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中频雷达天线贡献值参数的降噪新方法
1
作者 邹展卓 王黎明 +5 位作者 韦峻峰 唐仲才 宋晓远 朱金鹏 陈金松 李娜 《空间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20-828,共9页
全相关分析法(Full Correlation Analysis,FCA)是常用的中频雷达(Medium Frequency Radar,MF Radar)风场反演算法,但其对噪声较为敏感,对噪声的有效处理可以帮助提升FCA方法在MF雷达风场反演中的准确性.目前,MF雷达广泛采用的多项式拟... 全相关分析法(Full Correlation Analysis,FCA)是常用的中频雷达(Medium Frequency Radar,MF Radar)风场反演算法,但其对噪声较为敏感,对噪声的有效处理可以帮助提升FCA方法在MF雷达风场反演中的准确性.目前,MF雷达广泛采用的多项式拟合降噪法在不同噪声环境下的处理能力不一致,导致MF雷达所能观测到的有效风场数据变少,制约了MF雷达在MLT区域风场观测的应用前景.因此,寻找一类对噪声强度不敏感的降噪方法是提高MF雷达大气风场反演有效性的一条新思路.本文首次将天线贡献值参数引入MF雷达,提出了以天线贡献值参数为评价标准的MF-AH算法,对MF雷达接收信号生成的相关函数进行有效降噪处理.将该算法与现有成熟雷达的多项式拟合方法相比,通过模型数据和实测数据验证,MF-AH算法在低信噪比条件下将纬向风速和经向风速的误差降低了约20%.同时,该算法摒弃了以噪声为核心评价指标的限制,显著提升了风场数据的有效性和丰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频雷达 全相关分析法 风场反演 降噪 天线贡献值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水下深度检测的增敏型FBG传感器设计
2
作者 梁芳 廖建军 +3 位作者 荀燕琴 付建梅 张琼 丁伟杰 《激光与红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148-1154,共7页
在水下深度检测中,为了提高水下深度检测的灵敏度和稳定性,设计了一种增敏型封装结构。该封装采用了增敏桥与空腔结构结合的新式设计,用于提高FBG传感器的灵敏度。该结构将FBG1固定于柔软的硅胶顶盖与增敏桥连接处,并紧贴密封胶装。将F... 在水下深度检测中,为了提高水下深度检测的灵敏度和稳定性,设计了一种增敏型封装结构。该封装采用了增敏桥与空腔结构结合的新式设计,用于提高FBG传感器的灵敏度。该结构将FBG1固定于柔软的硅胶顶盖与增敏桥连接处,并紧贴密封胶装。将FBG2固定于坚硬的密封外壳底部,从而构成一个空腔型增敏结构。FBG1对水深造成的水压十分敏感,推导了FBG1波长变化与水深的函数关系。FBG2完成对FBG1温度偏移的补偿。仿真分析了水深与结构参数的对应关系,对比了增敏桥在不同外力条件下的变形程度。实验在1.8 m深泳池中对该传感器及传统多层结构型FBG传感器进行对比测试。结果显示,传统结构的波长总变化量为1.524 nm,深度灵敏度为8.4 pm/cm。而增敏优化后波长总变化量可达3.312 nm,深度灵敏度提高至18.4 pm/cm,且平均误差减少了28.9%。验证了增敏型优化设计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光栅 水下深度检测 增敏设计 应力场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琼东南外陆架灾害地质特征分布规律及成因分析
3
作者 李昱霏 冯湘子 +5 位作者 朱友生 杨兰 赵乐 齐明柱 王微微 王大伟 《海洋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4-46,共13页
琼东南盆地外陆架发育多种类型的灾害地质特征,本文利用船载调查数据、水下自主航行器(AUV)调查数据和三维地震数据,首次对研究区水深100~250 m范围内发育的灾害地质特征进行了多维度的精细刻画,并分析了成因和控制因素。经过研究,将研... 琼东南盆地外陆架发育多种类型的灾害地质特征,本文利用船载调查数据、水下自主航行器(AUV)调查数据和三维地震数据,首次对研究区水深100~250 m范围内发育的灾害地质特征进行了多维度的精细刻画,并分析了成因和控制因素。经过研究,将研究区内的灾害分为海底灾害因素和浅层灾害因素两大类。海底灾害因素包括海底凸起、海底麻坑、残留古海岸、海底陡坎和沙波;浅层灾害地质因素包括活动断层和埋藏古河道。经过分析,提出了琼东南盆地陆架区灾害地质特征的分布规律和控制因素,认为琼东南盆地外陆架灾害地质因素主要受海平面变化、构造作用和沉积物供给因素控制:残留古海岸、沙波、海底陡坎和埋藏古河道等多与海平面变化相关,而活动断层、海底凸起、海底麻坑等多受到区域构造作用控制;受沉积物供给量的影响,研究区东部多发育以碳酸盐型古海岸及碳酸盐台地为主的海岸带特征,西部更倾向于发育沙波、埋藏古河道等与陆源碎屑相关的特征类型。本研究不仅有助于系统性认识琼东南盆地陆架的灾害地质特征分布规律,也为未来琼东南盆地油气田持续开发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琼东南外陆架 灾害地质特征 分布规律 成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光纤感知的盐深传感系统设计
4
作者 梁芳 廖建军 +1 位作者 荀燕琴 付建梅 《激光与红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799-1804,共6页
为了同时检测盐度与深度,并且抑制温度对测试的交叉敏感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不同封装光纤传感器联用的盐深传感系统。三种不同封装形式的光纤传感器通过光纤串联实现盐度深度温度的同时测量与解算。构建了盐度和深度的反演模型,分析了... 为了同时检测盐度与深度,并且抑制温度对测试的交叉敏感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不同封装光纤传感器联用的盐深传感系统。三种不同封装形式的光纤传感器通过光纤串联实现盐度深度温度的同时测量与解算。构建了盐度和深度的反演模型,分析了温度补偿的可行性。实验分别针对盐度、深度及温度的变化进行了测试。结果显示,在0~50g/L的盐度测试中,系统灵敏度均值为128.7pm·g^(-1)·L^(-1),主峰与盐度变化的第一个主峰波长偏移的变化线性度为0.9654。在1~15cm的深度测试中,随深度变化的平均波长偏移量为751.9pm/cm,线性度为0.9931;在23~45℃的温度测试中,三个光纤传感器的温度响应基本一致,在采用FBG2的测试数据进行温度补偿后,LPG和FBG1的波长偏差仅有"10p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传感 盐度检测 深度检测 交叉敏感 温度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北走廊地区电离层吸收特性研究
5
作者 辛浩 赵海生 +1 位作者 王俊江 葛淑灿 《空间科学学报》 2025年第4期987-994,共8页
电离层f_(min)是频高图上观测到的回波最低频率,是电离层垂直探测仪性能的一个重要指标,也是电离层D区吸收效应研究的重要指标.本文利用中国电离层垂测站网位于西北走廊地区的西安、乌鲁木齐、兰州三个台站电离层f_(min)数据,研究了西... 电离层f_(min)是频高图上观测到的回波最低频率,是电离层垂直探测仪性能的一个重要指标,也是电离层D区吸收效应研究的重要指标.本文利用中国电离层垂测站网位于西北走廊地区的西安、乌鲁木齐、兰州三个台站电离层f_(min)数据,研究了西北走廊地区电离层吸收的强度特性、空间分布特性、日变化、季节变化及长期变化特性.开展电离层吸收变化特性研究,对研究短波通信最低频率选择、天波超视距雷达探测性能评估、甚低频(VLF)远程通信效能预测具有重要应用价值.同时电离层吸收与D层电子密度关系紧密,是D层电子密度强弱的重要指标,开展电离层吸收特性研究,对于研究D区电离层变化特性,建立D区电子密度分布模型具有重要科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北走廊 电离层f_(min) 日变化 季节变化 长期变化 空间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