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海南七仙岭7种卷柏属植物的微观形态与生境间的关系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郎月婷 马长旺 +1 位作者 于靖 杨东梅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61-270,共10页
为探讨生境对卷柏属(Selaginella)植物微观形态的影响,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海南七仙岭采集的7种卷柏属植物的侧叶、中叶、孢子叶的叶表皮形态以及小孢子形态进行全面观察分析,并计算气孔器大小、气孔密度、孢子大小等,比较分析其微观... 为探讨生境对卷柏属(Selaginella)植物微观形态的影响,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海南七仙岭采集的7种卷柏属植物的侧叶、中叶、孢子叶的叶表皮形态以及小孢子形态进行全面观察分析,并计算气孔器大小、气孔密度、孢子大小等,比较分析其微观形态的区别及微形态与生境间的关系,为卷柏属植物的分类提供依据。结果显示:(1)同种卷柏属植物的侧叶、中叶与孢子叶在叶表皮形态上具明显差异,尤其是孢子叶上的气孔与营养叶相对较小且稀疏,与孢子叶的繁殖功能相符合。(2)不同种卷柏属植物的叶表皮特征也明显不同,主要表现在叶缘刺、气孔和瘤状突起上,表明这些特征可以作为卷柏属植物种间区分的依据。(3)卷柏属植物的小孢子形态稳定,纹饰多样;部分种间的小孢子形态相似,但可通过纹饰类型、裂缝的曲直进行区分。(4)琼海卷柏的小孢子具有独特的网状纹饰,暗示其具有独特的演化途径。(5)卷柏属植物叶表皮的气孔特征、瘤状突起特征,小孢子的颜色、纹饰,与海拔、生境的湿度有一定的相关性,但其形成机理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南 卷柏属 叶表皮 小孢子 生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腰果CBF基因家族的鉴定及响应冷胁迫的表达模式
2
作者 崔恒久 曾教科 +6 位作者 李雯 黄海杰 彭世清 郭冬 蒲金基 周永凯 李辉亮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73-480,共8页
腰果(Anacardium occidentalie Linn)属于典型的热带果树,主要在我国的云南省、海南省等地种植。腰果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社会价值、生态价值,为农民增产创收,实现共同富裕和乡村振兴战略具有重要价值。腰果对于低温十分敏感,在8℃时... 腰果(Anacardium occidentalie Linn)属于典型的热带果树,主要在我国的云南省、海南省等地种植。腰果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社会价值、生态价值,为农民增产创收,实现共同富裕和乡村振兴战略具有重要价值。腰果对于低温十分敏感,在8℃时就会受到严重伤害,生长停止。所以低温胁迫是制约腰果生长的重要非生物胁迫。CBF转录因子是植物在应对低温、干旱、盐等非生物胁迫下中发挥重要作用的转录因子。然而CBF基因家族在腰果中的作用尚未阐明,该家族在低温胁迫下的表达模式尚不清楚。本研究对腰果AoCBF基因家族的基本特性进行探究,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在腰果转录组中鉴定并获得6个AoCBF基因家族成员,分别对其系统发育、理化性质、蛋白结构、低温诱导下表达模式和启动子作用元件进行分析。理化性质分析结果表明:6个AoCBF蛋白长度为189~334 aa,蛋白分子量为21.31~37.89 kDa,等电点均小于7,表明该蛋白呈酸性,且均包含AP2/ERF结构域。基序分析表明:AoCBF基因存在5个基序,不同AoCBF基因Motif的缺失暗示着相关功能的缺失性。系统发育树分析表明:6个AoCBFs可分为A、B两个亚组,其中A组包含1个基因,B组仅包含5个基因。启动子顺势作用元件分析得出,AoCBF可能参与激素响应及非生物胁迫响应过程。荧光定量表达分析显示,AoCBFs对低温冷胁迫均有不同程度的响应,表明AoCBF在响应低温胁迫生物学过程中发挥着一定的作用。本研究分析了AoCBF基因家族的基本特性,为后续AoCBF的深入研究和应用积累基础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果 低温响应 CBF转录因子 基因家族 QRT-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薯CIN基因家族鉴定及影响块根膨大关键CIN基因的挖掘
3
作者 刘嘉婷 辛曙丽 +2 位作者 赵添 刘永华 朱国鹏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067-2080,共14页
细胞质转化酶(CIN)催化蔗糖不可逆地水解为葡萄糖和果糖,在模式植物根系生长发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尚未对甘薯CIN基因家族进行研究,更不清楚CIN在甘薯块根膨大中的具体作用。本研究系统鉴定了甘薯CIN基因家族的种类和数量并分析其... 细胞质转化酶(CIN)催化蔗糖不可逆地水解为葡萄糖和果糖,在模式植物根系生长发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尚未对甘薯CIN基因家族进行研究,更不清楚CIN在甘薯块根膨大中的具体作用。本研究系统鉴定了甘薯CIN基因家族的种类和数量并分析其蛋白质理化性质、染色体定位、系统发育、基因结构和保守基序、启动子顺式元件,同时,分析甘薯CIN家族基因在不同组织部位进行的表达特异性分析及其在不同类型根系中的表达水平和酶活性,初步筛选出在甘薯块根膨大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关键候选CIN基因。结果如下:(1)从甘薯(Ipomoeabatatas)基因组中共鉴定出12个IbCIN基因(IbCIN1-12),分布于8条染色体上,编码蛋白质的氨基酸数量范围为417~825 aa,分子量范围为46.60~93.75 kDa,等电点范围为4.83~7.17。(2)系统发育分析发现IbCIN可分为3个亚组,其中α1亚组1个,α2亚组3个,β亚组8个。α1、α2亚组成员之间在保守基序和基因结构上差异较小、相对保守,而β亚组成员之间则差异较大,表明β亚组的IbCIN基因可能在功能上更为多样,可以参与更多的生物过程。此外,IbCIN1、IbCIN7、IbCIN10、IbCIN12与拟南芥和木薯根系发育相关CIN基因的亲缘关系较近,推测其可能与非块根类型根系发育密切相关。(3)IbCINs在不同组织部位(幼叶、成熟叶、茎、花、60 d块根)和不同类型根系(白色纤维根、红色纤维根、柴根和60 d块根)中的表达水平分析表明,IbCIN4、IbCIN8和IbCIN11在块根中的表达水平最高,同时块根中的CIN酶活性也显著高于非块根类型根系,推测这3个基因可能在甘薯块根膨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4)生物信息学分析进一步揭示IbCIN4、IbCIN8和IbCIN11可能通过调控蔗糖转运和代谢、光周期反应、赤霉素信号转导等途径和机制来共同促进甘薯块根的发育。本研究可为后续通过转基因技术等手段深入研究甘薯CIN基因的功能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薯 细胞质转化酶 蔗糖代谢 基因家族 块根膨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调控甘薯块根采后可溶性糖含量关键蔗糖分解酶及其基因家族成员的鉴定
4
作者 陈汉奇 李嘉旺 +1 位作者 刘永华 朱国鹏 《热带作物学报》 2025年第9期2031-2041,共11页
目前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甘薯生产国,采后块根中淀粉和可溶性糖(葡萄糖、果糖和蔗糖)含量不仅影响甘薯用途和商品性(如口感、营养品质和食品加工属性等),而且也会影响储运过程中的发芽、失重和腐烂变质等过程。对马铃薯和胡萝卜等块茎/... 目前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甘薯生产国,采后块根中淀粉和可溶性糖(葡萄糖、果糖和蔗糖)含量不仅影响甘薯用途和商品性(如口感、营养品质和食品加工属性等),而且也会影响储运过程中的发芽、失重和腐烂变质等过程。对马铃薯和胡萝卜等块茎/块根的研究表明,液泡转化酶(VIN)是决定其采后糖分组成和含量的主要蔗糖分解酶。然而目前尚不清楚调控甘薯块根采后糖分组成和含量的主要蔗糖分解酶种类。本研究以海南主栽甘薯品种高系14为材料,系统研究常温储藏(25℃)和低温储藏(15℃)下块根的糖分代谢特征,以鉴定出影响采后甘薯糖分组成和含量的主要蔗糖分解酶种类。结果表明:(1)低温处理可通过抑制己糖激酶(HK)活性和呼吸强度降低干物质损失和发芽率,从而增强甘薯的耐储性。(2)和常温处理相比,低温处理下块根可溶性糖(葡萄糖、果糖和蔗糖)含量的上升幅度更大,而淀粉含量下降的幅度相应也更大;同时,低温处理下块根中的β-淀粉酶活性显著高于常温处理,这表明低温储藏可促进淀粉水解为可溶性糖,从而提高块根中的可溶性糖含量。(3)常温储藏期间,细胞壁转化酶(CWIN)和蔗糖合成酶(Sus)活性整体呈现下降趋势,VIN活性呈现先升高后降至初始水平的趋势,只有细胞质转化酶(CIN)活性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表明CIN为常温下导致己糖含量上升的关键蔗糖分解酶类;低温储藏期间,块根中3种转化酶的活性均呈现持续下降趋势,只有Sus活性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表明Sus可能是低温下导致己糖含量上升的关键蔗糖分解酶类。(4)调控常温下CIN活性上升的主要基因家族成员为IbCIN4,而调控低温处理下Sus活性升高的主要基因家族成员为IbSus6。本研究发现采后储藏温度的不同会导致调控甘薯块根采后己糖含量的主要蔗糖分解酶种类发生变化。此外,本研究结果和前人在马铃薯块茎低温储藏中的研究结果不同,调控甘薯块根低温条件下己糖含量的主要蔗糖分解酶不是VIN,而是Sus。上述研究结果可为后续通过转基因技术等人工手段提高甘薯块根采后品质奠定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薯 蔗糖代谢 低温储藏 蔗糖分解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口公园园林植物应用的脉络与趋势 被引量:2
5
作者 郭芮 马长旺 +5 位作者 黄淦 吴月桂 陈祥 黄航 于靖 杨东梅 《南方林业科学》 2022年第1期29-33,40,共6页
为梳理海口公园园林植物应用的发展脉络与趋势,本文对海口7个代表性公园进行实地考察,并对园内的植物种类、配置方式和观赏性进行统计,揭示其与公园年代、位置、类型和面积之间的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单位面积内乔木种数与公园年代呈... 为梳理海口公园园林植物应用的发展脉络与趋势,本文对海口7个代表性公园进行实地考察,并对园内的植物种类、配置方式和观赏性进行统计,揭示其与公园年代、位置、类型和面积之间的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单位面积内乔木种数与公园年代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与公园面积呈显著负相关关系;单位面积内灌木种数与公园年代呈显著负相关关系;单位面积总种数与公园年代呈显著负相关关系;单位面积内单一配置类型种数与公园年代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单位面积内观叶植株种数与公园年代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与公园面积呈显著负相关关系。研究结果为今后海口市的公园园林植物应用与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也为热带滨海城市园林植物应用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口公园 园林植物 应用 脉络与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