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8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校生物实验室污染物现状与治理 被引量:12
1
作者 郭桂英 郑继平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230-232,共3页
生物类实验室污染物常涉及有有毒的化学试剂、生物制品、动植物残体、传染性病原微生物、噪音、射线和电磁波等,由于种类复杂多样,处理相对困难,业已成为危及学校及其周边相关地区生态安全的潜在隐患。为此,有必要建立一套严格规范的污... 生物类实验室污染物常涉及有有毒的化学试剂、生物制品、动植物残体、传染性病原微生物、噪音、射线和电磁波等,由于种类复杂多样,处理相对困难,业已成为危及学校及其周边相关地区生态安全的潜在隐患。为此,有必要建立一套严格规范的污染物管理、检测监督体系以加强管理,组建独立的实验室群以保证与密集人群的有效隔离,建设专职的污染物回收处理实验室以从技术层面加强分类处理和资源回收等可能是解决该隐患问题的有效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实验室 污染处理 生态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野生野牡丹科药用观赏植物资源的调查 被引量:7
2
作者 田建平 胡远艳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08年第1期24-26,31,共4页
目的:研究海南产野生野牡丹科药用观赏植物的开发利用情况。方法:实地调查和文献查证相结合研究中药、黎药和苗药中野牡丹科植物的种类、应用价值和其观赏价值。结果:海南产野生野牡丹科植物有14种可作为中药的来源,初步查明黎药和苗药... 目的:研究海南产野生野牡丹科药用观赏植物的开发利用情况。方法:实地调查和文献查证相结合研究中药、黎药和苗药中野牡丹科植物的种类、应用价值和其观赏价值。结果:海南产野生野牡丹科植物有14种可作为中药的来源,初步查明黎药和苗药来源中各有1种野牡丹科植物,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和观赏价值,并在上述结果的基础上提出了开发利用措施及建议。结论:通过发挥药用观赏植物的优势,可以为城市建设和药材生产服务,提高资源的利用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 药用 数据收集 海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特有维管植物的药用资源 被引量:10
3
作者 田建平 胡远艳 +1 位作者 张俊清 刘明生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08年第2期122-125,128,共5页
目的:研究海南特有维管植物的药用资源,以开发海南天然药物。方法:对海南特有维管植物进行资料研究和资源调查,以分析其药用价值。结果:海南共有特有维管植物101科620种,重点论述了33种特有药用植物的生境分布、特点及其药用价值。结论... 目的:研究海南特有维管植物的药用资源,以开发海南天然药物。方法:对海南特有维管植物进行资料研究和资源调查,以分析其药用价值。结果:海南共有特有维管植物101科620种,重点论述了33种特有药用植物的生境分布、特点及其药用价值。结论:海南特有维管种类药用植物具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和重要的药用价值,应给予积极保护和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 药用 数据调查 海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强基础实验室设备与器材管理 提高使用效益 被引量:12
4
作者 张吉贞 杨先会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2007年第8期156-159,共4页
实验室仪器设备与器材的管理对实验教学的顺利开展和教学水平的稳步提高至关重要。该文立足海南高校基础实验室设备与器材管理的现状,概括了实验设备与器材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管理措施,以提高仪器设备与器材的使用效益。
关键词 基础实验室 设备 器材 使用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热带兰花设施栽培中有害软体动物种类的调查 被引量:4
5
作者 宫庆龙 李娟玲 +3 位作者 潘学峰 陈永权 李传代 刘国民 《热带生物学报》 2010年第3期241-251,共11页
软体动物的危害已成为制约热带兰花设施生产的主要因素之一。笔者在海南的海口市、琼中县、三亚市各选若干兰园,对设施兰园内和兰园周边地带中存在的有害软体动物进行了调查,现已发现5种蜗牛,分别是褐云玛瑙螺[Achatina fulica(Bowdich,... 软体动物的危害已成为制约热带兰花设施生产的主要因素之一。笔者在海南的海口市、琼中县、三亚市各选若干兰园,对设施兰园内和兰园周边地带中存在的有害软体动物进行了调查,现已发现5种蜗牛,分别是褐云玛瑙螺[Achatina fulica(Bowdich,1822)],东方琥珀螺[Succinea orientalis(Benson,1851)],中华小囊螺[Microcystina sinica(Moellendorff,1885)],红粉缘尖巴蜗牛[Acusta tourannensis rhodostoma(Moellen-dorff,1884)]以及平齿坚螺[Camena platydon(Pfeiffer,1845))。另外发现2种蛞蝓,其中一种为双线嗜粘液蛞蝓[Meghimatium bilineatum(Benson,1842)];另一种在海南极为罕见,仅收到唯一一份活体标本,已死亡而尚未作物种鉴定。根据调查结果分析了各种有害软体动物对热带兰花设施生产的危害的轻重程度,并提出了相关的防除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兰花 有害生物 蜗牛 蛞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壳寡糖对海南热带糙海参免疫相关酶的影响 被引量:4
6
作者 刘均玲 康静玮 +1 位作者 符中环 马莎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26-31,共6页
本研究测定了壳寡糖对海南热带糙海参(Holothuria scabra)体腔液和体壁组织中免疫相关因子,酸性磷酸酶(ACP)、碱性磷酸酶(AKP)、溶菌酶(LSZ)和溶血素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投喂0.5%壳寡糖对糙海参体腔液中AKP、ACP、LSZ和溶血素活性均... 本研究测定了壳寡糖对海南热带糙海参(Holothuria scabra)体腔液和体壁组织中免疫相关因子,酸性磷酸酶(ACP)、碱性磷酸酶(AKP)、溶菌酶(LSZ)和溶血素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投喂0.5%壳寡糖对糙海参体腔液中AKP、ACP、LSZ和溶血素活性均有明显增强作用(P<0.05),其中对ACP和LSZ活力有极显著的影响(P<0.01),且投喂6 d内活性均持续增强;0.5%壳寡糖对体壁组织匀浆液中AKP、ACP活性明显增强(P<0.05),但随着时间延长,对体壁组织中LSZ和溶血素作用不明显。壳寡糖可以提高海南热带糙海参(Holothuria scabra)的非特异性免疫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糙海参(Holothuria scabra) 酸性磷酸酶 碱性磷酸酶 溶菌酶 溶血素 壳寡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生物学实验教学改革探索 被引量:4
7
作者 范丽霞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2年第24期12270-12270,12286,共2页
针对传统微生物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实验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体系方面进行改革,并采用加强实验队伍建设、多种形式的实验室开放式培养模式,培养创新型微生物实验人才。
关键词 微生物实验 教学改革 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产山银花(华南忍冬)的种质资源调查 被引量:1
8
作者 胡远艳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2年第19期10071-10072,共2页
利用实地调查和咨询相结合的方法对海南产山银花种质资源的状况进行调查。结果表明,海南产山银花分布广泛,生态环境和开花期持续时间多样,且较易繁殖成功。在海南华南忍冬主要为野生资源,但近年来数量和产量均大量减少。因此,进行野生... 利用实地调查和咨询相结合的方法对海南产山银花种质资源的状况进行调查。结果表明,海南产山银花分布广泛,生态环境和开花期持续时间多样,且较易繁殖成功。在海南华南忍冬主要为野生资源,但近年来数量和产量均大量减少。因此,进行野生资源抚育和优质种质资源的收集,是保证海南产山银花资源可持续性发展的重要途径。同时,可以将山银花与姜科等林下热带药用植物混植,达到两大类药用植物资源同时发展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南忍冬 海南 种质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木犀科苦丁茶ISSR实验条件优化的研究 被引量:13
9
作者 郑道君 刘国民 +3 位作者 梁远发 鄢东海 令狐昌弟 田永辉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34-241,共8页
系统地研究了中国木犀科苦丁茶ISSR反应体系中的主要影响因子,建立了一套稳定的ISSR-PCR反应参数。筛选出了10个有效引物,并以中国木犀科苦丁茶8个物种共21份种质材料为供试材料对优化后的反应条件的重复性、多态性进行了检测。优化后... 系统地研究了中国木犀科苦丁茶ISSR反应体系中的主要影响因子,建立了一套稳定的ISSR-PCR反应参数。筛选出了10个有效引物,并以中国木犀科苦丁茶8个物种共21份种质材料为供试材料对优化后的反应条件的重复性、多态性进行了检测。优化后的反应体系为:10×buffer2.5μL,2.0~3.0mmol·L-1 MgCl2,150~300μmol·L-1 dNTPs,Taq酶1.0~1.5U,引物0.4~0.5μmol·L-1,DNA模板5~320ng。PCR扩增程序为:94℃预变性4min,然后按94℃变性40s,50~54℃退火45s,72℃延伸120s,进行35个循环,最后72℃延伸8min。该反应条件可应用于中国木犀科苦丁茶亲缘关系和遗传多样性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犀科 苦丁茶 ISSR 影响因子 体系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苦丁茶树土壤铅的形态分布及生物有效性研究 被引量:9
10
作者 杜兵兵 罗盛旭 +2 位作者 贾振亚 罗浩瑜 闫慧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31-34,共4页
采用Tessier连续提取-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对6种冬青科(Ilex)苦丁茶树土壤中铅的形态分布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6种冬青科苦丁茶树土壤中铅的形态分布均表现为:.残渣态>有机态>碳酸盐态>铁锰氧化态>可交换态,铅在此类土壤... 采用Tessier连续提取-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对6种冬青科(Ilex)苦丁茶树土壤中铅的形态分布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6种冬青科苦丁茶树土壤中铅的形态分布均表现为:.残渣态>有机态>碳酸盐态>铁锰氧化态>可交换态,铅在此类土壤中主要以残渣态和有机态存在,两者总量占土壤中总铅量的90%以上,显示出生物利用性较大的Pb形态含量相应减少。从非根际土壤到根际土壤,6种茶树土壤铅的各种形态的相对含量发生了改变,其改变情况虽各有差异,但总体上呈现出生物有效性较大的碳酸盐态铅和生物有效性居中的铁锰氧化态铅、有机态铅有下降趋势,而难于被植物吸收的残渣态铅含量有上升趋势,表明冬青科苦丁茶树的根际环境具有一定的降低重金属铅污染的阻截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essier 苦丁茶树土壤 铅形态 生物有效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寨港红树林小型底栖动物的密度和生物量研究 被引量:25
11
作者 刘均玲 黄勃 梁志伟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87-192,共6页
2012年2月对海南省东寨港红树林滩涂沉积物小型底栖动物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红树林中有六大类小型底栖动物,包括自由生活线虫、桡足类、涡虫、多毛类、寡毛类、海螨。在种类组成上,自由生活线虫为优势类群,在4个采样站位中,分别占小型底... 2012年2月对海南省东寨港红树林滩涂沉积物小型底栖动物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红树林中有六大类小型底栖动物,包括自由生活线虫、桡足类、涡虫、多毛类、寡毛类、海螨。在种类组成上,自由生活线虫为优势类群,在4个采样站位中,分别占小型底栖动物总数量的95.30%,97.02%,96.45%,90.53%。东寨港红树林小型底栖动物的总栖息密度为(1 082.23±563.76)个/(10cm2),总生物量为(764.06±511.63)μg/(10cm2)。4个采样站位平均多样性指数H′分别为0.26、0.17、0.20、0.45,平均均匀度指数J分别为0.13、0.09、0.10、0.23。最小显著极差法(LSR)进行多重比较分析表明,4个采样点小型底栖动物差异明显。海洋线虫与桡足类的数量之比(N/C)显示东寨港红树林受到了有机质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寨港红树林 小型底栖动物 密度 生物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临界CO_2萃取结合柱色谱分离萝芙木生物碱 被引量:10
12
作者 周雪晴 冯玉红 +1 位作者 张冲 林强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54-155,161,共3页
用超临界CO2萃取技术,设计了4因素3水平正交实验,研究从海南催吐萝芙木中提取利血平生物碱的最佳工艺。最佳提取条件为:萃取压力35 MPa,萃取温度60℃,夹带剂为100 g样品用25 mL乙醇,萃取时间2 h。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萃取产物中的利血平... 用超临界CO2萃取技术,设计了4因素3水平正交实验,研究从海南催吐萝芙木中提取利血平生物碱的最佳工艺。最佳提取条件为:萃取压力35 MPa,萃取温度60℃,夹带剂为100 g样品用25 mL乙醇,萃取时间2 h。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萃取产物中的利血平含量进行了测定。将萃取所得产物用硅胶柱色谱进一步分离提纯,得到了质量分数为99.8%的利血平针状结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CO2萃取 柱色谱 利血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苯甲酰基苯并异噻唑-3-酮硫代甲酰胺类化合物的合成及生物活性 被引量:5
13
作者 王向辉 杨建新 +2 位作者 贺永宁 盘茂东 林强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771-774,共4页
通过1,2-苯并异噻唑啉-2(3H)-酮和硫代异氰酸苯甲酸酐类化合物反应,合成了7种N-苯甲酰基苯并异噻唑-3-酮硫代甲酰胺类化合物,用IR、MS、^1HNMR、^13CNMR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活性测试表明,浓度为0.005mol/L的该类化合物溶液对鳗孤菌、... 通过1,2-苯并异噻唑啉-2(3H)-酮和硫代异氰酸苯甲酸酐类化合物反应,合成了7种N-苯甲酰基苯并异噻唑-3-酮硫代甲酰胺类化合物,用IR、MS、^1HNMR、^13CNMR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活性测试表明,浓度为0.005mol/L的该类化合物溶液对鳗孤菌、拟态孤菌、溶藻弧菌、大肠杆菌和嗜水性单胞菌的抑菌率达40.5%~1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 2-苯并异噻唑啉-2(3H)-酮 硫代异氰酸苯甲酸酐 杀菌剂 医药与日化原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产芋螺的形态特征 被引量:6
14
作者 长孙东亭 罗素兰 +2 位作者 张本 杨仁泽 谭廷义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42-47,共6页
从海南各个市县沿海采集到20多种芋螺(Conus),并制成标本,对这些芋螺标本进行了详细的外部形态特征测量与描述,包括芋螺壳形状、大小、体质量、壳顶特点、表面光滑度、螺纹、色彩及花纹等。鉴定出20种海南产的芋螺种类,为芋螺毒素基因... 从海南各个市县沿海采集到20多种芋螺(Conus),并制成标本,对这些芋螺标本进行了详细的外部形态特征测量与描述,包括芋螺壳形状、大小、体质量、壳顶特点、表面光滑度、螺纹、色彩及花纹等。鉴定出20种海南产的芋螺种类,为芋螺毒素基因的分离和芋螺毒素药物的开发提供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芋螺(Conus)种类 海南产 形态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产桶形芋螺蛋白质二硫键异构酶的鉴定 被引量:3
15
作者 彭超 高炳淼 +4 位作者 郑晓冬 张容鹄 长孙东亭 张本 罗素兰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50-355,共6页
蛋白质二硫键异构酶(PDI)是内质网新生肽链折叠中一个重要的折叠酶.在热带药用海洋生物芋螺的毒液中富含PDI酶,该酶对于毒液中芋螺毒素神经肽的体内氧化折叠至关重要.本研究主要采用凝胶过滤层析和制备型Rotofor液相等电聚焦电泳等多种... 蛋白质二硫键异构酶(PDI)是内质网新生肽链折叠中一个重要的折叠酶.在热带药用海洋生物芋螺的毒液中富含PDI酶,该酶对于毒液中芋螺毒素神经肽的体内氧化折叠至关重要.本研究主要采用凝胶过滤层析和制备型Rotofor液相等电聚焦电泳等多种方法,从海南产桶形芋螺(Conus betulinusLinnaeus)毒管中分离纯化天然的PDI酶蛋白,经电泳和MALDI-TOF MS质谱鉴定分析确证获得了高纯度的桶形芋螺PDI酶,建立了天然芋螺PDI酶分离纯化的技术方法.以芋螺毒素线性肽K412为底物进行了PDI酶活性鉴定.结果表明,该分离纯化的PDI酶能够促进K412的氧化折叠.由于芋螺毒素的氧化折叠非常复杂,且氧化折叠后具有正确二硫键连接方式的芋螺毒素才具有各种药理活性,因此,本研究结果为后续PDI酶在种类繁多的芋螺毒素氧化折叠中的应用及其作用机制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物质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质二硫键异构酶 芋螺毒素 氧化折叠 凝胶过滤层析 等电聚焦电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产芋螺毒素在疼痛与成瘾治疗中的应用前景 被引量:2
16
作者 罗素兰 长孙东亭 +3 位作者 吴勇 胡远艳 朱晓鹏 J.Michael McINTOSH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439-446,共8页
芋螺毒素(conotoxin,conopeptide,CTX)是热带海洋软体动物芋螺分泌的一类用于麻醉猎物的神经毒素肽,是当今国际生物药物研究的热点,被誉为海洋药物宝库,已跃居动物神经毒素研究的首位。其结构新颖,多样性高,活性强,选择性高,能区分各种... 芋螺毒素(conotoxin,conopeptide,CTX)是热带海洋软体动物芋螺分泌的一类用于麻醉猎物的神经毒素肽,是当今国际生物药物研究的热点,被誉为海洋药物宝库,已跃居动物神经毒素研究的首位。其结构新颖,多样性高,活性强,选择性高,能区分各种离子通道的不同亚型,广泛应用于神经药理学的研究、及作为诊断试剂与治疗药物。不同芋螺种类的毒素互不相同,且同一种类不同个体之间的毒素成份及其活性也差异很大,特别是对神经系统疾病有非常重要的研究与诊断治疗作用。在我国,芋螺是海南特有的药用海洋生物资源,其毒素具有特异结合动物体内各种离子通道受体的特殊功能,在镇痛和戒烟戒毒,以及治疗帕金森症、精神病等重大疾病方面具有极好的应用前景。芋螺毒素大多是由7~50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富含半胱氨酸(Cys)的神经肽毒素。芋螺毒素按其前体蛋白的内质网信号肽序列的相似性,以及半胱氨酸模式,分为不同的基因家族,至今,所有已知的芋螺毒素可分为17个超家族,分别为A,C,D,S,M,I1,I2,I3,J,L,O1,O2,O3,P,T,V,Y。按其受体靶位可分为α,ω,μ,δ等多种药理学家族。每个超家族根据受体靶类型,又可分为α,αA,κA(A-超家族),ω,δ,κ,μO(O-超家族),μ,ψ,κM(M-超家族)等家族(亚型)。其中的α-家族类芋螺毒素(α*-CTX)特异阻断哺乳动物的烟碱乙酰胆碱受体(nAChRs)。nAChRs是动物界普遍存在的具有重要生理作用和临床研究意义的离子通道型受体,其介导众多中枢和外周神经系统的生理功能,包括学习、记忆、应答、镇痛和运动控制等。nAChRs激活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五羟色胺、γ-氨基丁酸等多种神经递质的释放。已证实nAChRs是筛选诊断和治疗一大类重要疾病药物的关键靶点,这些疾病包括成瘾、疼痛、癌症、智障、帕金森症、精神病、抑郁、重症肌无力等疑难杂症。至今对于上述疾病还没有对症治疗的药物。常用的非选择性的nAChRs激动剂如烟碱,虽然可以缓解上述神经疾病的症状,但它们对心脏和胃肠道产生强烈的副作用,且有成瘾性。因此,开发针对nAChRs各种亚型具有高选择性的配体药物是治疗上述疾病的关键所在。研究表明,α9α10 nAChR是治疗神经痛、癌症化疗、乳腺癌、肺癌、伤口愈合等的新靶点;阻断脊髓神经上的α3β2nAChR,通过抑制C-纤维释放谷氨酸进行疼痛信号的传递,可产生镇痛效应。α9α10 nAChR阻断剂具有治疗神经痛和加速受伤神经恢复的功能。角化细胞上的α9α10 nAChR在伤口愈合的病理生理学过程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α9nAChR亚基在乳腺癌组织中过表达。α9亚基变体影响支气管细胞的转化与增殖,该亚基在乳腺癌与肺癌的治疗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表达在多巴胺能神经元上的α6β2*-nAChRs能被内源乙酰胆碱(Ach)或外源烟碱(尼古丁)及其类似物激活,也就是说,α6β2*-nAChRs的激活在中枢神经系统的胆碱能信息传递通路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包括运动行为以及药物成瘾的调节。阻断含有α6β2*的nAChRs可有效防止烟瘾、可卡因和吗啡毒瘾的发作,显著抑制吸烟和吸毒的欲望,预示α-芋螺毒素在戒烟、戒毒新药的研发领域具有巨大的潜力。能治疗成瘾的α-芋螺毒素的预期经济和社会效益无可限量。已证实α6/α3β2β3 nAChR是烟碱和其他药物,如可卡因和吗啡等成瘾治疗的新靶点。另外,阻断α3β4 nAChRs可有效减少鸦片与其他刺激物的自身给药欲望和行为。α3β4 nAChR基因敲除的小鼠明显减少烟瘾的发作。因此,α6/α3β2β3与α3β4 nAChRs阻断剂在戒烟戒毒新药的研发领域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我们从海南产芋螺中研究发现了5个特异阻断nAChRs的新颖芋螺毒素及其突变体,分别是αB-CTX VxⅩⅩⅢA,αO-CTX GeⅩⅣA,3个α-CTXs LvⅠA,Txd4和TxIC突变体。其中,αB-CTX VxⅩⅩⅢA来自菖蒲芋螺(Conus vexil-lum),是我们首次发现的一个新超家族芋螺毒素,其半胱氨酸模式和信号肽、以及前肽的组成区域均与以往发现的芋螺毒素完全不同,我们将之定名为B-超家族芋螺毒素,第23种(ⅩⅩⅢ)半胱氨酸模式(4个Cys)的第一个毒素肽。含有40个氨基酸的αB-CTX VxⅩⅩⅢA的前体肽只含有信号肽和成熟肽,而没有其他已知超家族普遍含有的前肽区部分。我们成功合成了αB-CTX VxⅩⅩⅢA的3种可能的异构体,经活性检测发现,αB-CTX VxⅩⅩⅢA是α9α10 nAChR的特异阻断剂。来自将军芋螺(C.generalis)的新芋螺毒素αO-CTX GeⅪⅤA,与O-超家族芋螺毒素前体蛋白信号肽具有很高的同源性,αO-CTX GeⅪⅤA前体由信号肽、前肽和成熟肽3部分组成,推导的含有28个氨基酸的成熟肽含有与J-超家族芋螺毒素相同的半胱氨酸模式。高浓度的αO-CTX GeⅪⅤA既是nAChRs的阻断剂,也是NMDA受体〔N-methyl-D-aspar-tic acid receptor(NMDAR)〕的阻断剂,低浓度的αO-CTX GeⅪⅤA对α9α10 nAChR具有很好的选择性和最强的生物活性,其半阻断剂量(IC50)仅为4.6 nmol·L-1。系统研究了αO-CTX GeⅪⅤA对18个α9α10 nAChR与配体结合界面的关键氨基酸突变型的阻断活性,以及确定结合部位的竞争性试验。3个新的α-芋螺毒素(α-CTX)属于A-超家族芋螺毒素成员,分别是来自疣缟芋螺(Conus lividus)的LvIA,来自织锦芋螺(C.textile)的Txd4与TxIC突变体。它们对相应的nAChRs亚型具有极好的选择性和很强的生物活性。α-CTXLvIA特异阻断α3β4 nAChR,其半阻断剂量(IC50)为12.5nmol·L-1;α-CTX Txd4特异阻断α6/α3β2β3 nAChR,其半阻断剂量(IC50)为28 nmol·L-1;α-CTX TxIC突变体特异阻断α3β2 nAChR,其半阻断剂量为14.5 nmol·L-1。这些新的海南产α-家族类芋螺毒素的作用靶点清楚,活性强,选择性高,是开发镇痛和戒烟戒毒等新药的原创先导药物,蕴涵着巨大的经济价值和社会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瘾 疼痛 芋螺毒素 神经毒素 软体动物 海洋药物 生物药物 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超家族芋螺毒素基因内含子结构及其遗传进化分析
17
作者 徐国飞 刘坤鹏 +1 位作者 罗素兰 长孙东亭 《生物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53-59,共7页
从南海产的帝王芋螺(Conus imperialis)、玉女芋螺(Conus virgo)和大理石芋螺(Conus marmoreus)等3种芋螺的基因组DNA中,通过设计特异性引物进行分子克隆,克隆得到8条A-超家族芋螺毒素前体基因全序列,其中,帝王芋螺4条、玉女芋螺2条、... 从南海产的帝王芋螺(Conus imperialis)、玉女芋螺(Conus virgo)和大理石芋螺(Conus marmoreus)等3种芋螺的基因组DNA中,通过设计特异性引物进行分子克隆,克隆得到8条A-超家族芋螺毒素前体基因全序列,其中,帝王芋螺4条、玉女芋螺2条、大理石芋螺2条,并分析其内含子序列特征、分子进化与食性之间的关系。对A-超家族芋螺毒素基因的序列结构特征进行系统分析,构建其内含子的系统进化树。克隆到的A-超家族芋螺毒素基因内含子长度为139~1010 bp,而GT或TG二核苷酸简单重复序列(单元)均位于内含子末端,表明A-超家族芋螺毒素内含子区可能存在插入/缺失现象。研究首次在帝王芋螺、玉女芋螺和大理石芋螺中克隆出A-超家族芋螺毒素的完整基因序列,表明A-超家族芋螺毒素前体基因内含子的进化受到食性的影响,阐述该超家族基因结构特征及其分子进化机制。此外,同一超家族芋螺毒素前体基因中的内含子具有保守性,可作为特异引物设计的依据,从其他不同种类的芋螺及其个体中发现更多的新芋螺肽氨基酸序列,将为后续人工合成和新药研发提供大量的新分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超家族芋螺毒素 内含子 简单重复序列 系统进化树 芋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鹧鸪茶种质资源ISSR分子标记中的引物筛选 被引量:6
18
作者 李娟玲 刘国民 +1 位作者 宫庆龙 翟丽艳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2257-2260,共4页
[目的]为快速和准确地对鹧鸪茶种质材料进行ISSR分析提供有效引物。[方法]基因组DNA的提取采用改良的CTAB法。利用99个ISSR引物,对来自海南岛境内的10个居群中共20份鹧鸪茶种质材料进行PCR扩增,以筛选出适合于所有鹧鸪茶种质材料进行ISS... [目的]为快速和准确地对鹧鸪茶种质材料进行ISSR分析提供有效引物。[方法]基因组DNA的提取采用改良的CTAB法。利用99个ISSR引物,对来自海南岛境内的10个居群中共20份鹧鸪茶种质材料进行PCR扩增,以筛选出适合于所有鹧鸪茶种质材料进行ISSR分析的有效引物。[结果]从99条供试引物中共筛选出15条多态性丰富、条带清晰且可重复性良好的有效引物。用筛选出的15条引物对66份鹧鸪茶种质材料进行ISSR-PCR扩增,均可获得带型丰富和清晰可辨的DNA指纹图谱;共扩增出286条DNA谱带,其中231条为多态性带,占总扩增带数的80.77%,平均每个引物扩增出19.1条谱带。[结论]所筛选的15条引物可以有效地应用于鹧鸪茶种质资源材料的ISSR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鹧鸪茶 ISSR标记 引物筛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桉叶提取物熊果醇和桉叶油的抑菌特性研究 被引量:6
19
作者 杨东升 李会萍 +1 位作者 谢晓红 罗先群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09年第12期60-62,共3页
从海南桉叶中提取有效组分熊果醇和桉叶油,并研究了其抑菌活性。结果表明,熊果醇对枯草芽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念珠菌、大肠杆菌和短小芽孢杆菌等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藤黄微球菌没有抑制作用,对大肠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为58... 从海南桉叶中提取有效组分熊果醇和桉叶油,并研究了其抑菌活性。结果表明,熊果醇对枯草芽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念珠菌、大肠杆菌和短小芽孢杆菌等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藤黄微球菌没有抑制作用,对大肠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为587μg.mL-1;桉叶油只对大肠杆菌、白色念珠菌有较明显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桉叶 熊果醇 桉叶油 抑菌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CR技术在海洋生物多肽毒素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2
20
作者 郑晓冬 李宝珠 +5 位作者 彭超 高炳淼 朱晓鹏 陈心 长孙东亭 罗素兰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46-53,59,共9页
随着PCR反应技术的不断改进和完善,它们在现代科学研究、生产和生活检测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并且极大程度上促进了基因工程和蛋白质工程的快速发展。就PCR技术在芋螺毒素、海蛇毒素、海葵毒素及水母毒素等海洋生物多肽毒素基因克隆研究... 随着PCR反应技术的不断改进和完善,它们在现代科学研究、生产和生活检测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并且极大程度上促进了基因工程和蛋白质工程的快速发展。就PCR技术在芋螺毒素、海蛇毒素、海葵毒素及水母毒素等海洋生物多肽毒素基因克隆研究中的应用作简要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CR技术 海洋生物多肽毒素 芋螺毒素 海蛇毒素 海葵毒素 水母毒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