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海南红树林沉积中硫酸盐还原菌群落的特征 被引量:2
1
作者 刘文娟 陈新 +3 位作者 李建聪 李思萍 陈英洁 唐敏 《热带生物学报》 2023年第1期120-128,共9页
在海南北部的红树林及其附近光滩区域,通过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了原位沉积中硫酸盐还原菌(SRB)群落结构的季节差异,检测了重金属铜和锌的赋存形态,并分析了相关生态环境因子对SRB群落的影响。结果显示,红树林沉积中SRB的多样性在旱季显... 在海南北部的红树林及其附近光滩区域,通过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了原位沉积中硫酸盐还原菌(SRB)群落结构的季节差异,检测了重金属铜和锌的赋存形态,并分析了相关生态环境因子对SRB群落的影响。结果显示,红树林沉积中SRB的多样性在旱季显著高于雨季,旱季光滩中SRB的多样性最高;在科的水平上,红树林沉积中索利氏菌科(Solibacteraceae)的相对丰度在旱季和雨季都为最大,但SRB群落组成结构在旱季和雨季显著不同;在光滩沉积中,在旱季相对丰度最大的是索利氏菌科,而雨季则为脱硫球茎菌科(Desulfobulbaceae)。相关性分析表明,沉积中的总氮、总磷、pH和特定赋存形态的铜和锌与SRB群落结构的季节性差异显著相关。本研究结果有助于阐明红树林沉积中SRB群落结构特征的季节性差异及其影响机制,为利用红树林进行重金属生态修复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树林 硫酸盐还原菌 群落结构 重金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SETsac B质粒构建及其对达卡气单胞菌kdp E基因的有痕与无痕敲除效率评价
2
作者 凌博 陈丽青 +7 位作者 王宇 杨诺 范丽霞 郭桂英 李雪松 曾纪锋 李迁 郑继平 《热带生物学报》 2024年第4期452-459,共8页
为构建一种新型基因敲除质粒,以pSET4s和pK18mobsac B质粒为基础,通过PCR和酶切连接的方法,构建了新质粒pSETsac B,然后以pK18mobsac B质粒为对照,评价新建质粒对达卡气单胞菌kdp E基因的有痕敲除(带有四环素筛选标记)和无痕敲除效率。... 为构建一种新型基因敲除质粒,以pSET4s和pK18mobsac B质粒为基础,通过PCR和酶切连接的方法,构建了新质粒pSETsac B,然后以pK18mobsac B质粒为对照,评价新建质粒对达卡气单胞菌kdp E基因的有痕敲除(带有四环素筛选标记)和无痕敲除效率。结果表明,两种质粒在有痕敲除效率上无差别,但在无痕敲除上,pSETsac B的敲除效率显著高于对照质粒pK18mobsac B。由于p SETsac B为穿梭性温敏质粒,因此,该质粒可望在革兰氏阳性和阴性菌的遗传机制研究中皆可发挥作用,本研究同时也为检视kdp E基因在达卡气单胞菌中的功能提供了前期的突变体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SETsac B kdp E基因 基因敲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荧光性多孔芳香骨架材料的简便制备及在硝基爆炸物检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6
3
作者 夏立新 张红翠 +7 位作者 冯彬 杨东奇 布乃顺 赵云波 闫卓君 李樟楠 元野 赵晓君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2456-2464,共9页
报道了一种简便的制备高荧光性多孔有机聚合物材料的方法,即以1,3,6,8-四溴芘(TBr Py)与硼酸类单体为构筑基元,通过Suzuki偶联反应制备多孔芳香骨架材料LNUs.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热重分析、氮气吸附、固体紫外光谱和荧光光谱等分... 报道了一种简便的制备高荧光性多孔有机聚合物材料的方法,即以1,3,6,8-四溴芘(TBr Py)与硼酸类单体为构筑基元,通过Suzuki偶联反应制备多孔芳香骨架材料LNUs.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热重分析、氮气吸附、固体紫外光谱和荧光光谱等分析方法对其结构与性能进行了系统表征.分析结果表明,该类多孔芳香骨架材料具有良好的热化学稳定性和较大的比表面积,所得材料优异的荧光性能使其非常适合用于硝基爆炸物的选择性检测.多孔芳香骨架材料LNUs在苯、溴苯、苯胺、甲苯、氯苯和苯酚等分子存在下,荧光强度基本不变,而在加入硝基苯、对硝基苯酚和对硝基氯苯后,荧光几乎完全猝灭,说明该类材料对硝基苯、对硝基苯酚和对硝基氯苯显示出专一的检测性能.根据这一特性,利用LNUs材料制备了一种新型便携式纸传感器,其可以简便快速实时检测硝基爆炸物,并在痕量检测方面展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性能 多孔芳香骨架 硝基爆炸物 荧光猝灭 传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树林放线菌生物多样性及其抗菌活性代谢产物研究进展 被引量:3
4
作者 徐静 邹仁健 +1 位作者 陈红军 温珍昌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43-152,共10页
【目的】综述红树林来源放线菌的生物多样性,及其代谢的抗菌活性产物方面的主要研究成果,为红树林放线菌资源以及抗生素类先导物的开发和应用奠定基础。【方法】在阐述红树林来源放线菌的生物多样性及其抗菌活性代谢产物的基础上,综述... 【目的】综述红树林来源放线菌的生物多样性,及其代谢的抗菌活性产物方面的主要研究成果,为红树林放线菌资源以及抗生素类先导物的开发和应用奠定基础。【方法】在阐述红树林来源放线菌的生物多样性及其抗菌活性代谢产物的基础上,综述红树林放线菌的来源、鉴定方法、分布科属、优势菌属,并概括了红树林放线菌来源抗菌活性成分的结构类型、抗菌活性谱、最小抑菌浓度和产业应用前景。【结果】红树林地处热带和亚热带陆地与海洋之间的过渡地区,微生物资源极其丰富,2014年以来分离出上千株放线菌绝大多数来自于土壤,分布于35科96属,其中链霉菌和小单孢菌属为优势菌属,描述化合物73个,结构类型涉及生物碱、大环内脂类、萜类、酚类、黄酮类、肽类,其中34个是自2014年以来发现的并对该领域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研究策略提出了建议。【结论】红树林放线菌在医药、农业及食品行业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是获得新型抗生素类次生代谢产物的重要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树林放线菌 生物多样性 抗菌活性 代谢产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个基于非单调技术的超记忆梯度法
5
作者 林海婵 李靖雅 欧宜贵 《应用数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16-125,共10页
本文给出一个修正的非单调线搜索策略,并结合该策略提出一个求解无约束优化问题的超记忆梯度算法.该算法的主要特点是:在每一次迭代中,它所产生的搜索方向总是满足充分下降条件.这一特性不依赖于目标函数的凸性以及方法所采用的线搜索策... 本文给出一个修正的非单调线搜索策略,并结合该策略提出一个求解无约束优化问题的超记忆梯度算法.该算法的主要特点是:在每一次迭代中,它所产生的搜索方向总是满足充分下降条件.这一特性不依赖于目标函数的凸性以及方法所采用的线搜索策略.在较弱的条件下,该方法具有全局收敛和局部R-线性收敛性.数值实验表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约束优化 非单调技术 超记忆梯度法 收敛性分析 数值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柱花草甲壳质酶基因SgGH19-1的克隆表达及酶学性质分析
6
作者 刘攀道 吴喜鹊 +2 位作者 罗佳佳 许文茸 刘国道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2411-2417,共7页
甲壳质是真菌细胞壁、昆虫外骨骼和甲壳类动物外壳的主要成分。甲壳质的降解主要依赖甲壳质酶的水解作用。诱导PR-3类甲壳质酶蛋白积累是植物增强对真菌性病害抗性的适应性机制。柱花草是一种重要的热带豆科牧草,由胶孢炭疽菌引起的炭... 甲壳质是真菌细胞壁、昆虫外骨骼和甲壳类动物外壳的主要成分。甲壳质的降解主要依赖甲壳质酶的水解作用。诱导PR-3类甲壳质酶蛋白积累是植物增强对真菌性病害抗性的适应性机制。柱花草是一种重要的热带豆科牧草,由胶孢炭疽菌引起的炭疽病是危及柱花草生产的主要真菌性病害。但柱花草甲壳质酶对炭疽菌侵染的响应仍不清楚。本研究旨在鉴定柱花草PR-3类甲壳质酶基因,并对其表达模式、编码蛋白的生化酶学性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通过同源克隆获得了1个柱花草PR-3类甲壳质酶基因,其编码区序列全长984 bp,属于糖苷水解酶19家族的ClassⅠ亚族,将其命名为SgGH19-1。荧光定量PCR分析表明,接种炭疽菌诱导SgGH19-1在柱花草叶片中显著增强表达,并伴随着甲壳质酶活性的提高。随后,在大肠杆菌中表达纯化了SgGH19-1重组蛋白,生化酶学性质表明,SgGH19-1蛋白兼具甲壳质内切酶与外切酶活性,但内切酶活性比外切酶活性高9.1倍。SgGH19-1的最适pH为5.0,最适温度为40℃。综上所述,SgGH19-1基因参与柱花草对炭疽菌侵染的响应,其编码的蛋白具有甲壳质酶活性,可作为柱花草抗炭疽病育种的分子标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壳质 甲壳质酶 柱花草 蛋白纯化 酶学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破乳对椰子露酒稳定性的影响
7
作者 牛成 王少玲 +6 位作者 易琳捷 吴茜茜 谭博 张翠侠 马小花 展学孔 潘勤鹤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9年第11期175-177,共3页
[目的]研究破乳剂对椰子露酒稳定性的影响,考察破乳剂种类、最佳破乳时间及其在椰子露酒生产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新鲜椰子水为原料生产椰子露酒,采用化学破乳法对椰子露酒进行处理。[结果]椰子水最佳破乳剂是乙醇,用量为30%,时间为5d... [目的]研究破乳剂对椰子露酒稳定性的影响,考察破乳剂种类、最佳破乳时间及其在椰子露酒生产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新鲜椰子水为原料生产椰子露酒,采用化学破乳法对椰子露酒进行处理。[结果]椰子水最佳破乳剂是乙醇,用量为30%,时间为5d,椰子露酒粒径降低至350nm,破乳效果显著。[结论]采用乙醇破乳生产的椰子露酒,达到稳定时间短,未引入新物质,生产工艺绿色环保,所得椰子露酒符合露酒国家标准GB/T27588—201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椰子水 化学破乳法 椰子露酒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诺丽自然发酵汁中醋酸菌的分离鉴定及发酵特性 被引量:5
8
作者 梁丛颖 周偏 +3 位作者 张琳 蔡坤 刘四新 李从发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31-136,共6页
为分析诺丽自然发酵汁中醋酸菌的多样性,丰富诺丽中醋酸菌种属信息,采用传统分离培养和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诺丽自然发酵汁中的醋酸菌进行分离鉴定和发酵特性研究。结果表明,从不同发酵阶段诺丽自然发酵汁的67 个分离... 为分析诺丽自然发酵汁中醋酸菌的多样性,丰富诺丽中醋酸菌种属信息,采用传统分离培养和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诺丽自然发酵汁中的醋酸菌进行分离鉴定和发酵特性研究。结果表明,从不同发酵阶段诺丽自然发酵汁的67 个分离菌株中鉴定出了24 株醋酸菌,分别为Acetobacter fabarum(9 株)、Acetobacter syzygii(7 株)、Acetobacter pasteurianus(2 株)、Acetobacter tropicalis(1 株)、Acetobacter lambici(1 株)和Gluconobacter japonicus(4 株),其中A. syzygii和A. fabarum为诺丽自然发酵过程中的优势菌种。在发酵性能方面,A. tropicalis N21性能最优,产酸量可达28.92 g/L,在40 ℃高温中仍能良好生长且产酸量为14.85 g/L,乙醇体积分数为7%时,产酸量略有下降,但依然可达23.60 g/L,其耐高温和耐乙醇能力均高于其他菌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醋酸菌 诺丽 发酵汁 16S RRNA 发酵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元环氧扩链剂改性PLA/PBAT薄膜的制备与性能表征 被引量:12
9
作者 李璐瑶 高建峰 +3 位作者 徐鼐 庞素娟 潘莉莎 黎坛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8-14,共7页
为提高聚乳酸(PLA)薄膜的拉伸韧性、透光率及其成型加工稳定性,将聚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酯(PBAT)与多元环氧扩链剂(ADR)预混,得到预混物PBAT/ADR。再使用PBAT/ADR对PLA进行熔融共混改性和吹膜成型,制备得到PLA/PBAT/ADR薄膜材料。采用... 为提高聚乳酸(PLA)薄膜的拉伸韧性、透光率及其成型加工稳定性,将聚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酯(PBAT)与多元环氧扩链剂(ADR)预混,得到预混物PBAT/ADR。再使用PBAT/ADR对PLA进行熔融共混改性和吹膜成型,制备得到PLA/PBAT/ADR薄膜材料。采用旋转流变仪和扫描电子显微镜研究ADR添加量对PLA/PBAT/ADR共混物流变性能和微观结构的影响。通过挤出吹膜机组、熔体流动速率测试仪、拉力试验机、分光光度计、差式扫描量热仪和广角X射线衍射仪研究PLA/PBAT/ADR薄膜的吹膜成型稳定性、拉伸性能、透光率以及结晶等性能。结果表明,ADR的加入起到显著扩链增黏和反应性增容的作用,共混物的黏度和熔体强度得到较大提升,PBAT分散相也得到显著细化。所得PLA/PBAT/ADR(95/5/0.5)薄膜表现出良好的吹膜成型稳定性、高的断裂伸长率(461.4%)以及较好的透光性能(平均透光率为86.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乳酸 薄膜 扩链 增容 增韧 透光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泥鳅维氏气单胞菌的毒力基因与耐药特性分析 被引量:10
10
作者 韩语 潘纪汶 +5 位作者 王昕 杨诺 郭桂英 李迁 曾纪锋 郑继平 《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564-572,共9页
为查明海南和广东地区维氏气单胞菌的毒力基因携带率及耐药情况,从两个地区的6个泥鳅养殖场的46尾泥鳅中,采集肾脏、肝脏、皮肤溃疡部位等样品进行细菌的分离,通过形态与生理生化鉴定、gyrA管家基因序列分析筛选到20株维氏气单胞菌(海南... 为查明海南和广东地区维氏气单胞菌的毒力基因携带率及耐药情况,从两个地区的6个泥鳅养殖场的46尾泥鳅中,采集肾脏、肝脏、皮肤溃疡部位等样品进行细菌的分离,通过形态与生理生化鉴定、gyrA管家基因序列分析筛选到20株维氏气单胞菌(海南源7株、广东源13株),并对其毒力基因、耐药基因和抗生素药物敏感性进行检测。结果显示:20株分离的维氏气单胞菌的形态特征和生理生化特性与《常见细菌系统鉴定手册》中的维氏气单胞菌一致;gyrA管家基因序列均与GenBank数据库中维氏气单胞菌具有90%~99%的同源性。在20株维氏气单胞菌中,气溶素、肠毒素、蛋白酶等毒力基因检出率高,其中气溶素基因和鞭毛蛋白基因检出高达100%,但热稳定肠毒素基因未检出;喹诺酮类以及磺胺类药物耐药基因检出率均为100%,而酰胺醇类、大环类酯类和林可霉素类药物耐药基因均未检测到。这20株维氏气单胞菌对甲氧苄啶、红霉素、诺氟沙星、氨苄西林和林可霉素等药物的耐受率达100%,对氨曲南、庆大霉素和头孢噻肟等5种药物具有高度敏感性。试验结果可为泥鳅养殖生产中维氏气单胞菌的防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鳅 维氏气单胞菌 毒力基因 耐药基因 药物敏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LA增强改性PBS共混物制备及性能 被引量:11
11
作者 赵龙 徐鼐 +1 位作者 庞素娟 潘莉莎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39-45,共7页
采用熔融共混法制备聚丁二酸丁二酯(PBS)/聚乳酸(PLA)共混物,研究PLA含量对共混物的熔体流动速率(MFR)、拉伸性能、微观形貌以及结晶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由于PLA熔体的较高黏度,导致PBS/PLA共混物的MFR随着PLA含量增大而显著降低。适... 采用熔融共混法制备聚丁二酸丁二酯(PBS)/聚乳酸(PLA)共混物,研究PLA含量对共混物的熔体流动速率(MFR)、拉伸性能、微观形貌以及结晶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由于PLA熔体的较高黏度,导致PBS/PLA共混物的MFR随着PLA含量增大而显著降低。适量PLA的加入可实现其对PBS的增强增韧,当PLA质量分数为30%时,共混物的拉伸屈服强度、拉伸弹性模量以及断裂伸长率分别由纯PBS的32.0,473.1 MPa和282.5%增大至34.4,610.8 MPa和455.2%,拉伸性能最优。而当PLA质量分数增大至40%时,共混物中出现严重的PLA相合并,导致其断裂伸长率剧烈降低至11.3%。此外,结晶测试结果表明,共混物中PBS基体为半结晶结构,而PLA分散相为非晶态结构,PLA的加入会导致PBS结晶度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丁二酸丁二酯 聚乳酸 拉伸性能 结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芥末精油包合物对棘孢曲霉的抑菌机理 被引量:7
12
作者 李燕妮 李芬芳 +5 位作者 陈娇 李奕星 刘石生 洪克前 冯建成 袁德保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1期63-71,共9页
为探明芥末精油包合物对红毛丹病原菌棘孢曲霉(Aspergillus aculeatus)的抑菌活性及机理,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结合转录组技术进行观察与分析。结果表明,芥末精油包合物能够显著抑制棘孢曲霉的生长,其半最大效应浓度为1.0... 为探明芥末精油包合物对红毛丹病原菌棘孢曲霉(Aspergillus aculeatus)的抑菌活性及机理,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结合转录组技术进行观察与分析。结果表明,芥末精油包合物能够显著抑制棘孢曲霉的生长,其半最大效应浓度为1.00 g/L;扫描电子显微镜结果显示菌丝、分生孢子和孢子顶囊的形态发生显著变化且孢子顶囊数量大幅度减少;透射电子显微镜结果显示菌丝细胞不再充盈、细胞壁变薄、细胞膜边界模糊、细胞内部发生了严重的溶解;转录组测序结果显示1057个差异表达基因中分别有528个基因上调和529个基因下调。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对8个差异基因进行验证,得到与转录组测序结果一致的基因表达量变化趋势。抑菌机制可能涉及以下几方面,包括细胞结构损伤、影响DNA和RNA合成和代谢、抑制酶活性、影响跨膜运输能力、抑制有丝分裂、下调能量代谢水平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芥末精油包合物 棘孢曲霉 转录组 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 抑菌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芒果皮绿色合成贝壳基纳米零价铁及对甲基橙的去除 被引量:4
13
作者 邓琴 罗盛旭 +3 位作者 仝壮 王燕诗 王征 范春蕾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64-72,共9页
为合理利用芒果皮和贝壳类废弃物资源并有效缓解水体中甲基橙的污染问题,利用废弃芒果皮和贝壳绿色合成贝壳基纳米零价铁复合材料.利用Folin-Ciocalteu法、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DPH)自由基清除能力和铁还原能力以及紫外-可见光谱(U... 为合理利用芒果皮和贝壳类废弃物资源并有效缓解水体中甲基橙的污染问题,利用废弃芒果皮和贝壳绿色合成贝壳基纳米零价铁复合材料.利用Folin-Ciocalteu法、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DPH)自由基清除能力和铁还原能力以及紫外-可见光谱(UV-Vis)测试结果优化材料制备工艺,并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仪(XRD)、红外光谱(FTIR)表征材料结构,同时研究了材料对水中甲基橙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利用芒果皮提取液成功制备了纳米零价铁,其大多为球形和椭圆形颗粒;负载贝壳后有效地分散并稳定了纳米粒子,降低了纳米零价铁的聚集程度;当反应温度为45℃,投加量4 g/L,甲基橙初始质量浓度为800 mg/L时,贝壳基纳米零价铁对于甲基橙的去除率达到93.6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芒果皮 贝壳 纳米零价铁 甲基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递归最小二乘循环神经网络 被引量:2
14
作者 赵杰 张春元 +3 位作者 刘超 周辉 欧宜贵 宋淇 《自动化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2050-2061,共12页
针对循环神经网络(Recurrent neural networks,RNNs)一阶优化算法学习效率不高和二阶优化算法时空开销过大,提出一种新的迷你批递归最小二乘优化算法.所提算法采用非激活线性输出误差替代传统的激活输出误差反向传播,并结合加权线性最... 针对循环神经网络(Recurrent neural networks,RNNs)一阶优化算法学习效率不高和二阶优化算法时空开销过大,提出一种新的迷你批递归最小二乘优化算法.所提算法采用非激活线性输出误差替代传统的激活输出误差反向传播,并结合加权线性最小二乘目标函数关于隐藏层线性输出的等效梯度,逐层导出RNNs参数的迷你批递归最小二乘解.相较随机梯度下降算法,所提算法只在RNNs的隐藏层和输出层分别增加了一个协方差矩阵,其时间复杂度和空间复杂度仅为随机梯度下降算法的3倍左右.此外,本文还就所提算法的遗忘因子自适应问题和过拟合问题分别给出一种解决办法.仿真结果表明,无论是对序列数据的分类问题还是预测问题,所提算法的收敛速度要优于现有主流一阶优化算法,而且在超参数的设置上具有较好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学习 循环神经网络 递归最小二乘 迷你批学习 优化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LA/TPEE共混物的制备及性能 被引量:4
15
作者 傅楚娴 刘斐 +3 位作者 宋迪 徐鼐 庞素娟 潘莉莎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7,共7页
采用熔融共混法制备聚乳酸/热塑性聚醚酯弹性体(PLA/TPEE)共混物,探究共混物配比、急冷和等温热处理温度对材料冲击性能及耐热性能的影响。差示扫描量热法测试结果表明,急冷定型所得样品的结晶度小于7%,接近非晶态。而等温热处理所得样... 采用熔融共混法制备聚乳酸/热塑性聚醚酯弹性体(PLA/TPEE)共混物,探究共混物配比、急冷和等温热处理温度对材料冲击性能及耐热性能的影响。差示扫描量热法测试结果表明,急冷定型所得样品的结晶度小于7%,接近非晶态。而等温热处理所得样品的结晶度均达到30%以上。相对于急冷样品,90℃等温热处理20min所得样品的冲击性能和耐热性能均得到增强。当TPEE含量为20%时,90℃等温结晶处理20min所得样品的无缺口冲击强度和维卡软化点温度分别由急冷样条的50.89kJ/m^2和66.2℃提升至53.47kJ/m^2和160.8℃,达到无缺口冲击强度和耐热性能最佳平衡点。90℃热处理20min时,PLA基体生成大量细小晶体,一方面大大提升材料的耐热性能;另一方面,能够有效分散应力,并与TPEE分散相一起诱导材料屈服,从而提升冲击韧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乳酸 热塑性聚醚酯弹性体 热处理 结晶度 冲击性能 耐热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膜滤法处理的预发酵椰子水促进细菌纤维素合成机理 被引量:3
16
作者 傅美娟 邓健 +3 位作者 罗佳茜 林雪 李从发 刘四新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4期179-184,共6页
研究预发酵椰子水(fermented coconut water,FCW)促进细菌纤维素(bacterial cellulose,BC)合成的原因,采用膜过滤法处理FCW得到膜滤上清液和菌体,分别配制培养基并接种椰冻驹形杆菌(Komagataeibacternataicola)Y19至培养基中30 ℃静置培... 研究预发酵椰子水(fermented coconut water,FCW)促进细菌纤维素(bacterial cellulose,BC)合成的原因,采用膜过滤法处理FCW得到膜滤上清液和菌体,分别配制培养基并接种椰冻驹形杆菌(Komagataeibacternataicola)Y19至培养基中30 ℃静置培养7 d。结果显示,上清液组的BC产量达到5.65 g/L,是对照组新鲜椰子水(natural coconut water,NCW)的10 倍,而菌体沉淀组仅为其2.8 倍,促进作用弱于上清液组和FCW组,说明膜滤上清液对BC合成的促进作用显著。通过对膜滤上清液进行气相色谱-质谱分析以及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预发酵过程中有机酸的变化分析,发现上清液中能检出的挥发性成分总量约为NCW的5 倍,醇类相对含量最高,约占62%,其中乙醇和乙酸含量分别是NCW的4.5 倍和48 倍。预发酵过程中,乙酸和乳酸的含量逐渐增加,经过1~2 d预发酵后葡萄糖酸含量显著降低,其他有机酸在预发酵过程中变化不显著。因此推测椰子水预发酵过程中微生物代谢产物对后期BC合成起到重要作用,且预发酵后变化较大的醇类和酸类物质有可能是通过参与驹形杆菌Y19的代谢调节作用而影响BC的合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过滤 预发酵椰子水 细菌纤维素 促进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菌纤维素生物合成调控及在食品领域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7
作者 毕继才 刘四新 李从发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3期332-336,345,共6页
细菌纤维素具有低能量、高机械强度、高持水性、低固形物含量、高胶体强度、超细纤维网状结构和良好的口感等优良的食品特性,现已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工业领域。本文综述了细菌纤维素的生物合成途径,生物合成调控方式、分泌、组装和结晶过... 细菌纤维素具有低能量、高机械强度、高持水性、低固形物含量、高胶体强度、超细纤维网状结构和良好的口感等优良的食品特性,现已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工业领域。本文综述了细菌纤维素的生物合成途径,生物合成调控方式、分泌、组装和结晶过程以及其在食品中作为原料、食品添加剂和包装材料应用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纤维素 食品 生物合成 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贮藏温度对“保研-7号”红毛丹果皮褐变及果肉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9
18
作者 林玉钦 邓浩 +3 位作者 冯建成 万祝宁 朱文靖 张容鹄 《保鲜与加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46-51,共6页
以海南“保研-7号”红毛丹为材料,研究不同贮藏温度(2、5、8、13、21℃)对红毛丹果皮褐变及贮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红毛丹在21℃贮藏第7天果皮褐变指数高达0.87,已无商品价值;5℃贮藏能较好地保持红毛丹果皮和果肉品质,显著抑制红毛... 以海南“保研-7号”红毛丹为材料,研究不同贮藏温度(2、5、8、13、21℃)对红毛丹果皮褐变及贮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红毛丹在21℃贮藏第7天果皮褐变指数高达0.87,已无商品价值;5℃贮藏能较好地保持红毛丹果皮和果肉品质,显著抑制红毛丹果实呼吸作用及果皮褐变,保持红毛丹果皮和果毛颜色,14 d好果率达89%,较好地保持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SSC),降低可滴定酸(TA)含量,保持较高的固酸比和VC含量,抑制细胞膜相对电导率升高。说明5℃为红毛丹果实贮藏适合的温度;8℃贮藏10 d内能够保持果皮和果肉新鲜品质;2℃贮藏7 d果皮颜色迅速褐变,果毛失水严重,出现明显冷害,同时SSC和VC损失增加,固酸比降低,果皮细胞相对电导率明显增加,红毛丹外观品质急剧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毛丹 贮藏温度 褐变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包装结合低温贮藏对‘保研7号’红毛丹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3
19
作者 林玉钦 邓浩 +3 位作者 刘建卓 王世萍 张容鹄 冯建成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4期186-191,215,共7页
比较三种包装对红毛丹(Nephelium lappaceum L.)果实在低温贮藏下品质的影响,获得实用的绿色保鲜技术。以海南红毛丹‘保研-7号’为材料,在(6±1)℃下,以不包装作为对照CK,研究聚乙烯袋(PE)、硅窗袋(SW)、复命袋(FM)3种包装及CK对... 比较三种包装对红毛丹(Nephelium lappaceum L.)果实在低温贮藏下品质的影响,获得实用的绿色保鲜技术。以海南红毛丹‘保研-7号’为材料,在(6±1)℃下,以不包装作为对照CK,研究聚乙烯袋(PE)、硅窗袋(SW)、复命袋(FM)3种包装及CK对红毛丹果实贮藏品质的影响。结果显示贮藏16 d,PE、SW、FM包装及CK果实褐变指数分别为0.67、0.62、0.64和0.92,好果率分别为45.56%、53.33%、65.56%和5.56%;PE、SW、FM包装的果肉可溶性固形物分别为17.60%、18.47%、19.80%均高于CK 16.70%,可滴定酸分别为0.47%、0.56%、0.60%也高于CK 0.40%,可溶性蛋白分别为29.29、29.53、31.92 mg·100 g^-1高于CK 27.75 mg·100 g^-1;PE、SW、FM包装的红毛丹果皮相对电导率和丙二醛增长速率小于CK,FM包装的果皮相对电导率40.88%和丙二醛10.21 mmol·g^-1·FW为最低;贮藏后期红毛丹果皮总酚含量均减少,PE、SW、FM包装的红毛丹总酚7.82、8.81、9.87 OD280·g^-1均高于CK 6.22 OD280·g^-1;果皮花青素在贮藏期间也不断下降,FM包装红毛丹果皮花青素下降速率最慢,贮藏后花青素含量0.75 U·g^-1为最高;贮藏第16 d,PE、SW、FM包装的红毛丹多酚氧化酶活性(354、313、290 U·g^-1)均小于CK(367 U·g^-1),过氧化物酶活性(13.22、13.78、12.19 U·g^-1)同样也小于CK(21.19 U·g^-1)。与CK相比,3种包装均能有效抑制红毛丹品质劣变并保持其新鲜品质,FM包装红毛丹果肉和果皮在低温贮藏中11个指标变化均最小,保持新鲜品质最好,是3种包装中保持品质最佳的包装,可为红毛丹采后包装技术的应用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包装材料 红毛丹 贮藏保鲜 褐变 促氧化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接枝BIT的有机硅基丙烯酸防污树脂的制备和性能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刘礼菊 董苗 +5 位作者 王大壮 刘若彤 林心蕊 张苹 薛行华 杨建新 《涂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7,共7页
将有机硅材料和防污剂共聚接枝到丙烯酸树脂中,制备了一种接枝BIT(1,2-苯并异噻唑啉-3-酮)的、具有协同防污机制的有机硅基丙烯酸防污树脂。通过红外光谱、凝胶渗透色谱对树脂的结构和相对分子质量进行测定,并对树脂分别进行了接触角、... 将有机硅材料和防污剂共聚接枝到丙烯酸树脂中,制备了一种接枝BIT(1,2-苯并异噻唑啉-3-酮)的、具有协同防污机制的有机硅基丙烯酸防污树脂。通过红外光谱、凝胶渗透色谱对树脂的结构和相对分子质量进行测定,并对树脂分别进行了接触角、静态海水浸泡质量损失、抑藻性能测试以及实海挂板实验。结果表明:树脂表面接触角随着有机硅含量的增加而增加;在海水中,接枝到树脂上的BIT-W可以缓慢稳定地释放,其质量损失曲线近似呈线性变化,平均质量损失在0.03~0.09 mg之间;树脂对旋链角毛藻和小球藻均具有良好的抑制作用,调整BIT-W含量使得树脂对2种藻类的抑制率分别达到了70.8%和82.7%。此研究中的防污树脂合成方法简单、原料成本低廉,同时引入防污剂和有机硅基材料,赋予防污树脂在静态水和动态水中良好的防污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T 有机硅 丙烯酸 海洋防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