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中国木犀科苦丁茶ISSR实验条件优化的研究 |
郑道君
刘国民
梁远发
鄢东海
令狐昌弟
田永辉
|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9 |
13
|
|
2
|
冬青属苦丁茶的药理研究进展 |
邱丰艳
王小精
|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
2007 |
12
|
|
3
|
6种冬青科苦丁茶总三萜类物质含量的比较研究 |
李宏杨
刘飞
张凤琴
李小龙
刘国民
|
《热带生物学报》
|
2010 |
10
|
|
4
|
苦丁茶冬青不同种质材料的酯酶同工酶分析 |
郑道君
刘国民
何声进
李娟玲
|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9 |
5
|
|
5
|
苦丁茶冬青及其近缘种叶表皮微形态特征与分类学意义 |
田建平
李娟玲
胡远艳
刘国民
|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3 |
6
|
|
6
|
石斛兰“绿色星辰×出水芙蓉”杂交种子无菌萌发与组培快繁研究 |
符岸军
李娟玲
李劲松
张勇
刘国民
|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
2011 |
4
|
|
7
|
冬青科苦丁茶中熊果酸和齐墩果酸含量的测定 |
李宏杨
刘飞
张凤琴
李小龙
刘国民
|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
2010 |
5
|
|
8
|
苦丁茶炭疽病菌一新种 |
刘国民
刘媛
付乾堂
郑道君
李清山
张中义
|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
2004 |
3
|
|
9
|
六种冬青属苦丁茶叶片中绿原酸含量的RP-HPLC分析 |
田建平
李娟玲
胡远艳
刘国民
|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
2014 |
4
|
|
10
|
超临界CO_2萃取技术分离和纯化苦丁茶中熊果酸的工艺 |
李宏杨
刘飞
张凤琴
李小龙
刘国民
|
《热带生物学报》
|
2012 |
9
|
|
11
|
胡萝卜ISSR反应体系优化的研究 |
邱丰艳
邓用川
林栖凤
刘国民
|
《热带生物学报》
|
2010 |
6
|
|
12
|
广藿香组织培养快繁技术的研究 |
曹嵩晓
李碧英
李娟玲
刘国民
韦江云
|
《热带生物学报》
|
2011 |
2
|
|
13
|
与苦丁茶冬青雄性性状连锁的RAPD标记 |
罗轶奇
李娟玲
刘国民
成善汉
潘学峰
翟丽艳
|
《热带生物学报》
|
2012 |
2
|
|
14
|
与苦丁茶炭疽病抗性基因连锁的RAPD标记 |
翟丽艳
李娟玲
刘国民
谢俊
罗轶奇
成善汉
潘学峰
|
《热带生物学报》
|
2013 |
2
|
|
15
|
^(60)Co-γ射线辐照对苦丁茶冬青成叶样液抗氧化活性与颜色的影响 |
郭燕
赵峰
刘国民
罗志平
柳贤德
李丽辉
|
《热带生物学报》
|
2015 |
3
|
|
16
|
冬青属植物系统学及遗传多样性研究进展 |
田建平
李娟玲
胡远艳
刘国民
|
《热带生物学报》
|
2013 |
2
|
|
17
|
苦丁茶冬青不同种质材料的花果形态学观察 |
潘学峰
邵国伟
刘国民
|
《热带生物学报》
|
2018 |
2
|
|
18
|
应用SCAR标记技术对苦丁茶炭疽病抗性进行早期鉴定的构想 |
李娟玲
潘学峰
刘国民
|
《热带生物学报》
|
2010 |
1
|
|
19
|
野生喜热灵芝菌种分离技术研究 |
刘国民
李娟玲
周经阳
|
《热带生物学报》
|
2011 |
1
|
|
20
|
青葙组培快繁与试管内开花的研究 |
刘扬
李亚峰
李宏杨
刘国民
|
《热带林业》
|
2019 |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