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纳米TiO2和金纳米星的光电化学适配体传感器检测Hg2+的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庄玉娇 巫仙群 +4 位作者 王宇蕊 文勉 罗贵铃 孙伟 牛燕燕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16-120,共5页
构建了一种适配体修饰的Hg^2+传感器,以氧化铟锡(ITO)导电玻璃为基底电极,纳米TiO2为光电活性材料,通过金纳米星固定特异性识别单元巯基修饰适配体。当适配体特异性识别Hg^2+时,适配体富碱基T序列与Hg^2+结合形成折叠的发卡结构,传感器... 构建了一种适配体修饰的Hg^2+传感器,以氧化铟锡(ITO)导电玻璃为基底电极,纳米TiO2为光电活性材料,通过金纳米星固定特异性识别单元巯基修饰适配体。当适配体特异性识别Hg^2+时,适配体富碱基T序列与Hg^2+结合形成折叠的发卡结构,传感器界面发生改变从而实现Hg^2+定量分析。采用时间-电流法、交流阻抗法等电化学方法对所构建的传感器检测性能进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在优化实验条件下,该方法用于检测Hg^2+的线性范围为1.0×10^-9~5.0×10^-7 mol/L,检测限为3.1×10^-10 mol/L。该传感器制备过程简单,具有较高的检测灵敏度,较高的稳定性和可重复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电化学适配体传感器 纳米TIO2 适配体 HG^2+ 金纳米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位电化学与核磁共振联用新技术及其应用进展 被引量:1
2
作者 张晓萍 张思月 +4 位作者 汪明畅 张钰桐 苗莎菻 王瑜 孙伟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17-328,共12页
电极表面微观的电化学反应动力学机制无法通过孤立的传统电化学方法直接揭示,核磁共振技术能在分子水平上提供待测样品的化学位移和J耦合产生的微小分裂等信息,它可以更容易地鉴定同分异构体、分子构象和电子变化。因此,原位电化学与核... 电极表面微观的电化学反应动力学机制无法通过孤立的传统电化学方法直接揭示,核磁共振技术能在分子水平上提供待测样品的化学位移和J耦合产生的微小分裂等信息,它可以更容易地鉴定同分异构体、分子构象和电子变化。因此,原位电化学与核磁共振联用技术可以从分子层面上对物质反应机理和反应动力学过程进行原位无损实时研究,发现非原位技术无法监测的短寿命中间体,揭示反应机理和构效关系等相关信息,是一种非常有发展前途的原位谱学技术。但是由于电化学池和核磁共振的不兼容性,对原位电化学与核磁共振的研究及应用相对较少,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原位电化学与核磁共振联用这一新技术,文章分别阐述了该技术的国内外进展、工作原理、面临的挑战及其在电化学催化及物质反应机理、燃料电池和药物研究等方面的应用,并对今后需要解决的关键性问题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位电化学池 核磁共振 电化学-核磁共振联用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