氢为氧化剂,在草酸(H2C2O4)作为助剂的条件下,采用磷钨酸(H3PW12O40)作催化剂合成己二酸,结果表明,当n(环己烯)∶n(H3PW12O40)∶n(H2C2O4)∶n(H2O2)=100∶1∶1∶538,反应温度为92℃,反应时间为6h时,己二酸的收率可达70 1%。讨论了H3PW12O40加入量、环己烯加入量、过氧化氢加入量、反应时间、反应温度等因素对反应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己烯 氧化 己二酸 磷钨酸 过氧化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氧杂多化合物催化环己烯氧化合成己二酸 被引量:35
15
作者 李华明 纪明慧 +3 位作者 林海强 舒火明 王思远 梁永伟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374-377,共4页
合成了一系列过氧杂多化合物,考察了其在环己烯氧化合成己二酸反应中的活性。结果表明,过氧磷钨十六烷基三甲基铵在环己烯氧化合成己二酸的过程中显示了较高的催化活性,反应6h,己二酸的收率可达55 9%。考察了温度、时间、反应物加入量、... 合成了一系列过氧杂多化合物,考察了其在环己烯氧化合成己二酸反应中的活性。结果表明,过氧磷钨十六烷基三甲基铵在环己烯氧化合成己二酸的过程中显示了较高的催化活性,反应6h,己二酸的收率可达55 9%。考察了温度、时间、反应物加入量、H2O2加入量、催化剂加入量等一系列条件对反应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反应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氧杂多化合物 催化氧化 合成 环己烯 己二酸 过氧化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杂多酸催化环己烯氧化合成己二酸 被引量:44
16
作者 李华明 纪明慧 +3 位作者 林海强 舒火明 邢福标 陈曼莉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570-573,共4页
以 30 %H2 O2 作氧化剂 ,二元羧酸或 8 羟基喹啉等作助剂 ,考察了杂多酸催化环己烯氧化合成己二酸的活性 ,讨论了催化剂和助剂对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 ,钨磷酸在环己烯氧化合成己二酸的过程中显示了较高的催化活性。8 羟基喹啉作助剂时 ... 以 30 %H2 O2 作氧化剂 ,二元羧酸或 8 羟基喹啉等作助剂 ,考察了杂多酸催化环己烯氧化合成己二酸的活性 ,讨论了催化剂和助剂对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 ,钨磷酸在环己烯氧化合成己二酸的过程中显示了较高的催化活性。8 羟基喹啉作助剂时 ,己二酸的收率最高 ,反应 6h ,己二酸的收率可达 75 0 % ;草酸作助剂时 ,反应的最佳条件为 ,n(环己烯 )∶n(H3 PW12 O40 )∶n(H2 C2 O4)∶n(H2 O2 ) =10 0∶1∶1∶5 38,反应温度为 92℃ ,反应时间为 6h ,己二酸的收率可达 70 1%。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溴代十六烷基吡啶作相转移催化剂时 ,己二酸的收率也较高 ,反应 6h ,己二酸的收率分别为 73 1%和 71 6 %。对钨磷酸催化环氧环己烷、反 1,2 环己二醇氧化合成己二酸的活性也进行了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己烯 催化氧化 过氧化氢 杂多酸 己二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益智挥发油的提取及包合工艺的研究 被引量:12
17
作者 纪明慧 刘红 +2 位作者 何猛雄 李科奋 郭亮亮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1336-1338,共3页
关键词 益智 挥发油 提取 包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O_2/陶瓷光催化自洁杀菌性能研究 被引量:12
18
作者 史载锋 包帆帆 +1 位作者 晋茜 胡颖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109-112,共4页
为了研究陶瓷的自洁、杀菌性能,文章以普通釉面陶瓷为载体,用溶胶凝胶法在其表面负载了纳米TiO2薄膜,制备了TiO2/陶瓷,并分别以甲醛模拟废水和红城湖水进行了自洁和杀菌实验。结果表明在4W紫外灯和太阳光下,对甲醛的降解率分别达到80%... 为了研究陶瓷的自洁、杀菌性能,文章以普通釉面陶瓷为载体,用溶胶凝胶法在其表面负载了纳米TiO2薄膜,制备了TiO2/陶瓷,并分别以甲醛模拟废水和红城湖水进行了自洁和杀菌实验。结果表明在4W紫外灯和太阳光下,对甲醛的降解率分别达到80%以上和50%以上。海口市红城湖水样在TiO2/陶瓷作用下,以4W紫外灯和太阳光为光源的灭菌率均达99%以上。表明TiO2/陶瓷有良好的自洁和灭菌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O2薄膜 陶瓷 杀菌 自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临界CO_2萃取益智油及益智油的抗氧化活性 被引量:12
19
作者 刘红 郭祀远 +2 位作者 肖凯军 蔡妙颜 韩长日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54-57,共4页
运用超临界CO2分离技术萃取益智仁中的抗氧化性物质,以l,1-二苯基-2-苦基苯肼(DPPH)清除率和过氧化值为检验指标,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析超临界CO2萃取的益智油的化学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在40℃,15MPa下分离萃取的益智油中含有诺... 运用超临界CO2分离技术萃取益智仁中的抗氧化性物质,以l,1-二苯基-2-苦基苯肼(DPPH)清除率和过氧化值为检验指标,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析超临界CO2萃取的益智油的化学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在40℃,15MPa下分离萃取的益智油中含有诺卡酮、益智酮A和益智酮B.不同条件萃取的益智油对花生油的抗氧化性顺序为:40℃,15MPa下的萃取油>2,6-二叔丁基对甲酚(BHT)>35℃,25MPa下的萃取油>50℃,12MPa下的萃取油>35℃,25MPa(乙醇夹带)下的萃取油.超临界CO2萃取所得的益智油对DPPH的清除率明显高于水蒸气萃取油,其中,40℃和15MPa下所得的萃取油对DPPH的清除率最高;高温萃取油对DPPH的清除率有所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CO2 萃取 益智油 抗氧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叉苦提取物抗氧化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13
20
作者 毕和平 张立伟 +1 位作者 韩长日 陈光英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57-60,共4页
目的:研究三叉苦不同部位水提取物的抗氧化作用及其规律,为食品或药物抗氧化剂的筛选和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应用化学发光法检测三叉苦的各部位水提取物对邻苯三酚 -CTMAB 体系产生的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邻菲罗啉 - 抗坏血... 目的:研究三叉苦不同部位水提取物的抗氧化作用及其规律,为食品或药物抗氧化剂的筛选和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应用化学发光法检测三叉苦的各部位水提取物对邻苯三酚 -CTMAB 体系产生的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邻菲罗啉 - 抗坏血酸体系产生的羟自由基(·OH)及过氧化氢(H2O2)的清除作用。结果:三叉苦水提取物具有明显的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羟自由基和过氧化氢的作用,清除率与浓度之间存在着明显的量效关系。结论:证明了三叉苦各部位的水提取物均是一种有效的抗氧化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叉苦 水提取物 化学发光 抗氧化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