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5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海南桉叶活性物质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
作者 杨东升 谢晓红 罗先群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07年第6期11-14,共4页
综述了桉叶提取物的一般应用研究进展及其生物活性物质(芦丁、槲皮素等)在医药领域作为药物前体物的的应用研究进展,展望了桉叶在环境减毒领域的应用前景,并介绍了桉叶活性物质的常见提取方法。
关键词 桉叶 活性物质 芦丁 槲皮素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桉叶浸提物的抗菌及降解双酚A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杨东升 张青苗 +1 位作者 谢晓红 罗先群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07年第11期35-37,共3页
研究了海南桉叶浸提物的抗菌特性。发现采用乙醇浸提可以得到较高的收率及较好的抗菌效果,乙醇浸提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青霉素效价约为670 U.mL-1。桉叶的甲醇和乙醇浸提物对双酚A具有极强的降解能力。
关键词 海南桉叶 浸提物 抗菌活性 双酚A 降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酵型海南野生蜂蜜酸奶的工艺探讨 被引量:3
3
作者 杨东升 罗先群 刘月园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05年第11期42-44,共3页
以脱脂奶粉为原料,添加适量的海南野生蜂蜜,加入乳酸菌发酵而制成蜂蜜酸奶。从发酵时间、发酵温度、 接种量及蜂蜜浓度等方面研究蜂蜜酸奶的制作条件,以正交法优选蜂蜜酸奶制作的适宜工艺条件为:发酵时间为6 h、发 酵温度为42℃、接种量... 以脱脂奶粉为原料,添加适量的海南野生蜂蜜,加入乳酸菌发酵而制成蜂蜜酸奶。从发酵时间、发酵温度、 接种量及蜂蜜浓度等方面研究蜂蜜酸奶的制作条件,以正交法优选蜂蜜酸奶制作的适宜工艺条件为:发酵时间为6 h、发 酵温度为42℃、接种量为4%、蜂蜜浓度为8%。产品的感官及理化分析结果表明把蜂蜜添加到原料乳中进行发酵可生 产出高品质的酸奶制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生蜂蜜 酸奶 发酵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高精度高分辨率大地水准面模型 被引量:5
4
作者 耿凤奎 麦照秋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47-49,共3页
目前我国最高精度的省级大地水面—海南高精度高分辨率大地水准面建立中所采取的数学模型和数据处理方法,重点介绍了当前国内外确定大地水准面的严密理论和最新最严密算法。利用海南GPS控制网和水准联测成果,通过对十二种不同方案分析... 目前我国最高精度的省级大地水面—海南高精度高分辨率大地水准面建立中所采取的数学模型和数据处理方法,重点介绍了当前国内外确定大地水准面的严密理论和最新最严密算法。利用海南GPS控制网和水准联测成果,通过对十二种不同方案分析和比较,确定了最终方案。模型建立以后,利用外业水准测量的实际检测,确认该模型的达到了较高的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南 大地水准面 GPS 似大地水准面 重力归算 重力测量 大地测量 数据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咖啡油香气成分的初步分析 被引量:18
5
作者 陈祎平 梁振益 +1 位作者 林尤全 邢卫丰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230-232,共3页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和柱色谱法对咖啡油样品进行预处理,然后,用GC/MS联用仪对咖啡油中的挥发性香气成分进行分离、鉴定。
关键词 咖啡 水蒸气蒸馏法 柱色谱法 分析 鉴定 分离 GC/MS 挥发性香气成分 油样 样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聚壳聚糖及其金属配合物的抗O_2^(·-)活性研究 被引量:29
6
作者 尹学琼 林强 +1 位作者 张岐 杨丽春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25-328,共4页
以 NBT/VB2 /蛋氨酸为 O· - 2 产生、检测体系 ,对自制低聚壳聚糖及其金属配合物进行了抗 O· - 2 活性研究 ,结果显示低聚壳聚糖及其金属配合物对 O· - 2 均具有明显的清除活性 .质量浓度为 0 .5× 1 0 - 2 g/m L时 ... 以 NBT/VB2 /蛋氨酸为 O· - 2 产生、检测体系 ,对自制低聚壳聚糖及其金属配合物进行了抗 O· - 2 活性研究 ,结果显示低聚壳聚糖及其金属配合物对 O· - 2 均具有明显的清除活性 .质量浓度为 0 .5× 1 0 - 2 g/m L时 ,壳聚糖对 O· - 2 的清除率达 80 .3 % ,其与氯化镧、醋酸铜、醋酸钴的配合物对 O· - 2 的清除率分别为98.9%、84.1 %、78.4% ;相同条件下 ,高分子壳聚糖和单糖对 O· - 2 没有明显的清除作用 ,清除率仅为 1 3 %、9.5 % .随着样品质量浓度降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聚壳聚糖 金属配合物 活性氧 抗氧化活性 自由基清除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磁污染及电磁辐射防护材料 被引量:30
7
作者 王生浩 文峰 +1 位作者 郝万军 曹阳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96-98,共3页
电磁辐射被称为是“隐形杀手”,简述了电磁污染的现状及电磁辐射的危害,详细论述了电磁波防护材料的研究进展,并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防护电磁污染的对策。
关键词 电磁辐射 污染 屏蔽材料 吸波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碳酸亚丙酯改性复合材料的性能 被引量:13
8
作者 张亚男 汪莉华 +2 位作者 卢凌彬 张冲 林强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30-133,共4页
通过溶液共混法实现聚碳酸亚丙酯(PPC)与聚乙二醇(PEG)的共混改性,提高PPC的热性能。通过1HNMR、FTIR研究了共混物的相容性,表明聚合物之间没有发生化学反应,两者之间为简单的物理共混,相容性较好,而且共混物的亲水性随着PEG组分的增加... 通过溶液共混法实现聚碳酸亚丙酯(PPC)与聚乙二醇(PEG)的共混改性,提高PPC的热性能。通过1HNMR、FTIR研究了共混物的相容性,表明聚合物之间没有发生化学反应,两者之间为简单的物理共混,相容性较好,而且共混物的亲水性随着PEG组分的增加而增强。热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共混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和热分解温度(Td)都比PPC高,Tg和Td95%最高分别达到51℃和410℃,比PPC提高了29℃和130℃。可用于制备高性能的包装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碳酸亚丙酯 聚乙二醇 共混 热性能 相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聚壳聚糖及其稀土(LaCl_3.nH_2O)配合物的抗氧化活性研究 被引量:20
9
作者 尹学琼 张岐 +1 位作者 林强 田国才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27-30,共4页
活性氧(O2、OH、H2O2、1O2等)在人体医学、食品及化妆品等领域都有很重要的作用,寻找能清除多余活性氧、对人体无毒的抗氧化剂有着重要的意义。本研究探讨自制低聚壳聚糖及其稀土金属配合物对O2和猪油的抗氧化活性,结果显示低聚壳聚糖... 活性氧(O2、OH、H2O2、1O2等)在人体医学、食品及化妆品等领域都有很重要的作用,寻找能清除多余活性氧、对人体无毒的抗氧化剂有着重要的意义。本研究探讨自制低聚壳聚糖及其稀土金属配合物对O2和猪油的抗氧化活性,结果显示低聚壳聚糖及其稀土金属配合物对O2和猪油均有明显的抗氧化活性,与常用抗氧化VE、THBQ性能相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聚壳聚糖 壳聚糖镧配合物 抗氧化 猪油 活性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奶果根、叶、果实中挥发油化学成分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22
10
作者 徐静 林强 +2 位作者 梁振益 邓世明 钟崇新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439-442,共4页
首次采用水蒸汽蒸馏法从大戟科木奶果根、叶和果实中提取挥发油,用气相色谱-质谱对挥发油化学成分进行分析。木奶果根中提取的挥发油分离出37个峰,鉴定出34种化合物,占总油量的98.46%,木奶果叶的挥发油与木奶果根中相同的有10种,占相对... 首次采用水蒸汽蒸馏法从大戟科木奶果根、叶和果实中提取挥发油,用气相色谱-质谱对挥发油化学成分进行分析。木奶果根中提取的挥发油分离出37个峰,鉴定出34种化合物,占总油量的98.46%,木奶果叶的挥发油与木奶果根中相同的有10种,占相对含量的76.66%。木奶果果实的挥发油与木奶果根中相同的有7种,占相对含量的69.82%。本研究结果为木奶果根、叶和果实的综合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奶果 挥发油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临界CO_2萃取迷迭香精油及其化学成分分析 被引量:17
11
作者 张冲 李嘉诚 +3 位作者 周雪晴 冯玉红 张亚男 张德拉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62-64,67,共4页
迷迭香是非常受关注的天然抗氧化剂来源植物之一。该研究用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技术对福建产迷迭香进行精油提取研究,萃取过程采用程序加压和程序升温,进一步采用GC-MS联用技术对萃取得到的迷迭香精油组分进行了分析。共分离出44个组分峰... 迷迭香是非常受关注的天然抗氧化剂来源植物之一。该研究用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技术对福建产迷迭香进行精油提取研究,萃取过程采用程序加压和程序升温,进一步采用GC-MS联用技术对萃取得到的迷迭香精油组分进行了分析。共分离出44个组分峰,鉴定出其中43个化学成分,占挥发油总量的97.83%。福建产迷迭香挥发油中含量较高的成分如α-蒎烯(10.54%)、莰烯(4.63%)、柠檬烯(7.27%)、桉叶油素(11.76%)、樟脑(9.25%)等的混合香气构成了迷迭香精油的特征香气。根据国际标准对迷迭香精油的分型,确定福建产迷迭香与突尼斯/摩洛哥型更为相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迷迭香 超临界CO2流体萃取 GC-MS联用技术 香料与香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咖啡渣提取物抗氧化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12
12
作者 陈祎平 黄广民 罗田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73-75,79,共4页
以猪油为底物 ,采用碘量法研究了咖啡渣提取物的抗氧化作用及与其它物质的协同作用。结果表明乙酶和丙酮提取物均具有一定的抗氧化能力 ,且抗氧化效果随其用量的增加而加强 ;Vc 和柠檬酸对咖啡渣提取物具有一定的协同效应 ,且Vc 的增效... 以猪油为底物 ,采用碘量法研究了咖啡渣提取物的抗氧化作用及与其它物质的协同作用。结果表明乙酶和丙酮提取物均具有一定的抗氧化能力 ,且抗氧化效果随其用量的增加而加强 ;Vc 和柠檬酸对咖啡渣提取物具有一定的协同效应 ,且Vc 的增效较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咖啡渣提取物 抗氧化作用 碘量法 油脂 VC 柠檬酸 协同效应 抗氧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破布叶叶片中挥发油的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15
13
作者 毕和平 韩长日 +2 位作者 梁振益 祝振华 钟琼芯 《林产化学与工业》 EI CAS CSCD 2007年第3期124-126,共3页
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破布叶叶片中的挥发油,得油率为0.63 %,采用GC-MS进行化学成分分析,首次鉴定出15种化合物,占总离子流出峰面积的99.99 %。破布叶叶片中挥发油主要成分为烃类和脂肪酸类物质,主要有2-甲氧基-4-乙烯基苯酚(18.12 %)、... 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破布叶叶片中的挥发油,得油率为0.63 %,采用GC-MS进行化学成分分析,首次鉴定出15种化合物,占总离子流出峰面积的99.99 %。破布叶叶片中挥发油主要成分为烃类和脂肪酸类物质,主要有2-甲氧基-4-乙烯基苯酚(18.12 %)、二十八烷(11.77 %)、十六烷酸(11.29 %)、二十五烷(10.32 %)、二十七烷(8.61 %)、2,3-二氢苯并呋喃(6.29 %)、四十四烷(5.99 %)和三十六烷(5.51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破布叶叶片 挥发油 气相色谱-质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椰子SSR反应体系的建立和优化 被引量:8
14
作者 柳晓磊 汤华 +3 位作者 李东栋 王茜 周蓉 林艳青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676-679,共4页
为摸索适宜椰子的SSR反应体系,分析了PCR反应体系中的Mg2+浓度、引物浓度、dNTP浓度、TaqDNA聚合酶浓度、模板浓度以及退火温度对扩增结果的影响,建立了适合椰子的SSR反应体系。研究结果表明:在20μL反应体系中,Mg^2+、引物和dNTP的... 为摸索适宜椰子的SSR反应体系,分析了PCR反应体系中的Mg2+浓度、引物浓度、dNTP浓度、TaqDNA聚合酶浓度、模板浓度以及退火温度对扩增结果的影响,建立了适合椰子的SSR反应体系。研究结果表明:在20μL反应体系中,Mg^2+、引物和dNTP的最适浓度分别为2.5 mmol/L、0.3μmol/L、0.2 mmol/L;TaqDNA聚合酶的最佳使用量为1 U,模板DNA应加入50 ng,引物最佳退火温度比Tm值较小者低2-3℃。在参数优化的基础上,应用标记分析该反应体系对24个海南不同地区高种椰子样品进行SSR分析,不同样品间DNA谱带多态性丰富,本研究建立的分析体系将为今后椰子资源的SSR分析奠定良好的研究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椰子(Cocosnucifera L.) SSR反应体系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菌纤维素生物理化特性及其应用 被引量:15
15
作者 范丽霞 王锡彬 杨先会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04年第4期279-281,共3页
关键词 细菌纤维素 理化特性 生物材料 生物合成 合成途径 纳米级纤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相液相色谱法测定迷迭香中鼠尾草酸的含量 被引量:9
16
作者 梁振益 黄广民 +3 位作者 张德拉 刘长生 陈雷 陈宗宪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203-205,共3页
建立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分离和测定迷迭香中鼠尾草酸的含量。以Hil sil C18反相键合硅胶色谱柱(250mm×4.6mm,5μm),乙腈+甲醇(85:15)为流动相,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为210nm,外标法定量。鼠尾草酸在20~200μg/ml范围有良好的线... 建立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分离和测定迷迭香中鼠尾草酸的含量。以Hil sil C18反相键合硅胶色谱柱(250mm×4.6mm,5μm),乙腈+甲醇(85:15)为流动相,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为210nm,外标法定量。鼠尾草酸在20~200μg/ml范围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8,回收率为98.6%。本方法准确、可靠、简便,可用于迷迭香中鼠尾草酸的含量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 迷迭香 鼠尾草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薄荷迷迭香酸的提取及分析研究 被引量:14
17
作者 罗盛旭 梁振益 +1 位作者 张德拉 陈宗宪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192-193,共2页
对薄荷迷迭香酸进行提取及分析研究。以干制薄荷叶为原料,采用热回流水浸提与乙酸乙酯萃取相结合的方法提取,以硫酸亚铁比色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分别对提取物中迷迭香酸进行定性、定量研究。结果表明,薄荷中含有迷迭香酸成分,其含量为0.1... 对薄荷迷迭香酸进行提取及分析研究。以干制薄荷叶为原料,采用热回流水浸提与乙酸乙酯萃取相结合的方法提取,以硫酸亚铁比色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分别对提取物中迷迭香酸进行定性、定量研究。结果表明,薄荷中含有迷迭香酸成分,其含量为0.156%。该法准确度高,结果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荷 迷迭香酸 提取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临界CO_2萃取结合柱色谱分离萝芙木生物碱 被引量:10
18
作者 周雪晴 冯玉红 +1 位作者 张冲 林强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54-155,161,共3页
用超临界CO2萃取技术,设计了4因素3水平正交实验,研究从海南催吐萝芙木中提取利血平生物碱的最佳工艺。最佳提取条件为:萃取压力35 MPa,萃取温度60℃,夹带剂为100 g样品用25 mL乙醇,萃取时间2 h。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萃取产物中的利血平... 用超临界CO2萃取技术,设计了4因素3水平正交实验,研究从海南催吐萝芙木中提取利血平生物碱的最佳工艺。最佳提取条件为:萃取压力35 MPa,萃取温度60℃,夹带剂为100 g样品用25 mL乙醇,萃取时间2 h。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萃取产物中的利血平含量进行了测定。将萃取所得产物用硅胶柱色谱进一步分离提纯,得到了质量分数为99.8%的利血平针状结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CO2萃取 柱色谱 利血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芦荟营养保健豆腐的研制 被引量:9
19
作者 罗先群 王新广 +1 位作者 赵灵娟 杨振斌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40-42,共3页
以芦荟和大豆为原料研制了芦荟保健豆腐 ,其最佳工艺参数 :豆乳浓度 1∶6 ,GDL添加量 0 2 5 % ,豆乳芦荟汁比为 6∶2。该产品呈淡绿色 ,具有一定的芦荟香和纯正的豆香味 ,并有保健和美容作用 ,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关键词 芦荟 豆腐 制作工艺 大豆 工艺参数 质量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灰石超细磨助磨剂及其助磨机理 被引量:9
20
作者 唐林生 冯作锋 林强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131-135,共5页
以石灰石为对象 ,对超细磨助磨剂及其作用机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六偏磷酸钠、氨基三甲叉膦酸钠和乙二胺四甲叉膦酸钠对石灰石的超细磨具有显著的助磨作用 ,在达到相同粒度时 ,可以节省能耗 1 /3~ 1 /2 ;超细磨助磨剂的助磨作用决... 以石灰石为对象 ,对超细磨助磨剂及其作用机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六偏磷酸钠、氨基三甲叉膦酸钠和乙二胺四甲叉膦酸钠对石灰石的超细磨具有显著的助磨作用 ,在达到相同粒度时 ,可以节省能耗 1 /3~ 1 /2 ;超细磨助磨剂的助磨作用决定于它的分散作用 ;超细磨助磨剂是能在矿物表面吸附的强亲水性电解质 ,其吸附能力越强 ,亲水性越好和带电荷越多 ,则其分散和助磨作用越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灰石 超细磨 助磨剂 助磨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