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4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对称性关系语义分析的汉语主宾互易句成因新解 被引量:5
1
作者 倪旸 龙涛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8年第2期107-111,共5页
主宾互易是句子形式上的一种对称表现。根据认知语法的观点,概念语义上的对称必然可能有形式上的对称相对应,形式上的对称是概念语义对称的反映。相互关系是一种对称性关系,从这个角度入手,主宾可互易的存现句、某些表心理感知类语义的... 主宾互易是句子形式上的一种对称表现。根据认知语法的观点,概念语义上的对称必然可能有形式上的对称相对应,形式上的对称是概念语义对称的反映。相互关系是一种对称性关系,从这个角度入手,主宾可互易的存现句、某些表心理感知类语义的以及表分配类的句子都可纳入相互关系义句,这样主宾互易现象从相互关系这种对称性语义关系角度就有了新的解释——语义上具有对称性关系的两个事物表现在主动宾结构中的主宾位置是可以互易的,这些主宾互易句里的共同语义因素就是相互对称性关系语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义对称 主宾互易 相互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中国小说现代性流变与性爱问题的关系 被引量:2
2
作者 徐仲佳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122-126,共5页
关键词 现代性追求 中国小说 五四新文化运动 五四小说 叙事模式 五四时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风、雅、颂及其流变看诗乐关系的三个层面 被引量:2
3
作者 陈文新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131-135,共5页
中国古代的诗乐关系主要建立在三个层面上。国风及其流变属于第一个层面 ,其特征是 :以丰厚的民俗资源为依托 ,以乐府民歌、宋词、元曲、明清传奇等“可歌”之作为主要载体 ,内容偏于缘情 ;变雅及其流变属于第二个层面 ,其特征是 :以“... 中国古代的诗乐关系主要建立在三个层面上。国风及其流变属于第一个层面 ,其特征是 :以丰厚的民俗资源为依托 ,以乐府民歌、宋词、元曲、明清传奇等“可歌”之作为主要载体 ,内容偏于缘情 ;变雅及其流变属于第二个层面 ,其特征是 :以“贤人君子”的人文关怀为依托 ,以言志诗和旨在“达其情志”的古文为主体 ,不一定“可歌” ,但都注重“从声音证入” ;雅颂及其流变属于第三个层面 ,其特征是 :以国家的重大典礼为依托 ,以用于朝廷郊庙的乐章为主体 ,虽然“可歌” ,却旨在建立政教的威严 ,而与缘情无关。就狭义的中国古典诗而言 ,言志诗是正宗并且在数量上可能居于优势 ;就广义的中国古典诗而言 ,缘情诗是正宗并且在数量上明显居于优势。原因在于变雅和雅颂与政教对应 ,国风与民俗对应 ,而民俗总是比政教更具潜移默化的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雅颂 国风传统 变雅传统 雅颂传统 诗乐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曹禺的情感生活与其作品的对映关系 被引量:1
4
作者 宋剑华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47-51,共5页
论曹禺的情感生活与其作品的对映关系宋剑华当我从基督教人文主义的角度,对曹禺的主要代表作品重新做了一次全面的分析之后,仍觉得有一种言犹未尽之感。因为我总觉得曹禺的作品,不仅反映了广泛而深刻的社会生活内容,同时也揭示了创... 论曹禺的情感生活与其作品的对映关系宋剑华当我从基督教人文主义的角度,对曹禺的主要代表作品重新做了一次全面的分析之后,仍觉得有一种言犹未尽之感。因为我总觉得曹禺的作品,不仅反映了广泛而深刻的社会生活内容,同时也揭示了创作主体自身丰富而复杂的精神世界。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曹禺 情感生活 对映关系 作品研究 精神分析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棕榈植物在园林造景中的生态美 被引量:4
5
作者 张颖 毛明 汪源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5期10855-10856,共2页
棕榈植物是一种广泛生长于我国南方地区的具有重要园林价值的植物资源,其品种繁多,姿态万千,应用历史久远。从生态和美学两个视角对棕榈植物在园林造景中构成的景观特色进行了分析,并从形态美、色彩美和意境美3个方面对棕榈植物在园林... 棕榈植物是一种广泛生长于我国南方地区的具有重要园林价值的植物资源,其品种繁多,姿态万千,应用历史久远。从生态和美学两个视角对棕榈植物在园林造景中构成的景观特色进行了分析,并从形态美、色彩美和意境美3个方面对棕榈植物在园林造景中的美学特点进行剖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棕榈植物 园林造景 生态 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欲望与理性悖论的调适——论中国现代文学的“革命+恋爱”思潮 被引量:5
6
作者 徐仲佳 张光芒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7-32,47,共7页
“革命 +恋爱”作为革命文学中出现的一种小说模式 ,它的出现首先是继承并改造了 2 0年代初期欲望与理性悖论调适的理路———“个人的即社会的”。继承主要是对革命与恋爱一致性的认同 ,改造主要是革命 (阶级革命 )获得了包容、决定恋... “革命 +恋爱”作为革命文学中出现的一种小说模式 ,它的出现首先是继承并改造了 2 0年代初期欲望与理性悖论调适的理路———“个人的即社会的”。继承主要是对革命与恋爱一致性的认同 ,改造主要是革命 (阶级革命 )获得了包容、决定恋爱的优先性。革命与恋爱的关系经历了从“为恋爱而革命”到“为了革命牺牲恋爱”的变化 ,最终在艰难的调适中走向了革命禁欲主义。丁玲的转变 ,颇为典型地代表了当时左翼作家自我改造与自觉选择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欲望 理性 革命文学 禁欲主义 丁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个体名词加度量词的语义变化及制约因素 被引量:6
7
作者 龙涛 李雪荣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4-21,共8页
本文分析同一个个体名词分别加个体量词与度量词时的语义变化情况,认为加个体量词时表示的有可能是自然领域意义上的异质“个体”,加度量词时表示的一定是人类领域意义上的同质事物的属性;接着从认知角度分析了个体名词加度量词的三个... 本文分析同一个个体名词分别加个体量词与度量词时的语义变化情况,认为加个体量词时表示的有可能是自然领域意义上的异质“个体”,加度量词时表示的一定是人类领域意义上的同质事物的属性;接着从认知角度分析了个体名词加度量词的三个制约性因素:度量词的延展性范围量与事物是否表同质,事物个体性的显著度,以及事物的有用性,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总结了个体名词搭配度量词的语义规律。文章最后根据能否加度量词,提出了个体名词的一对次范畴:强个体义名词与弱个体义名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一性 个体 属性 度量衡量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20世纪中国文学的前现代性 被引量:13
8
作者 杨春时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56-62,共7页
关键词 中国文学 文学现代性 现代主义 20世纪 现代文学 现实主义 文学思潮 理性精神 新古典主义 世界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文学话语转型中的“郭沫若现象” 被引量:2
9
作者 宋剑华 田文兵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15-20,共6页
中国传统文学现代转型过程中暴露出了诸多矛盾,“郭沫若现象”的出现是“五四”新文学解决自身矛盾、摆脱尴尬处境的必然。郭沫若敏锐的时代感知,火山爆发式的激情,绝对自由的诗体不仅推动了新文学运动进程,完成古典文学的近现代化转型... 中国传统文学现代转型过程中暴露出了诸多矛盾,“郭沫若现象”的出现是“五四”新文学解决自身矛盾、摆脱尴尬处境的必然。郭沫若敏锐的时代感知,火山爆发式的激情,绝对自由的诗体不仅推动了新文学运动进程,完成古典文学的近现代化转型,而且建立了一整套现代自由诗的规范,给文坛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话语转型 郭沫若现象 文论和创作 后世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化转型中的中国文艺思潮 被引量:5
10
作者 杨春时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102-107,120,共7页
中国传统社会的文艺思潮基本上可以用古典主义概括,它体现了个性不发达状态下的审美理想。在第一次文化转型时期,五四新文化运动瓦解了古典主义,现实主义成为文艺主潮。但是,由于历史条件的变化,现实主义逐步被革命现实主义所代替... 中国传统社会的文艺思潮基本上可以用古典主义概括,它体现了个性不发达状态下的审美理想。在第一次文化转型时期,五四新文化运动瓦解了古典主义,现实主义成为文艺主潮。但是,由于历史条件的变化,现实主义逐步被革命现实主义所代替,继而演变为新古典主义。随着对传统社会主义模式的改革,进入第二次文化转型时期,新时期的现实主义思潮,即新现实主义思潮随之产生,它打破了新古典主义崇高风格的一统天下,在充分个性化的基础上,各种风格百花齐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现实主义 新古典主义 文化转型 文艺思潮 现代主义 中国文艺 理性主义 革命现实主义 审美理想 中国传统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新中国十七年文学的艺术追求与经验教训 被引量:7
11
作者 宋剑华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33-139,共7页
新中国十七年文学并非是作为一种纯粹意义上的艺术审美对象而存在 ,而是作为一种特殊意义上的社会政治现象而存在。它以政治意志为价值准则 ,以英雄主义为美学理想 ,以浪漫主义为表现形式 ,追求绝对崇高的艺术旨趣 ,营造了一种史诗颂歌... 新中国十七年文学并非是作为一种纯粹意义上的艺术审美对象而存在 ,而是作为一种特殊意义上的社会政治现象而存在。它以政治意志为价值准则 ,以英雄主义为美学理想 ,以浪漫主义为表现形式 ,追求绝对崇高的艺术旨趣 ,营造了一种史诗颂歌般的红色文学叙事模式。在这种红色文学的叙事模式当中 ,人的社会理想变得绝对纯真浪漫化了 ,人的个体生命情感则遭到了无情的抛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意志 崇高理想 英雄史诗 艺术神话 浪漫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法华经》一乘妙法的譬喻构成及其审美特征 被引量:4
12
作者 王丽洁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127-132,共6页
佛教,主要是佛教文献对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产生过重要的影响。因此,近代以来,特别是近年来,佛教文献与中国古代文学的关系问题,受到了中、外学术界的普遍重视。2006年11月25日-27日,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与黄石东方山弘化禅寺共同举办了一... 佛教,主要是佛教文献对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产生过重要的影响。因此,近代以来,特别是近年来,佛教文献与中国古代文学的关系问题,受到了中、外学术界的普遍重视。2006年11月25日-27日,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与黄石东方山弘化禅寺共同举办了一次"佛教文献与中国古代文学"的学术研讨会,近40名来自海内外高校和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从宏观和微观等不同的角度,就"佛教文献与中国古代文学"的关系,展开了多方面的深入讨论。我们这里编辑了一组相关的论文,希望引起学界对这一问题的更广泛的关注,进一步推动"佛教文献与中国古代文学"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华经》 审美特征 譬喻 大乘佛教 佛教经典 公元前 佛典 菩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文化心理 被引量:5
13
作者 喻大翔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84-88,共5页
本文认为 :“文化心理”是“指一定人类文化经由个人、群体、民族心理世界的功能性习知、承传与创设等的历史与现实的交互活动”,并从概念本身的逻辑建构层层展开论述 ,提出了“文化生命”是一切文化功能根本驱动力的核心观点。
关键词 文化心理 心理主体 文化功能 文化生命 文化群体 文化个人 民族心理 文化民族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古代昭君题材的历史流变 被引量:7
14
作者 胡小成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15-120,共6页
汉乐府《昭君怨》到《后汉书.南匈奴传》的一系列作品从各个角度逐渐完善了昭君的故事,并形成“昭君怨”的基调,奠定了昭君题材的文学母题;从南北朝到唐宋,文人们从不同角度和层面进行阐释和创作,扩充和发展了“昭君怨”这一母题的内涵... 汉乐府《昭君怨》到《后汉书.南匈奴传》的一系列作品从各个角度逐渐完善了昭君的故事,并形成“昭君怨”的基调,奠定了昭君题材的文学母题;从南北朝到唐宋,文人们从不同角度和层面进行阐释和创作,扩充和发展了“昭君怨”这一母题的内涵;元代的马致远则创造性地接受了前代的影响,创作出杂剧《汉宫秋》,奇妙地兼容和深化了昭君题材的丰富意蕴,成为经典原型之作,深刻影响着后世的创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昭君出塞 文学母题 经典原型 历史流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三斤鱼”的歧义现象看个体名词与度量词的相互搭配(一) 被引量:1
15
作者 龙涛 杨逢彬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17-322,共6页
“数+度量+个体名词”结构在所指事物的个体数量上存在歧义现象,同一个异质个体事物名词分别加个体量词与度量词时存在有不同的语义变化,加度量词时表示的一定是人类领域意义上的同质“个体性”事物的类,侧重事物的属性。这种语义变化... “数+度量+个体名词”结构在所指事物的个体数量上存在歧义现象,同一个异质个体事物名词分别加个体量词与度量词时存在有不同的语义变化,加度量词时表示的一定是人类领域意义上的同质“个体性”事物的类,侧重事物的属性。这种语义变化的制约性因素来自于度量词与个体名词两方面:前者从空间属性角度对事物“类”的计量分割,与度量词使用中的“利益原则”,造成了个体名词与之搭配度量词时所发生的一系列语义变化;而后者三个不同层次上的语义特征“[±有生]”、“[±个体同质]”、“[±属性突显]”,制约了个体名词内部次类同度量词的搭配选择,并由此给个体名词进行了下位划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度量词 “连续”性范围量 “个体性” 属性突显 “有生” 同质性个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曹禺早期话剧中的基督教伦理意识 被引量:6
16
作者 宋剑华 《江汉论坛》 1988年第11期48-54,共7页
是谁在主宰着这个神秘的宇宙?是谁在惩罚着人类的罪恶?上帝举起正义之剑,刹那间便把一切都推向了毁灭!
关键词 曹禺 早期话剧 创作模式 周朴园 话剧创作 文化心态 上帝 作品 雷雨 仇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思想革命的利器——论周作人的性爱思想 被引量:3
17
作者 徐仲佳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0-19,共10页
关键词 周作人 性爱观 思想革命 妇女解放运动 利器 爱情追求 李欧梵 中心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哲学的失落与重建 被引量:3
18
作者 杨春时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3-7,共5页
关键词 中国哲学传统 中国传统哲学 历史唯物主义 现代西方哲学 辩证唯物主义哲学 理性主义 实践哲学 科学主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 意识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艰难的启蒙——20世纪中国现实主义文学论 被引量:2
19
作者 宋剑华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142-145,共4页
编者的话20世纪中国文学思潮的迭涌,带来了中国文学创作繁复多样的面貌,欧美近现代多种文学思潮都在20世纪中国文坛出现过,如现实主义、浪漫主义、唯美主义、新古典主义、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神秘主义、民族主义、人文主义、... 编者的话20世纪中国文学思潮的迭涌,带来了中国文学创作繁复多样的面貌,欧美近现代多种文学思潮都在20世纪中国文坛出现过,如现实主义、浪漫主义、唯美主义、新古典主义、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神秘主义、民族主义、人文主义、自由主义等等,都或先或后在中国文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实主义理论 中国现实主义文学运动 西方现实主义 20世纪 批判功能 中国文学 现实主义作家 文学思潮 启蒙主义 真实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战争文学中的人性画卷与和平旋律——瓦西里耶夫战争题材小说探微 被引量:4
20
作者 韩捷进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247-250,共4页
瓦西里耶夫以当代现实立意和人类思维反映苏联的卫国战争,他在一系列战争题材小说中强化“人”的描写比重,淡化“军”的色彩,塑造战场上的“准军人”,重视表现战争中的非战争生活,创造了战争文学的人性美,鸣奏和平的主旋律。
关键词 和平 战争 人性美 人类人道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