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激素诱导花鳗鲡精巢发育成熟期间性激素水平及相关细胞的超显微结构 被引量:2
1
作者 齐鑫 黄海 +5 位作者 周雯伊 尹绍武 张勇 刘晓春 陈国华 林浩然 《热带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30-136,共7页
通过注射人类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诱导雄性花鳗鲡性腺发育成熟,每7d注射一次(剂量为500U.(体重)kg-1),共注射6次。检测此期间血清中促性腺激素(GtH)和性类固醇激素(T、11-KT、E2)的水平,以及相关细胞超显微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对照... 通过注射人类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诱导雄性花鳗鲡性腺发育成熟,每7d注射一次(剂量为500U.(体重)kg-1),共注射6次。检测此期间血清中促性腺激素(GtH)和性类固醇激素(T、11-KT、E2)的水平,以及相关细胞超显微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对照组雄性花鳗鲡性腺发育处于Ⅰ―Ⅱ期,GS(IGonadosome Index)为0.17±0.06%,血清中GtH、T、11-KT水平较低,并且T浓度低于0.1ng(试剂盒测定范围为0.1―20ng.mL-1);注射第3次后,实验组鱼性腺发育处于Ⅲ期,GSI为7.0±0.03%,血清中GtH、T、11-KT的水平均明显上升;排精后的实验组鱼GSI为9.57±2.1%,GtH、T、11-KT的水平比注射第3次的实验组鱼有所下降,但仍然高于对照组;在整个催熟过程中,血清中E2水平持续降低,从对照组的2.36ng.mL-1下降到排精后的0.83ng.mL-1。超显微结构的观察证明,与对照组相比排精后的实验组鱼脑垂体中GtH细胞的小颗粒减少,内质网池扩大,出现分泌并释放促性腺激素后留下的空泡。对照组鱼肝细胞富含糖原,几乎没有脂肪泡的存在,细胞核位于细胞中间,排精后的实验组鱼肝细胞脂肪泡增多变大,脂肪泡的形成导致细胞核偏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鳗鲡Anguilla marmorata 人工繁殖 性类固醇激素 促性腺激素 精子 GtH细胞 肝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鳗鲡重组促黄体生成素在毕赤酵母中的表达 被引量:1
2
作者 毛黎敏 张勇 +5 位作者 李阳源 黄海 李波 李文笙 陈国华 林浩然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86-90,96,共6页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从花鳗鲡垂体cDNA中分别扩增出GTHα、LHβ基因,再利用搭桥技术,中间以lin-ker将两个基因连接成单个基因LHβα。然后利用双酶切、连接,将LHβα基因连接到载体pPICZαA中,构建出促黄体生成素的酵母共表达载体pPICZαA...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从花鳗鲡垂体cDNA中分别扩增出GTHα、LHβ基因,再利用搭桥技术,中间以lin-ker将两个基因连接成单个基因LHβα。然后利用双酶切、连接,将LHβα基因连接到载体pPICZαA中,构建出促黄体生成素的酵母共表达载体pPICZαA-LHβα。再利用电转化法将其转入到酵母野生型菌株X-33中,在含不同浓度的zeocinYPDS平板上筛选高拷贝转化子,阳性克隆经φ=0.7%甲醇诱导表达,表达产物采用SDS-PAGE和western blot进行分析,得到所表达的产物相对分子质量约为45 0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鳗鲡 促黄体生成激素 LINKER 共表达载体pPICZαA-LHβα 毕赤酵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