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5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路路通的化学成分研究
1
作者 范艺瀛 岑祥妮 +1 位作者 刘浩文 刘平怀 《热带生物学报》 2025年第2期188-195,共8页
为了丰富中药材路路通(Liquidambaris Fructus)的化学成分,扩大路路通的开发与利用。采用硅胶柱、SephadexLH-20柱、半制备高效液相等色谱方法对路路通不同极性萃取物进行分离纯化,运用波谱技术结合参考文献,确定化合物的结构。从萃取... 为了丰富中药材路路通(Liquidambaris Fructus)的化学成分,扩大路路通的开发与利用。采用硅胶柱、SephadexLH-20柱、半制备高效液相等色谱方法对路路通不同极性萃取物进行分离纯化,运用波谱技术结合参考文献,确定化合物的结构。从萃取物中分离得到了17个化合物,包括10个三萜类化合物(1~10),1个甾醇类化合物(12),2个酚酸类化合物(11、13),3个芳香酯类化合物(14、15、17)。分别鉴定为:齐墩果酸(1)、熊果酮酸(2)、桦木酮酸(3)、methyl 3-oxoolean-12-en-28-oate(4)、3-oxo-11,13(18)-oleanadien-28-oic acid(5)、3α-hydroxy-lup-20(29)-ene-28-oic acid(6)、齐墩果酮酸(7)、3,30-dioxo-lup-20(29)-en-28-oic acid(8)、3-表齐墩果酸(9)、3,11-dioxoolean-12-en-28-oic acid(10)、没食子酸(11)、β-谷甾醇(12)、3,3′-二甲基鞣花酸-4′-O-β-D-吡喃木糖苷(13)、邻苯二甲酸二正戊酯(14)、肉桂酸肉桂酯(15)、顺1,3十二烯(16)、邻苯二甲酸-双(2′-乙基庚基)酯(17)。其中,化合物4、8、10、13、14、16、17为首次从枫香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4、8、13、16为首次从枫香树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路路通 化学成分 波谱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7种海南特色茶抗氧化活性及总多酚、总黄酮含量的测定 被引量:2
2
作者 陈元杰 徐静 +2 位作者 刘常涛 黄锦华 岑举人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244-1251,共8页
为了深入探索海南地方特色茶的抗氧化活性及总多酚、总黄酮含量的差异,本研究对7种海南特色茶(辣木茶、苦丁茶、五指山绿茶、白沙绿茶、五指山红茶、兰贵人和鹧鸪茶)提取液的抗氧化活性及总多酚、总黄酮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不同品... 为了深入探索海南地方特色茶的抗氧化活性及总多酚、总黄酮含量的差异,本研究对7种海南特色茶(辣木茶、苦丁茶、五指山绿茶、白沙绿茶、五指山红茶、兰贵人和鹧鸪茶)提取液的抗氧化活性及总多酚、总黄酮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不同品种茶叶的抗氧化活性存在差异,茶叶提取液的抗氧化活性与样品浓度均表现出量效关系,同时热稳定性较好。7种茶的总多酚和总黄酮含量分别在9.80%~22.84%和0.90%~4.67%之间,五指山绿茶的总多酚含量最高,是辣木茶的2.33倍;苦丁茶、五指山红茶、兰贵人、鹧鸪茶的总多酚含量差异不显著。五指山绿茶的总黄酮含量最高,是辣木茶的5.18倍;五指山红茶、兰贵人、鹧鸪茶总黄酮含量差异不显著,五指山绿茶的总多酚和总黄酮含量均为7种茶叶中最高。7种茶叶提取液均具有抗氧化还原能力,并且茶叶中的茶多酚含量、总黄酮含量与自由基清除能力呈现良好的量效关系,辣木茶的清除ABTS能力最强,五指山红茶的清除超氧自由基能力最强,白沙绿茶整体的抗氧化效果最好,其还原能力、DPPH清除能力、羟自由基清除能力最强。7种茶叶提取液在不同温度条件和沸水孵育,其抗氧化性并未发生显著变化,说明7种茶叶提取液的热稳定性较佳。研究表明供试7种茶不仅富含总多酚和总黄酮,而且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为海南特色茶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南特色茶 总多酚 总黄酮 抗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色海洋防污涂料技术及其研究进展 被引量:9
3
作者 杨建新 董苗 +4 位作者 王雪梅 高挺军 陈俊华 卢凌彬 于文辉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723-1731,共9页
海洋生物污损给人类海洋生产和运输活动带来了严重的影响,涂覆防污涂料是解决这一问题根本办法。近年来大量使用的有机锡和氧化亚铜涂料,对海洋生物的生存环境造成了危害。因此,研究高效、低毒、绿色的海洋防污涂料成为目前发展的主要... 海洋生物污损给人类海洋生产和运输活动带来了严重的影响,涂覆防污涂料是解决这一问题根本办法。近年来大量使用的有机锡和氧化亚铜涂料,对海洋生物的生存环境造成了危害。因此,研究高效、低毒、绿色的海洋防污涂料成为目前发展的主要方向。本文综述了当前绿色环保型防污涂料的发展状况及研究进展,重点介绍了含氟、含硅低表面能防污涂料、天然产物防污涂料和新型无锡自抛光防污涂料的发展状况,并分析了今后绿色海洋防污涂料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污损 防污涂料 环境友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红树林内生真菌Endomelanconiopsis endophytica次级代谢产物及其体外生物活性
4
作者 吴杰 陈丹丹 +2 位作者 邓小林 徐志勇 徐静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27-33,共7页
【目的】研究源自海南红树林植物角果木(Ceriops tagal)内生真菌Endomelanconiopsis endophytica的次级代谢产物及其体外生物活性。【方法】利用正相硅胶柱层析、反相ODS柱层析、Sephadex LH-20凝胶柱层析、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等色谱分... 【目的】研究源自海南红树林植物角果木(Ceriops tagal)内生真菌Endomelanconiopsis endophytica的次级代谢产物及其体外生物活性。【方法】利用正相硅胶柱层析、反相ODS柱层析、Sephadex LH-20凝胶柱层析、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等色谱分离方法,对该菌发酵产物的乙酸乙酯浸膏的次级代谢产物进行分离纯化;综合利用核磁共振波谱(NMR)、质谱(MS)等波谱学技术以及与文献数据比对,鉴定化合物的结构;并对化合物进行体外细胞毒活性和免疫抑制活性评价。【结果】从内生真菌Endomelanconiopsis endophytica中分离得到9个化合物,其结构分别鉴定为(4E,8E)-2-N-(2-hydroxypalmitoyl)-1-O-(β-D-glucopyranosyl)-9-methyl-4,8-sphingadienine(Ⅰ)、2-(1-hydroxyethyl)quinazolin-4(3H)-one(Ⅱ)、uridine(Ⅲ)、citreoisocoumarinol(Ⅳ)、5-hydroxymellein(Ⅴ)、roccellatol(Ⅵ)、dibutylphthalate(Ⅶ)、p-hydroxybenzoic acid(Ⅷ)、daucosterol(Ⅸ);化合物Ⅱ、Ⅵ、Ⅷ、Ⅸ对人肿瘤细胞A549和HepG2具有一定的体外抗增殖活性,其中化合物Ⅸ对人肝癌细胞HepG2有显著的细胞毒活性,IC_(50)值为(0.87±0.41)μmol/L;化合物Ⅰ~Ⅸ均无免疫抑制活性。【结论】化合物Ⅰ、Ⅸ为首次从Endomelanconiopsis属菌中分离得到,化合物Ⅸ具有显著的体外细胞毒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树林 内生真菌 Endomelanconiopsis endophytica 次级代谢产物 细胞毒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树植物角果木胚轴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研究
5
作者 邓勤 杨小波 徐静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2020年第10期982-988,共7页
目的研究角果木胚轴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方法通过反复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柱色谱、HPLC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波谱数据并结合参考文献鉴定化合物结构,并对各化合物进行抗菌活性测定。结果与结论从角果木胚轴95%乙... 目的研究角果木胚轴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方法通过反复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柱色谱、HPLC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波谱数据并结合参考文献鉴定化合物结构,并对各化合物进行抗菌活性测定。结果与结论从角果木胚轴95%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9个单体化合物,分别鉴定为羽扇豆醇(1)、羽扇豆酮(2)、3-表白桦脂酸(3)、lup-20(29)-en-3-oxo-28-diol(4)、桦木醇(5)、3β-(E)-feruloyllupeol(6)、dioslupecin(7)、ergosta-5,7,22-trien-3-ol(8)、5,8-epidioxy-5α,8α-ergosta-6,22E-dien-3β-ol(9)。其中化合物1~3、5、9均有一定的抑菌活性,化合物9对枯草芽孢杆菌(B.subtilis)和植物病原菌胶孢炭疽菌(C.gloeosporioides)抑制性较强,MIC值均为0.025mg/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果木 胚轴 化学成分 生物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TIR光谱技术对可生物降解材料中添加PE/EVA组分的定性定量分析 被引量:5
6
作者 尚超男 谢艳丽 +7 位作者 高峡 周雪晴 赵振东 马佳鑫 崔芃 魏晓晓 冯玉红 张名楠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3380-3386,共7页
以海南禁塑名录(第一批)中禁用不可降解塑料聚乙烯(PE)和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VA)为目标物,按不等质量梯度分别与聚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AT)和聚乳酸(PLA)等可生物降解聚合物熔融共混,进行复合物中PE和EVA的定性定量分析研究,... 以海南禁塑名录(第一批)中禁用不可降解塑料聚乙烯(PE)和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VA)为目标物,按不等质量梯度分别与聚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AT)和聚乳酸(PLA)等可生物降解聚合物熔融共混,进行复合物中PE和EVA的定性定量分析研究,以期为市场监督禁塑组分的违规添加提供数据。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结合聚类分析,对PE-PBAT、EVA-PBAT、PE-PLA和EVA-PLA二元共混体系中的68个自制样品进行目标物鉴别及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将所有光谱数据采用化学计量法分析研究,其聚类分析法可将样品分为3类,全波段下A=14,R^(2)X(cum)=0.997,Q 2(cum)=0.992。FTIR解析以峰形和峰位置筛选定性特征峰,以峰强变化筛选定量特征峰,其中PE-PBAT和EVA-PBAT体系有定性特征峰2918和2850 cm^(-1),定量特征峰2918,2850,1714和727 cm^(-1);PE-PLA体系有定性特征峰2918,2850和718 cm^(-1),定量特征峰2918,2850和1747 cm^(-1),另外1460 cm^(-1)谱带的强弱与组分比例不相关的特点可用于辅助定量;EVA-PLA体系包含定性特征峰2918,2850,1237和718 cm^(-1),定量特征峰2918,2850和1740 cm^(-1),红外定性分类结果与化学计量分析一致。进而探究峰强度比与禁塑组分含量的相关性,Spectrum Quant软件建立的定量模型表示:PBAT基共混材料的2918/727峰强度比与PE或EVA含量存在高度相关性,PE-PLA共混材料中2918/1460峰强比与PE含量存在高度相关性,EVA-PBAT共混材料中2918/1740峰强比与EVA含量有高度相关性;盲样验证显示残差值在±2.7%内。FTIR技术在禁塑组分PE和EVA定性定量分析中方法可靠,可实现简便快捷的半定量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光谱技术 聚类分析 定性定量检测 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株海南红树植物内生真菌的生物活性成分 被引量:5
7
作者 陈必婷 吴炜城 +5 位作者 周董董 邓小林 张世清 袁靖喆 徐静 郭志凯 《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45-252,共8页
红树植物内生真菌是新型天然产物先导药物的重要来源之一.为获得具有新颖结构的化合物,对两株红树内生真菌Phomopsis sp.DHS11和Aspergillus fumigatus JRJ111048的代谢产物进行研究.综合利用正/反相硅胶柱、Sephadex LH20凝胶柱和HPLC... 红树植物内生真菌是新型天然产物先导药物的重要来源之一.为获得具有新颖结构的化合物,对两株红树内生真菌Phomopsis sp.DHS11和Aspergillus fumigatus JRJ111048的代谢产物进行研究.综合利用正/反相硅胶柱、Sephadex LH20凝胶柱和HPLC高效液相色谱法,从发酵提取物中分离得到9种化合物,分别记为化合物1~9.利用高分辨电喷雾质谱(high resolution electrospray ionization mass spectroscopy,HRESIMS)、核磁共振波谱(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NMR)、旋光、紫外和红外光谱等技术,鉴定化合物1~9依次为norpestaphthalide C(1)、norpestaphthalide A(2-a)、norpestaphthalide B(2-b)、7-hydroxy-3-(2-hydroxy-propyl)-5-methyl-isochromen-1-one(3)、alternaroside B(4)、细胞松驰素B(5)、啤酒甾醇(6)、5-羟甲基糠醛(7)、N-(4-羟基苯乙基)-乙酰胺(8)和3,5-dihydroxybenzoic acid(9).其中,化合物1为首次发现的新型苯并呋喃酮类化合物,化合物4是首次从Phomopsis sp.属真菌中分离得到的脑苷脂类化合物.对化合物1~9进行体外免疫抑制、抗肿瘤和抗老年痴呆活性评价,结果表明,细胞松弛素类化合物5具有良好的免疫抑制活性.研究结果为深入挖掘红树植物内生真菌新型生物活性物质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化学 天然产物 红树植物 内生真菌 次级代谢产物 苯并呋喃酮 脑苷脂类 免疫抑制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红树林沉积中硫酸盐还原菌群落的特征 被引量:2
8
作者 刘文娟 陈新 +3 位作者 李建聪 李思萍 陈英洁 唐敏 《热带生物学报》 2023年第1期120-128,共9页
在海南北部的红树林及其附近光滩区域,通过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了原位沉积中硫酸盐还原菌(SRB)群落结构的季节差异,检测了重金属铜和锌的赋存形态,并分析了相关生态环境因子对SRB群落的影响。结果显示,红树林沉积中SRB的多样性在旱季显... 在海南北部的红树林及其附近光滩区域,通过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了原位沉积中硫酸盐还原菌(SRB)群落结构的季节差异,检测了重金属铜和锌的赋存形态,并分析了相关生态环境因子对SRB群落的影响。结果显示,红树林沉积中SRB的多样性在旱季显著高于雨季,旱季光滩中SRB的多样性最高;在科的水平上,红树林沉积中索利氏菌科(Solibacteraceae)的相对丰度在旱季和雨季都为最大,但SRB群落组成结构在旱季和雨季显著不同;在光滩沉积中,在旱季相对丰度最大的是索利氏菌科,而雨季则为脱硫球茎菌科(Desulfobulbaceae)。相关性分析表明,沉积中的总氮、总磷、pH和特定赋存形态的铜和锌与SRB群落结构的季节性差异显著相关。本研究结果有助于阐明红树林沉积中SRB群落结构特征的季节性差异及其影响机制,为利用红树林进行重金属生态修复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树林 硫酸盐还原菌 群落结构 重金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解析红树林油状污染物成分及来源 被引量:1
9
作者 马建坤 冯昭 +2 位作者 邹仁健 彭浩南 徐静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290-296,共7页
随着现代化工业以及城市发展步伐的不断加快,海洋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的缺乏以及人为干扰等问题,产生了一些对红树林湿地的面积及生态环境的影响,如水体富营养化的破坏。本文采用酸催化法、碱催化法和BF3催化法进行甲酯化方法筛选,选取最... 随着现代化工业以及城市发展步伐的不断加快,海洋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的缺乏以及人为干扰等问题,产生了一些对红树林湿地的面积及生态环境的影响,如水体富营养化的破坏。本文采用酸催化法、碱催化法和BF3催化法进行甲酯化方法筛选,选取最优甲酯化法对海南红树林湿地保护公园(海南澄迈)内8个采样地点的水体样品的有机溶剂提取物进行甲酯化衍生预处理,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选择离子的检测方法进行分离鉴定和归一法分析,并用碳数组成参数和分布特征探索园区内水体油状污染物来源,提出改善园区内水体改善的合理建议,为红树林湿地生态环境保护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海南红树林湿地保护公园内水体油状污染物主要成分为烷烃(占比超过70%),其中正构烷烃呈现出以低碳数为主的分布特征,碳数分布范围在C10~C33,其主峰为nC17且L/H分布范围为1.51~2.19,发现水体污染源主要来自浮游生物和藻类输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树林 油状污染物 甲酯化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浮游生物和藻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比例型电化学生物传感器检测恙虫病DNA的研究
10
作者 李凤珍 陈德伦 +1 位作者 涂进春 王小红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763-1769,共7页
本研究以二茂铁修饰的发卡型探针DNA(HP)作为内参比探针分子,恒电位法在玻碳电极上沉积金颗粒作为工作电极,含有亚甲基蓝修饰的辅助团(AS)用于信号放大,据此建立了一种比例型检测恙虫病DNA的电化学方法。测试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较好的... 本研究以二茂铁修饰的发卡型探针DNA(HP)作为内参比探针分子,恒电位法在玻碳电极上沉积金颗粒作为工作电极,含有亚甲基蓝修饰的辅助团(AS)用于信号放大,据此建立了一种比例型检测恙虫病DNA的电化学方法。测试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较好的选择性和检出限,线性范围达到0.1 fM~1.0μM,AS氧化峰电流IMB与HP的峰电流IFc的比值与恙虫病DNA浓度呈较好的线性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比例型生物传感器 恙虫病 信号放大 电化学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三金属Au@PdPt纳米颗粒修饰花状MnO_(2)纳米片的无标记电化学免疫传感器应用于NT-proBNP的高灵敏度检测
11
作者 张斌 王小红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1596-1602,共7页
N-末端脑利钠肽前体(NT-proBNP)的灵敏检测是降低心力衰竭死亡率的重要先决条件。在这项研究中,开发了一种无标记电流免疫传感器来灵敏地检测NT-proBNP。它基于三金属Au@PdPt纳米颗粒修饰花状MnO_(2)纳米片的复合纳米材料。三金属Au@PdP... N-末端脑利钠肽前体(NT-proBNP)的灵敏检测是降低心力衰竭死亡率的重要先决条件。在这项研究中,开发了一种无标记电流免疫传感器来灵敏地检测NT-proBNP。它基于三金属Au@PdPt纳米颗粒修饰花状MnO_(2)纳米片的复合纳米材料。三金属Au@PdPt纳米颗粒提高了催化活性,花状MnO_(2)纳米片具有大的活性表面积能有效阻止Au@PdPt纳米颗粒聚集。因此,该纳米复合材料表现出较高的催化活性,增强的电子转移能力并有效地固定了抗体,从而放大了电流信号。基于上述优点,制备的免疫传感器表现出从1 pg·mL^(-1)到100 ng·mL^(-1)的宽浓度范围和0.76 pg·mL^(-1)的低检测限。此外,这种无标记免疫传感器具有高灵敏度、良好的选择性和长期稳定性,在生物测定分析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T-PROBNP 花状MnO_(2)纳米片 三金属Au@PdPt纳米颗粒 无标记电化学免疫传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聚氰胺海绵疏水改性及在油水分离领域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2
作者 何兰 高助威 +3 位作者 亓欣雨 李成欣 王世豪 刘钟馨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984-1000,共17页
海上溢油和工业油污泄漏频发,导致水体受到严重的污染破坏。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不断推进,为使受油污染的水体得到高效的清洁保护,各种油水分离材料和方法应运而生。其中,三聚氰胺海绵具有独特的三维柔性结构以及其他优异的特性,使用不... 海上溢油和工业油污泄漏频发,导致水体受到严重的污染破坏。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不断推进,为使受油污染的水体得到高效的清洁保护,各种油水分离材料和方法应运而生。其中,三聚氰胺海绵具有独特的三维柔性结构以及其他优异的特性,使用不同的方法对其进行疏水改性后被广泛应用于油水分离领域。本文概述了超润湿性表面油水分离的机理,讨论了三聚氰胺海绵在油水分离领域的研究进展,总结了近几年三聚氰胺海绵疏水改性的材料与方法以及改性后的一些特殊性质,如磁性、耐腐蚀性等。同时对各种材料与方法进行了分析评价,并对疏水改性三聚氰胺海绵在油水分离领域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为推动低成本、高性能三聚氰胺海绵疏水改性技术在含油废水处理中的应用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聚氰胺海绵 油水分离 超润湿性 疏水改性 三维多孔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S_(2)@Ag复合材料光热降解RhB性能研究
13
作者 储德亮 刘钟馨 王洁琼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0-84,共5页
光热过程是太阳能利用中最有效的能量转换过程。在这项研究中,将制备的WS_(2)@Ag复合材料作为光热催化剂。结合过一硫酸盐(PMS)辅助催化去除有机染料RhB。通过UV-Vis、XRD、SEM、TEM等测试手段对该催化剂进行了表征。并在一个模拟太阳... 光热过程是太阳能利用中最有效的能量转换过程。在这项研究中,将制备的WS_(2)@Ag复合材料作为光热催化剂。结合过一硫酸盐(PMS)辅助催化去除有机染料RhB。通过UV-Vis、XRD、SEM、TEM等测试手段对该催化剂进行了表征。并在一个模拟太阳光照射下,以广泛使用的有机染料RhB的降解为例,从光热催化、光催化和热催化等方面综合评价了WS_(2)@Ag复合材料的光热降解性能。动力学分析表明,WS_(2)@Ag作为催化剂,光热组的降解效率分别是纯光组和纯热组的1.33和1.82倍,在50 min内降解率达到95%。系统地研究了光热催化条件下催化剂和PMS的用量及复合材料的循环稳定性,通过捕获实验测试结果表明:WS_(2)@Ag/PMS催化体系中存在SO_(4)^(·-)、·OH和^(1)O_(2)活性物种,协同降解RhB。最后提出了WS_(2)@Ag材料通过不同方式激活PMS产生高活性物种来氧化RhB的降解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热催化 降解有机染料 WS_(2)@Ag 表面等离子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次性塑料制品污染防治的法律法规及检测标准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14
作者 冯玉红 姚文清 +6 位作者 尚超男 谢艳丽 张名楠 周雪晴 王桂振 于文辉 窦智峰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55-63,共9页
综述了国内外治理一次性塑料制品污染出台的法律法规及进展,重点介绍了含有部分可生物可降解组分或非生物降解方式的一次性塑料制品相关标准、传统不可降解塑料废弃物的回收塑料鉴别检测标准、全生物降解塑料制品评价标准及禁塑快速检... 综述了国内外治理一次性塑料制品污染出台的法律法规及进展,重点介绍了含有部分可生物可降解组分或非生物降解方式的一次性塑料制品相关标准、传统不可降解塑料废弃物的回收塑料鉴别检测标准、全生物降解塑料制品评价标准及禁塑快速检测技术与标准,并对未来检验检测技术发展做出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塑料污染防治 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 可生物降解 检验检测 塑料种类甄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表面修饰PVA纤维增强高韧应变硬化水泥基复合材料的性能研究 被引量:9
15
作者 张亚男 臧栋 +3 位作者 林常 潘莉莎 徐树英 张玉苍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2745-2753,共9页
制备高韧应变硬化水泥基复合材料(SHCC)通常用经表面涂油处理的聚乙烯醇(PVA)纤维。本文通过利用无表面修饰的PVA纤维及高掺粉煤灰,制得高韧SHCC。通过控制粉煤灰掺量,利用减水剂调节水胶比,实现对基体强度的控制,得到有利于制备SHCC的... 制备高韧应变硬化水泥基复合材料(SHCC)通常用经表面涂油处理的聚乙烯醇(PVA)纤维。本文通过利用无表面修饰的PVA纤维及高掺粉煤灰,制得高韧SHCC。通过控制粉煤灰掺量,利用减水剂调节水胶比,实现对基体强度的控制,得到有利于制备SHCC的基体。弯曲和直接拉伸试验结果表明,由无表面修饰PVA纤维增强的水泥基复合材料呈现多缝开裂和应变硬化特征,具有优良韧度和延展性。纤维增韧作用主要体现在挠度硬化阶段,但对于强度较低的SHCC而言,挠度软化阶段中也呈现较明显的纤维增韧作用。高掺粉煤灰时,无表面修饰PVA纤维增强的SHCC所呈现出的直接拉伸极限应变达3%以上,与经表面涂油PVA纤维增强的SHCC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VA纤维 应变硬化水泥基复合材料 直接拉伸 粉煤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旋流雾化喷嘴内气液两相流动的特性研究 被引量:9
16
作者 王娟 高助威 +2 位作者 张雪淼 王江云 毛羽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54-61,共8页
采用试验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对旋流雾化喷嘴内部气液两相流动特性进行研究,揭示旋流雾化喷嘴内部的流动机理,有效预测其雾化特性。计算模型采用雷诺应力(RSM)湍流模型和欧拉-欧拉(Euler-Euler)两相流模型。结果表明,当气液体积比为... 采用试验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对旋流雾化喷嘴内部气液两相流动特性进行研究,揭示旋流雾化喷嘴内部的流动机理,有效预测其雾化特性。计算模型采用雷诺应力(RSM)湍流模型和欧拉-欧拉(Euler-Euler)两相流模型。结果表明,当气液体积比为600、气体流量小于25 m3/h时,模拟计算结果与试验数据吻合较好。在喷口内部,由于流通截面的减小,二甘醇的切向速度迅速增大,在喉部区域达到峰值,流经喉部后,由于流通面积的增加,切向速度呈减小趋势。随着气体流量的增加,二甘醇的射程越来越远,当气体流量分别为15,20,30 m3/h时,二甘醇的分配不均匀度分别为27.94%,26.05%,33.42%,呈现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液两相流 旋流雾化 数值模拟 不均匀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烯酰胺改性玉米淀粉/PVA复合膜的制备与表征 被引量:8
17
作者 李思远 李瑞松 +3 位作者 成军 高萌萌 张玉苍 宋辉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3374-3379,共6页
为了改善聚乙烯醇(PVA)膜的机械性能,选用玉米淀粉为原材料,50℃条件下以过硫酸铵和尿素为引发剂,同时加入丙烯酰胺对淀粉进行接枝改性,制备得到丙烯酰胺改性的玉米淀粉/PVA复合膜。其中,优化改性淀粉的接枝率确定最佳合成条件为淀粉/... 为了改善聚乙烯醇(PVA)膜的机械性能,选用玉米淀粉为原材料,50℃条件下以过硫酸铵和尿素为引发剂,同时加入丙烯酰胺对淀粉进行接枝改性,制备得到丙烯酰胺改性的玉米淀粉/PVA复合膜。其中,优化改性淀粉的接枝率确定最佳合成条件为淀粉/丙烯酰胺的质量比为3∶7、引发剂过硫酸铵占单体总质量的0.5%、尿素占单体总质量的0.5%。进一步利用优化的改性淀粉为改性剂,制备了系列改性玉米淀粉/PVA复合膜。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复合膜的组成与结构进行表征,同时测定复合膜的机械性能、耐水性、耐热性等物化特性,结果表明30%ST-0.50%APSU改性淀粉的单体转化率为95.0%,接枝率为85.2%。30%ST-0.50%APSU/PVA复合膜的耐热性能轻微下降,但断裂伸长率提高了256%,耐水性能提高了43.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淀粉 丙烯酰胺 聚乙烯醇 改性淀粉 PVA复合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燃料电池中铂基电催化剂的设计与合成 被引量:3
18
作者 李瑞松 刘亚琳 +5 位作者 田浩 王谦 饶鹏 李静 贾春满 田新龙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4931-4947,共17页
燃料电池具有高能量转化效率、低环境污染等优势,近年来备受关注。然而,阴极氧还原反应和阳极小分子氧化反应成为燃料电池产业化的瓶颈,包括催化剂制备成本高、催化活性低和稳定性差等问题。如何设计高效、稳定的燃料电池催化剂,对于进... 燃料电池具有高能量转化效率、低环境污染等优势,近年来备受关注。然而,阴极氧还原反应和阳极小分子氧化反应成为燃料电池产业化的瓶颈,包括催化剂制备成本高、催化活性低和稳定性差等问题。如何设计高效、稳定的燃料电池催化剂,对于进一步推动燃料电池的应用十分关键,而发展先进的铂(Pt)基电催化剂是最为有效的途径之一。相比于单金属铂纳米晶,铂基无序合金和有序金属间化合物具有独特的物理化学特性,被认为是研究金属电催化剂结构-性能的理想模型。本文综述了高活性、高稳定性的铂基电催化剂的研究现状,首先阐述了铂基电催化剂的催化活性和稳定性的增强机制,着重介绍了铂基合金的调控因素与可控合成,进一步总结了铂基有序金属间化合物的制备策略。最后,对铂基电催化剂的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讨论及展望,以期为燃料电池中电催化剂的发展开拓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料电池 催化剂 活性 铂基合金 可控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性淀粉基生物降解塑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9
19
作者 刘群 张玉苍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3124-3134,共11页
利用淀粉制备可生物降解的淀粉基塑料并替代传统的石化产品合成非降解塑料,对改善并解决白色污染问题有重要意义。由于淀粉本身力学性能较差,需要对其进行物理或化学改性,以提高其力学性能。本文综述了常见的改性方法有:热塑性处理,使... 利用淀粉制备可生物降解的淀粉基塑料并替代传统的石化产品合成非降解塑料,对改善并解决白色污染问题有重要意义。由于淀粉本身力学性能较差,需要对其进行物理或化学改性,以提高其力学性能。本文综述了常见的改性方法有:热塑性处理,使淀粉转变为热塑性淀粉,以改善淀粉的延展性能和成膜性;将淀粉和高聚物(PVA、PLA、PBAT)共混制备的复合降解塑料,较纯淀粉基塑料成膜性能和力学性能明显改善;将淀粉与增强剂(纤维素、壳聚糖、木质素、石墨烯等)共混,产品的力学性能、阻水性能、热稳定性、透氧性、透明度等性能得以改善,成本降低;在制备淀粉基塑料的过程中添加增塑剂,可干扰淀粉分子间强的相互作用,使其柔韧性增加。淀粉基生物降解塑料作为包装材料在食品、农业、制药等行业具有广泛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淀粉 生物降解塑料 改性热塑性淀粉 淀粉基复合降解塑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树林放线菌生物多样性及其抗菌活性代谢产物研究进展 被引量:3
20
作者 徐静 邹仁健 +1 位作者 陈红军 温珍昌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43-152,共10页
【目的】综述红树林来源放线菌的生物多样性,及其代谢的抗菌活性产物方面的主要研究成果,为红树林放线菌资源以及抗生素类先导物的开发和应用奠定基础。【方法】在阐述红树林来源放线菌的生物多样性及其抗菌活性代谢产物的基础上,综述... 【目的】综述红树林来源放线菌的生物多样性,及其代谢的抗菌活性产物方面的主要研究成果,为红树林放线菌资源以及抗生素类先导物的开发和应用奠定基础。【方法】在阐述红树林来源放线菌的生物多样性及其抗菌活性代谢产物的基础上,综述红树林放线菌的来源、鉴定方法、分布科属、优势菌属,并概括了红树林放线菌来源抗菌活性成分的结构类型、抗菌活性谱、最小抑菌浓度和产业应用前景。【结果】红树林地处热带和亚热带陆地与海洋之间的过渡地区,微生物资源极其丰富,2014年以来分离出上千株放线菌绝大多数来自于土壤,分布于35科96属,其中链霉菌和小单孢菌属为优势菌属,描述化合物73个,结构类型涉及生物碱、大环内脂类、萜类、酚类、黄酮类、肽类,其中34个是自2014年以来发现的并对该领域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研究策略提出了建议。【结论】红树林放线菌在医药、农业及食品行业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是获得新型抗生素类次生代谢产物的重要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树林放线菌 生物多样性 抗菌活性 代谢产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