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海南罗非鱼致病性维氏气单胞菌分离鉴定及药敏特性研究 被引量:29
1
作者 李聪 蔡岩 +6 位作者 周永灿 袁卫 曹可 刘海天 谢珍玉 郭伟良 王世锋 《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640-646,共7页
2014年3—5月海南省罗非鱼主养区多个养殖场发生爆发性疾病,从患病尼罗罗非鱼不同组织中分离获得12株优势菌。经人工回归感染试验,从肝脏和脑中分离获得的HN-G-03和HN-B-02菌株具较强的致病力,HN-G-03和HN-B-02菌株对罗非鱼的的半致死... 2014年3—5月海南省罗非鱼主养区多个养殖场发生爆发性疾病,从患病尼罗罗非鱼不同组织中分离获得12株优势菌。经人工回归感染试验,从肝脏和脑中分离获得的HN-G-03和HN-B-02菌株具较强的致病力,HN-G-03和HN-B-02菌株对罗非鱼的的半致死密度分别为7.12×105cfu/尾和1.32×105cfu/尾。经16S rRNA和gyr B基因序列分析,同时结合细菌的形态学特征、生理生化特征,菌株HN-G-03和HN-B-02分别被鉴定为维氏气单胞菌的维氏生物型和温和生物型。体外药物药敏试验结果显示,两株菌均对左氧氟沙星、强力霉素、氟苯尼考、恩诺沙星、庆大霉素等5种药物高度敏感,对呋喃妥因等3种药物中度敏感,对青霉素等12种药物较强耐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非鱼 维氏气单胞菌 16S RRNA gyr B基因 药物敏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地区溶藻弧菌耐药性及其质粒多样性的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吴学贵 周永灿 +3 位作者 欧阳吉隆 戴小连 王世锋 谢珍玉 《水产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50-54,共5页
调查了海南省的30株溶藻弧菌环境菌株对24种常见抗生素的耐药性,并对菌株携带质粒及其多样性进行了研究,所有菌株对洁霉素、乙酰螺旋霉素、万古霉素、氯洁霉素、制霉菌素5种抗生素完全耐药,对24种抗生素的耐药率为20.8%~66.7%,表明该... 调查了海南省的30株溶藻弧菌环境菌株对24种常见抗生素的耐药性,并对菌株携带质粒及其多样性进行了研究,所有菌株对洁霉素、乙酰螺旋霉素、万古霉素、氯洁霉素、制霉菌素5种抗生素完全耐药,对24种抗生素的耐药率为20.8%~66.7%,表明该地区溶藻弧菌具有严重的多重耐药性;30株溶藻弧菌中有22株不携带质粒,8株携带1~3个质粒,质粒为1.20~12.5kb;8株携带质粒的菌株共形成了7种类型的质粒指纹图谱。试验结果表明,该地区溶藻弧菌的耐药性与其是否携带质粒无明显关系。分离菌株的耐药性可能主要是由染色体相关基因引起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藻弧菌 耐药性 质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地区溶藻弧菌遗传多样性的RAPD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欧阳吉隆 周永灿 +3 位作者 吴学贵 戴小连 王世锋 谢珍玉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30-36,共7页
以来源于泰国的菌株TG06003作对照,对采自海南地区的27株溶藻孤菌(Vibrio alginolyticus)环境菌株进行了随机扩增多态性DNA标记(RAPD)分析,其中6株为毒力菌株,另外22株为非毒力菌株。实验共得到70个多态性条带,多态性比率(PP1... 以来源于泰国的菌株TG06003作对照,对采自海南地区的27株溶藻孤菌(Vibrio alginolyticus)环境菌株进行了随机扩增多态性DNA标记(RAPD)分析,其中6株为毒力菌株,另外22株为非毒力菌株。实验共得到70个多态性条带,多态性比率(PP13)为98.6%。基因多样度的算术平均数和加权平均数分别为0.922和0.4544,Shannon’s信息指数的算术平均数和加权平均数分别为0.1391和0.1713。遗传相似度为0.4429-0.8857,遗传距离为0.1214-0.7520。将溶藻弧菌分为毒力菌株和非毒力菌株两个类群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毒力菌株的遗传多样性丰富,它们的基因多样度和Shannon’s信息指数明显高于非毒力菌株;毒力菌株HN08811、HN08155、HN08809、HN08813明显聚为一类,另外2株毒力菌株分别与非毒力菌株HN08304和HN08803聚为一类,溶藻弧菌毒力菌株存在多种遗传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藻弧菌(Vibrio alginolyticus) RAPD 毒力菌株 遗传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酶解海洋生物源蛋白制备活性肽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4
作者 胡文婷 张凯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83-88,共6页
海洋是地球上最大的生物储库。辽阔的海洋生长着十几万种海洋动植物,从海洋获取的鱼、虾、贝、藻等,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海洋蛋白资源,是人类的蛋白类食物及生物活性物质的重要来源。现在人们直接和间接食用的动物蛋白质,约有四分之... 海洋是地球上最大的生物储库。辽阔的海洋生长着十几万种海洋动植物,从海洋获取的鱼、虾、贝、藻等,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海洋蛋白资源,是人类的蛋白类食物及生物活性物质的重要来源。现在人们直接和间接食用的动物蛋白质,约有四分之一来自海洋。海洋生物源蛋白无论在种类还是数量上都远远大于陆地生物源蛋白。并且海洋牛物的蛋白质结构与功能和陆地生物相比也有较大的差别,其中蕴藏着许多功能特异、结构新颖的多肽类物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资源 生物源 海洋 活性肽 蛋白质结构 制备 酶解 生物活性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饵料培养学实验教学改革探索 被引量:4
5
作者 王珺 冯永勤 《安徽农学通报》 2010年第23期185-187,共3页
根据《生物饵料培养学》课程的性质、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及社会的需求,对《生物饵料培养学》实验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等采取了相应的改革措施,以提高《生物饵料培养学》课程的实验教学质量。
关键词 生物饵料培养学 实验教学 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南渡江唇染色体核型和银染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李安 李高俊 +5 位作者 王世锋 柳淑芳 周永灿 申志新 薛献坵 蔡岩 《渔业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95-102,共8页
本研究以海南南渡江野生唇(Hemibarbus labeo)为材料,采用腹腔注射植物血球凝集素(PHA)、秋水仙素,肾细胞直接制片法,分析唇染色体核型和银染(Ag-NORs)。结果显示,唇的二倍体染色体数目为50,核型公式为2n=18m+12sm+12st+8t,其染色体臂数... 本研究以海南南渡江野生唇(Hemibarbus labeo)为材料,采用腹腔注射植物血球凝集素(PHA)、秋水仙素,肾细胞直接制片法,分析唇染色体核型和银染(Ag-NORs)。结果显示,唇的二倍体染色体数目为50,核型公式为2n=18m+12sm+12st+8t,其染色体臂数(NF)为80,未发现异型染色体,Ag-NORs出现在第5对和第11对同源染色体的短臂末端。亚科鱼类染色体进化综合分析结果表明,唇具有亚科鱼类的原始核型。本研究不仅补充了唇的细胞遗传学数据,为研究亚科/属鱼类的分类与进化提供了数据资料,也为唇的种质资源保护、种质改良等工作奠定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染色体 核型 银染 亚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珠母贝属Pinctada6个种的分类鉴定 被引量:2
7
作者 温海洋 石耀华 +2 位作者 顾志峰 战欣 王爱民 《热带生物学报》 2014年第1期1-7,共7页
通过测试海南省珠母贝属Pinctada 6个种的45个个体的16S和H3基因序列,并与GenBank数据库中相同物种进行比对,构建系统发育树对其进行分类,同时根据简单、明确的贝壳形态学特征予以最终确认。此分类法不仅可以较准确、快速地进行珠母贝... 通过测试海南省珠母贝属Pinctada 6个种的45个个体的16S和H3基因序列,并与GenBank数据库中相同物种进行比对,构建系统发育树对其进行分类,同时根据简单、明确的贝壳形态学特征予以最终确认。此分类法不仅可以较准确、快速地进行珠母贝属的分类鉴定,而且分类结果不易受被测试贝类生活环境的影响,不易受分类鉴定人员水平的限制,有利于发现杂交种和隐存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珠母贝属 16S H3 形态特征 分类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寨港红树林小型底栖动物的密度和生物量研究 被引量:25
8
作者 刘均玲 黄勃 梁志伟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87-192,共6页
2012年2月对海南省东寨港红树林滩涂沉积物小型底栖动物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红树林中有六大类小型底栖动物,包括自由生活线虫、桡足类、涡虫、多毛类、寡毛类、海螨。在种类组成上,自由生活线虫为优势类群,在4个采样站位中,分别占小型底... 2012年2月对海南省东寨港红树林滩涂沉积物小型底栖动物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红树林中有六大类小型底栖动物,包括自由生活线虫、桡足类、涡虫、多毛类、寡毛类、海螨。在种类组成上,自由生活线虫为优势类群,在4个采样站位中,分别占小型底栖动物总数量的95.30%,97.02%,96.45%,90.53%。东寨港红树林小型底栖动物的总栖息密度为(1 082.23±563.76)个/(10cm2),总生物量为(764.06±511.63)μg/(10cm2)。4个采样站位平均多样性指数H′分别为0.26、0.17、0.20、0.45,平均均匀度指数J分别为0.13、0.09、0.10、0.23。最小显著极差法(LSR)进行多重比较分析表明,4个采样点小型底栖动物差异明显。海洋线虫与桡足类的数量之比(N/C)显示东寨港红树林受到了有机质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寨港红树林 小型底栖动物 密度 生物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糙海参苗种规模化繁育技术研究 被引量:7
9
作者 冯永勤 翁文明 +4 位作者 方再光 王怀洪 王世锋 廖经球 周永灿 《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750-756,共7页
为有效增殖糙海参资源,2014年6月—2015年5月,以采自海南陵水沿海的天然糙海参为亲参,通过探索糙海参亲参运输、培育、诱导精卵排放以及幼体和稚幼参培育等技术,建立糙海参苗种规模化繁育关键技术体系。试验结果显示,采用薄膜袋充氧干... 为有效增殖糙海参资源,2014年6月—2015年5月,以采自海南陵水沿海的天然糙海参为亲参,通过探索糙海参亲参运输、培育、诱导精卵排放以及幼体和稚幼参培育等技术,建立糙海参苗种规模化繁育关键技术体系。试验结果显示,采用薄膜袋充氧干运法运输糙海参,亲参成活率可达99.8%;亲参培育成活率达97.1%以上;采用阴干与流水相结合诱导亲参排放精卵,成功率达93.3%。以培育的亲参进行了12批次初耳幼体和稚幼苗培育试验,共放养初耳幼体5474万个,培育出体长1.0~5.5 cm幼参445.9万头,初耳幼体培育总成苗率8.1%。初步实现了糙海参苗种规模化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糙海参 苗种 规模化 繁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风螺生物学及养殖生态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9
10
作者 尹绍武 廖经球 +1 位作者 黄海 高磊 《水产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632-636,共5页
关键词 东风螺 生物学 养殖生态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臭氧水处理技术在对虾养殖生产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1
作者 鲁春雨 赖秋明 +1 位作者 陈金玲 苏树叶 《中国水产》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31-33,共3页
随着我国对虾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和精养程度的逐年提升,对虾养殖的自我污染和病害的传播蔓延也日益加剧,严重危及对虾养殖业的健康发展。因此,探索和开发可操作性强、效果显著的养殖水质综合调控技术,通过优化和改善池塘养殖环境,... 随着我国对虾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和精养程度的逐年提升,对虾养殖的自我污染和病害的传播蔓延也日益加剧,严重危及对虾养殖业的健康发展。因此,探索和开发可操作性强、效果显著的养殖水质综合调控技术,通过优化和改善池塘养殖环境,减少对虾养殖废水的排放,提高对虾养殖生产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对推动我国对虾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臭氧是一种强氧化剂,具有极强的氧化能力,能快速分解水中有机物,杀菌力较强。臭氧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可通过其氧化反应起到灭菌、分解有机物和提高水体溶解氧浓度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虾养殖业 养殖生产 水处理技术 臭氧 应用 水中有机物 快速分解 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养殖密度对玫瑰鱼比脂鲤生长、摄食及养殖水环境的影响
12
作者 廖睿 孔德璇 +4 位作者 朱妍云 Hebert Ely VASQUEZ 郑兴 於锋 顾志峰 《水产科技情报》 2025年第1期56-64,共9页
为探究养殖密度对玫瑰鱼比脂鲤生长、摄食及养殖水体的影响,将体质量为(0.63±0.17)g、体长为(29.41±2.23)mm的玫瑰鱼比脂鲤放于水族缸中,分别设置1500、2250、3000、3750、4500、5250、6000尾/m37个养殖密度(D1~D7组),观测其... 为探究养殖密度对玫瑰鱼比脂鲤生长、摄食及养殖水体的影响,将体质量为(0.63±0.17)g、体长为(29.41±2.23)mm的玫瑰鱼比脂鲤放于水族缸中,分别设置1500、2250、3000、3750、4500、5250、6000尾/m37个养殖密度(D1~D7组),观测其生长及水质指标,试验周期为30 d。结果显示:试验过程中D6组和D7组玫瑰鱼比脂鲤的存活率分别在第12天和第9天低于60%,因此停止后续试验。试验结束,D5组存活率为(97.78±1.11)%,其他组均为100%。经30 d养殖,D2组的体质量相对增长率(WGR)和体质量特定生长率(SGR)分别为(59.91±16.79)%和(1.55±0.35)%/d,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D5组的体质量特定生长率(SGR)最低,为(0.36±0.09)%/d。饲料系数随养殖密度的提高呈先下降后上升趋势,D2组饲料系数最低,为1.96±0.55,D5组的饲料系数(10.17±2.64)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水质指标受养殖密度影响明显较大,试验最后,随养殖密度的增加,氨氮质量浓度呈上升趋势,亚硝酸盐氮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试验结束时,D5组硝酸盐氮质量浓度[(33.95±4.61)mg/L]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D2组的硝酸盐氮质量浓度最低,为(13.66±4.14)mg/L。研究表明,养殖密度对玫瑰鱼比脂鲤的生长性能、摄食状态以及水质有显著影响,其最适的养殖密度为D2(2250尾/m^(3)),最适养殖密度下的体长(L)和体质量(W)的回归方程为W_(D2)=1.61×10^(-5)×L_(D2)^(3.13)(R^(2)=0.7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玫瑰鱼比脂鲤 养殖密度 生长 摄食量 养殖水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滤料和植物对古法鱼缸养殖水体水质的影响
13
作者 梁城 孔德璇 +4 位作者 彭昭宁 VASQUEZ Hebert Ely 郑兴 於锋 顾志峰 《水产科技情报》 2025年第3期180-189,共10页
为研究滤料和漂浮植物对古法鱼缸养殖水体水质的影响,用分别配置火山石、细菌环、槐叶萍(Salvinia natans)+火山石和大薸(Pistia stratiotes)+火山石的4组古法鱼缸(简称火山石组、细菌环组、槐叶萍组和大薸组)开展了28 d的观背青鳉(Oryz... 为研究滤料和漂浮植物对古法鱼缸养殖水体水质的影响,用分别配置火山石、细菌环、槐叶萍(Salvinia natans)+火山石和大薸(Pistia stratiotes)+火山石的4组古法鱼缸(简称火山石组、细菌环组、槐叶萍组和大薸组)开展了28 d的观背青鳉(Oryzias latipes)饲养试验,以无滤料无植物的古法鱼缸作对照,监测了各组养殖水体的氨氮(NH_(3)^(-)N)、亚硝酸盐(NO_(2)^(-)-N)、硝酸盐(NO_(3)^(-)-N)、溶解氧(DO)、酸碱度(pH)、总氮(TN)和化学需氧量(COD)的变化,并测量了缸内生物的生长情况。结果显示:槐叶萍组、火山石组和细菌环组观背青鳉的存活率显著高于大薸组和对照组(P<0.05),而大薸组的存活率最低,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整个试验周期,火山石组氨氮质量浓度均显著低于细菌环组和对照组(P<0.05),而混合组(槐叶萍组和大薸组)氨氮质量浓度均显著低于其他组(P<0.05),且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试验开始后4~12 d,槐叶萍组亚硝酸盐质量浓度显著高于大薸组和火山石组(P<0.05),随后降为较低水平,而12 d后,大薸组的亚硝酸盐质量浓度才反超槐叶萍组,于第24天时攀升到最高值(0.83±0.13)mg/L,之后急速下降;火山石组和细菌环组的亚硝酸盐质量浓度分别在第20天和第24天达到最高浓度,但2个组之间除第20天外无显著性差异(P>0.05),且最高值均低于0.1 mg/L。试验期间,只有槐叶萍组在4~16 d硝酸盐质量浓度有变化,其余各组硝酸盐均无检出。试验结束时,槐叶萍组和大薸组的TN和COD均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5),但2个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火山石组的TN和COD则显著低于细菌环组和对照组(P<0.05)。试验结果表明,火山石对氮的吸附效果较好,加入槐叶萍能有效改善鱼缸的水质,配置槐叶萍+火山石组合的古法鱼缸,养殖水质能较快达到稳定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法鱼缸 滤料 漂浮植物 水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尖塘鳢Oxyeleotris养殖生物学研究进展
14
作者 范小勇 王茜 +1 位作者 王小刚 尹绍武 《现代渔业信息》 2009年第3期3-5,16,共4页
综述了尖塘鳢养殖生物学研究现状与进展,为尖塘鳢在我国的繁育、养殖及研究推广提供参考资料。
关键词 尖塘鳢 Oxyeleotris 生物学 繁殖 养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蛋白酶活性的地衣芽孢杆菌热带菌种的筛选与鉴定 被引量:2
15
作者 陈圣丰 林钦 +3 位作者 周永灿 欧阳吉隆 王世锋 谢珍玉 《热带生物学报》 2010年第3期210-214,共5页
从海南省文昌市、海口市的海水养殖池和天然海域中采集的海水与底泥样品中分离和筛选出13株具有高蛋白酶活性的地衣芽孢杆菌菌株,经菌落形态观察、标准生理生化分析和16S rDNA测序,确定获得的菌株均为野生型热带种地衣芽孢杆菌(Bacillus... 从海南省文昌市、海口市的海水养殖池和天然海域中采集的海水与底泥样品中分离和筛选出13株具有高蛋白酶活性的地衣芽孢杆菌菌株,经菌落形态观察、标准生理生化分析和16S rDNA测序,确定获得的菌株均为野生型热带种地衣芽孢杆菌(Bacillus licheniformi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衣芽孢杆菌 高蛋白酶活性 热带种 筛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饲料组合投喂对白神仙幼鱼生长和体色的影响比较
16
作者 兰帅勤 李东霖 +6 位作者 陈煜 毛晶 尹泽 VASQUEZ HerbertEly 於锋 郑兴 顾志峰 《热带生物学报》 2024年第3期354-360,共7页
投喂管理是鱼类育苗及养殖的关键技术之一,对种苗的存活、生长和后期发育有着重要影响。为提高白神仙鱼幼鱼阶段的投喂管理及体色变化认知,通过微颗粒饲料(M)、微颗粒饲料+卤虫无节幼体混合饲料(MA)、卤虫无节幼体+鱼粉混合饲料(AF)3种... 投喂管理是鱼类育苗及养殖的关键技术之一,对种苗的存活、生长和后期发育有着重要影响。为提高白神仙鱼幼鱼阶段的投喂管理及体色变化认知,通过微颗粒饲料(M)、微颗粒饲料+卤虫无节幼体混合饲料(MA)、卤虫无节幼体+鱼粉混合饲料(AF)3种不同饲料组合进行投喂管理,对淡水白神仙幼鱼生长过程的存活率、生长性能和体色特征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1)3种不同饲料组合幼鱼存活率均高于82%,MA组显著高于M组和AF组(P <0.05)。(2)M组和MA组体质量、体长、增重率、特定生长率显著高于AF组(P <0.05)。(3)幼鱼体表不同部位的颜色特征值具有一定规律性:明度值(L^(*))方面,其大小顺序为腹部中央>鳃盖后缘>后背部;红度值(a^(*))方面,其大小顺序为鳃盖后缘>腹部中央>后背部;黄度值(b^(*))方面,其大小顺序为后背部>腹部中央>鳃盖后缘。(4)卤虫无节幼体的投喂会影响幼鱼体表的黄度特征值的变化。上述结果表明,在白神仙鱼幼鱼养殖的适当阶段使用卤虫无节幼体,可提高其生长性能和强化体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仙鱼 幼鱼 生长 体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褐点石斑鱼的核型研究 被引量:22
17
作者 廖经球 尹绍武 +3 位作者 陈国华 黄海 雷从改 娄甜甜 《水产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567-569,共3页
采用胸腔活体注射PHA和秋水仙素溶液,取头肾细胞,低渗处理,空气干燥法制片,对染色体进行G iem sa染色来研究褐点石斑鱼的核型。试验结果表明,禢点石斑鱼的核型为2n=48,2 sm+46 t,NF=50;其核型特点符合典型的高位类群鱼类核型特征。
关键词 褐点石斑鱼 核型 活体注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褐点石斑鱼脱鳞病病原菌的分离与鉴定 被引量:14
18
作者 徐先栋 谢珍玉 +2 位作者 欧阳吉隆 王世锋 周永灿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67-74,共8页
从海南陵水新村港网箱养殖脱鳞病濒死褐点石斑鱼(Epinephelus fuscoguttatus)体内分离到3株优势菌株XC08061、XC08062和XC08063,经回归感染试验确定为致病菌。这3株细菌经生化鉴定以及16S rDNA测序分析,确定均为哈氏弧菌(Vibrio harveyi... 从海南陵水新村港网箱养殖脱鳞病濒死褐点石斑鱼(Epinephelus fuscoguttatus)体内分离到3株优势菌株XC08061、XC08062和XC08063,经回归感染试验确定为致病菌。这3株细菌经生化鉴定以及16S rDNA测序分析,确定均为哈氏弧菌(Vibrio harveyi)。其中,XC08061对体长为12~14 cm褐点石斑鱼的半致死剂量为5.8×102CFU/g鱼体质量。药敏试验表明,该菌具有较强的耐药性,在所检测的25种抗菌药物中,仅对新生霉素、头孢噻肟、先锋必/舒巴坦、诺氟沙星、依诺沙星和庆大霉素6种抗菌药物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褐点石斑鱼(Epinephelus fuscoguttatus) 哈氏弧菌(Vibrio harveyi) 脱鳞病 分离 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六带石斑鱼染色体核型和银染研究 被引量:17
19
作者 吉华松 周永灿 +3 位作者 蔡岩 张建设 谢珍玉 王世锋 《水产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463-466,共4页
以六带石斑鱼为材料,利用腹腔注射法体内注射植物血球凝集素和秋水仙碱获得大量处于分裂中期的头肾细胞,头肾细胞经低渗处理、卡诺氏液固定后,常规自然晾干法制作成染色体标本后,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和银染研究。结果显示,六带石斑鱼的... 以六带石斑鱼为材料,利用腹腔注射法体内注射植物血球凝集素和秋水仙碱获得大量处于分裂中期的头肾细胞,头肾细胞经低渗处理、卡诺氏液固定后,常规自然晾干法制作成染色体标本后,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和银染研究。结果显示,六带石斑鱼的二倍体染色体数目为2n=48,核型为2n=2st+46t,NF=48;Ag-NORs仅有一对位于第24对染色体即亚端部着丝点染色体的短臂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带石斑鱼 染色体核型 银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波纹唇鱼染色体核型分析 被引量:12
20
作者 霍蕊 张本 +3 位作者 陈国华 尹绍武 王世锋 齐兴柱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94-97,共4页
为了解波纹唇鱼(Cheilinus undulates)的细胞生物学特征,采用植物血凝集素PHA、秋水仙素腹腔注射和空气干燥制片法以头肾组织为材料,对波纹唇鱼的染色体核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波纹唇鱼具有染色体48条,核型公式为2n=48=6m+42t,NF=54... 为了解波纹唇鱼(Cheilinus undulates)的细胞生物学特征,采用植物血凝集素PHA、秋水仙素腹腔注射和空气干燥制片法以头肾组织为材料,对波纹唇鱼的染色体核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波纹唇鱼具有染色体48条,核型公式为2n=48=6m+42t,NF=54,未发现随体、次溢痕及性染色体,其核型符合典型的高位类群鱼类核型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纹唇鱼(Cheilinus undulates) 染色体 核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